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光电效应及其解释
学习目标:1.[科学探索]知道什么是光电效应及其实验现象. 2.[科学思维]知道光子说和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能够利用它解释光电效应实验现象. 3.[科学态度与责任]了解光电效应的应用. 4.[科学态度与责任]了解光的波粒二象性,了解光是一种概率波.
一、光电效应
1.光电效应现象:在物理学中,在光的照射下电子从物体表面逸出的现象.
2.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
(1)发生的条件:每一种金属对应一种光的最小频率,又称极限频率.只有当光的频率大于或等于这个最小频率时,才会产生光电效应.当光的频率小于这个最小频率时,即使增加光的强度或照射时间,也不能产生光电效应.
(2)与光的强度的关系:产生光电效应时,光的强度越大,单位时间内逸出的电子数越多.
(3)发生光电效应所需的时间:从光照射到金属表面至产生光电效应的时间间隔很短,通常可在10-9 s内发生光电效应.
二、光电效应的解释
1.光子说:看似连续的光实际上是由个数有限、分立于空间各点的光子组成的,每一个光子的能量为hν.光在发射和吸收时能量是一份一份的.
2.光电效应方程
(1)表达式:hν=W+mv2.
(2)物理意义:金属中电子吸收一个光子获得的能量是hν,这些能量一部分用于从金属表面逸出时做功,剩下的表现为电子逸出后的最大初动能.
三、光电效应的应用
1.光电开关.
2.光电成像.
3.光电池.
四、光的波粒二象性
1.光的本性:光子既有粒子的特征,又有波动的特征,即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2.光是一种电磁波.
3.当光的波长较长时,光在传播过程中波动性明显;当光的波长较短时,光子与粒子相互作用时,粒子性明显.
1.思考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光电效应实验中光照时间越长,光电流越大. (×)
(2)光电效应实验中入射光足够强就可以有光电流. (×)
(3)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 (√)
(4)金属表面是否发生光电效应与入射光的强弱有关. (×)
(5)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是统一的,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
2.(多选)对光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个别光子的行为表现为粒子性,大量光子的行为表现为波动性
B.光的波动性是光子本身的一种属性,不是光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
C.光表现出波动性时,就不具有粒子性了,光表现出粒子性时,就不具有波动性了
D.光的波粒二象性应理解为:在某些场合下光的波动性表现明显,在某些场合下光的粒子性表现明显
ABD [光是一种概率波,少量光子的行为易显示出粒子性,而大量光子的行为往往显示出波动性,A选项正确;光的波动性不是由光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而是光的一种属性,这已被弱光照射双缝后在胶片上的感光实验所证实,B选项正确;粒子性和波动性是光同时具备的两种属性,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
3.如图所示,一验电器与锌板相连,在A处用一紫外线灯照射锌板,关灯后,指针保持一定偏角.
(1)现用一带负电的金属小球与锌板接触,则验电器指针偏角将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使验电器指针回到零,再用相同强度的钠灯发出的黄光照射锌板,验电器指针无偏转,那么,若改用强度更大的红外线照射锌板,可观察到验电器指针________(选填“有”或“无”)偏转.
[解析] (1)锌板在紫外线照射下,发生光电效应,有光电子飞出,锌板带正电,将一带负电的金属小球与锌板接触,将锌板上的正电荷中和一部分,锌板正电荷减少,则验电器指针偏角将变小,注意,验电器与锌板带同种电荷.
(2)要发生光电效应,照射光的频率必须高于这种金属的截止频率,而与照射光的强度无关,用黄光照射,验电器指针无偏转,即不能发生光电效应,当改用强度更大的红外线照射时,因为红外线的频率比黄光的低,所以用红外线照射不能发生光电效应,验电器指针无偏转.
[答案] (1)减小 (2)无
对光电效应现象的理解
如图所示,把一块锌板连接在验电器上,用紫外线灯照射锌板,观察到验电器的指针发生了变化,这说明锌板带了电.你知道锌板是怎样带上电的吗?
观察光电效应
提示:锌板在紫外线灯的照射下发生了光电效应,发射出光电子,因此锌板会显示正电性,验电器会因带正电荷而使金属箔片张开一定角度.
1.认识几个概念
(1)光子与光电子
光子指光在空间传播时的每一份能量,光子不带电,光电子是金属表面受到光照射时发射出来的电子,其本质是电子,光子是光电效应的因,光电子是果.
(2)光电子的动能与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光照射到金属表面时,光子的能量全部被电子吸收,电子吸收了光子的能量,可能向各个方向运动,需克服原子核和其他原子的阻碍而损失一部分能量,剩余部分为光电子的初动能;只有金属表面的电子直接向外飞出时,只需克服原子核的引力做功,才具有最大初动能.光电子的初动能小于或等于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3)光子的能量与入射光的强度
光子的能量即每个光子的能量,其值为ε=hν(ν为光子的频率),其大小由光的频率决定.入射光的强度指单位时间内照射到金属表面单位面积上的总能量,入射光的强度等于单位时间内光子能量与入射光子数的乘积.
(4)光电流与饱和光电流
金属板飞出的光电子到达阳极,回路中便产生光电流,随着所加正向电压的增大,光电流趋于一个饱和值,这个饱和值是饱和光电流,在一定的光照条件下,饱和光电流与所加电压大小无关.
(5)光的强度与饱和光电流
饱和光电流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的规律是对频率相同的光照射金属产生光电效应而言的,对于不同频率的光,由于每个光子的能量不同,饱和光电流与入射光强度之间不是简单的正比关系.
【例1】 如图所示为一光电管电路图,滑动变阻器滑动触头P位于上某点,用光照射光电管阴极,电表无偏转,要使电表指针偏转,可采取的措施有( )
A.加大照射光强度 B.换用波长短的光照射
C.将P向B滑动 D.将电源正负极对调
B [由光电管电路图可知阴极K电势低,阳极A电势高,如果K极有电子飞出,则电子受到的电场力必向左,即将向左加速,然而现在G中电表指针无偏转,说明没有发生光电效应,这仅能说明照射光频率太低,这与光强、外加电压的大小及方向均无关,可见要使指针发生偏转需增大照射光频率,即减小照射光的波长,故B正确,A、C、D错误.]
关于光电效应的两点提醒
(1)发生光电效应时需满足:照射光的频率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即ν>νc,或光子的能量ε>W0.
(2)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只与照射光的频率及金属的逸出功有关,而与照射光的强弱无关,强度大小决定了逸出光电子的数目多少.
[跟进训练]
1.(多选)对光电效应的理解正确的是( )
A.金属钠的每个电子可以吸收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光子,当它积累的动能足够大时,就能逸出金属
B.在光电效应中,一个电子只能吸收一个光子
C.如果入射光子的能量小于金属表面的电子克服原子核的引力而逸出时所需做的最小功,便不能发生光电效应
D.发生光电效应时,入射光越强,光子的能量就越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越大
BC [按照爱因斯坦的光子说,光子的能量由光的频率决定,与光强无关,入射光的频率越大,发生光电效应时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但要使电子离开金属,电子必须具有足够的动能,而电子增加的动能只能来源于照射光的光子能量,且一个电子只能吸收一个光子,不能同时吸收多个光子,所以光子的能量小于某一数值时便不能产生光电效应现象;电子从金属逸出时只有从金属表面向外逸出的电子克服原子核的引力所做的功最小.综上所述,选项B、C正确.]
对光电效应方程的理解与应用
如图所示,取一块锌板,用砂纸将其一面擦一遍,去掉表面的氧化层,连接在验电器上(弧光灯发射紫外线).
(1)用弧光灯照射锌板,看到的现象是什么?
(2)在弧光灯和锌板之间插入一块普通玻璃板,再用弧光灯照射,看到的现象是什么? 为什么?
(3)撤去弧光灯,换用白炽灯发出的强光照射锌板,并且照射较长时间,看到的现象是什么? 为什么?
提示:(1)验电器张开. (2)验电器不张开 ,紫外线不能透过玻璃. (3)验电器不张开,紫外线照射可以产生光电效应现象,白光不可以.
1.对光电效应方程Ek=hν-W0的理解
(1)式中的Ek是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某个光电子而言,其离开金属时剩余动能大小可以是0~Ek范围内的任何数值.
(2)光电效应方程实质上是能量守恒方程
能量为E=hν的光子被电子所吸收,电子把这些能量的一部分用来克服金属表面对它的吸引,另一部分就是电子离开金属表面时的动能.如果克服吸引力做功最少为W0,则电子离开金属表面时动能最大为Ek,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Ek=hν-W.
(3)光电效应方程包含了产生光电效应的条件
若发生光电效应,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必须大于零,即Ek=hν-W>0,亦即hν>W,ν>=νc,而νc=恰好是光电效应的极限频率.
(4)Ekm?ν图线:如图所示是光电子最大初动能Ekm随入射光频率ν的变化图线.这里,横轴上的截距是极限频率;纵轴上的截距是逸出功的负值;斜率为普朗克常量.
2.光电效应规律中的两条线索、两个关系
(1)两条线索
(2)两个关系
光强→光子数目多→发射光电子多→光电流大;
光子频率高→光子能量大→产生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大.
【例2】 在研究光电效应现象时,先后用两种不同色光照射同一光电管,所得的光电流I与光电管两端所加电压U间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色光乙的频率小、光强大
B.色光乙的频率大、光强大
C.若色光乙的强度减为原来的一半,无论电压多大,色光乙产生的光电流一定比色光甲产生的光电流小
D.若另一光电管所加的正向电压不变,色光甲能产生光电流,则色光乙一定能产生光电流
D [由题中图像可得用色光乙照射光电管时遏止电压大,使其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大,所以色光乙的频率大,光子的能量大.由题中图像可知,色光甲的饱和光电流大于色光乙的饱和光电流,故色光甲的光强大于色光乙的光强,A、B错误;如果使色光乙的强度减半,则只是色光乙的饱和光电流减半,在特定的电压下,色光乙产生的光电流不一定比色光甲产生的光电流小,C错误;因色光乙的频率大于色光甲的,故另一个光电管加一定的正向电压,如果色光甲能使该光电管产生光电流,则色光乙一定能使该光电管产生光电流,D正确.]
(1)极限频率为νc的光照射金属对应逸出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零,逸出功W=hνc.
(2)某种金属的逸出功是一定值,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增大,但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不成正比.
[跟进训练]
2.爱因斯坦因提出了光量子概念并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的规律而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某种金属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m与入射光频率ν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νc为极限频率.从图中可以确定的是( )
A.逸出功与ν有关
B.Ekm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
C.当ν<νc时,会逸出光电子
D.图中直线的斜率与普朗克常量有关
D [金属的逸出功只和金属的极限频率有关,与入射光的频率无关,A错误;最大初动能取决于入射光的频率,而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B错误;只有ν>νc时才会发生光电效应,C错误;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k=hν-W和W=hνc(W为金属的逸出功)可得,Ek=hν-hνc,可见图像的斜率表示普朗克常量,D正确.]
对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理解
曾有一位记者向诺贝尔奖获得者物理学家布拉格请教:光是波还是粒子?布拉格幽默地答道:“星期一、三、五它是一个波,星期二、四、六它是一个粒子,星期天物理学家休息.”那么光的本性到底是什么呢?你是如何理解的?
提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光既不同于宏观观念的粒子,也不同于宏观观念的波,但光既具有粒子性又具有波动性,粒子性和波动性都是光本身的属性.
1.光的粒子性的含义:爱因斯坦光子说中的“粒子”与牛顿微粒说中的“粒子”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光子是一份一份的具有能量的粒子,其能量与光的频率有关,光子说并不否定波动说.
(1)当光同物质发生作用时,表现出粒子的性质.
(2)少量或个别光子易显示出光的粒子性.
(3)频率高、波长短的光,粒子性特征显著.
2.光的波动性的含义:光的波动性是光子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同于宏观的波,与惠更斯波动说中的“波”是不同理论领域中两个不同的概念,它是一种概率波.
(1)足够能量的光(大量光子)在传播时,表现出波的性质.
(2)频率低、波长长的光,波动性特征显著.
3.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是统一的,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1)光的粒子性并不否定光的波动性,波动性和粒子性都是光的本质属性,只是在不同条件下的表现不同.
(2)只有从波粒二象性的角度,才能统一说明光的各种表现,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是统一的.
4.光是概率波
(1)单个粒子运动的偶然性
我们可以知道光子落在某点的概率,但不能预言光子落在什么位置,即光子到达什么位置是随机的,是预先不确定的.
(2)大量光子运动的必然性
由波动规律,我们可以准确地知道,大量光子运动时的统计规律,因此我们可以对宏观现象进行预言.
(3)概率波体现了波粒二象性的和谐统一
概率波的主体是光子,体现了粒子性的一面;同时光子在某一位置出现的概率受波动规律支配,体现了波动性的一面,所以说,概率波将波动性和光子性统一在一起.
【例3】 (多选)用极微弱的可见光做双缝干涉实验,随着时间的增加,在屏上先后出现如图甲、乙、丙所示的图像,则( )
甲 乙 丙
A.图像甲表明光具有粒子性
B.图像丙表明光具有波动性
C.用紫外光观察不到类似的图像
D.实验表明光是一种概率波
ABD [甲图可以看到的是光点,说明光具有粒子性,随着时间的增加,这些光点的排列体现了波的干涉的规律,说明光具有波动性,同时,这种规律是大量光点出现后才表现出来的,所以光是一种概率波.]
关于对光的波粒二象性的两点提醒
(1)光的干涉和衍射及偏振说明光具有波动性,而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是光具有粒子性的例证.
(2)波动性和粒子性都是光的本质属性,只是在不同条件下的表现不同.当光与其他物质发生作用时,表现出粒子的性质;少量或个别光子易显示出光的粒子性;频率高波长短的光,粒子性显著.大量光子在传播时表现为波动性;频率低波长长的光,波动性显著.
[跟进训练]
3.(多选)对于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大量光子的效果往往表现出波动性,个别光子的行为往往表现出粒子性
B.光在传播时是波,而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就转变成粒子
C.高频光是粒子,低频光是波
D.波粒二象性是光的根本属性,有时它的波动性显著,有时它的粒子性显著
AD [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大量光子显示波动性、个别光子显示出粒子性,光传播时显示波动性,与物质相互作用时显示粒子性,频率高显示粒子性,频率低显示波动性,而不是粒子和波转换.故B、C错误,A、D正确.]
1.(多选)光电效应实验的装置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紫外线照射锌板,验电器指针会发生偏转
B.用红色光照射锌板,验电器指针会发生偏转
C.锌板带的是负电荷
D.使验电器指针发生偏转的是正电荷
AD [锌板连接验电器,在紫外光的照射下,锌板中有一部分自由电子从表面飞出来,锌板中缺少电子,于是带正电,则验电器也带正电并且指针发生偏转,故A、D正确,C错误;红光不能使锌板发生光电效应,B错误.]
2.光照在某金属表面上发生了光电效应.若只减弱光的强度,而保持频率不变,则( )
A.有可能不发生光电效应
B.该金属可能带负电
C.单位时间内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数将减少
D.从光照射到金属表面到有光电子逸出的时间明显增加
C [入射光照射到某金属表面上发生光电效应,若入射光的强度减弱,频率保持不变,可知仍然可以发生光电效应,A错误;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向外发射光电子,故一定带正电,B错误;入射光的强度减弱,则单位时间内入射光的光子数减少,单位时间内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数将减少,C正确;发生光电效应的时间与光的强度无关,D错误.]
3.(多选)下面关于光的波粒二象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电效应现象说明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B.频率越大的光其粒子性越显著,频率越小的光其波动性越显著
C.光在传播时往往表现出波动性,光在跟物质相互作用时往往表现出粒子性
D.光不可能同时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
BC [光电效应现象说明光具有粒子性,选项A错误;在光的波粒二象性中,频率越大的光其粒子性越显著,频率越小的光其波动性越显著,选项B正确;光在传播时往往表现出波动性,光在跟物质相互作用时往往表现出粒子性,选项C正确;光的波粒二象性是指光有时表现为波动性,有时表现为粒子性,二者是统一的,选项D错误.]
4.(多选)如图所示是某金属在光的照射下,光电子最大初动能Ek与入射光频率ν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知( )
A.该金属的逸出功等于E
B.该金属的逸出功等于hνc
C.入射光的频率为νc时,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
D.入射光的频率为2νc时,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2E
AB [题中图像反映了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与入射光频率ν的关系,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k=hν-W,知当入射光的频率恰为该金属的截止频率νc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0,此时有hνc=W,即该金属的逸出功等于hνc,选项B正确;根据图线的物理意义,有W=E,选项A正确,C、D错误.]
5.如图所示,用绿光照射一光电管的阴极时发生光电效应,要使光子从阴极逸出的最大初动能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 )
A.改用红光照射
B.改用紫光照射
C.增大绿光的强度
D.增大加在光电管上的正向电压
B [发生光电效应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照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与照射光强度、光电管两端的电压无关,红光的频率比绿光的频率小,不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即使发生光电效应,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较小,而紫光的频率大于绿光的频率,故选项B正确.]
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