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7.1 力 课件(共5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7.1 力 课件(共5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2-02 22:48: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7张PPT)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见用力的情况,例如游泳时手和脚向后划水,人才能前进,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七章!
导入新课
举起杠铃
踢足球
7.1 力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下册
学习目标
1.知道力、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的概念;
2.知道力的作用效果。(重点)
3.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画力的示意图;
4.理解力的作用的相互性。(难点)
1、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教材2—3页,初步了解力的概念、符号及力的单位。
2 、体验什么是力及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变化
⑴你选择的物体是什么?
⑵你对物体施力后,注意观察物体有什么变化?
自主研学
力是什么?
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如果没有人,是不是就没有力的作用呢?
耕犁推土
推土机推土
木块将弹簧拉长
地球对苹果的万有引力
磁铁对小球的磁力
把一个大铁块由地上拿到桌子上,有什么感觉?
人将大铁块拿到桌子上感觉很费劲,这是人对力最早的认识,从肌肉的紧张感觉中得到的.
力: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1、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
2、不接触的物体也能产生力
3、施力物、受力物
目标导学一:力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常用字母F表示
3.单位:牛顿
简称:牛
符号:N

运动员
推土机
运动员





杠铃
泥土
足球
施力物体
受力物体
作用
目标导学一:力
两个较小的鸡蛋放在手中静止时对手的压力约为1N
一个普通中学生站在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约为500N
牛顿是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和数学家。他在力学、光学、天文学与数学领域有许多杰出贡献。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和光的色散,总结出了运动三定律,奠定了经典物理学的基础。
牛顿出身贫寒,14岁时曾因经济困难而辍学在家,帮助母亲耕种。但他始终热爱学习,酷爱读书和动手制作。上小学时他就做了不少的风车、风筝、日晷、漏壶等实用器械,受到同学和邻居的赞赏。1661年,牛顿考入剑桥大学做工读生,其大部分时间也花在实验方面。
信息窗
1.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吗?
2.物体之间不接触,能否产生力的作用?
施力物体:磁体
受力物体: 铁钉
施力物体:太阳
受力物体: 地球
对力的概念的理解
2.产生力的条件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
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1.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
小结
说明
存在作用力的两个物体不一定直接接触,如磁铁吸引铁钉,磁铁
不需要与铁钉接触,就对铁钉有力的作用;同时,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之
间也不一定有力的作用,如图所示,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与墙壁接
触、保持静止的铁球,此时球与墙壁之间并没有力的作用。
例:判断几个同学的想法是否正确
1.单独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2.没有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3.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4.至少要有两个物体才能产生力。
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有关.
力的作用效果还与哪些因素有关?
探究
目标导学二:力的作用效果
力作用在物体上会产生什么效果呢?
演示:
(1)捏一下面团;
(2)拉伸一下弹簧。
形状改变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弓的形状改变
竿子的形状改变
竹子形状改变
总结: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力的作用效果
人用力拉弹簧弹簧被拉长
海绵发生的形变,它受到了力的作用
我们用手按住桌面,却看不见桌面发生形变
形变可以是很明显的,也可以是非常微小的。
观察下图,分析足球受到哪些力的作用,产生了什么样的作用效果。
踢、顶、接的动作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
注意 力的作用效果的两个方面可以同时发生,也可以单独发生。如果
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形状发生变化,则这个物体一定受到了力的作
用。
小结
请利用桌上的实验器材和身边的物品设计并进行实验,研究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提出问题
进行猜想
设计并进行实验
1.力的三要素
目标导学三: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
力的大小
能够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比如:大人和小孩提水,拉弹簧,坐沙发。
  在排球运动中,二传手用力向上托球,球就向上运动.
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
  主攻手用力向下扣球,球就改变运动方向,急速下落.
推门的时候,推力作用到离门轴较远的点,比作用到离门轴较近的点,易于把门推开.
用扳手拧螺母的时候,手握在把的末端比握在把的中间,易于把螺母拧紧.
 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有关.
A
B
打台球时,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很重要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说明 
(1)力的三要素中有一个因素变化,力的作用效果也将发生变
化。例如:在开门时,手推门的部位(即作用点)不同时,推力的作用效果
也不同;人拉车前进时,拉力的方向不同,拉力的作用效果也不同;将钢尺
压弯时,压力的大小不同,钢尺弯曲的程度也不同。
(2)两个完全相同的力必须是三要素完全相同。
(3)力的三要素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因此表述一个力必须把这个力的
三要素都指明。
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
力的方向
力的作用点
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有三个: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在物理学中,把它们称为力的三要素。
小结
2.力的示意图
在任何科学技术读物中,图都是很重要的,甚至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图往往能够把有关现象或过程简单明了地表现出来,给人的印象有时比文字叙述更清楚.
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标出力的符号(大小和单位)
2.力的示意图
如何简单方便地表示力呢?
力的示意图
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
在线段的末端画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用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这种用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的做法就叫做力的图示.
力的示意图的画法
画力的示意图的方法
确定受力物体

确定力的作用点

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

在线段的末端画箭头

在箭头旁标出力的性质和大小
注意
1力的作用点必须画在受力物体上,
2 力的箭头必须画在线段的末端,不能省略不画。
3 线段的长度必须与比例相符。
4 必须标出力的大小、单位、有角度的力必须标明角度。
5 必须画成实线。
确定受力物体,力的作用点和方向
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
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标上力的大小
F=80N
例题:用80N的力水平向右推桌子,用力的示意图将这个力表示出来。
为了纪念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他的名字来命名力的单位。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 N ”。
例:用50 N的拉力沿水平方向向右拉动箱子前进。请画出力的示意图。
F
通常用F表示力
例:请画出地面受到重物的压力的力的示意图。
N
画力的示意图的步骤:
一画简图二定点,三画线段四画箭,符号数据标尖边。
注意:简图难画常用一个方框 来代表,
点为力的作用点,箭为箭头,数据=数值+单位,
尖边为箭头尖的旁边
易错点:作用点定在 上
受力物体
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的单位:牛顿(N)
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力的三要素
大 小
方 向
作用点
力的示意图

: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
小结
知识拓展:在力的示意图旁边选定一个标度,以它为标准画出表示这个力大小的线段的长度,这样表示力的图叫力的图示。
例如,用50 N的拉力沿水平方向向右拉动箱子前进。力的示意图如图甲所示,力的图示如图乙所示。
F = 50 N

F = 50 N
10 N

3、站在滑板上推墙
 1、用力敲桌子
 2、小车的作用(演示)
实 验
物体之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既是施力物,同时又是受力物(理解)
  即:甲对乙物体施力时,乙物体同时也对甲物体施力(这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直线上)。
目标导学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作 用
人 推 车
左手 拍 右手
运动员 举 杠铃
施力物体
受力物体
相 互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施力物体
作用力
受力物体
反作用力
A
物体
B
物体
受力物体
施力物体
结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马拉车时,马对车有向前的拉力,同时车对马有向后的拉力
B.足球运动员用头顶球,球的运动方向改变了,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人坐在沙发上,沙发凹下去,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用磁体靠近铁钉,磁体对铁钉有吸引力,铁钉对磁体没有吸引力
D
即学即练
拓展 
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有以下特点:
①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但是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②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③性质相同,如人对墙的力是推力,墙对人的力也是推力;
④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必须成对出现。
力的三要素与
力的作用的相互性

力的三要素
施力物体
受力物体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大小
方向
作用点
力的示意图
课堂小结
1.我们常用“鸡蛋碰石头”来形容对立双方的实力悬殊,鸡蛋(弱者)很容易被碰得“头破血流”,而石头(强者)却完好无损,对此现象的正确解释是(  )
A.鸡蛋受到力的作用,而石头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B.鸡蛋受到较大的力的作用,石头受到较小的力的作用
C.它们所受作用力大小一样,只是石头比鸡蛋硬
D.以上说法都不对
检测目标
C
2.人踢球时,对球施力的物体是( )
A.人(脚) B.球
C.地球 D.踢力
A
检测目标
3.下列四个选项中表示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  )
D
检测目标
4.如图所示,一只小船上的人用力推开另一只小船,结果发现两只小船同时向相反方向运动,该现象说明:力的作用是( )
A.相反方向 B.单向的
C.相互的 D.对立的
C
检测目标
5.墙壁上的壁虎(如图所示)缓慢向上爬行,将壁虎看成一个整体,根据力的相互作用原理,使壁虎向上爬行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
A.壁虎       B.墙壁
C.地球 D.空气
B
检测目标
课堂总结
同学们,本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课后作业
1.整理本节知识点
2.选做题:
同步检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