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七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七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12-12 07:54: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苏州市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单元测试试卷
八上历史六七单元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古代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排序是士、农、工、商,状元是最受人们的尊敬和羡慕,而工商业却是被人看不起的“末业”,但在清末却出现一位“舍本逐末”的状元,他是
A.张謇 B.荣宗敬 C.荣德生 D.孙中山
2.下列企业中,属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是
A.福州船政局 B.汉阳铁厂 C.大生纱厂 D.湖北织布局
3.随看中国近代化的进程逐步推进,中外联系日益增多,人们的社会生活随之发生变化。下列场景不可能出现在近代中国的是
4.1840年后随着中国闭关自守大门的打破和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闯入,近代文明也
传入中国,下列属于近代文明的是
①轮船、火车 ②电报、电话 ③照相、看电影、跳交谊舞④三跪九叩之礼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下列图片中,带有反清革命色彩的是
①中山装 ② 握手礼 ③ 剪辫子 ④ 废止缠足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6.作为第一批官费留美学生,他以炽热的爱国热情表示“中国人要用自己的工程师和自己的钱来修铁路”。京张铁路圆了他的这个梦,他是
A.张謇 B.詹天佑 C.侯德榜 D.严复
7.2010年12月,“和谐号”新一代高速动车组试车,最高时速达486.1公里。中国再度刷新世界铁路运营速度纪录。回顾中国铁路建设的历史,近代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条铁路是
A.南满铁路 B. 淞沪铁路 C. 宝成铁路 D. 京张铁路
8.魏源故居“小卷阿”坐落于南京乌龙潭边龙蟠里,1842年,魏源在此编成一部系统介绍南洋、欧美各国历史地理的著作。该著作是
A.《海国图志》 B.《水经注》 C.《天工开物》 D.《天演论》
9.严复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被鲁迅称为“19世纪末最敏感的人”。他译著的《天演论》中着重阐发
A.工农武装割据的主张 B.民主共和的思想
C.“自强”“求富”的主张 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道理
10.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下列中国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几件大事,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①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②设立京师大学堂
③颁布《奏定学堂章程》 ④废止科举制度
A.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① C.①③④② D.④①③②
11.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教育法令公布并在全国实行的,且根据它建立起包括初等、中等、高等三个学程的新式教育体制的文件是
A.《钦定学堂章程》 B.《奏定学堂章程》 C.《重订学堂章程》 D.《筹议京师大学堂章程》
12.中西两种文明的交流碰撞,有力地促进了近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的发展。下列人物与其成就的连线,不正确的是
A.聂耳——写成《黄河大合唱》 B.张謇——创办大生纱厂等企业
C.魏源——编成《海国图志》 D.詹天佑——设计并修筑京张铁路
13.抗日战争期间,一批振奋民族精神的艺术作品广为流传。下列作品不属于此范围的是
A.《愚公移山》 B.《义勇军进行曲》 C.《黄河大合唱》 D.《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14.依据相关历史知识,从下面三幅历史图片中不能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
A.都是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 B.都是近代实业家创办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C.都是轻工企业,发展道路非常艰难曲折
D.它们需要的原材料和生产的产品都可以利用火车、轮船运输
15.近代以来,中国为实现工业化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图2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哪一特点
A.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
B.沿海地区发展快于内地
C.总体发展比较落后 D.资金少,规模小
16.“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在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中占有特殊地位,是转瞬即逝的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材料中的“黄金时代”主要发生在
A.洋务运动期间 B.戊戌变法期间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D.解放故争期间
17.下面是l912--1920年中国棉纺织业发展简表这一时期棉纺织业迅速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
1912年 1920年 发展速度(1912=100) 年平均增长率 (%)
华商纱厂纱锭 50.9万枚 159.8万枚 313.6 12.1
华商纱厂布机 2616台 6675台 255.2 11.O
A.实业团体大量出现 B.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
C.反帝爱国斗争高涨 D.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掠夺
18.在1898年的上海,一位清朝官员不可能做到的是
A.阅读《申报》 B.参观“轮船招商局”
C.买一本商务印书馆编印的书籍 D.观看无声电影《定军山》
19.在1905年的《申报》中可以阅读到的信息有
①废止科举考试 ②创立中国同盟会 ③京张铁路通车 ④第一部电影《定军山》拍摄成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右图是一张纪念科学家侯德榜的邮票。他的主要成就是
A.设计修建钱塘江大桥 B.主持修建京张铁路
C.发明了当时最先进的制碱法 D.研制“两弹一星”
二、判断题 (每题1分,正确的写A,错误的写B,共6分)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答案
21.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提出“科教兴国”的口号,并创办了大生纱厂。
22. 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魏源译述了赫胥黎的《天演论》,阐述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观点。
23. 《义勇军进行曲》被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它的曲作者是冼星海。
24.中国近代的民族工业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总体来说是比较落后的。
25.19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开始架设无线电报,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联系更加便捷。
26.美术大师徐悲鸿的代表作是《愚公移山》。
三、填空题 (每空1分,共6分)
27.被外国学者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业百科全书”的是《 》 ;魏源以“师夷长技以制夷”为目的而编写的书是《 》。
28.中国近代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1897年在 创办的 。
29. 时期,创办的 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四、材料与问答 (共18分)
30. 2011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届时,海峡两岸人民将举行盛大的纪念大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 辛亥革命在移风易俗上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革命派希望从各 方面求得人们身心的解放,因为造就一代身心健康的国民是建立和维护乃至巩固共和制度 最基本的前提。 ——摘自戴鞍钢《辛亥革命与移风易俗》
材料二 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 这并不奇怪,因为他们没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林伯渠语(转引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辛亥革命的推动下,近代中国的社会习俗发生了哪些 变化
(2)据材料二,说明辛亥革命取得的最为突出的成就。
31. 观察下图,回答问题。(6分)
(1)魏源编写《海国图志》的目的是什么 有人说图二企业的出现是“师夷长技”的结果,你同意这一观点吗 说说你的理由。
(2)图三所示杂志的创办有什么历史意义 概括指出该杂志在新文化运动中宣传的主要内容。
(3)与图一、图二相比,新文化运动向西方学习的侧重点发生了什么新变化
32.近代中国教育的变革,是中国近代化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
——梁启超《变法通议》(《饮冰室合集》)
材料二 1905年9月2日,清廷正式颁发上谕废除科举。同年清廷下令设立学部,在全国遍设新式学堂,制定《重订各级学堂章程》,统一规定全国各地学堂的学制,学堂兼学中学与西学。同时选派留学生出国和鼓励自费出洋,学成归国,经考核均授与功名。
——王宪明 蔡乐苏《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材料三 1912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任用蔡元培为教育总长。蔡元培提出用军国民教育、实利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取代前清学部提出的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的教育方针,推行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人格的教育方针。临时政府还颁布了《普通教育暂行办法》,规定各级学堂一律改称学校,监督、堂长改称校长;教科书必须“合乎共和国国民的宗旨”,清朝学部颁布的教科书一律禁用;小学废止读经等。
——白寿彝《中国通史·近代后编(下)》
请回答:(不得全文照抄材料)
(1)材料一中梁启超如何看待教育的重要性?列举“百日维新”中关于文化教育方面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二,概括晚清政府的教育改革措施。
(3)阅读材料三,简要分析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措施以及教育方针的进步意义。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10 ACDAA BDADB
11-20 BADAA CDDCC
二、判断题
21-26 BBBABA
三、填空题
27.天工开物 海国图志
28.上海 商务印书馆
29.戊戌变法 京师大学堂
四、材料题
30.(1)剪发辫:易服饰(中山装、旗袍等);变礼节(鞠躬、握手礼等);改称呼(同志、先生等)。
(2)推翻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31.(1)“师夷长技以制夷”。同意。它是洋务派在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基础上兴办的。
(2)《新青年》的创刊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它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内容:民主与科学,后来开始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
(3)从学习技术到学习思想文化。
32.(1)兴校育才(发展教育)是变法图强的根本策略。设立学堂和译书局;准许创办报馆与学会;废八股取士等
(2) 废除科举制;设立学部; 广设新式学堂 ;建立新学制;重视留学教育等。
(3) 废除了封建主义教育;有利于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的广泛传播;促进了资产阶级文化教育的发展;有利于近代化人才的培养。
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
荣氏兄弟创办的福新面粉公司
范旭东创办的大久精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