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1 认识平均分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1 认识平均分苏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2-02 09:15: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上课内容
认识平均分
科 目
数学
我的修改
一.教学目标:
使学生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活动过程,通过分类、比较,认识“平均分”;学会把一些物体“按每几个一份”分成几份,掌握“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方法,并能说明按“每几个一份,分成几份”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
使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和综合、抽象、概括等活动过程,体验把一些物体“按每几个一份”的过程和结果,形成具体的方法,积累平均分的经验,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比较、综合、抽象、概括等初步的思维能力。
使学生积极参与操作和思考活动,体验学习和认识新内容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形成与同学合作学习、相互交流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平均分的含义及按每几个一份,分成几份的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分法和结果。
三.教学具准备:
小棒和圆片若干、课件等。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环节
流程设计
素养表现策略
及内容


一、情境导入
小朋友,你们喜欢聪明机智的孙悟空吗?一天,孙悟空带了6个桃回到花果山,小猴子们见了,高兴地围了过来,都想吃桃。悟空说:“且慢,想要吃桃,必须先学会分桃。”孩子们,你们说说,把这6个桃分成两堆,可以怎样分?
通过情境导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二、互动新授
(一)、教学例一
师:请你们拿出6个圆片,代表6个桃,摆一摆,再同桌讨论,看谁的分法多?
三种不同的分法。(并引导学生用规范语言表达)
“把6个桃子分成2份,两份都是3个”
“把6个桃子分成2份,一份1个,另一份5个”
“把6个桃子分成2份,一份2个,另一份4个”
师:大家给出了三种分法,你们最喜欢哪种?(哪种分法比较特别?)
师:奇怪了,为什么大家都喜欢第一种呢?
(这样公平、两盘同样多、都是3个、不多也不少……)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添补板书:每份分得同样多)
师: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就叫作平均分(平均分是红色)。今天我们就是一起来认识平均分的。(揭题并板书:认识平均分)
师:(指着另外两种分法),问:“那这两种是平均分吗?”
生:不是。
师:为什么?
生:因为每份分得不一样多。(找两个学生回答)
师:也就是平均分必须要求每份分得怎么样?(同样多)教师在同样多的下面划上着重号。
生齐读2遍:每份分得同样多,叫作平均分。
师:那刚才6个桃子我们是怎么平均分的?每几个一份?(每3个一份)
我们把这3个桃作为一份,圈起来,放在一个盘子里。(师每三个磁铁外面加一个圈 ○○○? ○○○ )
师:还可以把6个桃子怎样平均分?谁能用这样的话说一说?(每几个一份,分成几份。)
请小朋友们把圆片收好,放一边。
2.想想做做1
师:请小朋友们看看下面哪种分法是平均分?(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指名回答。)
师:你能想办法让胡萝卜也表示平均分吗?
生:第一份拿走一个或者第二份添一个。
师:判断一种分法是不是平均分,就看什么?
小结: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要看是不是平均分,就看每份分得是不是同样多。
移一移:这幅图中的葡萄是平均分吗?那你能移一移,使它表示平均分吗?(用最简单的方法)
(二)教学例2,明确平均分。
师:大家认识了平均分,很聪明,孙悟空一高兴,又变出了2个桃,现在一共有几个桃?(8个)
师:这8个桃,每个人分2个,可以分给几人?(同时呈现8个桃的课件)
师:每人分2个是什么意思?就是几个几个地分?(一次拿几个?)
打开书本圈一圈。
生1:可以分给4个小朋友。
师:你怎么做的,请你到前面展示一下你的做法。
生1:我是每2个圈1份,圈出4份。
师:你会填空吗?
师:这样分是不是平均分?为什么?
(三)试一试
师:悟空看到咱们学的真开心,变出12根小棒来考我们。(课件出示试一试)咱们一起来读一读!
师:读的真响亮,赶紧拿出小棒来摆一摆吧!
(生到展台展示,介绍自己的分法。)
师:他摆得对不对?(你有什么建议给他?)
问:你能用这样的话完整说出来吗?12根小棒,每2根一份,分成了6份。
师:是平均分吗?为什么?
师:12根小棒还能怎样平均分?(小组讨论)
(学生交流,说完整话。)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2题
师:为了奖励大家这么爱动脑筋,猴妈妈拿出一些好吃的给大家。看,猴妈妈拿出了什么?(课件出示饼干)
师:我们先来数一数猴妈妈带了多少块饼干。(10个)
师:猴妈妈打算怎样分饼干?(出示前2个饼干被圈出来)表示什么意思?
生:表示每2块一份。(2块2块地数)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想一想,10块饼干,每2块一份,分成了几份呢?
生:分成了5份,每两块圈一个圈,一共5个圈。(课件演示)
师:还有糖果、巧克力要分,老师想让小朋友自己完成,请打开书43页“想想做做第2题”,找到要分的糖果和巧克力,拿出铅笔在书上圈一圈,再填空。
2.“想想做做”第3题
师:大家真厉害,孙悟空对我们班小朋友竖起了大拇指,他决定拿出自己最喜欢的东西送给大家作为礼物,你们开心吗?看,他给大家带来了气球。(课件出示题目,指名读题)
师:先想一想你打算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在同桌间、小组里自由的讨论讨论。
请小朋友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分一分,并完成填空。
交流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分的。
师:5个小朋友都满意吗?为什么?这种分法叫什么?
3.“我最棒”(三道练习题)
师: 大家这么快认识了平均分,看谁平均分的本领最棒,瞧!电脑老师带来了什么?(课件出示皮球)
师:请小朋友拿出上课前发的作业纸,把这些皮球平均分,并填一填。
师:谁来汇报一下你的分法?还有和他分得不同的吗?
集体纠正。

通过交流,明确:每份分得同样多叫作平均分。
通过对平均分和不平均分两个实例的比较,再次凸显平均分的本之含义,
强化学生对平均分的认识
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帮助学生对平均分的理解。
通过分小棒的体验,使学生充分感知把一些物体每几个一份地分的过程,巩固平均分的方法。
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依据对平均分方法的初步理解,通过独立思考解决平均分的问题。


四、课堂小结
1.师:今天你学到了什么?(今天你认识了什么?)
师:小朋友今天的反应特别快,学得也很认真,表扬你们。
2.完成两道拓展题。
六.板书设计:
认识平均分
每份分得同样多
12根小棒,每( )根一份,分成了几份。

七.作业设计:
1、先圈一圈,再填空。
(1)每人分2个,可以分给( )个人。
(2)每人分4个,可以分给( )个人。
(3)每组分8个,可以分给( )个组。
2、完成书上想想做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