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第五章合成高分子章节测试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75%
的酒精溶液可使蛋白质变性,
常用于杀菌消毒
B.?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可鉴别植物油和矿物油
C.?往皂化反应完全后的溶液中加入热的饱和食盐水,上层有固体析出
D.?淀粉、纤维素、蔗糖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且都能发生水解
2.下列物质中,自身既能发生加成反应,又能发生加聚反应,还能发生缩聚反应的是(?
)
A.?
B.?
C.?CH2=CH-COOH
D.?
3.下列说法摘自一些科普杂志或广告用语,你认为有科学性错误的是(
??)
A.?淀粉、纤维素、蛋白质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糖类、油脂、蛋白质只含C、H、O三种元素
C.?聚乙烯在自然界中很难降解,容易导致“白色污染”
D.?甲醛是某些装饰板材释放的常见污染物之一
4.交联聚合物P的结构片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图中
表示链延长)(??
)
A.?聚合物P中有酯基,能水解
B.?聚合物P的合成反应为缩聚反应
C.?聚合物P的原料之一丙三醇可由油脂水解获得
D.?邻苯二甲酸和乙二醇在聚合过程中也可形成类似聚合物P的交联结构
5.下列生活生产中常见的物质里含有的有机物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
A.?蜂蜜中含有的葡萄糖???????????????????????????????????????????B.?石油中含有的C16H34
C.?芹菜中含有的纤维素???????????????????????????????????????????D.?植物油中含有的油脂
6.对于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类型是缩聚反应???????????????????????????????????B.?产物中链节的式量比反应物单体的分子量大
C.?工业上用该反应生产顺丁橡胶?????????????????????????????D.?不同产物分子的聚合度可能不同
7.为了增加汽车轮胎的耐磨性,常在轮胎的橡胶中加入的耐磨物质是(??
)
A.?石墨粉?????????????????????????????????B.?活性炭?????????????????????????????????C.?炭黑?????????????????????????????????D.?木炭粉
8.由乙醇制取乙二酸乙二酯,最简便的流程途径顺序正确的是(??
)
①取代反应??
②加成反应?
③氧化反应?
④还原反应?
⑤消去反应?
⑥酯化反应?
⑦中和反应??
⑧缩聚反应
A.?⑤②①③⑥??????????????????????B.?①②③④⑤⑦??????????????????????C.?⑤②①③⑧???????????????D.?①②⑤③⑥
9.下列化合物能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生成
的是(??
)
A.?氯乙烯和乙烯??????????????????????B.?2-氯丙烯??????????????????????C.?2-氯-1-丁烯??????????????????????D.?2-氯-2-丁烯
10.常用的中性笔由笔杆、笔套和笔芯构成.笔杆和笔套由塑料注塑成型;笔芯由笔头、笔管和油墨组成,笔头采用铜合金和不锈钢制成;球珠多采用不锈钢、硬质合金或氧化铝等材料制成;笔芯内是一种有机溶剂,所以被称为中性笔.下列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的是(???????
)
A.?笔杆?????????????????????????????????????B.?笔套?????????????????????????????????????C.?笔头?????????????????????????????????????D.?笔管
11.聚乳酸(PLA)是以有机酸——乳酸为原料生产的新型聚酯材料,性能胜于现有塑料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等材料,是新世纪最具发展前途的新型包装材料,是环保包装材料中的一颗明星。日本钟纺公司以玉米为原料发酵生产聚乳酸,利用聚乳酸制成生物降解性发泡材料。该材料的强度、缓冲性、耐药性等与聚苯乙烯塑料相同,经焚烧后不污染环境,还可肥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聚乳酸使用后能被自然界中微生物完全降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污染环境
B.?聚乳酸适用于吹塑、热塑等各种加工方法,加工方便,应用十分广泛
C.?聚乳酸(PLA)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对环境友好的聚酯材料
D.?聚乳酸是以淀粉发酵(或化学合成)得到的,以乳酸为基本原料制备的一种聚酯材料
12.现在大量使用的塑料,如聚苯乙烯,难以分解而造成的“白色污染”甚为严重。铁道部下令全国铁路餐车停止使用聚苯乙烯制造的餐具,而改用降解塑料
。该塑料在乳酸菌作用下迅速分解为无毒物质,下列有关降解塑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降解塑料是一种纯净物???????????????????????????????????????B.?其相对分子质量为72
C.?经缩聚反应生成??????????????????????????????????????????????????D.?单体是CH3CO-COOH
13.复合材料的使用使导弹的射程有了很大的提高,其主要原因是(?
)
A.?复合材料的使用可以使导弹经受超高温的变化
B.?复合材料的使用可以使导弹的质量减轻
C.?复合材料的使用可以使导弹承受温度的剧烈变化
D.?复合材料的使用可以使导弹承受超高强度的变化
14.离子交换树脂可能是一种(?
)
A.?非电解质?????B.?有机高分子电解质?????C.?易溶于水的物质?????D.?在溶液中能与异性离子交换的电解质
15.食品保鲜膜按材质分为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聚偏二氯乙烯(PVDC)等。PVC被广泛用于食品的外包装,它对人体有潜在危害。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等质量的聚乙烯和乙烯燃烧消耗的氧气相等
B.?PVC的单体可由PE的单体与氯化氢加成制得
C.?倡导人们在购物时使用纸袋或布袋,最好不用塑料袋,是为了防止白色污染
D.?鉴别PE和PVC时,可将其放入试管中加强热,在试管口放置一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红,则为PVC;若不变红,则为PE
二、填空题
16.某高分子材料的主要成分是一种高聚物,其结构片段为
。该高聚物具有________(填“热塑性”或“热固性”),若该高聚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0000,则其平均聚合度为________;合成该高聚物的总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合成该高聚物的单体之一与足量银氨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17.最近研制成一种新型聚乳酸酯
,能取代苯乙烯塑料,以消除“白色污染”,净化环境,它的单体结构简式为________。
18.已知锦纶和涤纶是常用的布料,已知涤纶的结构简式为:
①合成涤纶的单体是________、________
②合成涤纶的反应方程式和反应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19.写出下列有机方程式:
①丙烯聚合:________
②甲苯的硝化反应:________
③实验室制乙炔:________.
20.材料是经济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
①生产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玻璃都需用到的共同原料是________.
②橡胶是制造轮胎的重要原料,橡胶属于________(填字母).
A.金属材料???????
B.无机非金属材料????
C.有机高分子材料
③钢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能发生________腐蚀.发生该腐蚀时的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
三、综合题
21.某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是:
它可以通过不同的反应得到下列物质:
(1)则1mol的该有机物跟足量的金属钠反应可以产生
________
,1mol该有机物可以跟
________
反应,1mol该有机物可以跟
________
molNaOH反应。
(2)A中官能团的名称是:
________
。
(3)写出C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及反应类型:
________
,
________
。
22.?(1)肉桂醛是重要的医药原料,也是重要的香料,其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
①肉桂醛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碳碳双键和________。
②肉桂醛与新制Cu(OH)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根据下列高分子化合物回答问题
①合成聚丙烯酸钠的单体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
②合成涤纶有两种单体,其中能和
NaHCO3
反应的单体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其核磁共振氢谱的峰面积比是________;
③
和乙醛在酸性条件下也可以发生类似于制备酚醛树脂的反应,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3.聚丁二酸乙二醇酯(PES)是一种生物可降解的聚酯,它在塑料薄膜、食品包装和生物材料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其结构简式为:
①聚丁二酸乙二醇酯(PES)是由两种单体通过________反应(填反应类型)制得的.形成该聚合物的两种单体是________和________.
②这两种单体相互之间也可能形成一种八元环状酯,请写出该环状化合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_.
参考答案
1
D
2
B
3
B
4
D
5
C
6
D
7
C
8
A
9
A
10
C
11
C
12
C
13
B
14
B
15
B
16
热塑性;94;n
+nHCHO
(n-1)H2O+
;HCHO+4Ag(NH3)2OH
(NH4)2CO3+2H2O+4Ag↓+6NH3
17
18
;;;缩聚反应
19
;;CaC2+2H2O=Ca(OH)2+C2H2↑
20
石灰石;C;电化学;Fe﹣2e﹣=Fe2+
21
(1)1;1;1
(2)羟基、羧基
(3);加聚反应
22
(1)醛基;+2Cu(OH)2+NaOH
+Cu2O↓+3H2O
(2);;1:2(或2:1);
23缩聚;HOOCCH2CH2COOH(或丁二酸);HOCH2CH2OH(或乙二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