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驻马店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终考试语文试题 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驻马店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终考试语文试题 PDF版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5.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2-02 22:48: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1、A(B.以偏概全,根据原文第二段“是一种立足于此世间的文化”可以看出“注重生生世
世的生命和意义”错误。C.“就能使‘共在’的‘主体间性’具有意义、价值和生命”说法
过于绝对。D.“乐感文化”偷换概念,原文为“最终将中国‘乐感文化’这一‘文化——心
理’结构内在的诗性智慧完满呈现出来”的主语是“‘乐感’的人性追寻”。)
2、D (“分别从‘乐生’‘乐群’‘乐观’‘乐感’四个维度解释儒家经典《论语》”曲解文意,
原文为“笔者尝试从《论语》来看‘乐感文化’的内涵并进行分析”。)
3、C (“都体现着‘孔子生活之乐’”错误,“爱众亲仁”体现的是“乐群”的生存智慧。)
4、C(“各个领域都适用这一理念”于文无据)
5、A(时态错误,将未然说成已然)
6、(1)把握技术前沿和运行规律,了解受众的需求和阅读习惯,找准自己的定位。(2分。
抄原文,但不带“受众群体”或“群体需求”的,扣1分。)
(2)重视内容建设,坚持以质量取胜,推出更多优质的作品。(2分)
(3)注重对人才的技能培训和专业化建设,培养既具有传统媒体素养又掌握新媒体技术的
全面人才。(2分。能答出“重视能力的培训”和“打造专家型记者”的,即可给2分。)
7、D(文章通篇采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修辞效果的分析也是围绕拟人手法进行的。“纵
横捭阖”不是本文的写作特点。)
8、(1)心理描写。如“它心平气和地吸纳沙漠里的露气,心无杂念” 突出了沙拐枣超然脱
俗的高贵品格。(2分)
(2)肖像描写。如“一节一节,以曲为美……稀疏而不稠密” 突出了沙拐枣的简洁
遒劲。(2分)
(3)对比手法。把沙拐枣与沙滩蛇、红嘴鸦儿、沙蜥蜴等小动物进行对比,通过小动
物的世俗尘嚣,突出沙拐枣超然脱俗的高贵品格。(2分)
(4)环境衬托。文章七、九段对“贯穿寂寥,贯穿粗暴,贯穿古今”的沙漠和“肥大
的凶猛的风”的描写从侧面衬托了沙拐枣强大的生命力。(2分)
(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得6分,每一点能答出手法并结合文本进行分析即可。)
9、(围绕文本自选角度,符合逻辑、言之成理即可。点出优秀品质2分,解析文本2分,启
示2分,共6分)
例一:沙拐枣具有遗世独立、超然脱俗的优秀品质。沙拐枣早已厌倦了沙漠里这些世
俗尘嚣,它以一种超然脱俗的心态俯瞰着整个沙漠,享受着属于自己的光阴。启示是,“不
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只有跳出世俗,才能获得超然、活得通透、活出真我。
例二:沙拐枣坚守本心、自强不息。沙拐枣与亘古不变的寂寞、残暴的沙漠对抗时,
那份洞明与从容让它能够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保持静默,在静默中蓄积力量,等待重获生机。
它的生长也给人类极大的启示,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对困厄的处境,我们应该坚持自我,
永不言弃。
例三:沙拐枣随遇而安、坚定乐观。沙拐枣“借风传播,随遇而安,在流沙上也能萌
芽拔节”让人想到生命的坚韧与顽强;沙拐枣浩浩荡荡一直恣意盛放到六月,它“繁花似锦,
极尽奢侈”的生命怒放会让每一个生命都为之动容。它让我们更热爱生命、热爱生活。
10、 C
11、 A(“‘京’‘师’单用,旧时均可指国都”错,“京”字单用可以称国都,“师”字单
用,不可以称国都。)
12、 D( “宋太宗时”表述有误,原文是“乾德三年”。而且知道宇文融排挤张说最终
身败之事并不能说明王祐通晓历史。)
13、(1)卢多逊与侯陟友好,侯陟趁机控告王祐,卢多逊平素憎恶王祐不依附自己,就让王
祐出朝任镇国军行军司马。
(关键词“善”“比”“出”的翻译各1分,大意2分)
(2)何况我与你在江边捕鱼打柴,与鱼虾结伴,以麋鹿为友。
(关键词“渔樵”的活用现象、状语后置句的翻译、“侣友”的意动用法各1分,大意
2分)
参考译文
王祐,字景叔,大名莘县人。祖父王言,在唐朝为黎阳令。父亲王彻,举为后唐进士,
官至左拾遗。王祐年少时专心研习词学,性格倜傥有英气。后晋天福年间,通过书信见到桑
维翰,桑维翰称赞他词藻华丽,因此闻名京城。邺帅杜重威征召他为观察支使。后汉初,杜
重威移师镇守睢阳,反复无常,内心不安,王祐曾经劝说他,让他不要反叛后汉,杜重威没
有听从。王祐因此被贬为沁州司户参军,于是他写信给同乡朋友以表明自己的志向,文辞优
异卓越,人们多称颂他。王祐在后周为官,历任魏县、南乐两县的县令。太祖接受禅让,任
命他为监察御史,由魏县移为光州知州,又提升为殿中侍御史。乾德三年,任知制诰。乾德
六年,加官集贤院修撰,转任户部员外郎。太祖征伐太原,已经渡过黄河。各州的军粮聚集
上党城中,车辆堵塞道路,皇上听到这件事,将要按照拖延滞留加罪转运使。赵普说:“六
军刚刚到达,如果转运使因此获罪而传闻出去,敌人必定说我们储备不充分,因此窥探我们
了,这不是声威远播(威慑远方敌人)的办法。(如果)派能够处理繁重难办事务的人,前
去此州就足够了。”立即命令王祐为潞州知州。到潞州后,军粮不缺乏了,道路也没有堵塞。
军队回来,召王祐回朝。适逢符彦卿镇守大名,治理很不当,太祖用王祐代替他,派他观察
符彦卿的动静,告诉王祐说:“这是你的故乡,就是所谓的衣锦还乡了。”王祐用全家来担保
符彦卿没有罪,并且说:“五代的国君,大多因为猜忌而斩杀无辜,所以他们享有国家的年
数不长,希望陛下以此为戒。”符彦卿因此免于被治罪,所以世人说王祐有阴德。朝廷接着
用兵岭表,王祐改任襄州知州。湖湘平定,王祐调任潭州知州。召回朝廷,摄判吏部铨。当
时左司员外郎侯陟从扬州回来,任判铨,王祐判门下省,侯陟选用官员,王祐多有驳回纠正。
卢多逊与侯陟友好,侯陟趁机控告王祐,卢多逊平素憎恶王祐不依附自己,就让王祐出朝任
镇国军行军司马。太平兴国初,王祐改为河中府知府。入朝任左司员外郎,任中书舍人,充
任史馆修撰。不久,任开封府知府,因病请求告老。太宗说王祐的文章和高洁的节操都著名,
特授他为兵部侍郎。一个多月后去世,享年六十四岁。当初,王祐掌管诰命,卢多逊为学士,
暗中排挤赵普,卢多逊多次讽劝王祐依附自己,王祐不听从。一天,王祐用宇文融排挤张说
的事劝说卢多逊,卢多逊更加不高兴。等到赵普再次进入朝廷,卢多逊果然身败,与宇文融
的事很相似,有见识的人都佩服王祐的先见之明。
14、D (颈联由木芙蓉引发联想并运用典故,并非“是为抒发对屈原的讴歌与赞颂之
情”,而是将木芙蓉与芙蓉进行对照,表现其生长环境与芙蓉不同。)
15、 含意∶希望有人勤来观赏,不要让木芙蓉很快随风飘零。(2 分)
感情∶(1)表达了对木芙蓉的喜爱与怜惜,以及对其即将凋落的担忧与不舍;(2 分)
(2)借物喻人(托物言志),以木芙蓉自比,希望早日得到朝廷的眷顾与重用。(2
分)
16、(1)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2)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3)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17、 A(“天造地设”指自然形成而合乎理想,“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精
巧。“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表达不同区域的人存在相互关联,与后文文意联系更紧密,
并且与本段话题“长江”相照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强调遥远之地依然有知己,
强调情感关联。“耳熟能详”指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家喻户晓”指每家每
户都知道,与前面“人们”重复。“义不容辞”指道义上不允许推辞;“理所当然”指按道理
应当这样,事情做的对,用于该事已经做完。)
18、D(“奏响”与“协奏曲”搭配,“唱好”与“大合唱”搭配;“奏响”应该放在 “唱
好”之前。整句话内容较多,拆分成两句比用一句表达意思更清晰。)
19、A(文中“一带一路”的引号表示具有特定含义的概念的简称,与之相同的是A项
的“薄壳结构”一词。B项的“文”表示着重论述的对象,C项的“慈祥”是特定的反语含
义,D项的“苟活到现在的我”是着重强调的内容。)
20、①它最初流行于民众口耳
②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③也照一照他人和社会
(每句2分,共6分)
21. 示例一:诗篇显示了诗人捕捉语言形象的功力。他灵巧地以“绒毛”来比喻春天
的小雨,贴切地表现了春雨的纤细、轻忽。
示例二:诗人善于用精粹词句来创造形象。他使用“绒毛”一词,综合调动了读者的
视觉、感觉和触觉,进一步把春雨这一形象强化了。
示例三:小诗用语凝练,以俭省的笔墨勾勒了东风化雨、生意盎然的图景,具有清新
轻盈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春之来临的喜悦情怀。
(从角度和文本品读两方面打分。共5分。体现明确的鉴赏角度,思路清晰,2分;扣
住鉴赏角度围绕诗歌本身进行解读,3分。)
22.参照2020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参考立意:
(1)韩信的最高理想是“抱王霸之大略,蓄英雄之壮图,志吞六合,气盖万夫”(苏
轼语),并以毕生的努力使之成为现实:树立远大理想;不懈努力,实现理想。
(2)面对恶少的当面羞辱,他忍受胯下之辱,成功后却任命那个让自己从胯下钻过的
人在自己军中做一名军官:隐忍;宽容。
(3)他早年贫寒,寄食于漂母,后用千金报答一饭之恩:心怀感恩,知恩图报。
(4)他秦末大乱之际投奔项羽,未得重用,转投刘邦,最终帮助刘邦击败了项羽,完
成了统一天下的大业:懂得变通,不拘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