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县城东小学校 教务处
泸县城东小学校校本研修暨“问题式探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比和比例总复习
知识与
能力目标 进一步掌握比和比例的意义、性质、会求比值、化简比、解比例。能应用比、比例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在课前对比和比例的知识点进行分类整理复习。课上引导学生对比和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及应用进行对比复习,让学生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体验对比、归纳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学科核心素养 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对比和比例的知识进行整理,加深对正、反比例意义的理解,并运用比和正、反比例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探究解决问题 一、导入课题
孩子们,请看黑板,你知道老师今天讲什么内容吗?看起来很吃力对吧,但是只要我们稍加整理就会变得一目了然,正如我们的数学知识需要整理一样。
请学生们拿出课前自己整理的数学小报或者思维导图,在组内交流自己整理的知识点,如有遗漏及时补充上,请两名学生上来分别说说你整理哪些比和比例的知识点。
二、知识梳理
1.选择几个关于比的知识点说说你对它的认识(一一回顾比的知识点)
比的意义
求比值
比的基本性质
比例尺
按比例分配等知识点
以及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
求比值和化简比的区别
选择几个关于比例的知识点说说你对它的认识(一一回顾比例的知识点)
比例的意义
基本性质
解比例
正比例
反比例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异同
3.根据学生的回顾,初步完善比和比例的知识点整理,感知这样整理知识点同样很凌乱,还可以怎样整理呢?
整理知识的方法有很多,我们可以根据知识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整理。因为比和比例有很多的相似性,它们都有研究意义、性质、应用。因此我们可以采用对比复习的方法,从意义对比、性质对比、应用对比三大板块进行再次整理。
呈现思维导图(感知这样整理既能建立知识间的联系,也能从对比中发现知识间的区别和联系
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
将学生分为两个组进行pk赛,教师根据回答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进行给分,左边四列研究比的知识,右边四列的研究比例的知识。
请同学们完成学习单,并在全班交流你的想法。
(学生举生活中的正比例和反比例时,给出一个课堂活动,说说老师举的这些例子成不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1)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
(2)正方形的周长和边长
(3)一本书,已看的页数和未看的页数
(4)3a=b,a与b
知识应用
(1)张伯伯要配制一种混合饲料,其中玉米、大麦、豆粕的比是13:4:3,要配制800千克这种饲料,需要玉米、大麦、豆粕各多少千克?
(2)张伯伯上午9时坐大巴车从郑州市出发开往菏泽市,郑州市至菏泽市国道线长219km。行驶的时间和路程如下表。
行驶的路程与时间成什么比例?
2.把表中所对应的点描在方格纸上,再顺次连起来。
3.根据图像估计张伯伯到达菏泽市的时间。
升华问题 拓展延伸
生产一批零件,计划每天生产160个,15天可以完成,实际每天超产80个,可以提前几天完成?
归纳问题 说说你的收获!
反思问题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