第15章 二、广播和电视
一、 单选题
1. 下列关于电磁波和信息技术说法正确的是( )
A. 手机5G技术“传输的信息更多”主要是其电磁波频率更低
B. 电磁波在光纤中是沿一条直线传播的
C. 电磁波既能传递信息,又能传递能量
D. 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不相同
2. 手机已经进入“5G”时代,所谓“5G”指的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手机传递信息的载体是( )
A. 红外线
B. 电磁波
C. 超声波
D. 次声波
3. 下列关于移动电话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移动电话既能接收电磁波,也能发射电磁波
B. 移动电话发射功率非常大,其天线的灵敏度很高
C. 移动电话与其他用户通话需基地台转接
D. 移动电话用微波信号与电话网络联系
4. 无锡是我国首个移动物联网连接规模超千万的地级市。移动物联网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实现远程控制。手机传递信息是利用了( )
A. 红外线
B. 电磁波
C. 超声波
D. 次声波
5.关于电磁波,有以下说法:看电视时调节频道实际上是在改变电视台发射电磁波的频率;向某卫星发出波长为的电磁波,后收到反射波,该电磁波的频率是,卫星距离地面;无线广播信号发射时,调制器的作用把声音信号转变为电流信号;是新的移动通信技术,它的传输速度更快,且没有电磁波辐射;手机既能发射电磁波也能接收电磁波;红外线和X光线的传播都不需要介质,声波的传播却需要介质,但都具有能量。以上这些说法正确的是
A.
B.
C.
D.
6. 2017年的巴塞罗那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中国企业代表--中国移动面向世界演示了5G医疗应用场景和联网无人机场景,受到瞩目。5G支持下的超高清传输、远距离视频传输利用了( )
A. 电磁波
B. 超声波
C. 次声波
D. 以上三者
7. 手机、收音机、电视机三种常用电器中,既能接收电磁波、又能发射电磁波的是( )
A. 手机
B. 收音机
C. 电视机
D. 都可以
8. 我国是手机用户大国,我们使用手机进行信息交流时,依靠的是( )
A. 次声波
B. 红外线
C. 超声波
D. 微波
9. 转动收音机调谐器的旋钮是为了( )
A. 选定某一频率的电台信号
B. 调节收音机的音量
C. 把音频信号转换成声音
D. 把声音信号从高频调制信号中检出来
10. 电磁波在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下列有关电磁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移动电话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
B. 实用微波炉时一定不会产生电磁污染
C. 频率越高的电磁波波长越长
D. 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
11. 下列科技产品的应用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 移动电话是通过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C. 玩电脑游戏时,人不会受到电磁辐射
D. 地震后,用声音探测仪能够搜集废墟中幸存者发出的电磁波信息
12. 手机是人们常用的通讯工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手机靠电磁波传递信息
B. 给手机电池充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C. 用手机接电话时靠声音的响度分辨对方是谁
D. 将手机放在密闭金属容器中,别人将无法打通该手机
填空题
13. 通常使用的移动电话与固定电话的工作原理基本一样,只是声音信息不是由______中的电流来传递,而是由空间的______来传递。
14. 收音机收到的信号是通过______波(填“超声”或“电磁”)传递的;集成电路中的三极管是利用______(填“半导体”或“超导体”)材料制成的。
15. 电视是利用______来传递______信号和______信号的。
16. 在5月17日世界电信日到来之际,我市移动、联通和电信三大通信公司均为客户推出了3G业务,通过3G网络可提供无线视频通话、无线上网等多项服务。这些服务是通过______(选填“超声波”、“次声波”或“电磁波”)来传递信号的。如表为某3G手机的主要参数,该手机使用的波长是______m.通话5min,消耗的电能是______J。
手机类型
主屏参数
电池规格
工作频率
通话时电流
3G智能拍照手机
3.0英寸480×800像素
3.7伏1300毫安时锂电池
600兆赫兹
400mA
如图是无线电广播工作过程的简易图。话筒把播音员的______转换成______信号,调制器把音频信号加载到______电流上发射到空中,收音机接收到各种电磁波并从中选出特定频率的信号。通过解调将______信号留下,通过______把播音员的声音从收音机播放出来。
移动电话机(手机)既是无线电______,又是无线电______,许多人习惯将手机挂在胸前,其实这样是不科学的,因为手机发射出的______会对人的心脏造成不良影响。如图所示,将手机放在玻璃广口瓶中,并用抽气机将其中的气体不断的向外抽,打电话呼叫罩中的手机,这时手机始终______收到呼叫信号(填“能”或“不能”),由此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19. 电视信号可通过卫星覆盖全球,它是用______传递信息的,这种信号______(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0. 广播电台通过______将信息传播给千家万户。某收音机的面板上有“AM”,和“FM”两个波段(如图所示),其中波长较长的是______波段。
21. 动车组的运行开启了我省铁路运输的“追风时代”。小刚坐在高速行驶的动车上,相对于座椅他是______的(填“运动”或“静止”).他在旅途中用手机与朋友通话是靠______传递信息。
三、 简答题
22. 无线电广播和电视要传送的是哪些种类的信息?需要用怎样的方法传送?
23. 简略说明收音机收听广播的原理。
24. 你的收音机能收到哪些无线电广播电台的播音?你知道它们的发射频率和波长吗?
四、 综合题
25. 收音机在中波段一般只能收听本地广播电台的节目,在短波段可以收听远程甚至国外广播电台的节目。请观察你家收音机的面板,它有几种不同的波段?你能否说出各波段所能接收的电磁波的频率范围?试一试,这台收音机可以收听到几个无线电台的广播节目?这些电台的频率各是多少?
阅读《从传声筒到移动通信》,回答。
从传声筒到移动通信
我们每天都离不开电话,你知道科学家们发明它是受什么启发吗?是传声筒。让我们去参观中国科技馆二层探索与发现主题展B厅--声音之韵展,观察、研究一下传声筒,直观地去体验传声筒传递声音的过程吧。
装置简介:两个非常粗的传输声音的金属管在空中盘成螺旋状,布置在展区的两个不同位置,相距大约十几米长,图1左上角就是其螺旋状的管路之一。两个传输声音的金属管分别为听筒管路和话筒管路,两个传输声音的金属管端口分别是听筒和话筒,如图2所示。就像人打电话一样,用话筒说话,用听筒听声音,如图3所示。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所产生。在振动介质(空气、液体或固体)中某一质点在平衡位置附近来回发生振动,并带动周围的质点也发生振动,逐渐向各方向扩展,这就是声波。声波前进的过程是相邻空气粒子之间的接力赛,它们把波动形式向前传递,它们自己仍旧在原地振荡,也就是说空气粒子并不跟着声波前进!如图4所示,连续振动的音叉,使周围的空气分子形成疏密相间的连续波形。
声波是一种振动的机械波,它的基本参数是频率f、波长λ和波速v。通过示波器可观测到可视化波形如图5所示。频率是声源(或某一质点)1秒内来回振动的次数(单位为赫兹Hz),而声源完成一次全振动经过的时间为一个周期T,其单位为秒。显然,f=1/T.频率与人耳主观感觉声音的音调有关。频率越高,音调也越高。振幅与声音的强度有关。波长是声波在一个周期内传播的距离,也是波形图中相邻波峰(或波谷)的距离。这三者的关系是v=λf。
人耳能感觉到的声波频率范围在20~20000Hz,称为音频波。在这个频率范围以外的振动波,就其物理特性而言与声波相似,但对人类不引起声音感觉。声速亦称音速,是声波通过介质传播的速度,它和介质的性质与状态(如温度)等因素有关。当温度为22℃时,空气中声速为334.8m/s,水中声速为1440m/s,钢铁中声速为5000m/s。
现实世界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声波,但因为声波的能量随扩展的距离逐渐消耗,最后声音消失,一旦声源远离接受者就无法准确获得信息。早在十八世纪欧洲已有“电话”一词,用来指用线串成的话筒(以线串起杯子)。电话的出现要归功于贝尔,早期电话机的原理为:说话声音为空气里的复合振动,可传输到固体上,通过电脉冲于导电金属上传递。
随着现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声音信号的传递借助电磁波传送。电磁波能够在真空中传播,不但传播速度快,而且频率范围广,但它在水中会被吸收而急剧衰减。和我们关系最密切的就是手机这种移动通信工具,它兼具发射和接收两种功能,在同步地球卫星的协助下能使通信范围几乎覆盖地球上的每个角落。
请根据上述材料和你学过的物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传声筒”的展示项目,形象地向观众展示了:当一名观众在管路一侧发声,管路中的______振荡,另一侧的观众能够听到传输的声音,两人可进行对话。
(2)以下的应用或工具利用“传声筒”原理的是______
A.医生给病人看病用的听诊器 B.水杯琴 C.天坛回音壁 D.超声波医学检查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声音的传播速度一定是340m/s
C.声波和电磁波都能传递信息,且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潜入水中的潜艇通信使用电磁波
(4)一列声波从空气中传入水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频率增大,波速变大 B.频率不变,波速变小
C.频率不变,波长变长 D.波速变小,波长变长
第15章 二、广播和电视
【答案】
1.??C???????2.??B???????3.??B???????4.??B???????5.??D???????
6.??A???????7.??A???????8.??D???????9.??A???????10.??A???????
11.??B???????12.??C???????
13.??导线 ? 电磁波 ????????
14.??电磁 ? 半导体 ????????
15.??电磁波 ? 声音 ? 图象 ????????
16.??电磁波 ? 0.5 ? 444 ????????
17.??声信号;电;高频;电;扬声器 ???????
18.??发射台 ? 接收台 ? 电磁波 ? 能 ? 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 ????????
19.??电磁波;能???????
20.??电磁波;AM???????
21.??静止;电磁波(或无线电波)???????
22.??答:使用无线电广播传送的是声音信号,电视传送的是声音信号和图象信号。
在无线电广播和电视中,人们先将声音信号和图象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然后将这些信号由高频振荡的电磁波带着向周围空间传播;
在另一地点,人们利用接收机接收到这些电磁波后,又将其中的电信号还原成声音信号和图象信号。???????
23.??答:收音机的天线接收到许多电台的电磁波,首先将这些信号电流送入调谐电路,旋转收音机的调谐旋钮,就能从中选出某一电台特定频率的信号,这个过程称为调谐;
然后这个调幅电流经过解调器的处理,取出当初的音频信号,这个音频电流经过放大后送到扬声器,扬声器把电信号转换成声波,听众就能听到广播节目了。???????
24.??答:收音机能收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文艺广播电台等;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其发射频率为106.6MHz,波长为2.8m;北京文艺广播电台,其发射频率为87.6MHz,波长为3.4m。???????
25.??答:现在的收音机具有中波和短波全波段。波段中,包括LW长波波段、AM中波波段、常规短波波段(可分成sw1等多个波段)、FM调频波段(包含校园波段也就是以前说的电视伴音波段)、航空波段、业余无线电波段等;通过调整频率旋钮,可以收听多个无线电台的广播节目,根据收音机的面板可以读出其频率的大小。???????
26.??空气? A? AD? C???????
【解析】
1.??
解:A、根据无线电通信理论,手机5G技术“传输的信息更多“主要是其电磁波频率更高,故A错误;
B、电磁波(激光)在光纤中是经过多次反射传播的,故B错误;
C、电磁波既能传递信息,如无线电广播;又能传递能量,如微波炉加热食物,故C正确;
D、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相同,约为3.0×108m/s,故D错误。
故选:C。
要解答本题需掌握:电磁波的传播特点。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电磁波的传播与应用的了解和掌握。
2.??
解:
手机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所以“5G”手机传递信息的载体是仍然是电磁波,故B正确。
故选:B。
手机是通过接收和发射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本题考查了电磁波的应用,属于基础题目。
3.??
【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生活中常见的移动电话---手机用到的物理知识,学习物理知识的目的就是用来改变我们的生活,同时也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物理理念。
移动电话和固定电话不同,固定电话是靠电话线中的电流来传递信息的,而移动电话则是靠发射和接收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移动电话的体积很小,发射功率不大,它的天线也很简单,灵敏度不高,需要通过固定无线电台来转接,这种固定的无线电台叫基地台,跟电话交换机相连,所以移动电话也可以和固定电话进行通话。
【解答】
A.移动电话机既是无线电发射台又是无线电接收台:在讲话的时候,它用电磁波把信息发射到空中;同时它又能在空中捕获电磁波,得到对方讲话的信息,所以A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
B.移动电话的体积很小,发射功率不大,它的天线也很简单,灵敏度不高,所以B是错误的,符合题意;
C.正是因为移动电话的发射功率不大,所以它跟其他用户的通话要靠较大的固定无线电台转接,这种固定的电台叫基地台,所以C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
D.移动电话通过电磁波(或微波)信号和基地台连在一起,而基地台则和电话交换机,和电话网络连在一起,所以D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
解:
手机属于移动电话,它既是电磁波发射台也是电磁波接收台,所以手机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故B正确。
故选:B。
移动电话、广播和电视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此题主要考查电磁波的应用,属于基础知识,应当熟练掌握。
5.??
解:①观众在家中选择不同频道是为了选择合适频率的电磁波,不能改变电视台发射的电磁波的频率,故错误;
②由v=s/t得,s=vt=3×108m/s×0.3s=9×107m;故正确;
③无线广播信号发射时,调制器的作用把声音信号转变为电流信号,故正确;
④4G网络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只要是电磁波就有电磁波辐射,故错误;
⑤手机既可以发射电磁波,也可以接收电磁波,故正确;
⑥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正确。
故选:D。
(1)观众在家中选择不同频道是为了选择合适频率的电磁波;
(2)由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由速度公式可求得距离;
(3)调制器的作用把声音信号转变为电流信号;
(4)电磁波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且过量的电磁波是有害的,特别是对于儿童来说危害更大,故应辩证的看待电磁波的应用;
(5)手机就是靠发射和接收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6)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知道调谐器的作用、模拟和数字通信在生活中的应用、电磁波传播,以及手机的作用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6.??
解:电磁波能够传递信息,且传递信息的质量高、传输距离远,所以,5G支持下的超高清传输、远距离视频传输利用了电磁波。
故选:A。
电磁波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据此分析。
本题考查了电磁波的应用,属于基础知识。
7.??
解:A、手机既能接收电磁波,也可以发射电磁波,所以A是正确的;
B、收音机只能接收电磁波,不能发射电磁波,所以B是错误的;
C、电视机只能接收电磁波,不能发射电磁波,所以C是错误的;
D、只有手机既能接收电磁波,又能发射电磁波,所以D是错误的.
故选A.
根据我们对于生活中常见的收音机(收音机天线接收到各种各样的电磁波,调谐器从中选出特定频率的电磁波,收音机内的电子电路再把音频信号从中取出来,送到扬声器中,还原成声音)、手机(手机是通过发射和接收电磁波来实现通信的)和电视机(电视用电磁波来传递图象信号和声音信号,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跟无线电广播的工作过程相似)的了解来作答.
本题考查学生能对:手机、电视机和收音机的了解和掌握.
8.??
解:手机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通过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来实现信息传递的.微波是波长在10m--1mm之间,频率在30MHz--3×105MHz之间的电磁波.故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手机是通过接收和发射电磁波来实现通讯的;根据我们对于手机的了解来作答.
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手机信号的了解,知道手机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是一道基础题.
9.??
解:转动收音机调谐器的旋钮是为了从接收的电磁波中,选出需要的某一频率的电磁波。
故选:A。
调谐器的作用是把某一频率的电磁波选出来。
本题考查了调谐器的作用,即选台。不要把调谐和检波混淆,调谐是选出需要的信号,检波是把这种信号取出来。
10.??
解:A、移动电话就是靠发射和接收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所以A是正确的;
B、微波炉是靠微波来工作的,若微波泄漏就会产生电磁污染,所以B是错误的;
C、各种频率的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是相同的,电磁波的波长和频率成反比,频率越高,波长越短,所以C是错误的;
D、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等于光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所以D是错误的。
故选:A。
A、移动电话既是电磁波的发射台,也是电磁波的接收台;
B、微波炉就是使用微波来工作的,微波泄漏就会产生电磁污染;
C、根据公式c=λf可知,波速一定时,电磁波的频率和波长成反比;
D、光是电磁波的一种,各种电磁波的传播速度都是相同的,等于3×108m/s。
此题考查电磁波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波长和频率的关系,是一道综合题。
11.??
解:A、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属于声音,其是能在空气中传播的,故该选项错误;
B、现代的无线通信、移动电话都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故该选项正确;
C、玩电脑游戏时,电脑会发出电磁波,即此时人会受到电磁波的辐射,故该选项错误;
D、人不能发出电磁波,电磁波是电流的迅速变化产生的,故该选项错误。
故选:B。
(1)超声波和次声波都是声波,其能在空气、液体和固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现代的无线通信都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3)电磁波在生活中应用很广泛,给人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多辐射,要清楚有哪些可对人体造成辐射,并注意防止;
(4)电磁波是由于电流的迅速变化而能产生的。
该题考查了声音的传播介质、电磁波在通信中的应用、电磁波的产生等基础知识,是一道综合题,同学们应将上面对应的基本知识牢固掌握。
12.??
解:A、手机是靠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B、手机使用的电池是锂电池,充电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C、接电话时是靠不同人不同的音色来分辨对方的;
D、将手机放在密闭金属容器中,金属将屏蔽电磁波,因此别人将无法打通该手机。
故选:C。
(1)移动电话就是靠发射和接收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2)手机电池是化学电池,充电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3)不同人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我们可以根据音色来辨别不同人;
(4)金属容器能够屏蔽电磁波。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有:电磁波、电池充电过程的能量转化、音色、电磁波屏蔽,是一道学科综合题。
13.??
解:
由于固定电话的作用是将声信号变为变化的电流;而听筒是将变化的电流还原为声信号,故其所传递的声音信息是由导线中的信号电流来实现的;
而移动电话在通话时,即是无线电波的发射台,又是一个接受台,故它是通过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故答案为:导线;电磁波。
(1)对于固定电话一般是有话筒和听筒组成,即话筒将声信号变为变化的电流;而听筒是将变化的电流还原为声信号,故据此能判断出固定电话中信息传递是靠什么进行的;
(2)移动电话能发射电磁波,即其传递信息是通过电磁波实现的。
知道并能区分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传递声信息的媒介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14.??
解:
收音机收到的广播节目信号是通过电磁波传递的;集成电路中的三极管是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
故答案为:电磁;半导体。
(1)收音机收到的广播节目是通过电磁波传播的,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2)二极管和三极管都是利用半导体制作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电磁波、半导体的了解和掌握,比较简单,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15.??
解:
电视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声音和图象信号的。
故答案为:电磁波;声音;图象。
人们收看电视节目时,电视台发出的电磁波被电视机的天线接收下来,然后通过电视机的显像管将电信号变为图象;通过扬声器将电信号变为声音,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到图象、听到声音。
本题考查了电磁波的利用,是一道基础题。
16.??
解:
(1)普通手机和3G手机都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2)手机信号的频率f=600MHz=6×108Hz,手机信号是电磁波,电磁波的传播速度c=3×108m/s,手机信号的波长λ=0.5m;
(3)由于电池的规格是:3.7伏,通话时电流400mA,所以通话5min,消耗的电能是W=UIt=3.7V×0.4A×300s=444J;
故答案为:电磁波;0.5;?444。
(1)普通手机和3G手机都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2)手机是靠反射和接收电磁波来工作的,各种频率的电磁波速度是一定的,根据c=λf求出手机信号的波长。
(3)知道电池的规格,所以据此可以判定5min所消耗的电能。
此题考查我们对于手机信号的了解,以及波速、频率、波长关系式的灵活应用,是一道综合性题目。
17.??
【分析】
解答本题应掌握声音信号调制及接收的过程:首先要将声音信号转换成音频电信号,然后再通过调制器将音频信号加载到高频电流上,利用天线发射到空中。接收后利用调谐器选出特定的信号,再经放大送入扬声器。本题考查电磁波的调制、调谐及解调,注意把握信号发射及接收的过程。
【解答】
话筒将声信号转化为音频电信号,而后该信号经调制器后加载在高频电磁波上,然后由天线发射到空中;
收音机接收装置收到空中的各种电磁波,并通过调谐器从众多的电磁波中找出特定频率的信号,通过调谐器选出音频电信号,送到扬声器即可发出声音。
故答案为:声信号;电;高频;电;扬声器。
18.??
解:
(1)手机既是无线电发射台,又是无线电接受台;
(2)手机工作时辐射出电磁波,对心脏和内分泌系统产生一定影响,因此手机尽量不要挂在胸前;
(3)因为电磁波能在真空中能传播。故用抽气机抽去罩中的空气,打电话呼叫罩内的手机,手机也能收到呼叫信号。
故答案为:发射台;接收台;电磁波;能;电磁能在真空中传播。
(1)手机是通过电磁波传递和接受信息的,既能发射电磁波,又能接收电磁波;
(2)当人们使用手机时,手机会向发射基站传送无线电波,而无线电波或多或少地会被人体吸收,这些电波就是手机辐射,研究表明,手机挂在胸前,会对心脏和内分泌系统产生一定影响,即使在辐射较小的待机状态下,手机周围的电磁波辐射也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3)电磁波在真空中能传播。
(1)记住手机是无线电发射台,又是无线电接收台;
(2)电磁波的一些重要特性:①电磁波在真空中能传播。②电磁波遇到金属会被反射。
19.??
解:电视信号可通过卫星覆盖全球,它传递信息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
故答案为:电磁波;能。
使用卫星导航系统的都是卫星通信。所谓的卫星通信就是利用卫星作为微波通信的中继站。
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卫星通信的了解,考查的内容是比较简单的,是一道基础题。
20.??
解:无线电广播的电台是通过电磁波将信号发射出去的,其信号的接收是靠收音机接收电台传递的信号收听广播的。从图表上看,AM的单位是千赫,FM的单位是兆赫。由于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是不变的,由公式c=λf可知,波速一定时,波长与频率成反比,即频率越小则波长会越大。
故答案:电磁波、AM。
广播电台是通过电磁波来完成信号的发射过程的。由于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在真空(或空气)中的速度(c)都是相同的,由c=λf可知,波长与频率成反比,频率越小则波长会越大。
要记住电磁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同时对波速公式c=λf要熟练运用,知道波长和频率成反比。
21.??
解:小刚坐在高速行驶的动车上,如果以座椅为参照物,小刚与座椅的位置没有改变,所以相对于座椅他是静止的;
手机就是靠发射和接收电磁波(或无线电波)来工作的。
故答案为:静止;电磁波(或无线电波)
解决此题要知道以下知识点:
①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所选参照物之间是否有位置变化;若位置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
②手机通信是靠电磁波(或无线电波)来实现的。
此题考查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还要知道移动通信是靠电磁波进行传递信息的。不论是普通手机还是3G手机,都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
22.??
电视与无线电广播的不同是它能够传送图象;在无线电广播和电视中,人们先将声音信号和图象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然后将这些信号由高频振荡的电磁波带着向周围空间传播;在另一地点,人们利用接收机接收到这些电磁波。
本题主要考查了无线电广播和电视传送信号的方式,属于了解性知识。
23.??
在无线电广播中,人们先将声音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然后将这些信号由高频振荡的电磁波带着向周围空间传播;在另一地点,人们利用接收机接收到这些电磁波后,又将其中的电信号还原成声音信号,据此进行解答。
本题考查收音机收听广播的原理,借此让同学们认识到科技对现代生活的影响,提高同学们应用科学文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4.??
收音机接收的是电磁波,电磁波有一定的频率和范围,根据c=λf分析波长和频率大小。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和接收的了解和掌握,记住c=λf是解题的关键。
25.??
根据公式c=λf计算,用此公式分别算出这两个波长对应的频率,从而就知道了它接收的频率范围。
本题考查了手机工作的频率波段,不同的节目会对应不同的频率。
26.??
解:
(1)“传声筒”的管道中有空气,当一名观众在管路一侧发声,引起管路中的空气震荡,另一侧的观众能够听到空气传输的声音,两人可进行对话;
(2)“传声筒”中的声音在管道中传播,减小了声音的分散,提高声音的响度,从而可以听到更清楚的声音。
A、听诊器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声音在管内空气中集中传播,减小声音的分散,提高声音的响度,从而可以听到更清楚的声音,然后根据经验判断是否有病症,故A符合题意;
B、水杯琴说明液体振动可以发出声音,故B不符合题意;
C、天坛回音壁,是利用了声音的反射,即回声,故C不符合题意;
D、超声波医学检查,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D不符合题意。
(3)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A正确;
B、声音只有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才是340m/s,在其它介质中传播速度是不同的,故B错误;
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C错误;
D、潜艇是利用无线电进行通信的,所以是通过电磁波来完成的,故D正确;
(4)声波由空气进入水中,波速变大,周期和频率不变,由波速公式v=λf得知,声波的波长变长,故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1)空气;(2)A;(3)AD;(4)C。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声音越强,听到的越清楚。当声音分散较小时,可以相应的增大声音的响度,因此可以听的更清楚,“传声筒”可以减小声音的分散,分析题目中的各个选项,找出与其原理相同的;
(3)①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②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③声音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④现在生活中的移动通信是通过电磁波来完成的;
(4)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频率和周期不变,声波由空气进入水中,波速变大。
本题是一道综合了声学中多个知识点的题目,做题时要对照相关的物理知识,仔细分析每一种情况的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