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整式加减
1.
用字母表示数
【知识与技能】
1.在现实情境中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2.能用字母运算律和计算公式.
3.让学生在探索基本数量关系的过程中,建立符号意识.
【过程与方法】
从一个学生熟悉的实例引入用字母表示数,并通过各种师生活动加深学生对“奇偶数”的概念和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的理解;并使学生会用字母表示数和数量关系,使学生进一步发展符号感.
【情感态度】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提出问题,既体现知识的学习过程,又体现知识的应用过程,同时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维严谨的良好素养.
【教学重点】
重点是会用字母表示数和规律.
【教学难点】
难点是探索一般规律并用字母表示.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情境1】实物投影,并呈现问题:科学家爱因斯坦上小学的时候,在一次数学课中,发现了下列等式:1+2=2+1,3.5+5.6=5.6+3.5,+=+.他认为,这是数学运算的一个重要规律,于是就把这个规律告诉了他的老师和同学,得到了大家的赞赏.你能发现这个规律吗?你能把这个规律用简明的方法表示出来吗?你还能用简明的方法表示哪些运算规律?
【情境2】实物投影,并呈现问题:游戏:如果你能把你想到的一个数扩大2倍后再减去2的差的一半告诉我,我就能猜到你想到的是什么数,信吗?试试看.老师为什么能猜到你想到的数呢?
【教学说明】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发现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从而会用字母表示数和规律.情境1中有理数加法的交换律,用字母表示为:a+b=b+a,还可以表示:加法结合律(a+b)+c=a+(b+c),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分配律a×(b+c)=a×b+a×c.情境2中学生体验并感受到了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
【教学说明】通过现实情景再现,让学生体会到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发展学生的数学符号意识.通过前面的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并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有趣的情境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1.奇数和偶数
问题1什么是奇数?什么是偶数?
问题2用字母如何表示奇数和偶数?
【教学说明】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和观察生活,在经过观察、分析后能得出结论.
【归纳结论】能被2整除的整数叫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整数叫做奇数.用整数k表示任意的整数,则任意一个偶数表示为:2k,任意一个奇数表示为:2k+1.
2.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问题用字母表示数有什么作用?
【教学说明】一方面让学生经历用字母表示数,在用字母表示数和数量关系的过程中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另外发展学生运用符号的意识.
【归纳结论】用字母所表示的数是某个范围内所有数的代表,具有普遍性,又是这个范围内的任意一个数,具有任意性.因此,用字母表示数,可以把数和数量关系简明地表示出来.用字母可以简明地表示数学运算律、公式、数量关系、未知数等.
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1.字母与数相乘的3v表示什么,下面同学的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
①我一小时走v千米,3小时共走3v千米;②小明说小彬一分钟跑v米,3分钟跑3v米;③晶晶说一个瓶子体积共v升,3个同样的瓶子体积是3v升;④媛媛说老虎一顿吃3公斤肉,v顿吃3v公斤肉.
A.4个B.3个C.2个D.1个
2.下列用字母表示“分数的分子、分母同乘以不等于0的数,分数的值不变”正确的是(
)
3.请用字母表示:
(1)三角形底边为a,高为h,面积为s,则s=
;(2)梯形的上底为a,下底为b,高为h,面积为s,则s=
;(3)圆的半径为R,面积为s,周长为L,则S=
,
L=
.
4.如图,用字母表示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5.如图所示的是一组有规律的图案,第1个图案由4个基础图形组成,第2个图案由7个基础图形组成,……,第n(n是正整数)个图案中由
个基础图形组成.
【教学说明】通过新课的讲解以及学生的练习,充分做到讲练结合,让学生更好地巩固新知识.通过本环节的讲解与训练,让学生对利用新知识解决一些简单问题有更加明确的认识.
【答案】1.A
2.D
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
1.什么叫做奇数?什么叫做偶数?
2.用字母表示数有什么意义?
3.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大家交流.
【教学说明】引导学生自己小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及数学方法,从而将本节知识点进行很好的回顾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使知识系统化.
1.布置作业:从教材第57页“练习”中选取.
2.完成同步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本节课精心预设教学的各个环节,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思考空间,创设了多个贴近学生认知规律且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理解奇偶数的概念,掌握奇偶数的表示方法和能用字母来表示数和数量关系,为代数式的学习打好基础,同时发展了学生的符号意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