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分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2、掌握百分数的读法写法
3、认识到百分数和分数的区别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等学习方法。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悟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结合百分数的知识,进行思想教育。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认识到分数和百分数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方法]
教法?: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比较分析法、合作交流法等教学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和知识的迁移,引导学生掌握新知。
学法:学生主要采用自主探究法、合作探究法、观察比较法等学习方法,认识百分数。
[教学过程]
一、课前指导:
1、课件出示爱迪生的一句名言: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师:上课前老师有一句话要送给大家。会读吗?(生齐读)现在老师把这句话改一改会读吗?
2、句子中出现的两个数,同学们知道这些叫什么数吗?(生:百分数)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下百分数。
(板书课题:百分数的认识,生齐读课题)
3、思维导图展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学生齐读。
二、情景导入、激发需求:
百分数的读写
出示图片,师:在我们的学校,每节体育课男生们都喜欢一项运动,就是定点投篮?不陌生吧?本周咱们学校要举办一次定点投篮的趣味运动会,这是咱们班三位同学自主参加投篮练习的情况,如果要在这三位同学中选一位代表咱们班参加比赛,你会选谁?也就是谁投的准?
学生自主思考,发表观点。??
教师引导,深入思考。要想比较谁投的准,不光要知道投中次数,还得知道投篮次数。课件出示投篮次 数,设疑 :接下来怎么比较三个人的投中结果?(生:比较投中次数占投篮次数的几分之)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师:现在能一眼看出来这三个分数的大小吗:(生:不能,分母不一样)怎么办?(生:通分)是根据学生的回答,展示课件,现在容易看出来吗?选谁去呢?(生:何柏桦)现在为什么容易看出来?分母相同,分子大,分数就大。
师:在解决以上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最后的结果起了重要作用,通过比较它们,我们才能得出结论。为了便于书写和比较,我们在用分数表示这样两个数之间的关系的时候,还可以把分母是100的分数写成另外一种形式。像64/100,我们可以这样写(师边说边写)先写分子64,然后在后面直接加上一个符号。注意符号的写法。先写左上角的小圆圈,然后划一道斜线,最后写右下角的小圆圈。这个符号叫做百分号。它表示分母是100,这个数会读吗?一起读。(生齐读,百分六十四,教师板书读作:百分之六十四)同学们真聪明,不过老师还是要给大家提个醒,读的时候不要读成一百分之六十四。谁愿意把下面两个分母是100的分数也写成百分数形式?(指名在黑板上写,师生评价,生齐读)师:像这样的数我们把它叫做百分数。
出示练习题百分数的读和写,随机挑选学生在黑板上写,师生集体订正。
三、探究新知,构建模型
百分数的意义
观察统计图里的三个百分数,分别表示什么意义?(生;表示投中次数 占投篮次数的百分之几)
出示图例,思考我们班有40%的同学会游泳。40%表示什么含义?(生:我们班会游泳的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四十)
出示图例,思考2%表示什么含义?(2%吉林省大的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百分之二)
总结升华百分数的意义:根据以上五个百分数的意义,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概括出百分数的意义。(生: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教师指明百分数又叫做百分比或百分率。
生活中的百分数
?1、师:在生活中到处都有百分数,你们收集了哪些百分数?能说说是什么意思吗?(同桌之间相互交流,生展示汇报)。
?2、老师也收集了几条有关百分数的信息,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几条信息。信息中的百分数表示什么含义?(指名学生回答)
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
?1、师:同学们我们知道百分数是通过分数得来的,百分数和分数有着紧密的联系和区别,下面我们来分小组讨论下百分数的联系和区别。
2、小组代表回答结果
3、教师补充联系和区别,课件展示百分数和分数的区别和联系。
4、根据百分数的意义和区别判断正误。(指名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四、游戏互动、巩固新知
班优随机抽取学生作答,其他学生思考判断。
游戏1:超级分类,火眼金睛,考察学生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游戏2:知识配对,快乐相连,将百分数和相关成语相连。
五、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同学们,通过四十分钟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能用一个百分数来评价一下自己课上的表现吗?
比如:我对同学们这节课上的表现的满意度为100%。? ??
最后老师想用这句话来结束我们今天这节课:“凡事干下去就有50%的希望,不干便是100%的失败”同学们,知不足者方能进步,我相信咱们班的同学只要100%的相信自己,100%的付出努力,就会有100%的收获!
好,这节课到这结束,下课!
[教学反思]
通过教学《百分数的认识》一课,我又丰富了新课改理念付诸教学实践的经验。我觉得这是一节平实和真实的课。新理念的优越性在课堂上得到充分展示
“以学生发展为本”成为现实。
1、课堂关注的是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无论是在引入课题时,还是在百分数的意义的教学中,教学内容的选择都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认识到百分数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此外,本课还安排了课前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去收集百分数的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课堂关注的是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
这节课知识生长点是建立在学生完整掌握分数意义、并对百分数已经有一个模糊不清的感知基础上,通过学生认知冲突使学生产生强烈学习欲望:什么是百分数,百分数的好处和用途。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因此我打破了原有教材的编排,不从百分数的产生入手,而是由学生交流信息提出问题入手。
3、课堂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予学生。
本课的教学,我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主,教师点拨引导为辅的策略,让学生经历了“在实例中感知,在思辨中发现,在运用中理解,在总结中应用”的学习过程。在这一愉悦的课堂中,学生能力得到了发展,个性能得到了张扬,我也受到了很大的鼓舞和启发。
4、课堂关注的是学生收集信息,应用信息能力的培养。
当今受教育者已不再满足于是一个只会吸纳大量事实信息的人,而应该是一个知道如何在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中进行检查、评价和应用所用信息的人。如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这个问题时,我让学生从自己收集的信息中说,说出百分数的具体含义.
??从备课到上课,我深深的感受到自己目前最大的难题是教学板块之间的衔接等细节的处理。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我想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反思:一是环节过渡语言的组织。怎样的过渡语既能将两个教学板块自然的过渡,又能将之有机的结合、层层的深入呢?二是在“吃透教材、找准教学的起点、优化教学内容”这三个方面更进一步的探讨与学习,希望能站在更高角度去驾驭课堂、引导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