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1。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一、单选题
1.把 改写成小数是(?? )
A.?0.006?????????????????????????????????????????B.?0.06?????????????????????????????????????????C.?0.6
2.下面的分数中,( ??)与0.15相等。
A.????????????????????????????????????????????B.????????????????????????????????????????????C.?
3.的分子加上9,要使分数大小不变,分母应乘(??? )。
A.?3???????????????????????????????????????????B.?4???????????????????????????????????????????C.?5???????????????????????????????????????????D.?9
4.一根绳子剪成两段,第一段长 米,第二段占全长的 ,两段绳子相比(??? )。
A.?第二段长???????????????????????????????????B.?第一段长???????????????????????????????????C.?一样长
5.一根绳子截成两段,第一段占总长的 ,第二段长 米,两段绳子比较(??? )。
A.?第一段长??????????????????????????B.?第二段长??????????????????????????C.?两段一样长??????????????????????????D.?无法比较
二、判断题
6.5的因数有无数个。 (??? )
7.下面的计算方法对吗? (??? )
[18,24,36]=2×6×3×3×2=216(??? )
8.大于 而小于 的分数只有 。(??? )
三、填空题
9.11和3,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________,最小公倍数是________。
10.用短除法求
32和36的最大公约数是________
18和48的最大公约数是________
35和105的最大公约数是________
11.下面题目是把什么看作单位“1”的量。
用去一部分钱后,还剩下 。________
12.在横线上填上>、<或=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四、解答题
13.三年级同学参加舞蹈小组的人数是参加体育小组人数的 ,参加体育小组的有20人。参加舞蹈小组的有多少人?
14.小明和小青谁分的多?多多少个?
五、应用题
15.一包糖,无论分给6个人,还是分给10个人,都剩下5块,这包糖至少有几块?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 A
【解析】【解答】把改写成小数是0.006
故答案为:A.
【分析】千分之几的分数改写成三位小数,据此解答.
2.【答案】 A
【解析】【解答】A,=3÷20=0.15;
B,≈0.143;
C,=3÷5=0.6。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题意,分数化成小数:用分母去除分子,能除尽的就化成有限小数,有的不能除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一般保留三位小数,据此解答.
3.【答案】 B
【解析】【解答】解:3+9=12,12÷3=4,分子扩大4倍,因此分母应乘4。
故答案为:B。
【分析】用原来的分子加上9求出现在的分子,然后用除法计算分子扩大的倍数,把分母也扩大相同的倍数即可。
4.【答案】 A
【解析】【解答】1-=, <, 所以第二段长。
故答案为:A。
【分析】把一根绳子看作单位“1”,第二段占全长的, 而绳子只剪两段,那么第一段占全长的(1-),再把两段绳子占全长的分率比较大小,就可以知道哪一段绳子长一些了。
5.【答案】 B
【解析】【解答】1-=,
>, 第二段长。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把这根绳子的全长看作单位“1”,单位“1”-第一段占全长的分率=第二段占全长的分率,然后对比即可。
二、判断题
6.【答案】 错误
【解析】【解答】五的因数有1、5两个
【分析】自然数的因数都是有限的
7.【答案】 错误
【解析】【解答】原题计算错误,正确如下:
[18,24,36]=2×3×3×2×2=72.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用短除法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如果这三个数有公有的质因数,可先用这个公有的质因数连续去除(一般从最小的开始),如果其中的两个数有公有的质因数,就用这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去除,除的结果要是两两互质为止,然后把除数和商连乘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据此解答.
8.【答案】 错误
【解析】【解答】解:大于而小于的分数有无数个。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在两个不同的分数之间有无数个分数。
三、填空题
9.【答案】 1;33
【解析】【解答】解:11=111,3=1×3,所以11和3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1×3×11=33。
故答案为:1;33
【分析】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与每个数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10.【答案】 4;6;35
【解析】【解答】解:
32和36的最大公约数是4
18和48的最大公约数是6
35和105的最大公约数是35
【分析】
11.【答案】总钱数
【解析】【解答】解:用去一部分钱后,还剩下,是以总钱数为单位“1”。
故答案为:总钱数
【分析】把哪个量平均分,哪个量就是单位“1”的量。把总钱数平均分成6份,还剩下的占其中的5份,是以总钱数为单位“1”。
12.【答案】 =;>;>
【解析】【解答】=;
因为=, 5.5=, =, =, >, 所以>5.5;
因为=, =, >, 所以>。
故答案为:=;>;>。
【分析】比较带分数与假分数的大小,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然后再比较大小;
异分母分数比较大小,先通分,异分母分数变成了同分母分数,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看分子,分子越大,这个分数越大,据此解答。
四、解答题
13.【答案】 解:20÷5×2
=4×2
=8(人)
答:参加舞蹈小组的有8人。
【解析】【分析】表示:把体育组的人数平均分成了5份,取其中的2份;参加舞蹈小组的人数=参加体育小组的人数÷平均分的份数×取的份数。
14.【答案】 解:
18÷2-18÷3
=9-6
=3(个)
答:小青分的多。多3个。
【解析】【分析】分子相同的分数的大小比较,分子相同比分母,分母越小分数越大;根据分数的意义,18的就是把18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1份;18的就是把18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1份,再将两个1份的个数相减即可。
五、应用题
15.【答案】 解:6=2×3
10=2×5
2×3×5=30
30+5=35(块)
答:这包糖至少有35块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从这包糖果的块数里面减去5块后,剩下的块数就是6和10的最小公倍数,所以先求出6和10的最小公倍数,然后加5,即是这包糖果至少有的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