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丁解牛》作业
1、 基础知识。
1 .《庖丁解牛》节选自《 》 , 该书是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世学者的著作。庄周, 时期著名思想家,与 并称 ,是 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2 .给划线的字注音并作解释。
( 1 )乃 中 《经首》之会( ) ( 2 )良庖岁 更 刀,割也( )
( 3 )彼节者有 间 ,而刀刃者无厚( ) ( 4 )吾见其难为, 怵 然为戒( )
( 5 )膝之所 踦 ( ) ( 6 )新发于 硎 ( )
( 7 )奏刀 騞 ( )然 ( 8 ) 砉 ( )然 向 ( )然
( 9 )批大 卻 ( ) ( 10 )导大 窾 ( )
( 11 )肯 綮 ( )
3. 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用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良疱 岁 更刀 岁:每年,名词活用作状语
B .假舟楫者,非能 水 也 水:游水,名词动用
C .以无 厚 入有间 厚:有厚度的刀刃,形容词用作名词
D .三岁贯女,莫我肯 德 德:恩德,名词
4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 1 )臣之所好者, 道 也。 ( 2 )依乎 天理 。
(3) 批大卻,导大窾,因其 固然 。 ( 4 )良庖 岁 更刀。
( 5 ) 族 庖月更刀 ( 6 )虽然,每至于 族 。
( 7 )为之踌躇满志, 善 刀而藏之。 ( 8 ) 善哉 !吾闻庖丁之言。
5 .对视为止,行为迟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视为/止,行为/迟 B .视/为止,行为/迟
C .视为/止,行/为迟 D .视/为止,行/为迟
6 .能代表庖丁观点的一句话是 : 。
7 .庖丁解牛经过三个阶段,请用课文中的原句回答:
( 1 )第一阶段: 。
( 2 )第二阶段: 。
( 3 )第三阶段: 。
8 .根据下面几句话,写出所衍生出来的成语。
( 1 )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
( 2 )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
( 3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
( 4 )正好切中事情的关键。( )
9 .对下列句子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乃 中 《经首》之会 中:合乎 B .技 盖 至此乎 盖:何,怎样
C . 技 经肯綮之未尝 技:技术 D .如土 委 地 委:卸落
10.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 ① 足之 所 履,膝之所踦 ② 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 所
B . ① 进 乎 技矣 ②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 乎 己
C . ① 因 其固然 ② 因 利乘便
D . ① 善刀 而 藏之 ② 爱其子,择师 而 教之
二、课内习题
1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选自《庄子养生主》,《庄子》是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的著作,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作品。
B .庖丁解牛是一个寓言故事,庄子通过这个寓言故事来说明养生的道理,生动直观,使抽象的道境形象化。
C .文章先后用了三种反差鲜明的对比来进行说理:一为庖丁解牛之初与三年之后的对比,一为庖丁与普通厨工的对比,一是将庖丁解牛与文惠君治国对比。
D .文章先写庖丁解牛的熟练动作和美妙音响,再写文惠君的夸赞,引出庖丁对自己追求的道的解说,以此表明主旨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12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1 )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 2 )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
13. 庖丁解牛的故事谈到依乎天理因其固然,它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三、课外拓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老聃死,秦失 ① 吊之,三号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然则吊焉若此可乎?”曰:“然,始也吾以为其人 ② 也,而今非也。 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 彼其所以会之,必有不蕲言而言之,不蕲 ③ 哭而哭者。是遁天倍 ④ 情,忘其所受 ⑤ ,古者谓之遁天之刑 ⑥ 。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 ⑦ 。”(《庄子 - 养生主》)
【注】①秦失:人名,姓秦名失,老聃朋友。②其人:指得道之人。③蕲:通“祈”。④倍:通“背”。⑤受:禀受。⑥刑:过错,过失。⑦帝之县解:顺应自然法则的生和死。帝,自然;县,生;解,死。
14.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秦佚 吊 之(吊:吊丧) B .必有不 蕲 言而言(蕲:祈求,希望)
C .古者谓之 遁 天之刑(遁:逃避,违反) D .安时而处顺,哀 乐 不能入也(乐:音乐)
15.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向吾入而吊焉 \ 有老者哭之 \ 如哭其子 \ 少者哭之 \ 如哭其母。
B . 向吾入而吊焉 \ 有老者哭之如 \ 哭其子少者 \ 哭之如 \ 哭其母。
C . 向吾入而吊焉 \ 有老者哭之 \ 如哭其子少者 \ 哭之如 \ 哭其母。
D . 向吾入而吊焉 \ 有老者哭之如 \ 哭其子 \ 少者哭之 \ 如哭其母。
16. 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老聃和秦佚都把生死看得很轻,在秦佚的眼里老聃的弟子也应都是超脱物外的人,但如此伤心地长久哭泣,显然哀痛过甚,有失老聃的遗风。
B .庄子认为人体秉承于自然,方才有生死,如果好生恶死,这就忘掉了受命于天的道理。
C .在庄子看来,忧乐不能入,死生不能系,做到“安时而处顺”,就自然地解除了困缚,犹如解脱了倒悬之苦。
D .庄子本人听凭天命,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的生活态度,与《逍遥游》所表现的哲学思想不同。
参考答案:
1 .庄子 战国 老子 老庄 道家
2 . ( 1 ) zh ò ng 合乎( 2 ) g ē ng 更换( 3 ) ji à n 空隙( 4 ) ch ù紧张、害怕
( 5 ) y ǐ支撑,接触( 6 ) x í ng 磨刀石 ( 7 ) hu ō象声词( 8 ) hu ā象声词 xi ǎ ng 通“响”
(9) x ì通隙,空隙( 10 ) ku ǎ n 空 ( 11 ) q ì ng 筋肉聚结处
3 . D (德:名词做动词,感激)
4 . ( 1 )天道,自然规律( 2 )天然的生理结构( 3 )本来的样子( 4 )每年( 5 )一般的( 6 )(筋骨)交错聚集的地方( 7 )通缮,这里是擦拭之意( 8 )(说得)好
5 . D
6 .吾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7 . ( 1 )所见无非牛者( 2 )未尝见全牛也( 3 )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8 . ( 1 )目无全牛( 2 )官止神行( 3 )批郁导簌( 4 )游刃有余( 5 )踌躇满志
9. C :技,应为枝,支脉
10 . D ,均为连词,表顺承。( A ① 是用在动词前,构成名词性短语; ② 是名词,处所。 B ,均为介词, ① 表比较,比; ② 表对象,对。 C 均为动词, ① 是依照、顺着, ② 为乘着,趁着)
11.C :只有两种对比,将庖丁解牛与文惠君治国对比错
12 .译:( 1 )现在,我是以精神去接触(牛)而不用眼睛去看,(我的)视觉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 2 )即使这样,每当碰到筯骨交错聚结的地方,我看它难以下手
13 .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客观规律,只有掌握了客观规律,遵循客观规律才能把事情做好。
解答:
14.D 乐:欢乐。
15. A “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根据句式结构的一致,这四句中间停顿,排除 BCD 。
16. D “迥异”错,原文“安时而处顺”,《庄子 - 养生主》与《逍遥游》的主旨一样,它们重在顺应自然,不为外物所滞.
【译文】
老聃死了,他的朋友秦失去吊丧,大哭几声便离开了。老聃的弟子问道:“你不是我们老师的朋友吗?”秦失说:“是的。”弟子们又问:“那么这样吊唁朋友,行吗?”秦失说:“行,原来我认为你们跟随老师多年都是超脱物外的人了,现在看来并不是这样的。刚才我进入灵房去吊唁,有老年人在哭他,像做父母的哭自己的孩子;有年轻人在哭他,像做孩子的哭自己的父母。他们之所以会聚在这里,一定有人本不想说什么却情不自禁地诉说了什么,本不想哭泣却情不自禁地痛哭起来。如此喜生恶死是违反常理、背弃真情的,他们都忘掉了人是禀承于自然、受命于天的道理,古时候人们称这种作法就叫做背离自然的过失。偶然来到世上,你们的老师他应时而生;偶然离开人世,你们的老师他顺依而死。安于天理和常分,顺从自然和变化,哀伤和欢乐便都不能进入心怀,古时候人们称这样做就叫做顺应自然法则的生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