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第1课时
比赛积分和行程问题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列二元一次方程组与列一元一次方程组的异同.
2.经历和体验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了解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过程与方法】
经历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列二元一次方程组与列一元一次方程组的异同,知道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情感态度】
针对问题的探究,鼓励学生大胆尝试,通过交流、合作、讨论,享受学习的乐趣和成功感,培养学生大胆发言的习惯,敢于面对挑战.
【教学重点】
重点是会用列方程组解决比赛积分和行程问题.
【教学难点】
难点是在实际问题中找等量关系、列方程组.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情境】实物投影,并呈现问题:甲、乙两人在一条长400米的环形跑道上跑步,若同向跑,则每隔分钟相遇一次;若反向跑,则每隔40秒相遇一次.又知甲比乙跑得快,求甲、乙两人的速度.你能找出问题中所含的等量关系吗?你能列方程组解决问题吗?总结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教学说明】情境中同向跑是追及问题,追及时甲比乙多跑一周;反向跑是相遇问题,相遇时两人所跑路程之和是环形跑道的长.解:设甲的速度为x米/秒,乙的速度为y米/秒.依题意,得.解得甲的速度6米/秒,乙的速度4米/秒.
【教学说明】通过现实情景再现,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学生通过前面的情景引入,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自己的观察,归纳出结论,进而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问题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教学说明】学生通过类比一元一次方程应用的步骤,在经过观察、分析、类比后能得出结论.
【归纳结论】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①设出题中的两个未知数;②找出题中的两个等量关系;③根据等量关系列出需要的代数式,进而列出两个方程,并组成方程组;④解这个方程组,求出未知数的值;⑤检验所得结果的正确性及合理性并写出答案.
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1.小明去郊游,早上9时下车,先走平路,然后登山,到山顶后又沿原路返回到下车处,正好是下午2时,若他走平路每小时走4
km,爬山时每小时走3
km,下山时每小时走6
km,则小明从上午到下午一共走的路程是(
)
A.5km
B.10km
C.20km
D.答案不唯一
2.某校学生进行军训,以每小时5km的速度去执行任务,出发4小时12分钟后,学校军训指挥部派通讯员骑摩托车追赶学生队伍传达新任务,用了36分钟赶上了队伍,求摩托车的速度.
【教学说明】通过新课的讲解以及学生的练习,充分做到讲练结合,让学生更好地巩固新知识.通过本环节的讲解与训练,让学生对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同时也尽量让学生明白知识点不是孤立的,需要前后联系,才能更好地处理问题.
【答案】1.C
2.设摩托车的速度为每小时x千米.
根据题意,列方程得x=5×(4+)
解这个方程得x=40
答:摩托车的速度为每小时40千米.
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
1.列方程组解比赛积分和行程问题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大家交流.
【教学说明】引导学生自己小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及数学方法,从而将本节知识点进行很好的回顾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使知识系统化.
1.布置作业:从教材第109页“练习”和教材第112页“习题3.4”中选取.
2.完成同步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这节课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实际问题,尽可能增加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实践性,强调学生的动脑思考和主动参与,通过集体讨论、小组活动,以合作学习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在列方程组的建模过程中,强化了方程的模型思想,培养了学生列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进一步提高学生解方程组的能力.同时,利用列表、画线段图等手段能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第2课时
物质配比和配套问题
【知识与技能】
1.会用列表、画线段图等手段帮助分析理解实际问题.会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将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二元一次方程组,体会数学化的过程,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意识.
【过程与方法】
经历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知道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方法.
【情感态度】
针对问题的探究,鼓励学生大胆尝试,通过交流、合作、讨论,享受学习的乐趣和成功感,培养学生大胆发言的习惯,敢于面对挑战.
【教学重点】
重点是会用列方程组解决物质配比和配套问题.
【教学难点】
难点是在实际问题中找等量关系、列方程组.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情境】实物投影,并呈现问题:某村18位农民筹集5万元资金,承包了一些低产田地.根据市场调查,他们计划对种植作物的品种进行调整,改种蔬菜和荞麦.种这两种作物每公顷所需的人数和需投入的资金如下表:
在现有的条件下,这18位农民应承包多少公顷田地,怎样安排种植才能使所有的人都有工作,且资金正好够用?
【教学说明】通过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总结出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的方法.
情境中可根据题意列表如下:
设蔬菜的种植面积为xhm2,荞麦的种植面积为yhm2.根据题意,得解方程组,得承包田地的面积为x+y=4(hm2)
人员安排为5x=5×2=10(人),4y=4×2=8(人).
答:这18位农民应承包4hm2的田地,种植蔬菜和荞麦各2hm2,并安排10人种蔬菜,8人种荞麦,这样能使所有的人都有工作,且资金正好够用.
【教学说明】通过现实情景再现,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学生通过前面的情景引入,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自己的观察,归纳出结论,进而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1.将一批重490吨的货物分配给甲、乙两船运输.现甲、乙两船已分别运走其任务数的、,在已运走的货物中,甲船比乙船多运30吨.求分配给甲、乙两船的任务数各多少吨?
2.某车间有28名工人,生产特种螺栓和螺母,一个螺栓的两头各套上一个螺母配成一套,每人每天平均生产螺栓12个或螺母18个,问多少工人生产螺栓,多少工人生产螺母,才能使一天所生产的螺栓和螺母正好配套?
3.某地生产一种绿色蔬菜,若在市场上直接销售,每吨利润为1
000元;经粗加工后销售,每吨利润利润可达4
500元;经精加工后销售,每吨利润涨致7
500元.当地一家农工商公司收购这种蔬菜140吨,该公司的加工厂的生产能力是:如果对蔬菜进行粗加工,每天可加工16吨;如果进行精加工,每天可加工6吨,但两种加工方式不能同时进行,受季节条件的限制,公司必须在15天之内将这批蔬菜全部加工或销售完毕,为此公司研制了三种加工方案:方案一:将蔬菜全部进行粗加工;方案二:尽可能多的对蔬菜进行精加工,没有来得及加工的蔬菜全部在市场上销售;方案三:将部分蔬菜进行精加工,其余蔬菜进行粗加工,并恰好15天完成.
你认为选择哪种方案获利最多?为什么?
【教学说明】通过新课的讲解以及学生的练习,充分做到讲练结合,让学生更好地巩固新知识.通过本环节的讲解与训练,让学生对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同时也尽量让学生明白知识点不是孤立的,需要前后联系,才能更好地处理问题.
【答案】1.解:(1)设分配给甲、乙两船的任务数分别是x吨、y吨,根据题意可得:
答:分配给甲、乙两船的任务数分别是210吨、280吨.
2.解:设x名工人生产螺栓,(28-x)名工人生产螺母,列方程得
2×12x=18(28-x)
解得x=12,
生产螺母的人数为28-x=16
答:12名工人生产螺栓,16名工人生产螺母,才能使一天所生产的螺栓和螺母正好配套.
3.解:按方案一加工获利为:4
500×140=630
000(元).
按方案二加工获利为:7
500×(6×15)+1
000×(140-6×15)=675
000+50
000=725
000(元).
按方案三加工获利为:设将x吨蔬菜进行精加工,y吨蔬菜进行粗加工.
7
500×60+4
500×80=810
000(元).
因为630
000<725
000<810
000,所以选择方案三获利最多.
答:选择方案三获利最多.
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大家交流.
【教学说明】引导学生自己小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及数学方法,从而将本节知识点进行很好的回顾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使知识系统化.
1.布置作业:从教材第110、111页“练习”和教材第112页“习题3.4”中选取.
2.完成同步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这节课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实际问题,尽可能增加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实践性,强调学生的动脑思考和主动参与,通过集体讨论、小组活动,以合作学习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在列方程组的建模过程中,强化了方程的模型思想,培养了学生列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进一步提高学生解方程组的能力.同时,利用列表、画线段图等手段能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第3课时
百分率问题
【知识与技能】
1.会用列表、画线段图等手段帮助分析理解实际问题.会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将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二元一次方程组,体会数学化的过程,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意识.
【过程与方法】
经历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知道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方法.
【情感态度】
针对问题的探究,鼓励学生大胆尝试,通过交流、合作、讨论,享受学习的乐趣和成功感,培养学生大胆发言的习惯,敢于面对挑战.
【教学重点】
重点是会用列方程组解决百分率问题.
【教学难点】
难点是在实际问题中找等量关系、列方程组.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情境】实物投影,并呈现问题:玻璃厂熔炼玻璃液,原料是石英砂和长石粉混合而成,要求原料中含二氧化硅70%.根据化验,石英砂中含二氧化硅99%,长石粉中含二氧化硅67%.试问在3.2t原料中,石英砂和长石粉各多少吨?
【教学说明】通过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总结出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的方法.
情境中可以通过列表帮助我们理清数量关系:
设需石英砂x
t,长石粉y
t.由所需总量,
得①x+y=3.2.再由所含二氧化硅的百分率,
得②99%x+67%y=70%×3.2.
解方程①②组成的方程组,得
答:在3.2t原料中,石英砂0.3t,长石粉2.9t.
【教学说明】通过现实情景再现,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学生通过前面的情景引入,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自己的观察,归纳出结论,进而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1.(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期末)已知A种盐水含盐15%,B种盐水含盐40%,现在要配制500克含盐25%的盐水,需要A,B两种盐水各多少克?若设需要A种盐水x克,B种盐水y克,根据题意可列方程组为(
)
2.“五一”期间,某商场搞优惠促销,决定由顾客抽奖决定折扣,某顾客购买甲、乙两种商品,分别抽到七折(按售价的70%销售)和九折(按售价的90%销售),共付款386元,这两种商品原销售价之和为500元,问:这两种商品的原销售价分别为多少元?
【教学说明】通过新课的讲解以及学生的练习,充分做到讲练结合,让学生更好巩固新知识.通过本环节的讲解与训练,让学生对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同时也尽量让学生明白知识点不是孤立的,需要前后联系,才能更好地处理问题.
【答案】1.C
2.解:设甲种商品原销售价为x元,乙种商品原销售价为y元,根据题意得
答:甲种商品原销售价为320元,乙种商品原销售价为180元.
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大家交流.
【教学说明】引导学生自己小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及数学方法,从而将本节知识点进行很好的回顾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使知识系统化.
1.布置作业:从教材第110、111页“练习”和教材第112页“习题3.4”中选取.
2.完成同步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这节课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实际问题,尽可能增加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实践性,强调学生的动脑思考和主动参与,通过集体讨论、小组活动,以合作学习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在列方程组的建模过程中,强化了方程的模型思想,培养了学生列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进一步提高学生解方程组的能力.同时,利用列表、画线段图等手段能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