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聊城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2-02 17:49: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抽测
高一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于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
3.答题卡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
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
修正带等。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现代文阅读(27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材料
西洋的社会有些像我们在田里捆柴,几根稻草束成一把,几把束成一扎,几扎束成一捆
几捆束成一挑。每一根柴在整个挑里都属于一定的捆、扎、把。每一根柴也可以找到同把、
同扎、同捆的柴,分扎得清楚不会乱的。我们的社会结构本身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我
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
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
联系。
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亲属关系是根
据生育和婚姻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从生育和婚姻所结成的网络,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抬
无穷的人,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人物。这个网络像个蜘蛛的网,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
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个以亲属关系布出去的网,但是没有一个网所罩住的人是相同的
在一个社会里的人可以用同一个体系来记认他们的亲属,所同的只是这体系罢了。当我们
用这体系来认取具体的亲亲戚戚时,各人所认的就不同了。我们在亲属体系里都有父母,可
是我的父母却不是你的父母。再进一步说,天下没有两个人所认取的亲属可以完全相同的。
兄弟两人固然有相同的父母了,但是各人有各人的妻子儿女。因之,以亲属关系所联系成的
社会关系的网络来说,是个别的。
在我们乡土社会里,不但亲属关系如此,地缘关系也是如此。在传统结构中,每一家以
自己的地位作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图子,这个圈子是“街坊”。可是这不是一个固定的团体
高一语文试题(共8页)第1页
而是一个范围。范围的大小也要依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有势力的人家的街坊可以遍及
全村,穷苦人家的街坊只是比邻的两三家。这和我们的亲属圈子一般的,所谓“穷在闹市无
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中国人也特别对世态炎凉有感触,正因为这富于伸缩的社会圈子
会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大小。
在这种富于伸缩性的网络里,随时随地是有一个“己”作中心的。这并不是个人主义,而
是自我主义。个人是对团体而说的,是分子对全体。在个人主义下,一方面是平等观念/指
在同一团体中各分子的地位相等,个人不能侵犯大家的权利;一方面是宪法观念,指团体不
能抹煞个人,只能在个人所愿意交出的一份权利上控制个人。在我们中国传统思想里是没
有这一套的,因为我们所有的是自我主义,一切价值是以“已”作为中心的主义。在西洋社会
里争的是权,而在我们却是攀关系、讲交情。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差序格局》)
材料二
进入21世纪,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乡土社会逐渐出现离乡、离土、离家等生活
形态,“陌生化社会”逐渐取代了传统圈层化的“熟人社会”。然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
特洌是以微信为代表的即时通讯软件的普及,塑造了一个个微信社交圈层,变革了传统社交
方式,将人们传统的社交路径由“线下”演变至“线上”,将人们重新拉回到“熟人社会”。
微信圈层作为网络聚合社交空间,它的参与主体无论是个体还是组织,都是基于熟人关
系而连接起来的。“加微信好友”的前提是和对方熟悉,微信朋友圈的点赞、转发、评论往往
也是在熟人之间进行。微信圈层相互交叉,不断重叠,但都是以“己”为中心,不断拓展出去。
微信圈层建立的目的是信息交互,情感沟通。在费孝通先生的“差序格局”理论中,社会圈子
具有很强的伸缩能力,这种仲缩能力简单概括就是“推”,同样的,在微信圈层亦如波纹一般
向外“推出”大大小小不同类型的“微信圈层”。微信图层迎合了人们多样化的社交需求,其
呈现了一种公域与私人、现实与虛拟、线上与线下混杂互嵌的“网络差序格局”移动场景,也
由此开启了新型社交互动方式。
微信圈层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原生圈层,是基于血缘、地缘等传统关系而组建的
社会交往圈子,工作在不同地区的亲属常常通过这些微信群组建成跨越时空的交流平台,拉近
了亲情关系。二是拓展圈层,是通过广泛的社交而新组建的圈层。拓展圈层主要包括学缘、业
缘、趣缘等圈子。学缘关系圈层,指的是以外出求学或外出学习而有着共同生活经历的朋友之
间建立的关系网;业缘关系圈层,指的是工作中的同事圈子,或者是由于某项工作而有了工作
交集的群体;趣缘关系圈层,指的是有着共同兴趣爱好的朋友而建立起的圈层。所谓“拓展”,
是指作为圈子中心的“己”通过个人努力和其他影响力而扩大圈子,以得更多的社会资源。
这是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中国传统社会以“已”为中心的“差序格局”在微信圈层中的变迁。如果
去重温费孝通1948年所出版的《乡土中国》一书,可能会发现,即使70多年过去了,书中所描
述的那个中国社会结构似乎依旧没有什么根本性的改变
摘编自方楠《互联网时代的“新差序格局”》)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一项是(3分)
A.费孝通想用“捆柴”的比喻来表明,西洋社会结构往往由若干人组成一个个的团体,团
体之间有清楚的界限,不会模糊。
高一语文试题(共8页)第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