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实际生活中运用估算的过程,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并且养成估算的习惯。
2、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了解估算在生活中应用的必要性,发展学生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
3、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形成具体问题采用具体的方法分析的辩证观点。
二、教学重点:
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
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铺垫孕伏
1、谈话。伴随着秋天的脚步,稻田是一片金黄,树叶在阳光下飞舞,大地披上了金色的衣裳,秋天的景色多美呀!学校将要组织秋游,在秋游之前,我们先到超市选购一此小食品。你准备带多少零花钱呢?请你写在答题卡上。(课件出示一组配有音乐的秋天景色图片,让学生在音乐中完成)
老师: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你准备带多少零花钱?(小组交流)把你准备带的零花钱举起来,和其他同学也交流一下。(学生交流)好,那我们开始到超市选购吧!
2、激趣呈现问题。
根据你们准备的零花钱,你准备买些什么呢?估算一下大约要用多少钱?你带的零花钱够吗?口头估算一下,谁来说说?(指名回答)
课件出示食物及单价。问:谁能用一句话表达图中的数学信息。
生:“老师买1瓶牛奶用去1元2角,买果汁用去2元5角;买1千克的苹果用去3元8角。”。
请同学们估算一下:买1杯果汁饮料和1千克的苹果大约用了多少钱?
3、全班交流,反馈算法。
师:谁来说一说?
生:我是这样算:
25角
+
38角
≈
70(角)
20
40
60
师:刚才我们在计算钱数时是用什么方法来解决问题呢?(加法估算)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还会常常遇到一些需要用乘法估算来解决的问题(板书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怎样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来解决我们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教学例5。
师:这次秋游,我们将要乘车去游乐场玩请大家仔细观察主题图,图中有什么人物?(学生和老师)他们要干什么?(去秋游)从图中你可以了解到什么数学信息?(每套车票和门票49元,四年级一共需要104套票)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会提出一个怎样的问题?(应该准备多少钱买票?)
师:谁来把这道题完整地给大家说一说。(指名学生读)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去解决?(用竖式算,也可以用估算,算式是:49×104)
2、学生自主探究估算方法。
师:下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一种估算方法算一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并作指导。
(2)指名学生汇报交流,反馈学生不同的计算方法。
师:哪个同学愿意把你的估算情况与大家交流一下。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方法一:104×49≈
5500(元)
方法三:104×49≈
5000(元)
110
50
100
50
方法二:49×104≈
5250(元)
方法四:104×49≈
4500(元)
50
105
100
45
3、开展课堂讨论。
师:同学们真聪明,同一道计算题,竟然想出了有这样的(1、2、3种)估算方法。但是,在这三种估算方法中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更适合本道题目?为什么?请你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意见。
4、指名学生汇报交流,阐述理由。
师: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把你们组讨论的情况跟大家交流一下。
甲生:我认为第一种方法比较适合本道题目。由于把104估成110,这样算出来的5500元肯定超过准确值,如果学生在活动中发生意外,或者想玩其它的游乐项目,老师还可以应付得了。(这个同学考虑问题可真周到,大家给他鼓鼓掌)
乙生:我认为第三种方法比较适合本道题目,因为它把第一个因数看成整百数、把第二个因数看成整十数,计算又快又简便。
丙生:我认为第二种方法好,因为把104看成105,估算出来的钱数比较接近准确值。
丁生:我认为第四种方法比第三种方法好,因为它把两个因数都看小了,估出来的钱虽然不够,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多带点钱。
师:刚才两位同学都说到了准确值。那么我想知道准确值是多少?(5096)下面请同学用计数器算一算。
5、教师对学生的交流进行评价,归纳总结。
第四种方法把两个数都估小,估算出来的钱数肯定不够,钱带少了就有同学上不了车,去不到游乐场;第三种方法计算很简便,但是计算出结果以后,在实际操作中还要多带点钱,否则也不够,差一点;第一、二种方法把两个因数都看大了,估算出来的结果钱数肯定够,在这两种方法中,第一种方法比第二种方法计算更简便。我们今天所学的乘法估算就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最合适的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所以,以后我们再遇到准备钱的时候,什么时候应估大些,什么时候应估小些,应视实际情况而定,不一定要采用四舍五入来取进似数。
(三)创设情境,轻松一刻
师:门票和车票的实际问题让我们解决好了,那我们就进游乐场看看吧!
课件出示碰碰车游戏图片。
师:你能用刚才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吗?(玩碰碰车每人每次需要12分钟,四年级104人大约需要多长时间?
小组讨论,做在练习本上,用投影器展示学生作业。并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理由。
方法一:12×104≈1050(分)
10
105
1050分≈17时
方法二:12×104≈1000(分)
10
100
1000分≈16时
方法三:12×104≈1500(分)
15
100
1500分=25时
师:你认为这样的游戏设计合理吗?(秋游的时间大约是一个上午、一个下午或一个白天,一个人一个人地玩碰碰车大约需要17时、16时、25时,这是不可能的,再说只玩一种游戏太单调了,可以几十个人一起玩或同时玩几种游戏。)老师也认为只玩碰碰车不太合理,我们去玩其它好玩的游戏吧!
课件出示摩天轮、旋转木马、过山车、海盗船游戏图片。
(四)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解决游玩中数学问题。
师:我们先来玩摩天轮和海盗船。请同学们自由选择你喜欢的游乐项目,并从中选择一道数学问题,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解决。
(1)摩天轮最大载重量是5000千克,四年级学生平均体重大约是28千克,四年级104人可同时乘坐摩天轮吗?
(2)海盗船一次可乘坐42名游客,全天只能运行22次,全校780名学生能不能全部玩完?
小组讨论,做在练习本上,用投影器展示学生作业。并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理由。
28×104≈3000(千克)
30
100
一个因数估小,另一个因数估大了,算得3000千克,比5000千克少2000千克,所以可以同时乘坐摩天轮。
42×22≈800(人)
40
20
两个因数都估小了,还约等于800人,能全部玩完。
2、解决返程的数学问题。
师:秋游活动即将结束,我们准备乘车返回学校,请同学们算一算:
从游乐场到学校的距离是12千米,同学们乘车返回,客车每分钟大约可以行823米,21分钟能否到达学校?
方法一:
方法二:
12千米=12000米
823×21≈16000(米)
823×21≈16000(米)
800
20
800
20
16000米
=
16千米
12000米<16000米
12千米<16千米
把两个数都看小了,乘得的数比12千米大,所以能返回学校。
(五)反思回顾,自主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去了游乐场,请大家谈一谈你有哪些收获?
甲生:我以前只知道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来估算,通过今天的学习,我才知道生活中的许多问题要根据实际需要来估算,有时需要把数看少,有时又需要把数看大。
乙生:我学会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并且我知道了用接近精确值的估算方法来估算是最好的。
小结:把同学们的意见归纳起来就是:估算时,一是要使计算简便,(把两个因数看成整十、整百或几百几十的数);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在做准备的时候可以把因数估计大或小,有的时候也可以用四舍五入的方法使结果更接近准确值。一句话,就是估算方法有很多种,却没有固定的方法,要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
师:估算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掌握的数学知识也是多种多样的。当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的时候,也是要注意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希望大家都能在生活实际中用好我们的数学!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