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1.经历编制8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8的乘法口诀,并在应用口诀的过程中熟记8的乘法口诀,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在自编乘法口诀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态度.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记忆8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熟练正确地运用8的乘法口诀。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背1-7的乘法口诀
2.( )×7=( )
( )÷7=( )
说一说,可以怎样填?
二、新知探究(13分钟)
1. 观察大正方体,它是由几个小正方体搭成的?
指导学生每次加8,把得数填在空格里。
2.每次加8,怎样填?
说一说,你是怎样填的?
预设一:8个8个加。
预设二:部分提前预习的学生想乘法口诀。
3.根据表格,编制乘法口诀
学生独立编制口诀在书第76页方框中。
4.汇报口诀,说一说每句口诀表示的意思。
一八( ) 二八( )
三八( ) 四八( )
五八( ) 六八( )
七八( ) 八八( )
5.揭示课题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8的乘法口诀”。
6.找规律记口诀。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每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的关系。
提问:8的乘法口诀,在相邻的两句口诀里,后一句口诀的积比前一句口诀的积多几?为什么?反过来呢?
小结:8的乘法口诀,在相邻的两句口诀里,后一句口诀的积都比前一句多8;前一句口诀的积都比后一句口诀少8。也就是相邻两句口诀的积相差8。
7.多种方法记口诀
引导学生找规律记口诀。
(1)教师指着黑板上的算式和口诀,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每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的关系。提问:
“8的乘法口诀,在相邻的两句口诀里,后一句口诀的积比前一句口诀的积多几?为什么?”
“前一句口诀的积比后一句口诀的积少几?为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8的乘法口诀,在相邻的两句口诀里,后一句口诀的积都比前一句多8;前一句口诀的积都比后一句口诀少8。也就是相邻两句口诀的积相差8。
(2)让学生运用规律背8的乘法口诀。
(1)让学生看书上例1中的口诀,自己小声背一背。看看谁背得又对又快。
(2)指名背,并说说是怎样记的,然后全班齐背一遍。
教师指着黑板上的口诀,提问:
“如果忘了其中的一句口诀,怎么办?比如三八得多少,这句口诀忘了,怎么办?”引导学生说出:某一句口诀忘了可由前一句口诀的得数加8 得出。三八得多少忘了,可由二八十六的得数16加8得出24。
教师把黑板上口诀的得数和乘法算式的得数擦掉。然后,随意指一句口诀,让学生把口诀说完整。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76页“想想做做”第1题。
4×8+8= 5×8+8= 6×8+8=
5×8= 6×8= 7×8=
8×5= 8×6= 8×7=
说一说,每组算式想哪句口决?横向比较,8×6和8×7比,结果怎样?和8×5比呢?
2.完成教材第76页“想想做做”第2题。
独立完成,交流。
3.完成教材第77页“想想做做”第3、4题。
计时完成。
4.完成教材第72页“想想做做”第7题
8×( )=40 8×( )=64
( )×8=56 ( )×6=48
5.解决问题
独立完成教材第77页“想想做做”第6题。
说一说您是怎样想的?
四、课堂小结
乘法口诀是需要我们花时间去记忆的,所以课后大家要多读多背,这样在计算的时候才能又快又准。补充八的口诀儿歌:
一八得八叫呱呱,二八十六小青蛙;
三八二十四坐在家,四八三十二等妈妈,
五八四十妈回家,六八四十八笑哈哈,
七八五十六妈妈夸,八八六十四好娃娃。
五.作业
《补充习题》第4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