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1、说出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2、对比观察四种现代类人猿和人类起源的示意图,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女娲造人
“人类从哪里来?”尽管历史悠久,扑朔迷离,但科学的发展,正在为此勾画出日益清晰的轮廓。
19世纪,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在仔细比较了人和现代类人猿的相似之处之后,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一类古猿(森林古猿)
观看视频:
《人类的起源》
人类是怎样进化而来的?
新课导入
常见的现代类人猿有长臂猿、猩猩、大猩猩、黑猩猩。
长臂猿
猩猩
大猩猩
黑猩猩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长臂猿
猿类中最细小,行动最快捷、灵活的一种,因其前臂长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南亚、东南亚以及我国的云南省,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猩猩
就是平常说的红毛猩猩,生活在亚洲的婆罗洲和苏门答腊岛的丛林中。它们没有制造工具和改善生存环境的能力,也不能像人类这样进行语言和文字的交流。
大猩猩
是灵长目中最大的动物,分布在非洲西部和东部赤道附近的丛林中。
大猩猩体型雄壮,面部和耳上无毛,额头很高,下颚骨比颧骨突出;犬齿发达,有与人相同的牙齿排列,并且和人一样有各不相同的指纹。
黑猩猩
和人类的基因相似度极高,是仅次于人类的最聪慧的动物,分布在非洲中部和西部的热带雨林中,其行为与人类相似,能使用工具,对于人类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注:在种类繁多的动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黑猩猩。
1.这些类人猿今天分布在哪些地方?它们的生活方式有什么共同点?
观察与思考
(P3)
答:分布在亚洲,非洲等地的热带雨林中。都是依靠从大自然中获取食物来生存,没有制造工具和改善生存环境的能力,也没有语言文字的交流。
2.类人猿在形态结构上确实与人有许多相似之处,但究竟在哪些方面与人有根本的区别呢?
答:根本区别有三点(P3):
1.运动方式。类人猿虽然能下地,但不能真正直立行走。
2.脑发育程度。手远不如人类灵巧,大脑和智力还远逊于人类,无语言文字能力。
3.制造工具。类人猿会使用自然工具,但不会制造工具。
3.随着人类数量的不断增加,类人猿的数量却日益减少,为什么会这样呢?
答:人类具有制造和使用各种现代化工具的本领,使得其适应自然环境、改造自然的能力空前加强,人类种植、养殖技术的提高,加强医药卫生保健,建设生活空间等做法,使人类的数量急剧增加。类人猿至今仍然处于听天由命的境地,人类开发类人猿生活的森林,获得木材、耕地,类人猿因缺少生存空间而数量日益减少。因此,让类人猿能够在自然环境中生存下去,是人类的义务,需要全人类提高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并规范自己的行为。
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曾广泛分布于非洲、亚洲、欧洲地区,特别是非洲热带丛林。(P3下)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地形变化
气候变化
森
林
古
猿
草地
森林
类人猿
人类
总结(见P4上)
(森林大量消失)
观看视频:
《人类的进化历程》
巩固理解
下列关于现代类人猿与人类区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运动方式不同
B.祖先不同
C.制造工具能力不同
D.脑发育程度不同
B
外因
内因
在1000万至2000万年前,地壳运动剧烈,地球上相继出现了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等山脉,在东非则形成了全长6000多千米的大裂谷。当时气候也发生了剧烈变化,在地形和气候的巨大变化的影响下,东非大裂谷地区原先的热带丛林,有一部分变成了
。
下地生活的森林古猿,在生活环境的影响下,它们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也逐渐发生变化,才逐渐进化成人类。
森林古猿进化的原因(P4)
从猿到人的进化
化石
生物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
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和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行的痕迹等),由于某种因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
森林古猿进化为人类的证据——化石
露西的骨骼化石
生活在300万年前的少女露西化石:髋骨较宽阔;上肢骨和下肢骨在形态上发生了变化;下肢骨更
,更有利于
。
粗壮
直立行走
观看视频:
《露西》
1.直立行走,前肢解放
下地生活的那部分森林古猿,由于环境的改变和自身形态结构的的变化,一代一代地向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前肢则解放出来。
人类起源与发展过程中的变化(P5)
注:直立行走是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志!
2.使用工具,制造工具
前肢解放的森林古猿能够使用树枝、石块等来获取食物、防御敌害,臂和手逐渐变得灵巧,制造的工具越来越复杂。
3.大脑发达,产生语言
学会了用火,大脑也越来越发达,在群体生活中产生语言。
用火烧烤食物,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复杂而精巧的工具的制造和使用,又促进了脑的发达,使他们能够想出各种办法来解决困难;大脑中主管语言的区域日益完善,丰富的语言,使相互之间能更好地交流与合作。
巩固理解
在森林古猿进化成人的历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是( )
A.直立行走
B.产生语言
C.防御敌害
D.制造工具
A
2.不是类人猿与人类根本区别的是(
)
A.
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
B.
内脏器官不同
C.
脑发育的程度不同
D.
运动方式不同
B
技能训练
区分事实和观点
1.事实是指事情的真实情况,包括事物、事件、事态,即客观存在的一切物体与现象。
2.观点是指从一定的立场或角度出发,对事物或问题所持的看法。
3.事实与观点的联系:人们的观点是根据事实提出的。对于同一个问题,因为研究的方法和手段不同,可能会发现不同的事实,提出不同的观点。对于同一个事实,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观点。
分析完成P6判断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观点?
小结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森林
古猿
地球环境
发生变化
森林
进化
现代类人猿
稀树草原
进化
人类
1998年,美国生物学家古德曼提出应该把类人猿都归入人科,而把黑猩猩归入人属。以前,已有多项研究表明人和黑猩猩在遗传上的相似在98%以上。后来,古德曼和他的同事研究发现,像以前的研究所表明的,黑猩猩与人的亲缘关系最近,甚至超过了它们与大猩猩的亲缘关系。
你知道吗?
其实,把黑猩猩和人归入同一属,也并不怎么辱没了人。黑猩猩的行为表现出相当程度的人性,例如它们能够制造工具、有推理能力、自我意识、移情能力(即能够意识到其他意识的存在,设身处地地猜测其他个体的想法。人类在3岁以后才有这种能力)、识数能力(经训练后能识别从0到9的数字并从小到大排列)、语言能力(经训练后能使用数百个单词符号,听懂数千个英文单词)、感情能力(例如会为亲属的死亡感到悲伤)等等。黑猩猩经过训练后,能大约具有4岁小孩的思维和语言能力。
黑猩猩和人类一样是高度社会化的动物,而且不同地区的黑猩猩群体还存在不同的社会文化。我们对黑猩猩研究得越多,越是意识到它们与人类并无本质的区别,有的只是量的差异。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认为杀害黑猩猩(以及其他类人猿)的行为,应该被视为谋杀。
注:在非洲某些地方,吃猿肉成为招揽游客的一个卖点。我们也许应该把吃猿肉视为吃人肉,并以谋杀罪起诉偷猎者。
不过古德曼的分类法很难被广泛接受。人类中心主义已根深蒂固。自古以来,人类就认为自己是与其他动物完全不同的万物之灵。达尔文进化论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了人类的动物起源,人类只是进化过程中的偶然产物,而不是进化的方向和颠峰,也不是“最高等”的动物。但是人类中心主义并没有从我们的心中完全被消除。在研究人类与其他动物的关系时,我们仍然习惯于站在人类的立场上,而不是其他动物的立场上。
所谓生物分类不能做到完全客观,而或多或少有些主观,就是人类中心主义的一个借口。甚至古德曼也还没有完全摆脱人类中心主义:他把人类与黑猩猩共同的那个属称为人属而不是黑猩猩属,把人类与猿共同的那个科称为人科而不是猿科。如果我们能够设身处地地站在黑猩猩的立场上看,那么把黑猩猩和人类视为同一个属的兄弟物种,恐怕就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从生物学的角度看,人类可以说是第三种黑猩猩。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