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课件(29ppt+音频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课件(29ppt+音频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2-02 20:06:37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
领导中人民
进行改革开放
学习目标
改革:农村和城市
改革开放前的农村经济
土地归公社所有,农民没有生产自主权,都是集中劳动,每天劳动后统一记工分,干多干少一个样。一天混一个杠,一个杠7分钱正好买三盒火柴,干一天活还不如抓一个母蛤蟆。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决定改革开放。
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许多时候甚至是小人物创造的,发生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故事便是最生动的例子——
内容:
目的:
时地:
方式:
要求:阅读课本P38-39,第一目内容,自学过程中,用荧光笔勾画课本重点知识,注意提示语的标注,如时间、内容、方式、意义等,完成的同学可以同桌核对答案。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分田包
产到户,自负盈亏
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
一、农村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集体的
土地等
生产资料
(公有)
家庭(农户)
承包给
完成上交国家
和集体任务
生产、经营
自主权
剩余
归自己
自负
盈亏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流传于农村的顺口溜》
????
最伟大的功绩就是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
“大包干”以后农村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
最伟大的功绩就是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
“大包干”以后农村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影响: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之初阻力重重。邓小平提到:凤阳县搞大包干,一年翻身,改变面貌,值得研究。明确表态:只要能提高产量,包产到户就是正确的,致富不是罪过。
小岗村的做法受到中央肯定,大包干迅速蔓延全国,小岗村成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
作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农村乡镇企业迅速发展
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
意义:
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知名的乡镇企业
建国后我国农村政策调整
1.1950~1952年土地改革
2.1953~1956年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农业合作化运动)
3.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
4.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
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
》,要求加快以
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2.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3.
城市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4.
城市改革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开始: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步伐。
“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厂区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30多年前描述青岛电冰箱厂
改革前的国有企业
30多年来,海尔集团从一家资不抵债、亏空147万元,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家用电器制造商之一。
这种变化出现的原因是——
措施:①把原来的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
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②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国营厂长、经理联名向省委、省政府写了一封“松绑”公开信:
“……现在体制的条条框框捆住了我们的手脚,企业只有压力,没有动力,更谈不上活力,为此,我们怀揣冒昧地向你们伸手要权……”
③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意义: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在1992年,邓小平到深圳南巡时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通俗说法就是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私营和外资等一切非公有制经济是市场经济,合起来的叫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什么作用?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使中国经济明显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