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2019)高中物理 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课时分层作业17 核裂变和核聚变 核能的利用与环境保护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鲁科版(2019)高中物理 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课时分层作业17 核裂变和核聚变 核能的利用与环境保护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0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2-01 18:52: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时分层作业(十七) 核裂变和核聚变 核能的利用与环境保护
(建议用时:25分钟)
◎考点一 铀核裂变及链式反应
1.下列核反应中,表示核裂变的是(  )
A.U→Th+He
B.U+n→Ba+Kr+3n
C.C→N+e
D.Be+He→C+n
B [题目选项中,U→Th+He是α衰变,C→N+e是β衰变,Be+He→C+n是人工核转变,只有B选项是重核裂变,故B正确.]
2.(多选)关于铀核裂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铀核裂变的产物是多种多样的,但只能裂变成两种不同的核
B.铀核裂变可能同时释放2~3个中子
C.为了使裂变的链式反应容易进行,最好用浓度较高的铀235
D.铀块的体积对产生链式反应无影响
BC [铀核裂变的产物是多种多样的,具有极大的偶然性,但裂变成两个核的情况较多,也会分裂成多个核,并放出几个中子.铀235被中子轰击时,裂变的概率大,且可以俘获各种能量的中子引起裂变,而铀238只有俘获能量在1 MeV以上的中子才能发生裂变,且裂变的概率小,而要引起链式反应,必须使铀块的体积大于临界体积,为了使裂变的链式反应容易进行,最好用浓度较高的铀235.故选项B、C正确.]
◎考点二 重核裂变的应用
3.关于核反应堆中用镉棒控制反应速度的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镉棒能释放中子,依靠释放的多少控制反应速度
B.用镉棒插入的多少控制快中子变为慢中子的数量
C.利用镉棒对中子吸收能力强的特点,依靠插入的多少控制中子数量
D.镉棒对铀核裂变有一种阻碍作用,利用其与铀的接触面积的大小控制反应速度
C [镉棒不会释放中子,A错误;镉棒不是减速剂,不能使快中子变为慢中子,B、D错误;镉棒对中子有吸收作用,通过中子强度检测器检测,当反应太强,镉棒能自动插入,多吸收中子,反之,自动抽出,少吸收中子,故镉棒也叫控制棒,C正确.]
4.裂变反应是目前核能利用中常用的反应,以原子核U为燃料的反应堆中,U俘获一个慢中子后发生裂变反应可以有多种方式,其中一种方式可表示为:
U+n→Xe+Sr+3n
235.043 9 1.008 7 138.917 8 93.915 4
反应方程下方的数字是中子及有关原子核静止时的质量(以原子质量单位u为单位),已知1 u的质量对应的能量为931.5 MeV,求:
(1)该反应中放出的能量是多少MeV?
(2)1 kg铀235大约产生多少能量?(保留2位有效数字)
[解析] (1)裂变前后的质量亏损为
Δm=mU+mn-mXe-mSr-3mn,
由质能方程ΔE=Δm×931.5 MeV,得
ΔE=(235.043 9-138.917 8-93.915 4-2×1.008 7)×931.5 MeV≈1.8×102 MeV.
(2)1 kg铀235的铀核数为n=×6.02×1023个≈2.56×1024个.
故1 kg铀235完全裂变产生的能量约为
E=n·ΔE=2.56×1024×1.8×102 MeV
≈4.6×1026MeV.
[答案] (1)1.8×102 MeV (2)4.6×1026MeV
◎考点三 重核裂变与轻核聚变的区别
5.太阳每秒辐射出来的能量约为3.8×1026 J,这些能量是(  )
①重核的裂变反应中产生的 ②轻核的聚变反应中产生的 ③原子核的衰变反应中产生的 ④热核反应中产生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D [由于太阳的主要成分是氢,它释放出的巨大能量来源于氢核的聚变反应.这一反应又叫热核反应,故D正确.]
6.(多选)核聚变的主要原料是氘,在海水中含量极其丰富.已知氘核的质量为m1,中子的质量为m2,He的质量为m3,质子的质量为m4,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个氘核聚变成一个He所产生的另一个粒子是质子
B.两个氘核聚变成一个He所产生的另一个粒子是中子
C.两个氘核聚变成一个He所释放的核能为(2m1-m3-m4)c2
D.与受控核聚变比较,现行的核反应堆产生的废物具有放射性
BD [由核反应方程2H→He+X知,X应为中子,释放的核能应为ΔE=(2m1-m3-m2)c2,聚变反应的污染非常小,而现行的裂变反应的废料具有很强的放射性,故A、C错误,B、D正确.]
7.我国自行设计并研制的“人造太阳”——托卡马克实验装置运行获得重大进展,这标志着我国已经迈入可控热核反应领域先进国家行列.该反应所进行的聚变过程是H+H→He+n,反应原料氘(H)富存于海水中,而氚(H)是放射性元素,自然界中不存在,但可以通过中子轰击锂核(Li)的人工核转变得到.
(1)请把下列用中子轰击锂核(Li)产生一个氚核(H)和一个新核的人工核转变方程填写完整:________+n→________+H.
(2)在(1)中,每产生1 g氚的同时有多少个Li核实现了核转变?(阿伏伽德罗常数NA取6.0×1023 mol-1)
(3)一个氘核和一个氚核发生核聚变时,平均每个核子释放的能量为5.6×10-13 J,求该核聚变过程中的质量亏损.
[解析] (1)核反应方程为:Li+n→He+H.
(2)因为1 g氚为 mol,根据核反应方程,实现核转变的Li也为mol,所以有2.0×1023个Li实现了核转变.
(3)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ΔE=Δmc2,核聚变反应中有5个核子参加了反应,5个核子释放总能量ΔE=5×5.6×10-13J=2.8×10-12 J,所以质量亏损为Δm== kg=3.1×10-29 kg.
[答案] (1)Li He (2)2.0×1023个 (3)3.1×10-29 kg
◎考点四 核能的利用与环境保护
8.(多选)2020年以前我国将新增投产2 300万千瓦的核电站,核电站与火电站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核燃料释放的能量远大于相等质量的煤放出的能量
B.就可采储量来说,地球上核燃料资源远大于煤炭
C.在经济效益方面核电与火电不相上下
D.核电站没有任何污染
AC [核燃料释放的能量远大于相等质量的煤放出的能量,A项正确;就可采储量所提供的能量来说,远大于煤炭所能提供的能量,而不是采储量,B项错误;在经济效益方面核电与火电不相上下,C项正确;核电站是有污染的,核反应堆用过的核废料具有很强的辐射性,要做特殊处理,D项错误.]
9.(多选)如图所示,托卡马克(tokamak)是研究受控核聚变的一种装置,这个词是toroidal(环形的)、kamera(真空室)、magnet(磁)的头两个字母以及kotushka(线圈)的第一个字母组成的缩写词.根据以上信息,下列判断中可能正确的是(  )
A.这种装置的核反应原理是轻核的聚变,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和太阳发光的原理类似
B.线圈的作用是通电产生磁场使带电粒子在磁场中旋转而不溢出
C.这种装置同我国秦山、大亚湾核电站所使用核装置的核反应原理相同
D.这种装置是科学家设想的其中一种方案
ABD [聚变反应原料在装置中发生聚变,放出能量,故A对;线圈通电时产生磁场,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受洛伦兹力作用旋转而不溢出,故B对;核电站的原理是裂变,托卡马克的原理是聚变,故C错;该装置是科学家设想的其中一种方案,故D对.]
(建议用时:15分钟)
10.(多选)据新华社报道,由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世界第一套全超导核聚变实验装置(又称“人造太阳”)已完成了首次工程调试.下列关于“人造太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造太阳”的核反应方程是H+H→He+n
B.“人造太阳”的核反应方程是U+n→Ba+Kr+3n
C.根据公式E=mc2可知,核燃料的质量相同时,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与裂变反应相同
D.核燃烧的质量相同时,聚变反应过程的质量亏损比裂变反应过程的质量亏损大得多
AD [H+H→He+n是氢核聚变方程,A正确;根据氢核聚变特点,相同质量的核燃料,氢核聚变释放的能量比裂变反应大得多,氢核聚变反应过程的质量亏损比裂变反应过程的质量亏损大得多,D正确.]
11.利用氦3(He)和氘进行的聚变反应安全无污染,容易控制.月球上有大量的氦3,每个航天大国都将获取氦3作为开发月球的重要目标之一.“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执行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评估月壤中氦3的分布和储量.已知两个氘核聚变生成一个氦3和一个中子的核反应方程是:2H→He+n+3.26 MeV,若有2 g氘全部发生聚变,则释放的能量是(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  )
A.0.5×3.26 MeV B.3.26 MeV
C.0.5NA×3.26 MeV D.NA×3.26 MeV
C [2 g氘核的摩尔数n= mol=1 mol,因为2个氘核聚变可放出3.26 MeV的能量,所以2 g氘核全部发生聚变时释放的能量为0.5NA×3.26 MeV,故C正确,其他选项错误.]
12.两个氘核聚变产生一个中子和一个氦核(氦的同位素).已知氘核质量mD=2.013 6 u,氦核质量mHe=3.015 0 u,中子质量mn=1.008 7 u.
(1)写出聚变方程并算出释放的核能;(已知质量亏损1 u释放的核能为931.5 MeV)
(2)若反应前两氘核的动能均为EkD=0.35 MeV.它们正面对撞发生聚变,且反应后释放的核能全部转变为动能,则反应产生的氦核和中子的动能各为多大?
[解析] (1)核反应方程为H+H→n+He,
该反应质量亏损Δm=2mD-mHe-mn=0.003 5 u,
由质能方程得释放核能ΔE=Δm×931.5 MeV=0.003 5×931.5 MeV≈3.26 MeV.
(2)将两个氘核作为一个系统,由系统动量守恒有
0=mHevHe-mnvn,由于=,则vHe=vn,
又由能量守恒有mHev+mnv=ΔE+2EkD,
代入数据可得EkHe=0.99 MeV,Ekn=2.97 MeV.
[答案] (1)H+H→He+n 3.26 MeV
(2)0.99 MeV 2.97 MeV
13.核聚变能是一种具有经济性能优越、安全可靠、无环境污染等优势的新能源.近几年来,受控核聚变的科学可行性已得到验证,目前正在突破关键技术,最终将建成商用核聚变电站.一种常见的核聚变反应是由氢的同位素氘(又叫重氢)和氚(又叫超重氢)聚合成氦,并释放一个中子.若已知氘原子的质量为2.014 1 u,氚原子的质量为3.016 0 u,氦原子的质量为4.002 6 u,中子的质量为1.008 7 u,1 u=1.66×10-27 kg.
(1)写出氘和氚聚变的反应方程.
(2)试计算这个核反应释放出来的能量.
(3)若建一座功率为3.0×105kW的核聚变电站,假设聚变所产生的能量有一半转化为电能,求每年要消耗氘的质量?(一年按3.2×107 s计算,光速c=3.0×108 m/s,结果取2位有效数字)
[解析] (1)氘和氚聚变的反应方程为H+H→He+n.
(2)该反应过程的质量亏损Δm=2.0141 u+3.0160 u-4.0026 u-1.0087 u=0.0188 u=3.1208×10-29 kg,
释放的核能ΔE=Δmc2=3.1208×10-29×(3×108)2 J=2.8×10-12 J.
(3)设每年要消耗的氘的质量为M,氘原子的质量为MD,
由能量守恒可得:·ΔE·η=Pt,
可得:M== kg
=23 kg.
[答案] (1)H+H→He+n (2)2.8×10-12 J (3)23 kg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