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 下册 第六单元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件(共5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 下册 第六单元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件(共5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2-01 21:40: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0张PPT)
1、我国研制原子弹的目的是什么?
2、请说出我国第一艘无人飞船成功发射是在哪一年?
3、请简要介绍863计划。
温故知新
导入新课
“……你看看我这经历,插过队下过乡,当过兵扛过枪,上大学进工厂,一样儿都没落下。那歌儿里唱的是‘社会主义好’,我的亲身体会是社会主义真好!以前是有什么吃什么,现在是想吃什么就有什么,这是多大的社会进步?这说明人民生活得很幸福!人民安居乐业,生活蒸蒸日上,老百姓人心所向,咱们国家越来越富强!”
这是一位退休老工人的肺腑之言。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
下册
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1.了解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生活发生根本变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状况,知道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理解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了解我国交通、通信事业的发展状况,分析交通、通信的发展对我国人民生活的影响,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搜集与人们生活变化有关的材料,进一步掌握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讲述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尤其是我国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加强对改革开放巨大成就的认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了解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培养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理解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信念。?
重点: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难点: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
学习目标
一、物质生活的变化
二、文化生活的变化
三、消费观念的变化
阅读思考:
一、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二、你如何看待这种消费观念?
自主研学
新中国成立前,物价飞涨,民生凋敝。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做主,经济恢复,物价稳定,人民生活发生了根本变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1、背景:
目标导学一:日常生活的变化
?1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后

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不能满足人们生活需要,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不仅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也很单调。
人们的衣着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服饰已经不仅仅是御寒的工具,更是人们显示风度、展示个性的方式。
目标导学一:日常生活的变化
改革开放前
蓝灰色的海洋
布票
改革开放后
名牌服装争奇斗艳
着装打扮丰富多彩--更具个性
2?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后

饮食结构比较单一,有些农村甚至没有解决最基本的温饱问题。
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人们不但能“吃饱”,而且还要“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
改革开放后
食物琳琅满目,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健康食品。
“绿色年代”
从吃多吃好到吃少吃精
从细粮为主到粗细搭配
改革开放后
营养健康
主要包括:
谷物类:玉米、小米、红米、黑米、紫米、高梁、大麦、燕麦、荞麦等。
杂豆类:黄豆、绿豆、红豆、黑豆、青豆、芸豆、蚕豆、豌豆等。
块茎类:红薯、山药、马铃薯等。
粗粮是相对我们平时吃的精米白面等细粮而言的粮食。
过去人们觉得难以下咽的野菜
窝头,今天吃起来好像味道很
不错,人们的感觉为什么发生
了变化?
过去人们食物匮乏,只有野菜和粗粮,人们为解决温饱并无选择。现在食品供应丰富,人们不但要吃饱,还要吃好,人们开始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和选择绿色食品。
家常饭菜
中式早茶
西式快餐
主食
?3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后

住房比较拥挤,室内设施也很简单。
人均住房面积扩大,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改革开放初
平房
筒子楼
现代楼房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消费总量不断增长,消费结构也不断优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开始注重和享受文化、旅游、健身等多种休闲生活,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休闲娱乐
由材料可以看出改革开放35年的发展,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43.4元和133.6元,到2013年的26955.1元8895.9元。中国人民的生活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到整体小康的跨越式转变;中国社会实现了由封闭、贫穷、落后和缺乏生机到开放、富强、文明和充满活力的历史巨变。
合作探究
我国很多地方在姑娘出嫁时往往娘家要陪送嫁妆,嫁妆在改革开放前,社会上流传着所谓“四大件”的说法,它们是一般家庭中的高级消费品,被看作是当时高生活水平的标志。
你们知道这“四大件”指的都是什么吗?
拓展延伸
PPT模板:www./moban/
PPT素材:www./sucai/
PPT背景:www./beijing/
PPT图表:www./tubiao/
PPT下载:www./xiazai/
PPT教程:
www./powerpoint/
资料下载:www./ziliao/
范文下载:www./fanwen/
试卷下载:www./shiti/
教案下载:www./jiaoan/
PPT论坛:www.
PPT课件:www./kejian/
语文课件:www./kejian/yuwen/
数学课件:www./kejian/shuxue/
英语课件:www./kejian/yingyu/
美术课件:www./kejian/meishu/
科学课件:www./kejian/kexue/
物理课件:www./kejian/wuli/
化学课件:www./kejian/huaxue/
生物课件:www./kejian/shengwu/
地理课件:www./kejian/dili/
历史课件:www./kejian/lishi/
小康的标准:根据恩格尔系数判定生活发展阶段的一般标准是: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
60%以上为贫穷
40%-50%为小康
40%以下为富裕
为什么会有此变化呢?
改革开放
经济发展
家庭富裕
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


1957
1978
2001
收入(元)
222
343
12086
食物比例
65%
57%
38%


目标导学二: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
4?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后
交通
:

我国交通条件很落后:
步行、
自行车、
公交车。
铁路、公路、民用航空、水运和地下轨道交通建设飞速发展,已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长途旅行时,人们可以选择火车、汽车、飞机、轮船等多种交通工具。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初
改革开放后















行驶中的“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
(1)我国的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第一,发展速度也位居世界前列。中国互联网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2)通信事业的发展和通信方式的变迁,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通信:
【通讯】
消费观念的变化:
想一想:
你是如何看待这种消费观念的?
特点----多样性与个性化
观念----乐于消费
敢于消费
超前消费
丰富多彩
营养均衡
休闲娱乐
电信网络
课堂小结
1.下列选项中,属于改革开放前出现的现象的是(

A.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吃绿色食品
B.大家都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
C.出门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开私人汽车出行的人占了一定的比重
D.人们可以在网络上购物
检测目标
B
2.“五十年代看阳光,七十年代看墙上(钟表),八十年代看手上(手表),九十年代看腰上(手机)”的现象主要反映了( )
A.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B.时间观念的增强 
C.通讯手段的进步 
D.消费观念的变化
A
检测目标
3.下列符合“文革”时期人们服饰特点的是(

A.名牌服装争奇斗艳
B.时装表演成为风景线
C.穿解放装,千篇一律
D.西服革履,风度翩翩
C
检测目标
4.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根据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确定的宏伟目标。下列对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理解正确的是(

①综合国力显著提高
②已是世界经济强国③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
④城乡发展差距还较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C
检测目标
5.下列能够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生活变化的是(

①人们上网浏览信息、发E-mail
②人们使用粮票、布票购买东西
③70年代住草房,80年代住瓦房,90年代住楼房
④从北京乘坐京沪高铁到达上海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C
检测目标
课堂总结
同学们,本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课后作业
1.整理本节知识点
2.选做题:
同步检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