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生物 下册 第四单元 7.3 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课件(共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 下册 第四单元 7.3 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课件(共3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2-02 22:05: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1、大气中某种物质含量的升高能引起“温室效应”,这种物质是什么?
2、关于废电池最好怎样处理?
3、什么是酸雨?有何危害?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
温故知新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环境污染的及其危害,国家生态环境部印发《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指导目录(2020年版)》。
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能为保护环境做些什么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
下册
第七章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第三节
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目标导航
1.尝试完成对当地生态环境现状的调查。
2.拟订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行动计划。
3.认同作为地球的公民,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应尽的责任。
自主研学
自主阅读教材,理解教材内容,初步归纳出本节课的知识点,并标注在教材中。
请大家利用5分钟时间:
对人类来说,每一个典型的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都是一声振聋发聩的警钟。为了自己和子孙后代的健康,为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每个人都要行动起来,积极保护生态环境。
1、退耕还林还草
速生林
退耕还林还草
植树造林
2、发展生态农业
桑基鱼塘
——生态茶园
发展生态农业
发展生态农业
3、发展清洁能源
——太阳能发电
发展清洁能源
太阳能汽车
水力发电
氢燃料车
同学们自己去调查一下我们生活的家园——民众镇的环境状况并完成调查报告、和同学交流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行动计划。
拟定计划的目的要求、材料用具、方法步骤、注意事项如下:
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1.通过调查当地生态环境的现状和分析讨论,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
  2.认识到每一个公民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应尽的责任。
  笔记本、笔。
目的要求
材料用具
1.分组调查校园或家庭所在社区的生态环境状况:
(1)小组成员间要分工明确、团结合作,并集体
行动。
(2)可实地调查(注意安全),或到当地环境保
护部门咨询,也可通过图书馆、报刊杂志、
电视或互联网收集资料。
方法步骤:
讲授新课
  可实地调查,也可到当地环境保护部门咨询,或者通过图书馆、报刊杂志社、电视台或互联网站收集资料。
方法步骤
  2.确定调查方法
  5.实地调查时要注意安全,调查时全组同学要集体行动,做到分工明确、团结合作。
  每组至少选择一个当地存在的问题,如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或大气污染、水污染等。
  3.选择调查问题
  4.写出所选问题的具体实例和近些年来采取的措施。
  6.进一步收集和学习有关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科学知识。
  每个小组推选两名代表,分别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的调查报告和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
  结合当地近年来人口数量变化、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和经济发展状况等,分析在生态环境方面出现问题的原因。
  7.分析生态环境存在问题的原因
  8.写出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9.汇报调查报告和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
保护环境10条
随手关闭水龙头。
随手关灯,节约用电。
节约粮食,拒绝使用一次性餐具。
不随地乱扔乱吐口香糖。
不吸烟。
不乱倒垃圾,不焚烧垃圾。不随意丢弃废电池。
不捕捉鸟类,不虐待动物。保护草坪,积极参加植树造林。
宣传环保。
回收可再生资源。
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
目的要求
材料用具
方法步骤:分组分工、展开调查
选择问题、实地调查
分析原因、写出计划
推选代表、汇报情况
课堂小结
1.下面的措施中,哪一种对保持生态环境最有利?(  )
A.把大片沼泽地开垦为农田
B.把工业废水排入发生“赤潮”的海域,让有毒藻类死亡
C.在菜地中喷洒农药以杀死菜青虫
D.在田间施放性引诱剂,干扰雌雄害虫之间的通讯
检测目标
D
2.人类的活动往往会破坏生态环境,对生物圈造成不利影响。下列能对生物圈产生有利影响的是(  )
A.“三北”防护林工程
B.乱占林地
C.滥伐树木
D.过度放牧
A
检测目标
3.下列哪一项不是生态农业的优越性?(

A.?增加财富和经济效益????
B.?改善环境质量????????
C.?集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D.?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C
检测目标
4.设计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应符合的原则是(

A.?充分利用自然界的能量和物质资源?
B.?使产出和输入达到平衡
C.?尽量减少生物种类?
D.?提高沼气池的转化效率
A
检测目标
5.人类的下列活动中,对保护生物圈不一定有利的是(  )
A.实施计划生育
B.引进和种植国外动植物新品种
C.垃圾分类,部分回收利用
D.节能减排,减少污染
B
检测目标
课堂总结
同学们,本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课后作业
1.整理本节知识点
2.选做题:
同步检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