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 八年级下册历史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课件(共21张)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 八年级下册历史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课件(共21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2-02 19:56: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自主学习
阅读课文P38—41,思考问题,在课本上做好标注,写清提示词,8分钟左右。
1.1978年农村改革的目的?形式?主要内容?最早开始的地点?
作用?
2.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3.我国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会议?意义(作用)?
在希望的田野上————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在闪烁的霓虹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敢问路在何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本课索引
在希望的田野上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改革的目的?
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在农村改革中第一个吃螃蟹的是哪个地方?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
材料二:“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迈出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流行于凤阳民间的花鼓词
材料一:“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人民公社时期安徽凤阳的一段花鼓词
通过材料分析,小岗村改革之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集中劳动
没有自主权
统一分配吃大锅饭
没有生产积极性
从贫穷走向富裕
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社员签订的全国第一份包干合同书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全年上交(缴)的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孩子养活到18岁。
1978年12月18日晚,在队长的带领下,小岗生产队在全国农村率先搞“包产到户”,这一天,正好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幕之日。
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这是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红手印的“包产到户”契约
中国农民告别饥饿的宣言书
集体的
土地等
生产资料
(公有)
家庭(农户)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承包给
完成上交国家
和集体任务
生产
自主权
剩余
归自己
自负
盈亏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流传于农村的顺口溜》
结合表格,你能说说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作用吗?
农村改革
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