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小数加减法青岛版(2份,含表格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小数加减法青岛版(2份,含表格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2-01 19:24:56

文档简介

《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探究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即相同数位对齐”的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直尺等。
教学过程:
(1)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教师:在上课之前,韦老师想来考考你们,看看你们班是不是像其他同学所说的那么厉害。
教师:用竖式计算,比一比,谁最厉害。
77+113=
176-38=
教师:第一题,谁能来告诉我答案。
教师:你能告诉同学们,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吗?(相同数位要对齐)
教师:为什么一定要相同数位对齐呢?
(因为只有计数单位相同的两个数才能进行相加或相减;例如第一个7表示7个一,7个一加3个一等于10个一,满十向前一位进一。)
教师:第二题,谁能来告诉我结果呢?
教师:同理,计算减法时也要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哪一位不够减的从前一位退一再减。
教师:看来我们班的同学真是有点厉害呢!
教师:现在不仅是韦老师想考考你们,有两位克隆朋友也想考考你们,你们有信心吗?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1、观察发现,提出问题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呈现教科书的主题图。
师:请同学们用数学的眼光看一下,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
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预设:生1:壮壮出生时的胸围是多少?
生2:壮壮出生时的体长比健健长多少?
生3:健健出生时的体重比壮壮轻多少?
……………………
师:刚才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下面我们主要来解决这两个问题。
2、迁移经验,探究小数加减法算法
师:
问题1:壮壮出生时的胸围是多少?
问题2:壮壮出生时的体长比健健长多少?
教师:怎么解决这两个问题呢,现在我们分组讨论一下。
教师:第一个问题谁来解决?
教师:第二个问题谁来?
教师巡视,指名到两个不同算法的上台板演。
3、交流汇报,说清算理
教师:我们请这位同学来讲一讲他是怎么做的?
教师:如何列竖式?(先把小数点对齐)
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把小数点对齐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
教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第一个7在百分位上,表示几个几?表示7个0.01,3也在百分位上表示3个0.01,7个0.01加上0.01等于10个0.01,满十向前一位进一。第二个7在十分位上,表示7个0.1,7个0.1加上1个0.1等于8个0.1。
教师:只有计数单位相同的两个数才能进行相加减。
如何计算?(从低位算起,也就是从百分位算起,百分位7加3满十,向前一位进1……)
教师:同学们,你们同意他说的吗?谁还有补充?
预设:生1: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
教师:为什么要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
(根据小数的性质,小数末尾的0去掉,小数大小不变。)
教师:孩子们,你们不但做得非常棒,说得也非常棒。
4、自主迁移,探究小数减法的算法
教师:减法的计算过程又是怎么样的呢,我们请这位同学来说一说。
教师:说的时候注意组织自己的语言,做到完整而有序。
预设:先把小数点对齐,从百分位算起,…….
教师:同学们,你们认为计算小数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小数点对齐,哪一位不够减的从前一位退一再减)
教师:同学们,要想检验这两位同学的结果是否正确,可以怎么办呢?(验算)
教师:那怎么验算呢,把你们的验算过程写出来。(请学生上台板演)
教师:你们都是这样验算的吗?(是)真棒!
教师:你们观察第一道验算,你发现了什么吗?(0.8-0.77)
(0.8的末尾添上了0)
教师:在小数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发生改变了吗?
教师:添上这个0有什么好处呢?(数位相同,避免计算错误)
教师: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小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和我们之前学的什么验算方法是一样的?(和整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是一样的。)
教师:验算可以帮我们检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所以,老师希望同学们以后养成随时检验的好习惯。
教师:同学们,你们认为计算小数加减法需要注意什么呢?
预设:①小数点要对齐;
②相同数位要对齐;
③哪一位相加满十都要向前一位进一;
④哪一位不够减从前一位退一再减;
⑤得数不要忘了写小数点,并且小数点也要对齐。
教师:你们归纳总结的能力真让老师佩服。
(三)练习巩固,应用拓展
教师:刚才这些题目都没有难倒大家,相信这一题对你们来说也是小问题。
1.精灵诊所
12
.
45
3.45
8.5
+
2
.
27
-
5.75
-
2.04
10
.28
9
20
6.54
2.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
9.7+12.34=
9.06-2.7=
教师:我们请这位同学来说一说他是怎么做的?(投影)
3.解决问题
青年歌手大奖赛中,3号选手演唱得分93.8分,综合素质得分0.75分。3号选手的总分是多少?
(四)课堂总结,反思评价
教师: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小学四年级《数学》
内容来源: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71页—72页的例1
主题:《小数加减法》
课时:共1课时
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
设计者: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二学段目标”中提出了“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初步形成数感”“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
在“第二学段课程内容”中提出:“能进行简单的小数的加、减运算”“能解决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并能表达自己的想法”。
2.教材分析
《小数加减法》是四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对于小数加减法的学习,教材是分两个阶段来编排的。三年级下册学习“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侧重于理解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算理,会正确计算一位小数加、减法;四年级下册学习“小数加减法”,侧重于通过自主探索、交流讨论等方式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数位相同的小数加减法。显然,教材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使学生对小数加减法的学习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笔算整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学习掌握了小数的认识、基本性质以及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后进行教学的。教材以买书购物情境为背景引入教学,让学生感到计算学习同样是生动、有趣的,使学生在解答用小数计算的实际问题时,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把握小数运算的基本方法。
3.学情分析
对于小数加减法,学生并不陌生。从整个小学阶段来说,学生在三年级已经认识了简单的小数,大部分学生已经会正确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因此对于本节课的教学可以在原有基础上展开教学。从本单元学习内容来说,本课内容又是学习小数混合运算、小数运算定律的基础。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估一估、算一算、说一说等活动,会计算小数加减法,并会说出其中的算理。
2.能运用已有知识进行小数加减法的验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加减法的计算算理,即“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对齐”。
评价任务
任务1.
通过自主探索、交流讨论等活动,独立完成例1,会计算小数加减法,并会说出其中的算理。
任务2.通过做一做,会验算并解决实际问题。
资源与建议
资源:电子白板、教材、教师用书、《小数加减法》名师教学课件、课时作业、直尺等。
建议: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笔算整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学习掌握了小数的认识、基本性质以及简单的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后进行教学的。根据学生的已有认知,引导学生利用已把握的整数加减法的旧知迁移到小数加减法这一新的情境中。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写法,经历计算的全过程,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知识,在体验的基础上内化知识,提高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学生的学
教师的教
评价要点
环节一
复习导入
揭示课题
齐读:四年级捐书645本,五年级捐书429本。
预设:
男生:
645+429=1074(本)
答:四年级和五年级一共捐书1074本。
女生:645-429=216(本)
答:四年级比五年级多捐书216本。
预设: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一,退一当十。
在书店里买书。
数学家的故事6.45元,童话选4.29元。
预设:
生1:6.45元是6元4角5分,6.45元还可以表示645分。
生2:4.29元是4元2角9分,4.29元还可以表示429分。
预设:(1)一共花了多少钱?
6.45+4.29
(2)《数学家的故事》比《童话选》贵多少钱?
6.45-4.29
预设:前边两个是整数加减法,现在是小数加减法。
1.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阅读能增长我们的知识,更能开拓人的视野。据我所知,我们红军小学也举行了有关阅读的活动。
在这一天,孩子们都积极踊跃为班级的图书角捐书。下面是两个年级的捐书情况,这里面有两个问题需要我们的帮助。
问题1:四年级和五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
问题2:四年级比五年级多捐书多少本?
男生做问题1,女生做问题2。
(用什么方法解决?为什么?)
这两道都是整数加减法的题目,你能说说计算整数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吗?
2.对比引入。(结合课件演示)
其实今天有两个新朋友参与咱们的课堂。(课件出示教材71页主题图。)请看,他们正在做什么呀?小丽也非常喜欢读书,今天她又买了两本书。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谁来说说6.45元表示的是几元几角几分?4.29元呢?
小结:每个数位上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是不同的。表示价格的时候,整数部分表示元,十分位上的数字表示角,百分位上的数字表示分。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谁能列出算式?
对比这两个式子和刚才我们计算的两个式子,有什么不同?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小数加、减法。(板书课题:小数加减法)
出示学习目标。
学生会正确列式计算,会说出计算整数加减法时的注意事项。
能根据主题图,找出图中信息。
能说出人民币的不同表达方式。
能根据图中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列式。
能够通过对比,说出两个式子的不同点。
环节二
自主探究
获取新知
预设:
生1:
生2:比10元多,比12元少。
学生独立尝试,再小组交流。预设:
生1:
生2:
生3:
生:直接用小数进行计算更简便。
预设:
生1:相同数位对齐,从百分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生2:小数点对齐,然后按照整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学生独立思考并在练习本上完成,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学生独立解决并汇报。
预设: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退一当十。
预设:
生1: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都是要把相同数位对齐。
生2: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相同。
1.首先请看式子:6.45+4.29,估一估,小丽买这两本书,大约需要多少钱?
2.“小丽实际一共花了多少钱?”也就是说收银员阿姨收小丽多少钱呢?这就需要一个准确值。
请把你的思考方法写下来。(教师巡视,呈现不同的算法。)
3.同学们刚才用自己的办法解决了问题,比较这几位同学的方法,哪种方法更简便?
4.谁来说说计算小数加法,要注意什么?
师总结:相同数位对齐就是小数点对齐。(板书:相同数位对齐。)
反馈:12.53+4.67
6.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我们掌握了,那小数减法该怎么算呢?接着我们就来试着解决第二个问题。
7.计算小数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8.如何检验结果的正确性呢?(验算)
9.比较内化:今天我们学习了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比较,你有什么发现吗?
小结:小数末尾有0时要化简,根据小数的性质,这是数学的简洁美。
会估计出大约需要的钱数。
能够运用已学知识,写出计算过程。
通过对比方法,会总结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会进行小数减法的计算。
会总结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进行验算。
对比、归纳总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环节三
练习提升
当堂检测
学生说明原因。
学生自主完成,汇报交流。
1、我会填。
(1)(
)要对齐,也就是把(
)对齐。
(2)从(
)算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
);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
)。
(3)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
),化简小数。
2、计算并验算。
6.07+4.89
5.64-1.78
3、火眼金睛。
3.14+15.13=46.53
3.1
4
+
1
5.1
3
4
6.5
3
35.82-13.32=2250
35.82
-
13.32
22
50
张叔叔骑自行车春游,他第一天行驶63.54千米,第二天行驶49.26千米,张叔叔两天一共行驶多少千米?
5、拓展延伸。
亮亮身高1.45米,他站在0.43米高的凳子上时,比爸爸高0.08米,爸爸高多少米?
强调:在计算结果中,小数末尾的“0”要根据小数的性质划掉。
会自主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环节四
交流互评
畅谈收获
学生畅谈收获。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
会说出自己的收获。
板书设计:
小数加减法
小数点对齐
相同数位对齐
相同计数单位的数相加减
作业设计:
1.(1)看图列式。
(2)杯里的水有多少千克?
2.
小丽家两个月的电话费和上网费如下表,把表填完整。
3.计算下面各题并验算。
3.64+0.48=
21.56+6.74=
41.2-15.6=
8.24-3.56=
教后反思:
小数加减法的教学是在小数的意义、性质、数位顺序表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学这部分知识,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方法,还要同整数加减法结合起来,让学生整体上把握加减法的实质。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在算理上与整数一致,都是相同的数位上的数对齐。以下是我对本节课的几点思考:
1、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寓于现实的、有意义的生活中,并在教学与生活中架起了一座桥梁。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不仅完成了对新课内容的建构,而且也体会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真谛。
2、利用学生现实生活中的购书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本节课的最大特点,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3、为了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学数学、用数学,我充分利用“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原型,在众多的生活实例中选取了“购买图书”这一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并通过创造性的活动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融合在一起。
4、在课堂上,我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图书的价格,提出数学问题。由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发问题,学生的探索必然是积极主动的,发挥学生购物付款的经验,对小数加减做出不同水平的解答。
5、设计不同的有针对性的练习。在不同题目的训练中,学生通过不断的实践,从而理解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6、课堂上学生对于小数加减法的算法和算理都掌握得不错,但在课后练习中我发现仍有不少学生很粗心,计算正确率不高,主要是需要进位和退位时容易算错,结果不化简,特别是口算问题很多,还需要加强练习,提高正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