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4张PPT)
1、正常情况下,人的血糖浓度在0.8~1.2g/L的范围内保持相对稳定,以满足体内各器官和组织对糖的需求.下列与血糖浓度维持正常水平关系极小的是?
2、研究者给家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后,破坏了胰岛细胞,家兔的血糖浓度上升.这是因为家兔血液中哪种激素含量降低了?
温故知新
导入新课
右侧漫画说明了什么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有哪些?
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员,人与自然应如何相处?
先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
下册
第七章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第一节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
环境的影响
1.说出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
2.认同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3.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4.关注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负面影响。
学习目标
远古人类对生态环境的依赖
水洞沟遗址记录了远古人类繁衍生息,同大自然搏斗的历史见证,蕴藏着丰富而珍贵的史前资料。它向人们展示了距今三万年前古人类的生存画卷,是迄今为止我国在黄河地区唯一经过正式发掘的旧石器时代遗址。
古人以农耕和游牧为主的生产生活方式
农耕和游牧为主的生产生活方式
猩猩对生态环境的依赖
猩猩对伐木业很敏感,当伐木活动越来越密集的时候,它们就会完全地消失。随着越来越多的森林消失或者被改造为农田,猩猩当前濒临灭绝。
年代
(公元)
数量(亿)
年代(公元)
数量(亿)
2
0.55
1949
5.42
740
0.48
1959
6.72
1393
0.60
1969
8.07
1578
0.60
1979
9.75
1764
2.00
1989
11.27
1849
4.10
1999
12.58
1928
4.70
2009
13.35
下面是我国不同年代人口数量的一组数据,绘制我国人口增长柱形图。
目标导学一:探讨人口增长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我国人口增长曲线图
答:我国从1949年到1989年,人口增长明显加快。原因是: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
讨论:
1、我国从哪年到哪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明显加快?请推测原因。
答:我国人口增长率在1979年以后基本稳定。主要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人们观念的转变。
讨论:
20世纪中叶以后,我国的人口增长率,在什么时候基本稳定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为什么?
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超过环境承载能力
供给资源
净化废物
资源问题
环境问题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鼓励晚婚
晚育,少生
优生
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耕地沙化
洪水泛滥
虫害泛滥
动物摊点
滥砍乱伐
富营养化
滚滚沙尘
过度放牧
目标导学二:分析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的事例
面对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我们应该怎么做?
森林锐减
空气污染
水污染
臭氧层破洞
温室效应
生物入侵
环境问题主要有:
有害
问题:滥伐森林会对当地的自然环境造成什么影响?对生物圈有什么影响?
绿洲沦为荒漠
水土大量流失
干旱缺水严重
洪涝灾害频发
物种纷纷灭绝
温室效应加剧
森林锐减
问题:有些工厂将大量烟雾直接排到大气中,这会对环境造成哪些影响?
1、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表现是呼吸道疾病。
2、碳氧平衡被破坏,产生温室效应。
3、二氧化硫产生酸雨,严重破坏植被。
空气污染
有害
形成要素:强风、沙源和不稳定的空气
人为因素:
人口膨胀
过度开发自然资源
过量砍伐森林
过度开垦土地
沙尘暴起因
过度开发利用野生动植物
可可西里是藏羚羊主要产地。近十年来,藏羚羊惨遭不法分子的杀戮。据统计,1992年至今,破获猎杀藏羚羊重、特大案120余起,缴获藏羚羊皮1.8万多张。据估算,青海境内藏羚羊资源损失达3万多只,占藏羚羊相对稳定时期6万多只的一半以上。
生活垃圾污染的海滩、河道
被含磷洗涤剂污染的饮水源
水华
水华也叫水花,藻花是湖泊,池塘等淡水体中某些蓝藻过度生长的水污染现象
水污染
赤潮
赤潮也叫红潮,是因为海水的富营养化,导致某些微小的浮游生物突然大量繁殖和高度密集而使海水变色的现象
水污染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是无能为力,还是可以有所作为?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公民,应该对自己提出怎样的要求呢?
各抒己见
植树造林
救治受伤的野鸟,并将其归放会大自然
自然保护区
人类的正面影响
措施:制定了一系列林业政策
、法律、法规,普遍护林
,大规模造林
,营造防护林,在全国各地开展封山育林。
“三北”防护林是我国于1978年开始建设的,位于西北、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地区的一项举世瞩目、规模空前的生态建设工程,被誉为“绿色万里长城建设工程”。目前这一工程累计造林22×106公顷,相当于全球人工造林面积的1/7。
三北防护林
三北”防护林规划区
近十年来,我国又陆续兴建长江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平原农田防护林、太行山绿化工程等生态工程,并且已经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长江防护林
太行山绿化工程
瑞安海岸基干林带
沿海防护林
200多名专业造林工人奋战在瑞安海岸基干林带的4个标段,种植榕树、樟树、女贞等树木7万多株,在标准堤坝内扩建一条12.8公里长、100米宽的海岸基干林带
你知道哪些自然保护区呢?建立这些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主要珍稀动植物有东北虎、梅花鹿、紫貂、金钱豹、红松、长白落叶松等。
有益
卧龙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西部汶川县境内。主要珍稀动植物有大熊猫、金丝猴
。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南坪县。我国第一个以保护自然风景为主要目的的自然保护区。
问题七:你知道哪些自然保护区呢?建立这些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
(西藏)
●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
(青藏高原西北部)
●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甘肃)
●卧龙自然保护区(四川)
●梵净山自然保护区(贵州省)
●哈纳斯自然景观保护区(新疆)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广东)
●盐城丹顶鹤自然保护区(江苏)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
(云南)
●鸡公山自然保护区(河南)
●齐齐哈尔扎龙自然保护区(黑龙江)
谋士在行动
面对人类的种种破坏,大自然已向人类发出了黄牌警告,警钟为谁而鸣?为你、为我、为他、为大家……面对地球母亲的呼救,你们有何行动?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环境、建设美好家园中,我们应该怎样做?
“真正检验我们对环境贡献的不是言辞,而是行动”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主任、
环境保护专家托尔巴博士
对受伤的野鸟进行救治和喂养,待鸟康复后,将它放归大自然。这样做有什么意义?
保护野生鸟类,珍爱生命。
有益:对维持生物圈
的生态平衡有重要意义。
火炬树
入侵物种
概念
一种生物进入到以往未曾分布过的地域并且繁衍后代的现象.
延伸阅读
迅速蔓延开来的薇甘菊
“美丽杀手”——地中海实蝇
成群的澳大利亚野兔
肆意蔓延于水面的水葫芦
生物入侵对环境的影响
1.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生态污染。
2.生物多样性丧失。
3.生态灾害频繁爆发,损失严重。
面对生物入侵采取的措施
应当提高对生物入侵的认识,在确实需要引进外来物种时,必须有严格的科学论证和申报审批手续。出入境部门要加强对有害生物的检查。
课后实践:雨水如何影响不同类型的地表
1.桌子上铺一张报纸,取两个大小一样的塑料盒,盒子要
浅而大。
2.将盒子的一端架在一块砖头上,使盒子倾斜并保持同一
高度。
3.阅读下面的实验步骤,写下你要验证的假设,注意需要
控制的变量。
课后实践
(1)在盒子架高的一端倒入干燥的松土,首先需要控制的
变量就是土壤的量,设法使两个盒子里的土壤量一
致。
(2)在其中一个盒子表面铺上草皮。
(3)做两个能控制雨量的降雨器,使落在两个盒子上的雨
水数量和大小都相等。
课后实践
1.为控制人口增长,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鼓
励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2.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
(1)滥砍乱伐
(2)雾霾
(3)乱捕滥杀
(4)水污染
课堂小结
1.下列动物与人的分类地位最相近的是
( )
A.鱼
B.蛙
C.袋鼠
D.企鹅
检测目标
C
2.人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员,与环境之间有着密切关系。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资源和环境问题都是由于人口增长过快造成的
B.植被的破坏是导致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C.人类破坏环境的行为最终成胁人类自身
D.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人类应该保护它
A
检测目标
3.下列做法中,不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的是( )
A.合理使用燃料,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B.倡导“使用一次性木筷”和“互赠贺卡”
C.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增加绿化面积
D.对草原实施轮封、轮牧并控制载畜量
B
检测目标
4.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中,当前对生态系统影响最大的是( )
A.自然因素
B.人为因素
C.动物因素
D.战争因素
B
检测目标
5.黄河现在成为世界上泥沙量最多的流域,主要原因是历史上黄河流域( )
A.逐年战争
B.地震不断
C.蝗灾泛滥
D.过度垦殖
D
检测目标
课堂总结
同学们,本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课后作业
1.整理本节知识点
2.选做题:
同步检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