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学作文系列讲座
第四讲 结尾
(一)结尾常见的毛病??
1、有头无尾,结构欠缺。有的同学写作速度太慢,在规定时间内不能完篇,以致造成有头无尾,结构不完整。??
2、虎头蛇尾,收束无力。有的同学开头洋洋洒洒,但到结尾处却无话可说,草草几句煞尾,或添上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
3、过分张扬,与文不符。有的同学知道结尾的重要,不管什么文章,都借用一些优美的结尾句,结果造成结尾与正文内容和风格的不符。??
4、公式化,空喊口号。??
(二)结尾的要求?
古人云:“结尾如撞钟。”文章结尾是全篇内容的升华之处,也是意境的深邃之处。因此写作文一定要在结尾处多下些功夫,将结尾这个“钟”撞响。
1.要结尾要收束全文;
2.结尾要简洁有力;
3.结尾要令人回味。??
(三)结尾的技巧
1、自然收束水到渠成
技巧点拨:所谓自然结束式,是指把文章内容表达完了之后,自然而然地收束全文,而不去设计蕴意深刻的哲理语句,不去雕琢丰富的象征形体,以事情的终结作全文的结尾,干净利落,不枝不蔓。
如《一堂有趣的科学课》是这样结局的:“下课铃声响了,当同学们恋恋不舍地放下手中的实验时,一个个不由自主地埋怨道:“怎么搞的,这节课时间这么短!”
2、卒章显志画龙点睛
技巧点拨:这种结尾方式,是指在文章结束时,以全文的内容为依托,运用简洁的语言,把主题思想明确地表达出来,或者在全文即将煞尾时,把写作意旨交待清,使文章中心鲜明突出。
如一同学在写《承诺》时这样结尾:“无论在人生中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永远不会放弃,做一个生活的强者——这就是我的承诺。”
3、首尾呼应凸显主旨
??技巧点拨:首尾呼应是考场作文中最实用的方法之一,一般情况是作者先在开头提出文章的中心,然后在结尾时再次强调,照应开头,首尾遥相呼应,结构完整,浑然一体,从而使文章的中心鲜明突出,能唤起读者心灵上的美感。
如:《把梦想带给花季》的开头和结尾
(开头)“都说生活的船不能没有理想的帆,都说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而理想的生活中最快乐的时光,便是梦想的花季
(结尾)花季中,我希望自己能永远记住先哲的那句良训:生活的船不能没有理想的帆。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4、引用佳句多姿多彩
??技巧点拨: 用名言、警句、诗句、俗语、歌词等收尾,洋溢着诗意,揭示着真谛,呈现出含意深刻的耐人寻味的内容,使之深深地印在读者的心中,意味深长。
???如《陶醉》的结尾:(“佐拉说:“人生——只有两分半种的时间,一分种微笑、一分种叹息、半分种的爱……”在我看来,在我陶醉于欣赏母亲的梳妆中,那一分钟的微笑不是勉强,那一分钟的叹息之后不再是叹息,而是爱的传递,母亲将她对生命的爱,对生活的爱,对亲人的爱融于平日的点滴中,我忘情天其中了…”)
如《美好的明天》的结尾:(明日歌中说:“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希望大家能把握今天,创造出美好的明天。)
5、巧妙发问引人深思
技巧点拨:一篇好的文章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要具有哲理启发性。如同欣赏一支优美的乐曲,曲虽终但余音缭绕,给人留下无穷的韵昧。结尾以发问的形式提出问题,启发读者思考,具有感染、强调的作用,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
? 如有同学这样写《我的语文老师》结尾:“难道我的语文老师不是一个称职的好老师吗?你见过这样的老师吗?” ?
如:自然的色、自然的香、自然的味、自然的美,这一切都源于自然。自然是伟大的。是神奇的。它与生活是那么的近,那么的紧。品味自然,不就同品味生活了吗?
6、联想引申多姿多彩
?技巧点拨:结尾展开联想,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使主题得到升华。
如某同学写《花》的结尾:“多姿多彩的花朵在校园里尽情绽放,也在我的心里播下了种子……”
7、抒发情感气势不凡
技巧点拨:用抒情的方式收束文章,运用排比、比喻修辞,以优美的文字抒发内心真实情感,并配以适当的议论,使文章结尾气势不凡,强劲有力。能够表达作者心中的情愫,激起读者情感的波澜,引起读者的共鸣,给人以真实感、充足感。
???如《花样年华》的结尾:“春光似海,青春如花。青春是美丽的,美丽的青春在于奋斗,在于拼搏。愿天下的人们都能让自己的青春绽放出花一样的馨香!”?????????????????????????????
《公园里的秋色》:“啊!我爱那迷人的秋色,我爱秋姑娘送给大地妈妈的一件衣服——秋天。”
8、景物烘托情景合一
????技巧点拨:采用描写景物结尾,如同欣赏一支优美的乐曲,曲虽终但余音缭绕,给人留下无穷的韵昧。??
如 :《雨中品读》:“风停了,暴雨也结束了,太阳重新露出了笑容,两代人的那扇玻璃也被那片残阳熔化了。太阳在远处逐渐隐去,消失在一片晚霞中,两者混为一体,没有距离。”?[?这段结尾的特点十分突出,景物烘托的作用也很明显,小作者通过对雨后景物的描写暗示了两代人之间情感隔阂的消失,情与景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含蓄隽永。余味无穷。 ]
例如《雨季》的结尾:雨停了,阳光放射出他温柔的光芒,天空中出现了彩虹,犹如一座七彩的桥架在天宇,我心也变得纯洁、明净。
9、启发思考意犹未尽
技巧点拨:即作者用恰当的词语组织形成句子,结尾给读者留下思考余地,让人有所启迪,获得感悟,可谓情韵深厚。???????????????????????????????????????????????????
如一同学写的寓言《狐狸和乌鸦续》结尾:“乌鸦遇事不冷静思考,盲目听信狐狸,结果又上当了。”[这引起了读者的深深思考:不论做什么事,要学会冷静思考,明辨是非。]
10、出人意料戛然而止
技巧点拨:这种结尾不是按照故事情节的通常逻辑,来处理人物或事情的结局,而是用意想不到的结局戛然而止,让人在目瞪口呆之余,不禁感叹作者的奇思妙想、生活的千变万化。
如某同学创造性地写《龟兔赛跑续》:正当乌龟为自己的聪明而夺得冠军沾沾自喜时,裁判宣布了一个令大家非常意外的结果——兔子赢了。原来,比赛的规则是比赛谁跑得慢。
11、含蓄深刻余味无穷
?技巧点拨:含蓄结尾写法,就是把要说的话、表达的真情隐藏起来,使文章结尾留有空白,常采用比喻、象征手法和空白艺术,耐人寻味,给人留下无穷的想象余地,使人浮想联翩,能把读者引向更深远的境地,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奇效。
如《挑山工》一文的结尾:从泰山回来,我画了一幅画——在陡直的似乎没有尽头的山道上,一个穿红背心的挑山工给肩头的重物压弯了腰,他一步一步向上登攀。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多年来不曾换掉,因为我需要它。
12、升华主题揭示本质
?技巧点拨:所谓升华主题,就是在主题的基础上自然延伸,透过现象,揭示本质,丰富和深化主旨内涵,
如《母亲》的结尾:“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的母亲就是这样一位无私的伟大的母亲。然而,她是我们千千万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正是这些劳动人民才创造了这个美丽世界。我们要发奋学习,将来用实际行动来报答祖国和人民。
说说下面这篇文章的结尾方法并分析它的妙处。
???????????????????????????? 早点回家
每到天冷了,胡同口就来了个卖烤红薯的老头。老人穿着件老式黑棉袄,脸上一道道挺深的皱纹刻着岁月的沧桑,下巴上的胡子长得有点像用秃了的牙刷。老人烤的红薯很香,打老远就能闻到,不时有放学的学生和买盐打醋回来路过这儿的大娘称上一两个。老人像个恪尽职守的士兵,差不多每天都是天黑了很久,才借着昏黄的路灯收拾家伙打道回府,即使下雪天也是如此。
有一对年轻的恋人,是这儿的老主顾。每一次路过这里,那个长着一对漂亮的丹凤眼的姑娘都会跑过来拣上两个最大的红薯叫老人称。
“大爷,您烤的红薯真香。”姑娘一边搓着双手一边说。
“只要喜欢吃就常来,姑娘。”老人乐了。
“大爷,每次路过您这儿我都来。”姑娘的声音很清脆,很好听,像柔和的手指弹着夜的琴弦。
一次在路上,她的恋人对她说:“真没想到,你这么喜欢出红薯。老这么吃也不腻?”
“哪儿呀,我是想让那位大爷早点回家。”姑娘笑了,笑声敲打着夜空。
名家美文
我的老师
我永远忘不掉的,是T女士,我的老师。
我从小住在偏僻的乡村里,没有机会进小学,所以只在家塾里读书,国文读得很多,历史地理也还将就得过,吟诗作文都学会了,且还能写一两千字的文章。只是算术很落后,翻来覆去,只做到加减乘除,因为塾师自己的算学程度,也只到此为止。
十二岁到了北平,我居然考上了一个中学。上课两星期以后,别的功课我都能应付自如,作文还升了一班,只是算术把我难坏了。中学的算术是从代数做起的,我的算学底子太坏,脚跟站不牢,昏头眩脑,踏着云雾似的上课,T女士便在这云雾之中,飘进了我的生命中来。她是我们的代数和历史教员,那时也不过二十多岁罢。“螓(qín)首蛾眉,齿如编贝”这八个字,就恰恰的可以形容她。她是北方人,皮肤很白嫩,身体很窈窕,又很容易红脸,难为情或是生气,就立刻连耳带颈都红了起来。我最怕是她红脸的时候。
同学中敬爱她的,当然不止我一人,因为她是我们的女教师中间最美丽、
最和平、最善诱导的一位。她的态度,严肃而又和蔼,讲述时简单又清晰。她善用譬喻,我们每每因着譬喻的有趣,而连带的牢记了原理。
第一个月考,我的历史得了九十九分,而代数却只得了五十二分,不及格!当我下课自己躲在屋角流泪的时候,觉得有只温暖的手,抚着我的肩膀,抬头却见T女士挟着课本,站在我的身旁。我赶紧擦了眼泪,站了起来。她温和地问我道:“你为什么哭?难道是我的分打错了?”我说:“不是的,我是气我自己的数学底子太差。你出的十道题目,我只明白一半。”她就款款温柔地坐下,仔细问我的过去。知道了我的家塾教育以后,她就恳切地对我说:“这不能怪你。你中间跳过了一大段!我看你还聪明,补习一定不难;以后你每天晚一点回家,我替你补习算术罢。”
从此我每天下课后,就到她的办公室,补习一个钟头的算术,把高小三年的课本,在半年以内赶完了。T女士逢人便称道我的神速聪明。 。但她不知道我每天回家后,用功直到半夜,因着习题的烦难,我曾流过许多焦急的眼泪,在眼泪模糊之中,灯影下往往涌现着T女士美丽慈和的脸,我就仿佛得了灵感似的。擦去眼泪,又赶紧往下做。那时我住在母亲的套间里,冬天的
夜里,烧热了砖炕,点起一盏煤油灯,盘着两腿坐在炕桌边上,读书习算。到了夜深,母亲往往叫人送冰糖葫芦或是赛梨的萝卜,来给我消夜。直到现在,每逢看见孩子做算术,我就会看见T女士的笑脸,脚下觉得热烘烘的,嘴里也充满了萝卜的清甜气味!
算术补习完毕,一切难题,迎刃而解,代数同几何,我全是不费工夫地做着;我成了同学们崇拜的中心,有什么难题,他们都来请教我。因着T女士的关系,我对于算学真是心神贯注,竟有几个困难的习题,是在夜中苦想,梦里做出来的。
有一天我在东安市场,碰见T女士也在那里买东西。看见摊上挂着的挖空的红萝卜里面种着新麦秧,她不住地夸赞那东西的巧雅,颜色的鲜明,可是因为手里东西太多,不能再拿,割爱了。等她走后,我不曾还价,赶紧买了一只萝卜,挑在手里回家。第二天一早又挑着那只红萝卜,按着狂跳的心,到她办公室去叩门。她正预备上课,开门看见我和我的礼物,不觉嫣然地笑了,立刻接了过去,挂在灯上,一面说:“谢谢你,你真是细心。”我红着脸出来,三步两跳跑到教室里,嘴角不自觉地唱着歌,那一整天我颇觉得有
些飘飘然之感。
后来,她做着很好的事业,很大的事业,至死未结婚。六年以前,以牙疾死于上海,追悼哀殓她的,有几万人。我是从波士顿到纽约的火车上,得到了这个消息,车窗外飞掠过去的一大片的枫林秋叶,尽消失了艳红的颜色。我忽然流下泪来,这是母亲死后第一次的流泪。
【阅读手记】
文章开门见山,直接抒发作者对老师的深切怀念之情,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进而交代在“我”学习最困难的时候,老师“飘进了我的生命中来”,一个“飘”字充满诗意,可谓出场不凡。从“螓首蛾眉,齿如编贝”的美丽可爱,到为“我”补习算术的温柔慈爱,由表及里逐步展示出人物的美好形象。文章不惜笔墨写“我”与老师交往过程中的内心感受,又处处紧扣老师对“我”的影响:老师在“我”前行的路上如指路灯引领帮助“我”,如及时雨关心安慰“我”,使“我”不再迷惘失落。孩子纯真的心像一面镜子,折射出老师光彩照人的形象。结尾处,“我”听到老师去世的消息后,流下了“母亲死后第一次”的眼泪,看似随意的一笔,却反映出“我”内心巨大的震动,照应开头对老师的永远难忘,突出体现了老师对自己的深远影响。
佳作示例
倾心一爱
琳总说我的身上有一种淡淡的香味,我却一直不明白是什么味道,是洗衣粉的香味吗?还是……
放学回家,推开那扇铁锈门,便看到了奶奶熟悉的身影。夕阳照在奶奶身上,映红了那两鬓的白发。伴随着悦耳的流水声,奶奶的手在肥皂水中搓揉着。盆里的水不时地溢出来,有些肥皂泡就满怀欣喜地飞上天空;有的呆呆地撞在盆沿上;有的则笑着飘向大地……深呼吸,闻到满院的暗香弥散,这时,想起了琳说的话。是洗衣粉的香味,还是奶奶身上的味道呢?或者,是两个都有?
我轻轻地走了过去。看着奶奶的手在肥皂水中不断地揉搓着,仿佛在向衣服中注入什么东西。我恍然大悟,原来那淡淡的香味就是奶奶的爱!在揉搓的过程中,奶奶将她对我的爱也注入了衣服中,在衣服中留下了那特殊的香味……
奶奶注意到了身后的我,便回过头来对我说:“你的那件白睡衣我已经
洗好晒干了,你快回屋里把睡衣换上……”
我跑回了屋里,拿起沙发上的白睡衣。在夕阳的照射下,睡衣摇摆着,像在微笑像在招手像要将那暗香飘散……我闻到了,那一股淡淡的清香……
从此,我便倾心于这种淡淡的香味,并无可救药地爱上了它……
第二天,我悄悄对琳说:“你身上也有一种淡淡的香味。”
琳疑惑:“是洗衣粉的香味,还是妈妈的味道呢……”
【评析】
本文作者敏锐地捕捉到了奶奶平时为自己洗衣的画面,向我们展现出奶奶对“我”无微不至的爱。
文章以疑问开头,又以疑问收尾,首尾遥相呼应,引人入胜。开头的疑问引出了奶奶给自己洗衣服的细节,在含蓄中让我们品味着爱的芬芳;结尾的疑问把一个家庭的爱拓展到了另一个家庭,暗示着所有的家庭里都蕴蓄着一样芬芳的爱,在看似不经意间深化了中心,突出了主题。
写作练习
从下列文题中任选一篇,要求运用上述所学的开头、结尾法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六百字。
1我经历的一次小波折?
2母亲?(?父亲,老师),你是我一生的感动?。
母亲,你是我一生的感动
有一份情,是我一生的亏欠-----那就是亲情;有一种爱,是我一生的感动------那就是母爱;有一个人,是我一生的牵挂-----那就是妈妈。
从我呱呱坠地起,妈妈就没有停止过担心与忙碌。也许是因为耐不住寂寞,我提前五个礼拜就从妈妈的肚子里跑了出来。刚出生时,只有不到四斤重,脑壳还是软的,手指像豆芽菜一样细,好像会折断。妈妈怕我睡觉时乱动,便在我身边守着我,整夜整夜的不合眼,偶尔打一个盹又醒了,之后,还要用手探一探我是否有没有鼻息;我输液是爱哭闹,妈妈就抱着我,又是一坐就是半天……
还好,也许是妈妈的辛苦感动了老天爷,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逐渐强壮起来,个子也猛猛地向上窜,由最初的不及妈妈的三分之一,逐渐长到肩膀,现在终于比妈妈还要高一头了。随着每一个脚步踏出的回响,我的影子在一点点延长,而昔日年轻漂亮的妈妈也变得愈发苍老了。
依稀记得那一次替妈妈找白头发的情景。妈妈坐在床上,我撩起妈妈的头
发,任发丝在我指尖滑过,柔柔的,软软的,我快速的找着“猎物”。忽然,一根长长的银丝,暴露在众多黑发之中,显得那么刺眼。我的心猛地一颤,不禁“啊”的一声叫了起来。“怎么了,发现了吗?”啊。好长的一根。”说着,我揪起它,轻轻一拔,发丝在离发根不远的地方截断了,我把它递给了妈妈。“呀,这么长的一根,多久了也没发现。夹在黑头发里一定特别显眼,哎,岁月不饶人啊,再过几十年,恐怕就在白头发里找黑发了,那是一定会很丑吧?”听着这些伤感的话,一幕幕往事涌上心头,像放电影一样,一件件事在眼前重演,我才发现,这么久以来,我竟然忘记了感动,为最爱我的人感动。辛酸,愧疚,自责在我的身体里流动,在我的血液里咆哮,刺得我的心好痛,这雪白的银丝不就是妈妈为我,为这个家操劳了半辈子的最有力的见证吗?
一种久违的情愫充满了我的全身,眼睛里闪烁着一种涩涩的液体,我努力扬起头,不让他流出来。“怎么了”。见我半天没吱声,妈妈转过头来关切的问。“没什么,好像迷了眼睛。”妈妈并不在乎我的谎言,站起来,对我说: “别揉了,都红了。我去拿毛巾。”留我一人在这里,任眼泪悄然放纵……?
这就是我与妈妈之间相濡以沫的感情,这就是每天都在发生的使我感动的
故事,我将铭记这份感情,这份爱。这些个感动的瞬间,无数次的眼泪朦胧的时刻。我要用心去回报这份永远报答不了的感情与恩情。
点评:本文结构完整,首尾呼应。开篇采用排比式抒情,直奔主题,行文中运用细致生动的描写,结尾呼应开头,关合全文,升华主题,给人以完整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