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5 比例尺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5 比例尺苏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2-02 17:20: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比例尺
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尺的意义,会求一幅图的比例尺。
2、能看懂线段比例尺,会把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进行转化。
3、在观察和思考中,培养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会求一幅图的比例尺。
教学难点:能看懂线段比例尺,会进行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的转化。
教学准备:常规学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请同学们观察下面的图片:
(电脑出示中国地图)说明:中国地大物博,拥有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面积,我们是如何把这么大的地图准确的缩小到图纸上的?
学生观察后回答。(按一定的比例缩小)
(电脑出示两地线路图)说明:这是在地图上截取的A、B两地的路线图,根据测量,在图上量得两地路线的距离是15.6厘米。这条路线的长是A、B两地的实际距离吗?这条路线是怎样得到的?
以上这些问题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比例尺。
新知教学
1、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1)、(出示例6)学生齐读题,理解题意。
师:题目要我们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生:分别写出草坪长、宽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
介绍:条件中“平面图上5厘米,宽3厘米”,像这样的距离叫做图上距离;像“长方形草坪长50米,宽30米”这样的距离叫做实际距离。
(2)、写书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
思考:怎样写出5厘米和50米的比呢?可以用“5:50”来表示吗?为什么?
生思考后回答:条件中给出的距离单位不统一,要先把它们的单位统一,所以不能用5:50来表示。
追问:谁来说说如何统一?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换算方法。
(1)50米=5000厘米 30米=3000厘米
(2)5厘米=0.05米 3厘米=0.03米
学生独立完成写比并且化简比的过程,汇报交流,教师板书订正。
(1)50米=5000厘米 30米=3000厘米
5:5000=1:1000 3:3000=1:1000
(2)5厘米=0.05米 3厘米=0.03米
0.05:5=5:5000=1:1000 0.03:3=3:3000=1:1000
小组讨论:那种算法好,为什么?
师生小结:换算成整数比较好。
小结方法:先要把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统一成相同的单位,再写出比,最后化简比。
说明:虽然写出的两个比表示的含义不同,单它们都表示同一幅平面图的图上距离与相对应的实际距离的比,且这两个比是相等的。
、揭示比例尺的意义。
师:像刚刚写出的两个比,都是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作这幅图的比例尺。
板书: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或 false
这幅平面图的比例尺是多少?你能说说这个比例尺的含义吗?
比例尺1:1000,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false;比例尺1:1000,表示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1000倍;比例尺1:1000,表示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0米。
师:多数情况下,绘制平面图或地图时都是把实际距离按比例进行缩小的,为了计算简便,通常把比例尺的前项或后项写成1的最简整数比。像1:1000这样的比例尺,通常叫作数值比例尺。
教学线段比例尺
(1)认识线段比例尺。
3562354565650
10
20
30米
0
10
20
30米
师:比例尺1:1000还可以以用下面这样的形式来表示。像这样的比例尺通常叫做线段比例尺。它表示图上距离1厘米的距离相当于实际距离10米。
组织学生小组内交流讨论,集体汇报。
说明:在用线段表示平面图或地图的比例尺时,通常是在一条长3或4厘米的线段上,分别标出与之相对应的实际距离。
师小结:数值比例尺转化成线段比例尺时,要弄清楚数值比例尺的含义,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多少?绘制时,用尺画出3个厘米单位长度,一般数字标在线段上方,在最后一个数字后写上实际距离的单位。
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练一练”第1题
(1)第一幅图只呈现线段比例尺,请学生先说一说途中的比例尺所表示的意义,再想想怎样用另一种形式来表示途中的比例尺,并尝试写一写、画一画。
(2)第二幅图只呈现数值比例尺,请学生先说一说途中的比例尺所表示的意义,再想想怎样用另一种形式来表示途中的比例尺,并尝试写一写、画一画。
2、完成44页“练一练”第2题
回顾求比例尺的方法。
学生动手测量图上距离,独立完成计算。
指名板演,集体讲评。
小结:我们在求比例尺时,一定要找准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单位不统一时先要进行单位换算,再根据比例尺的意义求出比例尺。
课堂练习
1、完成课本“练习八”第1题
学生独立解题,完成后说一说在计算比例尺时,为什么要先把180千米改写成18000000厘米。
说一说算出的比例尺的含义。
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及时分析错误原因,并订正。
完成课本“练习八”第2题
学生独立计算比例尺,然后根据比例尺的含义,把线段比例尺补充完整。
布置作业
六、板书设计
比例尺
图上距离:5厘米 3厘米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实际距离:50米 30米
或false 5厘米=0.05米
50米=5000厘米 5:5000=1:1000 0.05:5
30,米=3000厘米 3:3000=1:1000 =(0.05×100):(50×100)
=5:5000
数值比例尺: 1:1000 =(5÷5):(5000÷5)
822960679450
10
20
30米
0
10
20
30米
=1:1000
线段比例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