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驻马店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终考试语文试题 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驻马店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终考试语文试题 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2-02 22:48:20

文档简介

高二语文答案
1、D(A.强加因果和偷换概念,文中是“诗词中的家国”分为两类;B.曲解原文,夸大了四大边塞诗人的作用;C.项“文中引用《凉州词》的目的是证明边塞况味中体现出的家国情怀)
2、C(C项,“对民众生命的人道关怀”只是杜甫突出特征,不是“他们”的共同特征,以偏概全)
3、D(A项,于文无据,说法绝对;B项《望岳》不是忧民主题;C项家国情怀是中国古典诗词的主题之一,我们学习中国古典诗词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继承家国情怀。)
4、B(解析:
子女和社会缺乏足够的耐心教老年人如何使用新科技,是导致老年人无法融入互联网生活的原因之一,文中没有表明其为主要原因。)
5、B(解析:老年人就不会被互联网时代遗忘,成为“互联网难民”过于绝对。)
6、参考答案:
①政府层面:政府出台《实施方案》保留传统服务应用场景,开展适老化改造专项行动,构建解决“数字鸿沟”长效机制。(2分)
②企业层面:企业应充分考虑到老年群体的现实特征,给他们更多线下操作的选择,开发适合老年人使用特点的硬件产品和软件应用。(2分)
③个人层面:子女要有足够的耐心教他们如何使用智能产品。(1分)
7、C(老瞎子离开那么久的原因是略写,老瞎子对生命的感悟及劝慰小瞎子的内容则是详写。)
8、答案示例:
①坚毅顽强(坚强):虽然眼盲,但心存希望,一直努力生活与命运抗争。
②慈善悲悯,传承大爱(善良):当他得知药方只是一张无字的白纸后,
并没有把真相告诉徒弟,而是鼓励徒弟继续努力,留给小瞎子以希望。
③技艺精湛(技艺高超):首段中说他一开始说书“满场立刻鸦雀无声”,说明其说书深受大家喜爱。
(每点2分,共6分);
(答案不唯一,只要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9、答案示例:
①环境描写:漫天大雪、天空灰暗、空旷沉寂、衰草瑟瑟。环境描写渲染了苍凉、沉寂、萧瑟的气氛,烘托老瞎子悲凉、绝望的心情。
②动作、行为描写:蹒蹒跚跚,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在药铺的台阶上久坐;在小客店里时整天躺着,不弹也不唱……这些动作、行为描写表现出遭受巨大的打击之后,老瞎子的精神和身体都不太好了。
③肖像、神态描写:骨头一样的眼珠、脸色骨头一样的苍白、面容憔悴、呼吸孱弱、嗓音沙哑,神态描写和肖像描写表现了老瞎子遭受打击之后形容憔悴,精神绝望。
(每点2分,共6分)
10、C
11、D(现存版本《春秋》不是“据传由孔子撰写而成”的,而是据传由孔子修订而成的。)
12、D(原文为“军士皆饥,太宗不食者二日”,并不是部队两天没有吃东西。)
13、(1)文静因李密的事情获罪被关押在监狱中,太宗晚上到狱中看望他,同他商讨大事。
(“坐”,译为“因为、由于……获罪”;“图”译为“考虑、计议、商量”:这两处各占1分。另,大意占2分。)
(2)(霍邑守将)宋老生不出战,太宗带领几名骑兵靠近城墙,举着鞭子指挥,作出像要围城的样子。
(“从”译为“带领、率领、使……跟随”;
“麾”译为“挥动、指挥”:这两处各占1分。另,大意占2分。)
【参考译文】
太宗名讳世民,是唐高祖的第二个儿子。太宗为人聪明英武,胸有大志,并能降低身份,对人谦卑,尊重读书人。当时,天下已乱,盗贼四起,他断定隋朝一定会灭亡,于是拿出钱财供养士人,结交英雄。长孙顺德、刘弘基等人,都因犯事逃命,太宗藏匿他们。又同晋阳令刘文静特别友好,文静因李密的事情获罪被关押在监狱中,太宗晚上到狱中看望他,同他商讨大事。当时百姓为躲避贼人大多入城居住,城中有几万人,文静担任县令的时间长,了解各个英雄,就一起安排部署。计谋已经确定,就经由裴寂告诉高祖。高祖开始不答应,不久后同意起事。
高祖已经起兵,任命太宗为右领军大都督,封号为敦煌郡公。唐兵向西,将要到达霍邑,正赶上天下了很长时间的雨,粮食将要用完,高祖计划想要回兵到太原。太宗进谏说:“仁义之师是为天下而起事的,应该直接攻进咸阳,命令全国。如果回去守住一座城池,这是乱贼的表现啊。”高祖不采纳太宗的意见。太宗在军门上大哭,高祖惊异,叫来问他,太宗回答说:“回去军众就会马上解散,可是敌人在后面趁机追击,死亡在顷刻之间,因此悲伤而哭。”高祖醒悟,说:“当初主张起事的是你,现在也由你决定成败。”当时左军已经率先返回,太宗马上同陇西公李建成分头追。夜半,太宗迷失道路进入山谷中,扔掉马匹,步行而赶上左军,同左军一起回驻地。高祖于是率领军队前进,清晨到达霍邑。霍邑守将宋老生不出战,太宗带领几名骑兵靠近城墙,举着鞭子指挥,作出像要围城的样子。老生发怒,出城,背城列阵。高祖率建成在宋老生阵地的左边,太宗和柴绍在他的南边。宋老生的军队靠近东边的阵地,建成落马,宋老生趁机攻击,高祖军后退。太宗从南边飞驰下坡,分兵把宋老生的军队截断成两部分,并从他的阵地后面出击,宋老生的部队败落逃跑,于是杀了宋老生。进兵驻扎在泾阳,攻击胡贼刘鹞子,打败了他。
刘武周占据并州,高祖担心,下令各位将领舍弃黄河以东地区而守住关中。太宗认为黄河以东地区不能舍弃,领兵三万就能打败刘武周。(交战中,)军士都饥饿,太宗两天没有吃东西,行军到浩州才得到食物,宋金刚手下将领尉迟敬德、寻相等都来投降。刘武周害怕,逃到突厥,他手下的将领杨伏念献出并州投降。
颂词说:唐拥有天下,传了二十代,其中值得称颂的有三个君主,唐玄宗、唐宪宗都不能坚持到最后,太宗的功业,真伟大啊!他打败腐败的隋朝,功劳可与商汤、周武王并列;达到治理的极致,差不多和周成王、周康王一样。自古功绩和品德都高,从汉到现在,没有这样的人。《春秋》的标准,常常对于贤能的人要求严格,因此后代的有道德的人想要帮助别人实现愿望的,没有不对此叹惋感喟啊。
14、C
解析:“全诗的主旨句”错误,全诗主旨句在颔联。“北伐无望,失望之情”错误,颈联寄托了殷切的期望:但愿天地神灵扶持国家,使广大民众脱离战火,安乐昌盛。
15、(1)用典抒情,尾联借用诸葛亮《出师表》的典故,追怀古人;(2分)(如果答“咏史抒怀、借古讽今、间接抒情”可给1分);
(2)表达了诗人想要效仿诸葛亮率兵北伐的忧国报国之情;(2分)
(3)只能独自一人挑灯细看诸葛亮的传世之作,也暗含壮志难酬的心理。(2分)
16.(1)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2)(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3)(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17、B
人心向背,指人民大众的拥护或反对。
得道多助,指站在正义、仁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
情投意合,形容双方思想感情融洽,合得来。
息息相通,呼吸也相互关联。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
唇亡齿寒,比喻双方息息相关,荣辱与共。
生死不渝,形容对理想、信念、友谊、盟约等忠贞不移。
“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字面上的意思是天下不是哪一个人的天下,是所有人的天下。深层意思就是,得了天下也不能认为天下就是你的,每一个人都可能推翻你,所以,最重要的是得民心。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出自林则徐所作《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一诗。该句化用春秋政治家子产的“苟利社稷,死生以之”一语,意思是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牺牲自己生命也心甘情愿,绝不会因为自己可能受到祸害而躲开。
18、D
从上文“这些描写都使历史上的风云人物更接近普通人”看,下句最好带“更”。
“赋予”与“付与”二者都有交给的意思,但所交的对象不同。“赋予”指交给重大任务、使命等,如“圆满完成党赋予的光荣使命”。“付与”指拿出,交给钱物等,如“他把万元积蓄付与党组织”。
“这”指的是“作者还赋予了英雄豪杰世俗的精神品格”。“是”的宾语是“关键”。
综上,选择D。
19、D
“贩屦织席为业”引号作用是“引用”,“温酒斩华雄”引号作用是“引用”,“弓手”引号作用是“表突出强调”,
“桃园三结义”引号作用是“引用”,“义”引号作用是“表特定称谓”。
20、C
例句和C项是使动用法,A项是意动用法,B项无活用现象,D项名词作动词。
21、A
例句和A项是宾语前置句,B项判断句,C项状语后置句,D项定语后置句。
22、(1)贾谊
(2)六十
(3)诸葛亮
(4)实在,的确,确实
23、答案示例:总有一种力量,担当奉献,苦干实干;总有一种精神,穿越时代,化育人心。她用自己平凡的双手,托起了许许多多贫困山区女孩的求学梦。她为贫困山区的孩子们带来希望,种下梦想,谱写着新时代共产党人的大爱无疆。
(颁奖词中要有对张桂梅事迹的简单概括,应突出“免费女高”“供贫困家庭的女孩读书”等关键信息,2分;使用修辞手法,2分)
24、作文参考立意
①国之所需,心之所向
②择心中所爱,担祖国重任
③以奉献为底色,以报国为己任
④兴趣所在,无问艰险驻马店市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终考试
高二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题前,考生务必将
准考证号填
)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

项选择題每小题选出答業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題目的答案
后,再
用冥
字笔在答题卡上
答,若在试题上作答,则答案无效
考试结束,监考教师将

分,考试
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
阅读下面的文
哲学家张戟有
为天
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
既是
贤圣道
喻家国大
,家国情怀也
典诗词从未缺席的主题,诗
有“边塞况味
他们开
国边塞
的巅峰
龄有感于汉将李广的英雄气枬
宣誓,字字慷慨,尽显盛
保冢
涣留存于文学史

耳,尤
那两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羌
杨柳,春风
平添

杨柳枝都找不到。玉门关,自古就隐
喻着边塞情绪,诗人把它放在这里,更显回乡之路漫长悠远。忧愁虽然冇,但比忧愁更强烈
慷慨。乡愁之上,还有家囯荣誉,这远远高
情。边塞将
荡着实令人叹服
于是,我们不难理
忧国忧民”诗
民在征战
难。忧国,既有
躯赴国难
死忽如归
有辛弃疾
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
有文天
生自古谁无死
取丹心照
在“捐躯赴国难

辛弃疾一腔热血奔赴《破阵子》,陆

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殷切期待。忧
深情的则

朱熹论札
甫人格,将他与颜真卿
亮、韩愈、范仲淹并举为“君子”,意为“品格
朱熹认

不同,所立亦异,然求其
光明正大,疏畅洞达,磊磊落落

对民众生命的人
录着
姓的艰辛
如弃路旁”的年
孙阵
焉用身独完”的
难者,这些
杜甫爱
成为
典诗词积淀于文化
审美基因
于华夏灵魂深处,昂而不

成就
不要人夸顔色好,只留清
这种文化自个
典诗词偕隐
玲珑剔透,流光

可,点亮了时代,烛
千秋,辉映未来
(摘自光
列对原文内容的理
析,正确的一项是

A.家国情怀是中国
国古典诗词既有“边塞况味”,也有“忧国

涣、岑参、高适是盛唐著名诗人,他们所创造的中国边塞诗词达到了空前绝
高度

共8
涣《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意在表明将士们处
忧国忧民”,可以表现
躯赴国难”的英雄气概,也可以表现为对民众生命
道关怀
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
确的一项是(
文章第一段
宋哲学家张载名
其解释后,顺势就

第二段举王昌龄写《岀塞》的例子,目的是证明边塞况味中体现出的家国情
C.文中引用朱熹的话,意在表明君子在“磊磊落落”中必然有对民众生命的人道关
的论证结构

诗词中的家国情怀,结构清晰
3.根据原文内
列理解和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出塞》诗,整篇文章都在表
汉将李广英雄气概
唐人保家卫国的决
B.“忧民”,是杜甫诗歌的常见主题,“三吏
题的体现,《
《春望》也是
C.中国
诗词涵养着浓

怀,身处和平盛
国古典诗
是为了继承这种精神
本文从家国情怀的角度,挖掘出我国古典诗词的文化价值;这种精神一脉相承,成
为民族复兴强大动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


来越便捷


有健康码无
尷尬场
有发生。而常常感受到这
种尴尬
恰是最需要
隄供便
群人:老年
新技术层出不穷,智能化、数宇化让社会运转更加高效
众多老年人带来一道难以
越的“数宇鸿沟
国互联
网民规模达9.04
联网普及率达64
60岁及
网民占比仅为
据国冢统计局发
数据,到2
年底,60周岁及以
这两项数据推箅,有
年人没能及


(《支付难、看病难、孤独感加
老人迈过“数字鸿沟
民日报海

明,年在包念还年的是数明使用,技不同产图的人,考相关
度设计的人未能充分考虑到老年
现实特征
互联
术和产
要使
群,互联
的新技术、新产

往都以年
户为核
虑老年用户的体
预约挂
有健康码不能乘坐
使用购票软件买车票
看起来是老
人不会用智能手机、不会下载和使用相关应用造成
制度设计环节将老
年群体的特征考虑进去
更多线下操作的选择

尴尬

部分老年人想要主动融入互联网生活

乏足够

如何
因此,老
数字鸿沟”问题,表面上看

题,实


联网技术并不是“鸿
罪魁祸首
将本来就横亘在老年人和
社会
年人受困“数字鸿
把问题都推给新技术》


共8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