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2020-2021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唐朝的繁荣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目光,大唐帝国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之精华,而灿烂的中国文化也深深的影响了自己的友好邻邦……
导入新课
唐朝交通路线图
传说记载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再次派徐福携带童男童女以及百工巧匠技师、武士、射手500多人,装带五谷种子、粮食、器皿、淡水等,入海去仙山求药。徐福东渡没有获得“不老药”,却在熊野浦登陆后,发现了“平原广泽”(即日本九洲)。长生不死之药没找到,返回恐遭杀身之祸,便长居于此,不再复返。
史籍记载
西汉:汉武帝,日本有30多个小国与汉朝来往。
——《汉书·地理志》
东汉初:日本倭奴国王遣使来汉,光武帝赐赠
“汉委奴国王”金印。
——《后汉书·东夷传》
魏晋南北朝:大和国主动和中国建交,一直到公元502年,曾先后13次向东晋、宋、梁各朝遣使朝贡,请求册封。中国的铁器、铜器、丝帛传往日本。
隋朝:公元607年,日本向中国隋朝派出的第一个政府使团终于到达洛阳,遣隋使团首领叫小野妹子。
小野妹子
一、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1、遣唐使来华
(1)目的:
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
《弘法大师行状绘词》
日本教王护国寺所藏,画面描绘了日本僧人渡海入唐的情形。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
(大唐是个文明发达法度完备、值得珍视的国家,应该常去学习)。
一、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1、遣唐使来华
(2)特点:
人员类型多
(3)影响:
数量多规模大
成员素质较高
遣唐使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阿倍仲麻吕(晁衡)
唐化过程
公元645年日本孝德天皇推行大化改新,仿效唐朝推行三省六部制、均田制、租庸调制,进入封建社会。
吉备真备利用汉字偏旁创造了日本的片假名(楷书偏旁),从此,日本有了自己的文字。留学僧空海大师又利用汉字行书体创造了平假名(草书)。也学习了唐朝的围棋。
日本学会唐朝制茶方法,形成独特的“茶道”。
日本学习唐朝的服饰,形成独特服饰“和服”。
风俗习惯上端午节饮菖蒲酒,七月七乞巧节,重阳节登高都是从唐朝传入。
----选自旧版《历史》教科书
大化改新
唐朝的开元通宝(始铸于621年)
日本的和同开宝(始铸于708年)
唐朝仕女图
日本和服
日本参照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
日本京都与唐都长安
日本端午节悬挂的鲤鱼旗
日本茶道
日本奈良建筑
一、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2、鉴真东渡
①传授佛教(律宗)
②传播中国文化(医药知识、建筑艺术、书法绘画等)
鉴真为中日友好做出了哪些贡献?
说一说:说说鉴真东渡的过程?
唐招提寺是著名古寺院,位于日本奈良市西京五条街,公元759年中国唐朝高僧鉴真所建。
鉴真东渡日本
鉴真盲目航东海,
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义,
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二、唐与新罗的关系
1、交往
唐
①文化上:派遣大批使节和留学生学习中国文化;
②经济上:许多新罗商人来中国经商。
①对朝鲜:仿唐建立政治制度,采用科举选官等;
②对中国:朝鲜音乐传入中国。
2、影响
三、玄奘西行
1、时间:
贞观初年
2、原因:
佛经中有些称呼、翻译等问题不准确。
3、西行路线:
从
出发,经
到西域,跨葱岭经
中亚往南最终到达
。
长安
河西走廊
天竺
4、主要事迹:
①研习佛法;
②带回佛经;
③翻译经书;
④成书《大唐西域记》
那烂陀寺遗址
玄奘讲经处
《玄奘取经回长安图》
《大唐西域记》书影
大雁塔
大雁塔地宫供奉的玄奘舍利
思考:鉴真与玄奘有什么共同之处?
都生活在唐朝,都是僧人,都对唐与邻邦的友谊和文化交流作出重大贡献,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出生人死,历尽艰辛,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思考:唐朝对外文化交流发展的原因?
(1)唐朝国力强盛,经济文化都处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对各国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
(2)唐朝比较开放、宽容的对外政策给各国友好交流提供了机会;
(3)唐朝对外交通发达,给各国友好往来提供了条件。
视频:长安城的胡人
结语
唐朝的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乃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唐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长安、洛阳、广州、扬州等地都有频繁的外贸活动。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