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1张PPT)
1、人的气管之所以不变形,保证气流顺畅通过的原因是什么?
2、请阐述呼吸系统的组成。
3、为什么吃饭的时候不要大笑?
温故知新
导入新课
肺主气,首见于《内经》。《素问·五藏生成》说:"诸气者,皆属于肺。"肺主气指的是什么?肺有什么功能?其功能是如何实现的?
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
下册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
1.说出气体交换的原理。
2.通过资料分析等概述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
3.通过测量胸围差,概述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
学习目标
自主研学
自主阅读教材,理解教材内容,初步归纳出本节课的知识点,并标注在教材中。
请大家利用5分钟时间:
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的场所。它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左肺有两叶,右肺有三叶。
1.肺的位置和特点
目标导学一: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吸气动作
呼气动作
呼吸运动
(肺的通气)
呼吸运动
胸廓的变化
感知胸廓的变化
主要与哪些结构有关?
吸气
呼气
(胸廓缩小)
(胸廓扩大)
用手按在胸部两侧,深深地吸气,你会感觉到肋骨如何运动?胸廓如何变化?深呼气呢?
当深深吸气时,肋骨向上向外运动,胸廓扩大;
当深深呼气时,肋骨向下向内运动,胸廓变小。
亲身体验
结论:
实验:通过测量胸围差来证明胸廓容积的变化
思考:
1.胸围差能完全代表胸廓容积的变化吗?
2.
胸廓的变化主要与哪些结构有关?
胸围差=
尽力呼气后的围度
—
尽力吸气后的围度
肋间肌收缩
肋骨向上、向外移动
胸廓前后径、
左右径增大
膈肌收缩
膈顶下降
胸廓上下径增大
胸廓扩大
肺扩张(容积增大)
肺内气压低于外界气压
外界气体进入肺
(吸气动作)
吸入气体
呼出气体
肋间肌舒张
膈肌舒张
肋骨向下、
向内移动
膈顶上升
胸廓前后径、
左右径缩小
胸廓上下径缩小
胸廓缩小
肺回缩(容积减小)
肺内气压高于外界气压
肺内气体排出
(呼气动作)
结论:
肺扩张
肺内压减小
气体进入肺
肺缩小
肺内压增大
气体从肺中排出
肋间外肌和膈肌
胸廓
肺
肺内压
吸
气
肋间外肌和膈肌
胸廓
肺
肺内压
呼
气
收缩
扩张
扩张
下降
舒张
收缩
收缩
升高
?
肋间肌
肋骨
膈肌
膈顶部
肺内气压
结果
吸气
呼气
收缩
向上向
外运动
收缩
下降
减小
外界气体进入肺内
舒张
向下向
内运动
舒张
上升
增大
肺内气体呼出体外
胸廓的变化与呼吸关系总结
由此可见:
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主要是肋间肌和膈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胸廓有规律的扩大和缩小,进而使肺内气压下降和增加,结果使外界气体进入肺和肺内气体排出。
说明:在人体内发生了气体交换
肺泡有哪些结构特点适于进行气体交换?
肺泡的结构特点:
1.肺泡数量很多;
2.肺泡外面包绕着丰
富的毛细血管;
3.肺泡壁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组成。
支气管分支末端
毛细血管
肺泡
氧气进入血液
二氧化碳进入肺泡
目标导学二: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肺
的
结
构
肺动脉
肺静脉
肺部
毛细血管网
静脉血
动脉血
O2
CO2
肺泡里的气体交换
静脉血
动脉血
CO2
O2
静脉
动脉
组织细胞周围的
毛细血管网
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肺泡的气体交换
组织的气体交换
(静脉血→动脉血)
(动脉血→静脉血)
肺泡
氧气
二氧化碳
毛细血管中的血液
为什么?
气体扩散:一种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
肺泡的特点:
1、数量多,上亿个。
2、面积大
3、肺泡壁极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4、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其管壁也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5、肺泡壁外有弹性纤维。
在气体交换的同时,伴随着血液颜色会发生哪些变化?
1.吸入肺的氧气穿过几层细胞进入血液?
2.血液中的二氧化碳透过哪些结构才能进入肺泡?
两层
毛细血管壁、肺泡壁
暗红色
鲜红色
思考讨论
氧气最终在细胞的什么部位被利用了?
组织细胞
组织毛细血管
组织液
循环系统
红细胞
支气管
气泡
毛细血管壁细胞
O2
O2
O2
O2
O2
O2
O2
线粒体
外界和肺泡的气体交换
气体在血
液中的运输
血液与组织细胞
的气体交换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外界空气
肺
肺部的毛细血管
血液
循环
组织的毛细血管
组织
细胞
O2
O2
CO2
呼吸道
CO2
总结:呼吸全过程
1、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2、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3、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4、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人体的呼吸过程包括以下四个环节
呼吸运动
气体扩散
气体扩散
呼吸的意义
有机物(贮藏着能量)+氧气?
二氧化碳+水+能量
呼吸的意义:就是吸入氧将体内的有机物不断地分解,释放出能量,供给人体进行各项生理活动和维持体温的需要;同时,可以不断地将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技能训练:肺活量的测量和计算
选取材料:圆气球、软尺
肺活量:人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量。
计算公式:圆气球的体积=1/6×C3/3.142。周长以厘米为单位,算出来的体积(单位:毫升)也就是自己的肺活量。
有氧运动的特点是:强度较低,持续时间长,节奏较慢。
有氧运动有散步、慢跑、做操等。
有氧运动特点
溺水死亡是呼吸的哪一个环节发生障碍?对溺水者施行人工呼吸以前,为什么先要清除口、鼻内的污物,并进行控水(如右图)
动动脑
是呼吸的第一个环节——肺的通气发生障碍,最后导致全身缺氧而溺死;
保证呼吸道通畅,使肺(和胃)内的积水流出,
有利于肺的通气。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胸廓的组成和变化与呼吸的关系
气体交换的过程
肺泡的结构特点
气体交换的原理:气体扩散
气体交换的过程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课堂小结
1.在游泳时大家往往有这样的体会:若水超过胸部,会感觉呼吸有些吃力.这是因为( )
A.胸腔容积增大,肺内气压增大,外界空气不易进入
B.胸腔容积增大,肺内气压减小,外界空气不易进入
C.胸腔容积减小,肺内气压减小,外界空气不易进入
D.胸腔容积减小,肺内气压增大,外界空气不易进入
检测目标
D
2.做口对口呼吸抢救突然停止呼吸、但心跳没有停止的病人时,不需采取的步骤是( )
A.使病人仰卧,头向后仰
B.将病人的衣领解开,腰带放松
C.清除病人口鼻中的异物和污物,保持呼吸道畅通
D.正确地做人工胸外心脏挤压
D
检测目标
3.肺活量是人体呼吸功能的重要指标,体检时正确的做法是( )
A.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吹
B.屏住呼吸后再尽力吹
C.跑步结束后再尽力吹
D.扩胸运动后再尽力吹
A
检测目标
4.人体呼出的气体,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了,这些二氧化碳产生于( )
A.肺泡
B.组织细胞
C.血液
D.鼻腔
B
检测目标
5.法医判断死婴是否是产前死亡的方法之一是将死婴的肺剪下一块投入水中,下沉的为产前死婴,这是因为(
)
A.肺泡内充满了液体
B.肺泡被血块堵塞
C.肺内没有空气
D.婴儿的肺密度大
C
检测目标
课堂总结
同学们,本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课后作业
1.整理本节知识点
2.选做题:
同步检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