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1 乘法—乘法估算 冀教版(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1 乘法—乘法估算 冀教版(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2-02 06:05:43

文档简介

课题:乘法估算一、教学目标经历自主尝试、交流三位数乘两位数乘两位数估算方法的过程。能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乘法估算,会解答有关乘法估算的实际问题。在估算和计算的过程中,体会估算的实际意义,养成估算的习惯。二、教学重难点能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乘法估算,会解答有关乘法估算的实际问题。三、教学方法本课采用复习导入法和自主探究法等多种方法结合。四、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先估计积是几位数,再口算。130×20=
120×40=
500×60=15×30=
21×10=
110×70=(2)探究新知今天我们一起探究乘法估算板书课题
乘法的估算
估算火车座位观察书本中的情境图,问:车厢内定员多少人?(180)指的是一节车厢的座位数。这列火车一共有多少节车厢?(12)提出问题(1)估算一下,这列火车大约有多少个座位?师生列出算式,鼓励学生自己试着估算。板书
118×12

(个)
118×12
=
(个)交流学生估算的方法和结果,要给学生充分交流不同方法的机会。讨论:哪种方法估算的结果和实际计算的结果更接近?提出问题(2)让学生自己计算。然后,把计算的结果与估算结果比较,使学生发现估算结果和实际计算结果差的较多,然后,讨论一下:还可以怎样估算?(3)巩固练习1.试一试提示学生注意数据的单位。交流时,说一说是怎样估算的。如果学生把68厘米先改写成0.68米后再估算,教师要给予肯定。练一练让学生先读题,了解题中的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要注意题目要求。五、作业布置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完成同步练习册六、板书设计乘法的估算118×12

1200
(个)118×12
=
1416
(个)乘法估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养成估算的习惯。
2.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估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积极、主动的估算意识。
3.从现实的数学学习内容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提高叁与数学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过程与方法:
结合具体事例,使学生懂得应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使估算结果符合问题实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难点:
重点: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会进行乘法估算。
难点: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
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铺垫孕伏
(多媒体出示:一组秋天的迷人景色)
师:尧山是我们平顶山的旅游胜地,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欣赏吧!(树叶在阳光下飞舞,大地披上了金色的纱衣,秋天的景色多美啊!)
看了这些,你们有什么感受?你们想做些什么呢?
分别请几个学生说一说。
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学校准备组织同学们去秋游。秋游前,我们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带食品,带数码相机)
[设计思路:选择学生熟悉的当地景点,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学生对即将学习的数学知识产生亲切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二、探究方法,学习新知
师:出发前,我们必须准备好车票和门票。但是老师遇到了一个问题,想请你们帮个忙,好吗?一起来看看。
1、(多媒体出示例题)例5:四年级学生游尧山一套车票和门票49元,四年级一共需要104套票,需要准备多少钱呢?
2、审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你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请用自己的方法估算一下,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3、学生独立估算。(当学生选择笔算时,教师把笔算的竖式板书,同时说明:笔算的结果很准确,但当我们去旅游时一般不需要把钱算得那么准,这时我们可以选择估算。)
学生独立估算,算好后,反馈学生不同的估算方法:
方法一:49×104≈5000(元)
? 
?↓ 

  
 50 100
方法二:49×104≈5500(元)
??  ↓ 

    50 110
方法三:49×104≈4500(元)
?   ↓ 
↓?
    45 100
方法四:49×104≈5250(元)
?   ↓ 
↓?
    50 105
……
[教师注意倾听并及时记录学生的不同方法以便及时评价,有便于后面的集体讨论,一方面调动学生情感因素,另一方面从调动学生情感因素出发,巧妙引导学生逐层讨论,逐项比较,发表自己个性化的看法,形成思考的习惯,提高辨别比较的能力,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有序性和口头表达能力。]
4、讨论、比较。
师:如果你是带队老师,你认为哪种估算方法更适合,更符合实际需要?为什么?
小组内交流自己认为最适合的估算方法,反馈交流情况,引导开展课堂讨论。

:我喜欢第一种估算方法,因为把49看成50,把104看成100,50×100等于5000,计算很方便。

:我喜欢第二种估算方法,因为把49看成50,把104看成110,两个数都看大了,这样估算出来的结果50×110等于5500,肯定大于49×104的结果,还有多余的一点钱,可以防止有什么意外发生。

:我喜欢第四种估算方法,因为把49看成50,把104看成105,两个数都看大了一点点,这样估算出来的结果50×105等于5250,与准确值很接近。

:我觉得第四种估算方法计算不简便。还是第一种计算简便,我喜欢第一种估算方法。

:我认为第三种方法不好,因为把49看成45,把104看成100,两个数都看小了,这样估算出来的结果45×100等于4500,如果带4500元钱肯定不够。我喜欢第三种估算方法。

:第一种方法好,它只把一个因数看小,另一个因数还是看大一点点的,这样,在估算的结果上,再多带一些钱,也是可以的。
……
[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但要引导学生符合实际情况,在此题中要估大些,才是合适的方法。]
5小结。
师:同学们都各有自己的想法,这很不错。生活中我们在做准备时,一般都采用估算的方法。同时,为了使准备显得更充分,在估算时,不一定要采用四舍五入的方法,而是将数字估计的大些。对于这个例子而言,把钱准备多些的方法更符合实际。因为估小了所带的钱就不够用了。
师:今天,我们就是要用乘法的估算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板书课题:乘法的估算)
[在学生发言后,引导学生注意估算的原则,特别要注意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并学会根据需要调整估算结果,同时,可以算出精确值,让学生对估算结果有一个比较,考虑较合适的方法,使学生对特殊情况如外出旅游、出差等要适当估大一些。]
三、动手实践,解决问题
多媒体出示旅游的路线。
1、(水上飞机)师:买好了门票,我们出发了。第一个来到
“尧山漂流”。你们想体验一下漂流的滋味吗?在坐皮划艇之前我们必须算一算我们四年级能不能一次坐完。
多媒体出示(练习题:尧山漂流有18艘皮划艇,每艘皮划艇承受重量是200千克,四年级学生平均体重大约是28千克,四年级104人可以同时乘坐皮划艇去漂流吗?)
(1)学生独立完成。
(2)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评价。
3、师:参观完最后一个景点,我们该返程回家了。
(多媒体出示:从东江漂流到东江大坝的路程大约是28千米,同学们乘游船返回,如果游船每分钟大约行630米,45分钟能否从东江漂流返回到东江大坝吗?)
(1)学生独立解决。
(2)展示学生学习成果,评价。
[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精神,巧妙地将例题与练习贯穿在“东江湖一日游”的路线图中,把学生对游玩项目的兴趣引导到估算的运用上。]
四、全课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乘法估算”。(师板书课题)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吗?(分别请几个学生来说一说。)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估算时,应该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我们经历了“东江湖一日游”,欣赏了我们东江湖美丽的自然风景,我们要懂珍惜我们拥有这样优美的自然环境,保护好我们共同生存的家园。
五、板书设计
乘法的估算
1、49×104≈5000(元)
?


50
100
2、49×104≈5500(元)

↓?
50
110
3、49×104≈4500(元)
↓?↓
45
100
4.49×104≈5250(元)


50
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