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乌鸦爱妈妈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一)指导思想
本课教学设计以“听觉体验”为主线,从探寻歌曲的乐谱规律出发,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中进行歌曲相关技能的教学。
(二)理论依据
本课以《音乐课程标准》中“演唱歌曲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要重视课程内容中对演唱姿势、呼吸方法、节奏和音准等方面的要求。演唱技能的练习,应结合演唱实践活动进行。”为理论依据。
二、教学背景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歌曲基本内容
歌曲是一首深受孩子喜爱的叙事歌曲。F大调,2/4拍。四个乐句,一段体结构,曲调流畅、旋律婉转动听,歌词形象生动,充满深情地叙述了小乌鸦对妈妈的一片爱心。
2. 歌曲创作分析
(1)歌曲四个乐句由相同的节奏型组成
(2)歌曲采用下行摸进的创作手法,并且同音进行较多,曲调简练,朗朗上口,简单易学。
10191751778000
2.本课涉及的相关内容
音乐与其他学科:本科涉及到了乌鸦反哺的知识。简单渗透,一带而过,让学生了解乌鸦有反哺的习性即可。
(二)学生情况分析
基本情况:通过对教授班级的了解。有10%的学生有舞蹈基础、10%的学生学习钢琴、10%的学生参加合唱的学习,并有一定的乐理知识基础。另外70%学生扔处于懵懂阶段。
知识储备:
在本课前,在识谱教学中学习了do、re两个音,能够基本唱准二度音程和三度音程;学习了包含四分、八分音符的简单节奏,进行过打恒拍的节奏技能训练。
学生优势:
1.对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二分音符的时值掌握较好。能够对照谱例,准确识读由上述音符组成的简单节奏。
2.本校学生有基本的识谱视唱能力,能够自主视唱结构短小、节奏简单的乐谱。所以在本节课中,老师的一些要求几乎不存在学习上的障碍。
存在问题:
1.学生缺乏对声音的控制,气息支持较弱。
2.在拍、唱结合的过程中。唱和动作不能兼顾。
(三)教学方式与手段说明
教学方式:
1.歌曲的节奏教学以学生学习为主,旋律通过字母谱和视唱相结合的方式。
2.表现音乐通过拍手及表演的方式加强学生实践体验能力的训练。
教学手段:
通过聆听旋律,结合律动和演唱活动,能够表现出歌曲旋律的变化。通过加入表演,激发学习兴趣,加深对歌曲的印象。采用听音、视图、模唱让学生们慢慢由教师引导,并由浅入深的学会知识难点。
(四)技术准备
1.用cooleditpro降噪。
2.用powerpoint制作课件。
(五)前期教学状况、问题与对策
前期教学状况:本年级的学生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和训练,培养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能积极参与到音乐活动之中。在演唱时,部分同学能够控制自己的声音演唱,基本没有喊唱现象。
问题:
个别学生的音准能力还不是很强,容易出现跑调的现象。
对策:
1.结合歌曲教学开展读谱的训练。
2.在教学中通过划拍演唱、视唱,利用身体的多种感知活动建立节拍感和节奏感。在演唱歌曲时能够在感受的基础上,学会控制自己的声音。
三、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喜欢歌曲《小乌鸦爱妈妈》,乐于参与歌曲的学唱与表现活动。了解乌鸦反哺的习性,感受爱妈妈的真挚情感。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聆听旋律,结合律动和演唱活动,能够表现出歌曲旋律的变化。通过加入表演,激发学习兴趣,加深对歌曲的印象。
(三)“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认唱字母谱,继而视唱旋律。用亲切优美地声音演唱《小乌鸦爱妈妈》。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用亲切优美地声音演唱《小乌鸦爱妈妈》
(二)教学难点
视唱歌曲旋律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环节目标】用歌曲《小星星》进行发声练习,用音乐营造幸福快乐的氛围。并让学生迅速的进入歌唱状态。
活动1.1—发声练习
(1)教师出示“动态小星星”背景,播放《小星星》伴奏音乐,学生第一段用“u”演唱,第二段用“a”来演唱。
(2)教师巡视,对不准确的声音教师指导或暗示学生默唱或听。
活动1.2——节奏练习
教师出示两条节奏,学生随教师引导划拍做节奏练习,并对比两条节奏的不同。
活动1.3——视唱练习
(1)教师出示两条旋律,一条五线谱,一条字母谱,学生随教师引导划拍视唱。
(2)教师提示轻声唱,唱准音。
设计意图:本环节以含有do、re、mi、fa、sol、la六个音的“小星星”这一活动展开,让学生知道用正确的发声位置正确的歌唱。这六个音也正好是本课歌曲中所包含的音。让学生有声音、气息、状态的歌唱准备。
(二)故事导入
【环节目标】趣味导入新课学习。
教师导语:这节课我们学习一首好听的歌曲,在学歌曲之前,请同学们看图,老师先给你们讲一个与歌曲有关的故事…………
教师导语: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乌鸦这种鸟在妈妈的哺育下长大后,当妈妈老的飞不动的时候,它们就会去找食物,回来喂妈妈,一直到老乌鸦死去,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乌鸦反哺”。谁来给这个故事起个名字吧?
学生活动:举手给故事起名字
教师导语:这节课我们要学的歌曲名字就叫《小乌鸦爱妈妈》。是讲述一个故事的歌曲,叫叙事歌曲(ppt).
设计意图: 用故事导入既有趣味,也自然的让学生了解了乌鸦反哺和这首歌曲是叙事歌曲。
(三)学唱歌曲
【环节目标】学唱歌曲《小乌鸦爱妈妈》,感受小乌鸦爱妈妈的真挚感情。
活动3.1—— 一听歌曲、获得感受(视频)
环节导语:请同学们先听一遍歌曲,感受一下歌曲表达的情绪和节拍是几拍子的?
1.教师活动:演唱歌曲,并提出问题:歌曲带给你什么感受?节拍是几拍子?
2.学生活动:聆听演唱,感受亲切、热情的情绪。
3.教师活动:谈歌唱感受,介绍歌曲:歌曲唱出了对妈妈的爱,在演唱的时候要亲切。
活动3.2—— 二听歌曲、击拍伴奏(原唱)
环节导语:再听一遍歌曲,打拍子为歌曲伴奏(拍手拍腿:强弱规律)
2/4 | |
1.教师活动:播放歌曲,
2.学生活动:聆听并为歌曲打基本拍伴奏。
活动3.3—— 三听歌曲、小声跟唱(师唱)
环节导语:歌曲的有三段歌词,边听边小声的跟着唱唱,熟悉一下歌词和旋律。
1.教师活动:弹琴演唱歌曲、带学生一起唱。
2.学生活动:跟老师一起小声唱。
活动3.4—— 学唱歌词
环节导语:同学们听唱能力很强,都能跟着唱了,但个别地方唱的不是很准确。下面老师唱一句,你们唱一句。心里数一下,一共唱了几句?注意表情和口型咬字。
教师活动:弹奏歌曲伴奏。
学生活动:分乐句填唱歌词。
教师活动:肢体带动指导演唱(声音的控制、气息、咬字、情感)
学生活动:回答唱了四句。最后完整演唱歌曲。
活动3.5—— 巩固歌曲
师生活动:师生接龙演唱歌曲。(模仿老师的声音,达到音色的统一)
学生活动:分组面对面接龙演唱歌曲。(观察表情和口型)
教师活动:指导音准、感情、声音;找同学单独上台前演唱。
学生活动:一个同学单独上台前演唱,其他同学观察、聆听、评价。
教师活动:一句话总结:这位同学的演唱有很多优点,大胆自信、声音自然优美,表情好,能表达自己的感情,我们要像她学习,不过,也有一点缺点,就是…………(老师示范正确的)。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教学,积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歌曲做伴奏。让学生快乐的学习,并感受到学习音乐的快乐。
(四)歌谱学习
【环节目标】聆听、视唱,用音乐语言学习歌曲旋律。
活动4.1—— 划拍视唱字母谱
(1)教师出示字母谱。
(2)学生看着字母谱划拍唱旋律。
活动4.2—— 视唱字母谱,观察旋律线。
(1)教师出示字母谱,并引导学生观察旋律线,看旋律走向。
(2)学生视唱旋律,观察旋律线。
(3)学生再次视唱旋律,跟着一起划旋律线。
(4)结论:相同音符旋律线的一条直线。音往上走旋律线也往上走,音往下走,旋律线也往下走。这就是音高的高低起伏。变幻出优美的旋律。
活动4.3—— 视唱歌谱
(1)教师弹旋律
(2)学生跟琴划拍视唱旋律
设计意图:《小乌鸦爱妈妈》全曲由do re mi fa sol la六个音构成,我们目前只练习过do re两个音的视唱,要让学生掌握整首歌曲的旋律只能先唱会字母谱,再进行整首歌曲的旋律视唱,因此,这一环节教师避开了枯燥呆板的说教,而是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引导为辅,让学生在快乐学习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学习了“mi fa sol la”这四个唱名,并通过唱五线谱划旋律线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音高的变化,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音高感觉。
(五)歌曲表演
【环节目标】用肢体表达音乐中幸福有爱的情感。
活动5.0——跟MTV有表情、加动作演唱
(1)教师播放《小乌鸦爱妈妈》MTV视频。
(2)学生加动作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歌曲音乐声中自由地表演,表达
情感,表现音乐。这种表演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表现能力,符合儿童表达情感的特点。因此,这部分的设计安排与上一环节设计的区别在于,上一环节以“学”为主,而本环节以“唱”为主。为了让学生很好地唱出“味”来,教师辅以多种手段,把学生“带到”舞台上,用自然的声音有表情的演唱《小乌鸦爱妈妈》。
(六)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小乌鸦爱妈妈》这首歌曲,用歌声唱出了爱妈妈的情感,知道了这首歌曲是叙事歌曲,也了解了乌鸦反哺的习性,最后我们再一起演唱歌曲结束这节课。
六、学习评价方式
本课的学习评价包括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两种方式。
教师评价
本课中教师的激励性评价贯穿始终。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聆听学生的演唱,歌唱的声音等,对其学习态度、歌唱习惯、歌唱表现力等方面给予鼓励性的语言评价。
学生评价
学生评价主要是在歌曲的学唱及表演过程中,针对个别学生演唱时歌唱
信心上进行自评和互评。
七、教学设计的特点
(一)设定“够得着”的教学目标
一定要在课堂上设定让学生够得着、老师做得到的教学目标。课堂上,如果老师都觉得很累,那学生就定然不会轻松。就这一点来说,《小乌鸦爱妈妈》的课堂是轻松的。之所以轻松,是因为教师没有设置过高的教学目标,而是通过教学,让学生唱会这首歌,并能用恰当的情感自信地表现歌曲。
选用“有效”解决重难点的方法
学生遇到的重难点问题时,要选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例如: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视唱歌曲的旋律是教学的难点,为此,教师设计了先唱会字母谱,再进行整首歌曲的旋律视唱,因此,这一环节教师避开了枯燥呆板的说教,而是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引导为辅,让学生在快乐学习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学习了“mi fa sol la”这四个唱名,并通过唱五线谱划旋律线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音高的变化,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音高感觉。 “水到渠成”的效果主要是由流畅的教学环节决定的。尊重学生的接受心理和接受能力,是保障流程顺畅的重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