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学期初中地理人教版第九章《青藏地区》复习题(word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下学期初中地理人教版第九章《青藏地区》复习题(word解析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2-02 06:59: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九章《青藏地区》复习题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某旅游团7月下旬准备到西藏地区旅游,旅行社宣传单提示:①早晚外套、棉衣;②遮阳伞、墨镜;③有心、肺、脑、血液系统疾病患者或有外伤者不宜去旅游;④带好雨衣等上述提示与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
①气温日较差大 ②空气稀薄,光照强 ③海拔高,气压较低 ④早晚经常下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下面词语描述的不是三江源地区的是( )
A. 雪山连绵、冰川高悬
B. 湖泊星罗、沼泽密布
C. 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D. 羽族炫翎、蹄类竞骄
3.下列关于青藏地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分布着河谷农业
B. 太阳能、地热能等资源丰富
C. 藏羚羊被称为“高原之舟”
D. 青藏铁路穿过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4.人类在三江源地区过度放牧、乱采滥挖造成的直接影响是( )
①草场严重退化 ②水土流失加剧 ③全球气候变暖 ④冰川融化加快
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①④
5.青藏高原有独特的高寒气候,其特征是(  )
A. 冬冷夏热,年温差和日温差大
B. 四季如春,年温差和日温差小
C. 冬寒夏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
D. 四季寒冷,年温差大,日温差小
6.爱动脑筋的小辉,将我国受夏季风影响和受冬季风影响的两图对照发现,我国既不受冬季风影响,也不受夏季风影响的地区是(  )
A. 塔里木盆地
B. 青藏高原
C. 云贵高原
D. 雅鲁藏布江谷地
7.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某地区“以高寒畜牧业为主,少数地方可发展青稞等高寒农业和林业”,造成其农业这一特点的原因是(  )
A. 处于高纬度地区
B. 地形以平原为主
C. 地势高,气候高寒
D. 少数民族聚居地
8.导致三江源地区环境恶化的人为原因是( )
①过度放牧 ②不合理的人类活动 ③全球气候变暖 ④冰川逐年萎缩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9.青藏地区的主要牧场类型和畜种是(  )
A. 高寒牧场——牦牛
B. 山地牧场——藏绵羊
C. 温带草原牧场——宁夏滩羊
D. 高寒牧场——三河马、三河牛
10.下列省区中,位于青藏地区的是(  )
A. 图A
B. 图B
C. 图C
D. 图D
11.下列语句中,描写青藏地区景观的是(  )
A.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 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C.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D.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12.明明旅游回来说:“我参观了布达拉宫,喝了酥油茶,还有活佛给我送了哈达”,请你分析明明去的是那个地区?(  )
A. 青藏地区
B. 北方地区
C. 西北地区
D. 南方地区
13.关于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保护适宜采取的发展战略、措施,叙述正确的是( )
A. 必须停止经济建设,将居民全部迁出自然保护区,切实保护环境
B. 只有加快青海省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促进当地居民转产、迁移、脱贫,才能有效保护生态环境
C. 正在建设的青藏铁路不应在此穿过,否则保护生态环境的规划将落空
D. 要积极建设人工草场,恢复天然林,此地不宜实施把生态优势变为经济优势的发展战略
14.青藏地区的居民经常食用的食品有(  )
A. 面食和大米
B. 鱼类和猪肉
C. 牛羊肉和乳制品
D. 水果和蔬菜
15.关于三江源生态环境遭破坏产生的后果,正确的叙述是( )
A. 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大江的径流增加,而地下水相应减少
B. 地表蒸发更加旺盛,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大江长度也会变长
C. 由于这里野生动植物资源稀少,破坏后较容易再生原貌
D. 植被退化、减少,既会造成荒漠化扩大,又会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
16.下列不属于青藏地区的是(  )
A. 西藏自治区
B. 青海省
C. 四川省西部
D. 陕西省
17.读我国某区域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A是黄河,B是澜沧江,C是长江
B. A、B、C三条河流均发源于西藏自治区
C. D所在农业区分布着河谷农业
D. E所在牧区是高寒牧场,优良畜种是三河马
18.暑假,周周同学准备到青藏高原旅行,下列是妈妈的嘱咐,你认为有必要纠正的是(  )
A. 高原地区空气稀薄缺氧,光照强,可备带氧气袋、防晒品
B. 高原地区昼夜温差大,要加带防寒衣
C. 高原地区人烟稀少,生活垃圾可随手丢弃
D. 要入乡随俗,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
19.许多藏族小朋友脸上都有可爱的“高原红”,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  )
①海拔较高 ②藏族人爱化妆 ③日照强 ④天生丽质 ⑤空气稀薄
A. ①②⑤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⑤
20.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是( )
A. 三江自然保护区
B. 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
C. 索南达杰自然保护区
D.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21.读图,回答问题。
(1)填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地理事物:省级行政区:
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铁路:E._________。
(2)山脉①_________,它的北侧地形区是_________。
(3)关于青藏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叙述正确的是( )
A.草场资源不足,加上过度放牧,是我国土地荒漠化最严重的地方
B.长期种地不养地,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大幅度下降
C.暴雨集中,土质疏松,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D.气温低,牧草矮小,载畜能力低
22.读三江源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示意图,回答问题。
(1)三江源所在的青藏高原地区典型的自然环境特征是,农业部门以业为主;而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势低平,气候,农业部门以业为主。
图二阴影地区甲为我国的三江源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澜沧江总水量的15%均来自这里,被誉为“中华水塔”。但近年来,由于过度放牧、乱采滥挖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使该地区出现了水土流失加剧、草地沙化严重等问题,对当地及河流中下游地区产生巨大影响。
(2)三江源地区草地退化和水土流失的加剧,会对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带来哪些不利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千万年来,藏羚羊在广袤的藏北高原生活,与高原恶劣的天气做斗争,成为高原的优势物种。但是仅仅因为它们身上轻柔细软的皮毛能编织“沙图什”的披肩(“沙图什”是波斯语“羊毛之王”,其最高售价为4万美元一条),国际“黑手”深入到中国藏北大肆屠杀藏羚羊,使藏羚羊濒临灭绝。
材料二 青海省略图。
(1)材料中的藏北高原地区位于_________高原北部,现在该地区成立了②_________自然保护区,重点保护_________等珍稀野生动物。
(2)现在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是成立于2000年8月19日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三江”指的是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
(3)湖泊d_________,是我国最大的_________湖和_________湖。
24.读图,回答问题。
(1)A、B两省区的分界山脉是_________。
(2)总体来说,A省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有我国最大的①________沙漠。此环境下依靠地表水、地下水或泉水进行灌溉的农业被称为________农业。该省区拥有的优势能源矿产是________。
(3)B省区自然环境的突出特征是“高、寒”,农作物主要是耐寒的________、豌豆、小麦等,农业区主要分布于________谷地,近年来建成的②________铁路,大大加强了该省区与其他区域的联系,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25.读“青藏地区”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________盆地,是我国地势________的盆地;D________,E___________。
(2)该区的农业主要分布在C_____________谷地和湟水谷地等海拔较低的地区。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区青稞高产的原因是:________。
A. 该地区受东南季风的影响 B. 该地区气温偏低,水分蒸发少
C. 该地区气温高,雨量充沛 D. 该地区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
(4)图示的铁路线是刚通车的________铁路,它的修建,遇到的技术难题是:________。
A。高寒问题 B。地形问题 C。冻土问题 D。缺氧问题
(5)该区是许多的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原因是海拔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1.【答案】A
【解析】西藏自治区位于青藏地区,该区域海拔高,早晚天气较凉,备好外套、棉衣体现气温日较差大的特点;需要准备遮阳伞、墨镜,是因为该区空气稀薄,光照强;有心、肺、脑、血液系统疾病患者或有外伤者不宜去西藏旅游是因为海拔高,气压较低,带好雨衣是因为西藏地区晚上有雨。
2.【答案】C
【解析】三江源的景观是雪山连绵、冰川高悬、冰塔耸立;湖泊星罗、沼泽密布、小溪潺潺;细草如毯、羽族炫翎、蹄类竞骄。
3.【答案】C
【解析】牦牛是青藏地区代表性的畜种,它的毛厚而长,耐寒力强,体矮身健,善于爬山负重,被称为“高原之舟”。
4.【答案】B
【解析】人类在三江源地区过度放牧、乱采滥挖,加速了这里生态环境的恶化。其中,水土流失加剧、草地沙化严重、虫鼠猖獗、野生动物锐减等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5.【答案】C
【解析】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 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由于海拔高,气温低,最大的自然环境特点是高寒,形成冬寒夏凉的高原气候,日温差大,而年温差小。
6.【答案】B
【解析】塔里木盆地靠近冬季风源地,会受到冬季风影响;青藏高原由于地势高,冬季风与夏季风都难以爬上去,加之四周有高山阻挡,因而夏季风与冬季风都难以影响到;云贵高原夏季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双重影响,多暴雨洪涝,易发生滑坡、泥石流;雅鲁藏布江谷地受夏季风(主要是西南季风)影响,不受冬季风影响,因为冬季风难以翻越青藏高原,几乎全部被阻挡在了昆仑山、藏北高原以北。
7.【答案】C
【解析】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 000米以上,海拔高、气温低,以高寒畜牧业为主,主要牲畜有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等,农作物主要有青稞(大麦的一种)、豌豆、小麦、油菜等。
8.【答案】A
【解析】由于人类过度放牧、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等使得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注意其余两者不是由于人类不合理活动造成的。
9.【答案】A
【解析】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气候寒冷,为高寒牧场,主要畜种为牦牛。
10.【答案】D
【解析】根据省的轮廓可知A为黑龙江省,B为陕西省,C为山东省,D为青海省;青藏地区主要包括包括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四川西部地区。
11.【答案】B
【解析】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描写的是北方地区的景观;远看是山,近看成川,描述的是青藏地区的景观;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描述的是西北地区的景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描述的是南方地区的景观。
12.【答案】A
【解析】布达拉宫是我国西藏自治区的代表性建筑,酥油茶是青藏地区特有的饮品,赠送哈达也是青藏地区特有的祝福方式。
13.【答案】B
【解析】采取的发展战略必须是可持续发展战略,既要考虑其经济利益,又要考虑对环境的保护。
14.【答案】C
【解析】本区最主要的产业部门是畜牧业,所以其食品与畜牧业有关。
15.【答案】D
【解析】生态环境遭破坏后,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径流量会减小,长度也会变短;这里资源稀少,破坏后很难恢复原貌。
16.【答案】D
【解析】青藏地区主要包括包括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四川西部地区。
17.【答案】C
【解析】从图中看出,A是黄河,B是长江,C是澜沧江,这三条河流均发源于青海省;D是雅鲁藏布江谷地,是青藏地区的农业区,因青藏高原气候高寒,只有河谷地带地势较低,气温较高,无霜期长,土壤比较肥沃,又有河水作为灌溉水源,因而适宜耕作,成为农业发达地带,被称为河谷农业;E是西藏牧区,属于高寒牧区,优良畜种是牦牛。
18.【答案】C
【解析】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多米,光照强、高寒缺氧、昼夜温差大,这些特点对于我们平原地区的人来说,有可能不适应,我们要准备好防晒品、氧气袋、防寒衣等;藏民有着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我们一定要尊重;青藏高原由于地势高、气温低,生态环境脆弱,一旦破坏恢复时间要很长,所以一定要保护好自然环境,不要乱丢生活垃圾,所以应该纠正的是C项“高原地区人烟稀少,生活垃圾可随手丢弃”。
19.【答案】D
【解析】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 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日照强,故小朋友的脸上易出现“高原红”。
20.【答案】D
【解析】为了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2000年8月,我国建立了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21.【答案】(1)西藏自治区 青海省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四川省 青藏铁路。 (2) 昆仑山脉 塔里木盆地 (3)D
【解析】读图可知,A是西藏自治区,B青海省, C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D是四川省,E是青藏铁路;①是昆仑山脉,其北侧地形是塔里木盆地;青藏地区是全国重要的牧区,由于气温低,牧草矮小,载畜能力低。保护本区的自然环境,防治生态破坏和草场退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2.【答案】(1)高寒(或海拔高,气温低) 畜牧 温暖湿润(或湿热、雨热同期、亚热带季风气候等) 种植(2)河湖淤积,加剧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黄河水量减少,断流时间会增长等。(或会导致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生态环境严重退化。)
【解析】第⑴题,三江源为高原山地气候,长江三角洲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第⑵题,三江源地区草地退化和水土流失的加剧,会导致当地及河流中下游地区河湖淤积,加剧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黄河水量减少,断流时间会增长等。
23.【答案】(1)青藏 可可西里 藏羚羊 (2)黄河 长江 澜沧江 (3)青海湖 内流 咸水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藏羚羊濒临灭绝。为了保护藏羚羊,国家在藏北高原成立了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重点保护藏羚羊等珍稀野生动物。“三江”是指黄河、长江、澜沧江。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湖、咸水湖。
24.【答案】(1)昆仑山脉 (2)干旱 塔克拉玛干 灌溉 石油、天然气 (3)青稞 雅鲁藏布江 青藏
【解析】由图可知,A为新疆地区,B为西藏地区,新疆与西藏两省区的分界山脉是昆仑山脉;总体来说,新疆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干旱,有我国最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此环境下依靠地表水、地下水或泉水进行灌溉的农业被称为灌溉农业。该省区拥有的优势能源矿产是石油、天然气;西藏自治区自然环境的突出特征是“高、寒”,农作物主要是耐寒的青稞、豌豆、小麦等,农业区主要分布于雅鲁藏布江谷地。近年来建成的青藏铁路,大大加强了该省区与其他区域的联系,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25.【答案】(1)柴达木;最高;澜沧江;雅鲁藏布江;(2)雅鲁藏布江;海拔低,气温高,风力小;(3)D;(4)青藏;C;(5)高山冰雪融水
【解析】读图分析可知:(1)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A是柴达木盆地,是我国地势最高的盆地;D是澜沧江,E是雅鲁藏布江;(2)青藏地区的农业主要分布在C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等海拔较低的地区,原因是:海拔低,气温高,风力小;(3)本区青稞高产的原因是:该地区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4)图示的铁路线是刚通车的青藏铁路,青藏铁路建设面临的“三大难题”是:脆弱的生态,高寒缺氧的环境,多年冻土的地质构造,其中最主要的技术难题是冻土问题;(5)该区是许多的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原因是海拔高,有高山冰雪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