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个数比另一个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现实情境中,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基本思考方法,理清相应的数量关系,并正确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探索“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解题方法的过程中,感受这类问题的数量关系,培养分析、比较、类推等思维能力。
3.使学生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感受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体验学习的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师、学生 活动安排 教 学 过 程 个人修改意见
学生独立思考并汇报。
渗透单位1的重要性
表扬第二位同学(看,说的真完整)
教师适时引导:这个问题是哪两个数量比较?把哪个数量看做单位“1”?要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就是求哪个数量是哪个数量的百分之几?
小组讨论
如果没有提到第二种解法,可以引导:可以求出实际造林面积相当于计划的125%,与刚才得到的25%这两个百分数有什么关系?
一、提问导入,揭示课题
1.先出示例题6中的两个已知条件:
东山村去年原计划造林16公顷,实际造林20公顷。
提问:根据这两个已知条件,你能提出求百分数的问题吗?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
(1)原计划造林面积是实际的百分之几?
(2)实际造林面积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
(3)实际造林面积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
(4)原计划造林面积比实际少百分之几?
提问:请选择一道比较简单的百分数问题解决?
提问:还有哪位同学也试着选一道比较简单的百分数问题解决?
提问:这两个问题都用什么方法计算?
生小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除法计算。
揭题:这两个问题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板书课题)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解决实际造林面积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
(1)引导思考:“实际造林面积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同桌之间试着说一说?
师小结:要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就是求实际比原计划多造林的面积相当于原计划的百分之几。
(2)独立思考并列式计算
师:根据上面的讨论,你打算怎样列式解答这个问题?请画线段图,独立思考并列式计算。
(3)小组合作交流
①组长组织小组交流:说说这道题把谁看成单位1的?你是怎样求“实际造林面积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 (试着这样讲话:先算……,再算…… 。)
②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③组长分配汇报任务,准备汇报。
(4)小组汇报,集体反馈。
生交流
①20-16=4(公顷) 4÷16=0.25=25%
②20÷16=1.25=125% 125%-100%=25%
教师适时引导,及时点拨:
解法一 “4公顷”在线段图上表示的是哪一部分?这里解题的关键是什么?
解法二算式中的100%和125%在线段图上分别表示哪个部分?
(5)比较这两种解法不同在哪里?
第①种方法是怎样想的?第②种方法是怎样想的?
3.解决原计划造林面积比实际减少百分之几。
师:还记得刚才的这个问题吗?根据刚才解题的经验,会做吗?试着做一做。
4.引导对比:
提问:比较这两题的解法和计算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要求学生自由读题。
提问:你是怎样理解“鸽蛋的孵化期比鸵鸟蛋短百分之几”这个问题的?学生讨论后,要求他们各自列式解答。
2.做练习十五第10题。
四、全课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布置作业:补充习题
板书设计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 实际造林面积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 原计划造林面积比实际少百分之几?
找准单位1
明确数量关系
课堂教学反思摘要(收获、困惑):
月 日
六年级数学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