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短歌行》课文原文与同步练习(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7.1《短歌行》课文原文与同步练习(教师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2-03 11:3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900431-70567500
短歌行【1】
曹操
对酒当歌【2】,人生几何【3】!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4】。
慨当以慷【5】,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6】。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7】。
但为君故,沉吟【8】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9】。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10】?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11】,枉用相存【12】。
契阔谈讌【13】,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14】,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15】。
周公吐哺【16】,天下归心。
【注释】
【1】选自《曹操集·诗集》(中华书局2013年版)。诗的题目是汉乐府旧题。
【2】对酒当歌:面对着酒与歌,即饮酒听歌。当,也是“对”的意思。
【3】几何:多少。
【4】去日苦多:可悲的是逝去的日子太多了。这是慨叹人生短暂。
【5】慨当以慷:即“慷慨”。这里指宴会上的歌声激越不平。当以:没有实义。
【6】杜康: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这里代指酒。
【7】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语出《诗经·郑风·子矜》,原写姑娘思念情人,这里用来比喻渴望得到贤才。子,对对方的尊称。青衿,指代周代读书人青色交领的服装。矜,衣服的交领。悠悠,长远的样子,形容思虑连绵不绝。
【8】沉吟:沉思吟味。这里指思念和倾慕贤人。
【9】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语出《诗经·小雅·鹿鸣》。苹,艾蒿。《鹿鸣》是宴客的诗,这里用来表达招纳贤才的热情。
【10】掇:拾取,摘取。一说同“辍”,停止。
【11】越陌度阡:穿过纵横交错的小路。陌,东西向的田间小路。阡,南北向的田间小路。
【12】枉用相存:屈驾来访。枉,这里是枉驾的意思。用,以。存,问候、探望。
【13】契阔谈讌:久别重逢,欢饮畅谈。契阔,聚散,这里指久别重逢。讌,同“宴”。
【14】三匝:三周。匝,周、圈。
【15】山不厌高,海不厌深:这里是仿用《管子·形势解》中的话:“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意思是表示希望尽可能多地接纳人才。厌,满足。
【16】周公吐哺:《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周工广纳贤才,正吃饭时,听到门外有士子求见,来不及咽下嘴里的食物,把食物一吐就赶紧去接见。这里借用这个典故,表示自己像周工一样热切殷勤地接纳贤才。吐哺,吐出嘴里的食物。
一、文学常识
(一)作者简介
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
曹操的诗,现存二十馀首,都是乐府诗,其内容和写作方法都与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汉书·艺文志》)的精神一脉相承。其中一部分反映了汉末战乱的现实和人民遭受的苦难,如《蒿里行》写的是初平元年(190)关东义军联合讨伐董卓的历史事件: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曹操的乐府诗较多描写他本人的政治主张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前者如《度关山》,提出“立君牧民,为之轨则”,主张以法治理国家;同时还提倡要省刑薄赋,贵尚节俭。又如《对酒》描绘了他理想中太平盛世的图景:“太平时,吏不呼门。王者贤且明,宰相股肱皆忠良。咸礼让,民无所争讼。三年耕有九年储,仓谷满盈。……人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后者如《短歌行》。充分表达了诗人求贤若渴的心情、宽广的胸怀以及统一天下的壮志。
《步出夏门行·观沧海》是我国现存第一首较为完整的山水诗,写出了大海孕大含深、动荡不安的性格: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诗歌以雄健的笔力,生动饱满地描绘了沧海的形象。大海那吞吐日月、含孕群星的气魄,也正是诗人博大襟怀的写照。
(二)写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有五种说法。一是在苏轼《赤壁赋》中“横槊赋诗”言语的基础上,《三国演义》称曹操在赤壁大战前吟诵这首《对酒当歌》,时间定在建安十三年(208)末。【注】二是求贤说,出自张可礼《三曹年谱》:“抒发延揽人才之激切愿望,盖与《求贤令》作于同时。”时间在建安十五年(210)。三是宾主唱和说,此主张发自万绳楠,他认为此诗作于汉建安元年(196),曹操迁汉献帝于许都之际,曹操与手下心腹如荀彧等人的唱和之作。四是及时行乐说,但没有考证具体时间。此说由沈德潜发之,《古诗源》卷五:“《短歌行》,言当及时为乐也。”五是王青的作于招待乌丸行单于普富卢的宴会上的说法,时间在建安二十一年(216)五月。
【注】建安十三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击败吕布、袁术等豪强集团,又在著名的官渡之战一举消灭了强大的袁绍势力,统一了北方。这年冬天,亲率八十三万大军,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联盟”,统一天下。在赤壁大战前夕,酒宴众文武,饮至半夜,忽闻鸦声望南飞鸣而去。57岁的曹操有感此景而横槊赋诗,吟唱了这首千古名作——《短歌行》。
(三)建安风骨
建安(汉献帝年号)时期,文坛巨匠“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无言形式创作诗歌,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反映了社会的动乱和民生的疾苦,同时又表现了统一天下的理想和壮志,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这种杰出成就被称为“建安风骨”,也叫“魏晋风骨”,被后人尊为典范。魏国统治者曹氏父子都爱好文学,招揽文士,在他们周围聚集了众多作家。他们直接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掀起了一个诗歌创作的高潮。
(四)古体诗
文学史习惯上把唐以前出现的所有诗歌体裁称为“古体诗”。最古远的,当属创作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后经孔子编修成集的《诗经》;然后是战国末年屈原等楚地诗人创作的带“兮”字的“骚体诗”(又名“楚辞”),屈原的《离骚》是其代表;汉代出现了朝廷官署采集整理的“乐府民歌”,如《孔雀东南飞》,以及诗人仿乐府民歌而创作的“乐府诗”(分为“歌”“歌行”“引”“曲”“吟”等小类),如《短歌行》(曹操);汉、魏、晋、南北朝诗人们还创作有大量的四言、五言、七言及杂言等诗,如《古诗十九首》《归园田居》(陶渊明)等。
二、掌握字词
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譬如朝露(pì) 慨当以慷(kǎi)(kāng) 子衿(jīn) 呦呦(yōu)
鼓瑟吹笙(sè)(shēng) 何时可掇(duō) 越陌度阡(mò)(qiān) 枉用(wǎng)
契阔谈讌(qì)(yàn) 绕树三匝(zā) 吐哺(tǔ)(bǔ)
三、知识点归纳
(一)通假字
契阔谈讌 讌通宴,含义:宴饮、宴会
(二)古今异义词
1.明明如月 古义:光明、光亮
今义:副词,表示显然如此或确实(下文意思往往转折)
2.人生几何 古义:多少 今义:几何学
3.慷慨(慨当以慷) 古义:情绪激昂 今义:大方、不吝惜
(三)写出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词类活用现象
1.乌鹊南飞 南:名词作状语,向南
2.对酒当歌 歌:名词作动词,唱歌
3.鼓瑟吹笙 鼓:名词作动词,弹奏
4.去日苦多 苦: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苦
5.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归: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归服
(四)一词多义
28498310739900
对酒当歌 动词,对着
-47625214894当
020000当
当是时也 介词,在……时候、逢
不久当归还 副词,一定、必定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 副词,将要
安步以当车 动词,当作
28498311135300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动词,逝去
-47625107686去
020000去
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动词,离去、离开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其几千里也 名词,距离
为汉家除残去秽 动词,除掉
0197221厌
020000厌
3287078890000山不厌高 动词,嫌
学而不厌 形容词,满足
仆妾余粱肉而士不厌糟糠 形容词,饱
(五)翻译下列句子
宾语前置
何以解忧
唯有狂饮方可解脱。
三、实战演练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汉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 )
A.譬如(pì) 慷慨(kǎi) 青衿(jīn)
B.笙箫(shēng) 阡陌(mò) 契合(qiè)
C.周匝(zā) 哺育(pǔ) 鼓瑟(sè)
D.沉吟(yín) 拾掇(duō) 呦呦(āo)
2.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慨当以慷(当以,没有实义)
B.唯有杜康(杜康,这里指代酒)
C.鼓瑟吹笙(鼓,弹奏)
D.枉用相存(枉,白白地)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但:但是
B.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匝:圈,周
C.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存:问候、怀念
D.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厌:满足
4.曹操诗歌的基本风格是( C )
A.清新淡雅 B.新奇壮丽 C.苍凉悲壮 D.飘逸奔放
5.曹操《短歌行》中的用典句是( B )
A.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B.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C.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D.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表达了作者( B )
A.对女子的思念 B.对贤才的思慕 C.对时光的感慨 D.对理想的追求
7.“山不厌高,水不厌深”表现了作者( A )
A.渴望多招纳贤才 B.对知识的渴求 C.不怕艰难险阻 D.对未来的信心
8.曹操《短歌行》有两个主题,分别是( A )
A.一是感慨时光易逝,一是渴慕贤才
B.一是感慨时光易逝,一是及时行乐
C.一是感慨时光易逝,一是对女子的追求
D.一是对女子的追求,一是对事业的追求
9.下列对诗歌有关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
A.酒在魏晋时期收到诗人的喜好。无论心情愉悦或是悲伤、感慨时都不难找到酒的影子。诗人生逢乱世,目睹百姓颠沛流离,虽大业初具却已年近半百,不禁发出人生苦短的忧叹。
B.“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句中,诗人以周公自比,表明自己决心礼贤下士,希望贤才全部归己,帮助自己建功立业,统一天下。
C.曹操是著名的政治家兼军事家,十分重视人才。这首诗抒发他建功立业而不得的苦闷以及渴望招纳贤才的宏图大愿。
D.“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是说那些贤才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不知道投靠到谁的门下,诗人希望他们不再犹豫,赶紧到自己这边来。
10.下列对诗句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几句诗表达了功业未成的曹操悲观厌世的一面。
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运用了“青衿”的典故,意在表达作者求贤若渴的愿望。
C.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诗人“忧从中来”的“忧”来自于壮志未酬却已年过半百的忧虑,来自于社会动荡、国家统一前途未卜的担忧等等。
D.“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两联借乌鹊绕树表达“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之意,希望天下贤士归于自己。
11.对“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D )
A.“月明”四句既是准确而形象的写景,同时也是深刻的比喻。
B.用“乌鹊”比喻贤才,希望群贤毕至。
C.曹操以“乌鹊”“绕树”“何枝可依”来启发那些犹豫不定的人才,不要三心二意,要善于择枝而栖,赶紧到自己这边来。
D.这四句采用赋的手法,直陈其事,表现曹操求贤若渴。
12.对“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D )
A.诗人因贤才的无所依托,渴望其归己。
B.诗人以山海作比,引“周公吐哺”的典故作勉励,表明自己求贤不懈的耿耿赤城。
C.诗人希望开创一个“天下归心”的大好局面。
D.诗人求才若渴,以古人自况,表明自己已成为天下人心目中的圣明君主,但却有未显声明之意。
13.下列对《短歌行》诗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郑风·子矜》,原是一首女子思念男子的情诗,曹操用来表达自己对贤才的渴求。
B.“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出自《诗经·小雅·鹿鸣》,原诗表现的是天子宴请群臣的盛况和宾主之间融洽的温情。
C.“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化用《管子·形势解》的话,运用借代和用典的手法,进一步深化了诗人渴求贤才的热望。
D.“周公吐哺”是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的一个典故。曹操在这里以周公自比,是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
14.下列句子中对涉及的文化常识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杜康,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因其善酿酒,后世将杜康尊为酒神,制酒业则奉杜康为祖师爷。
B.“阡陌”一词出自于晋代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指在田野上南北走向和东西走向并且相互交错的田埂。其中,“阡”是指东西走向的田埂;“陌”是指南北走向的土埂。
C.“青青子衿”中,子,是敬称;矜,指古代的衣领。青衿是周代读书人的服装,这里指代有学识的人。
D.周公吐哺典故中的周公,姬姓,名旦,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他就是《周公解梦》之“周公”。
(二)非选择题
1.理解性默写
(1)曹操《短歌行》中的山不厌高,海不厌深被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化用为“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千古名句。
(2)《短歌行》中写诗人一边喝酒一边高歌,感叹人生短促,日月如梭的句子是: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3)《短歌行》中运用比喻的手法感慨人生短暂(感叹失去的时日实在不多,好比晨露转瞬即逝)的诗句是: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4)《短歌行》中写诗人在宴饮欢乐中仍忧思不忘(写诗人在酒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难遣)的诗句是: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5)《短歌行》中运用借代手法写解除忧愁的唯有美酒的诗句是: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6)《短歌行》中运用典故指出作者渴望得到贤才的诗句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7)《短歌行》中诗人因思念贤才而一直低声吟诵到今天的诗句是: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8)曹操在《短歌行》中借用《管子·形解》中的典故,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既是运用比喻又是运用典故的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的句子是: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9)曹操在《短歌行》中运用典故,以周公自比,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的诗句是: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10)汉乐府民歌《长歌行》诗中“东皋薄暮望,徒倚欲何依”化用了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诗句,来表现诗人的彷徨之情。
(11)曹操《短歌行》中“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几句用比喻的手法,以明月的可望而不可取,比喻求贤才而不得,点明了忧愁不断的原因。
2.请尝试概括这首诗歌的主旨。
本诗中,诗人感叹光阴易逝,功业难成,抒发了渴望招纳贤才共图大业的急切心情,表现出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诗中虽也流露出人生苦短的愁闷,但作者的精神实质是昂扬向上的,积极进取的。
3.本诗可分为几个层次?每个层次具体写了什么?
全诗共32句,每4句为一章,共8章。可分为4层,每两章为一层。
第一层:感叹人生苦短;
第二层:引用《诗经》成句抒发诗人对人才的强烈渴望;
第三层:再次深入抒发诗人对人才的渴望,想象人才到来时的欢快场景;
第四层:呼吁人才北归,表达接纳人才的诚心。
全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4.理解诗歌并填空。
这首诗善于运用比喻和典故。作者用“朝露”比喻人生的短暂;用“明月”比喻贤明的人才;用绕树而飞的乌鹊比喻寻求依托的贤才;用山和海比喻自己招纳贤士的渴望;以周公握发吐哺自比,显示自己礼贤下士的胸襟。作者还巧妙地化用了《诗经》里《子矜》《鹿鸣》两首诗成句,把女子等候情人之歌变成志士思慕贤才之辞,并通过宴饮嘉宾的歌辞,表达他招揽人才的迫切心情。“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两句化用《管子》中语意,形象含蓄又恰当地抒发了自己礼遇贤士,惟贤是用的情怀。
5.作者的“忧思”从何而来?
一是人生短暂抱负没有实现;二是贤才没有到来。
6.诗歌第一层次抒发了诗人什么感慨?
抒发了作者对人生有限,生命易尽这个自然现象的无限感慨。
7.如何理解“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这四句诗的思想感情?
为了实现统一中国的雄心壮志,曹操虽然取得了许多成就,但也遇到不少挫折和失败。他深感奋斗中的艰难,也因年岁增长,光阴流逝,理想尚未实现而忧愁,所以才有人生短暂之叹。但这一“叹”不是无所作为者、蹉跎岁月者、不思进取者的消极之“叹”,而是一位渴望得到贤才帮助以实现建功立业雄心的英雄之叹。“人生几何”“去日苦多”是进取中的忧叹,追求中的苦闷。表达了诗人抓紧时机、大干一番事业的强烈愿望,隐含着的仍然是积极昂扬的精神。
8.“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这四句运用什么手法写“人生短暂”的?
比喻。朝露,太阳出来一晒就没有了,转瞬即逝。“朝露”这个意象,在古诗文中有特定的含义,即生命短促易逝,如“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古诗十九首·驱车上东门》)诗人将人生比作朝露,形象生动地表达了人生短暂,韶光易逝。
9.第二层借《诗经》成句具体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表达作者求贤若渴、尊重贤才的思想感情,说明贤才若来投奔于己,必将极尽礼节招待他。
10.第三层具体表达的情感有哪些?
(1)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贤才喻为明月,恰如其分地表达渴望贤才来归的心意。而在这还没有实现的情况下,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这四句诗仍是写“忧”,从情感上照应第一节。
(2)“越陌度阡”四句句意呼应第二节,乃是想象贤才归己时的欢快场面。
(3)抒写诗人对贤才难得的忧思和既得贤才的欣喜。
11.第四层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四句有何深层含义?后四句表明作者有什么愿望?
(1)前四句比喻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有些人才犹豫不决,彷徨不知何去何从,表达了作者的惋惜和关切之情。
(2)后四句先用比喻手法表明自己要宽宏大量,广纳贤才;然后以周公自比,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表明了为完成统一大业而不遗余力的真诚态度。
12.这首诗化用了哪些典故和前人的诗句,并赋予了哪些新意?
这首诗成功地运用了大量的典故,如“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两句源于《管子·形势解》:“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不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意谓明主只有广纳贤才,才能成就伟大的功业。这两句既有比喻的意思,又有起兴的意思,用语明白而含义深刻。再如“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用《韩诗外传》载周公的话:“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表示作者要向周公学习,礼贤下士。这首诗还成功地化用前人诗句入诗,如《诗经·郑风·子矜》中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小雅·鹿鸣》中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既恰切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又使整诗的风格协调一致。
典故
出处和作用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出处:《诗经·郑风·子矜》
作用:思念贤才、渴慕贤才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出处:《诗经·小雅·鹿鸣》
作用:优待贤才、礼贤下士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出处:《管子·形势解》
作用:广纳贤才,不厌其多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出处:《史记·鲁周公世家》
作用:广纳贤士,求贤若渴。
建功立业,统一天下。
13.这首诗的抒情特点是什么?
总体特点是回旋往复。本诗反复的咏唱、渲染曹操的忧心与信念、焦虑与追求,表现了曹操这样一位乱世之中的英雄复杂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