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名数与复名数的改写
教学内容:
教材第66--69页信息窗4的内容,自主练习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单名数和复名数的意义;
2.掌握高级单位的单名数或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单名数或者复名数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改写的方法,能正确改写。
教学难点:高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复名数。
教学准备 课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
课前老师给大家讲个小笑话,好吗?
我叫小马虎,今年11岁,身高1吨42千克,体重56平方米,长得胖,爱睡懒觉。这不,今天又睡过头了,一觉醒来,一看表,竟然已经8元多了,慌忙起床、刷脸、洗牙,带上1时5分钟钱冲进小吃店(学是要上的,饭也不能不吃呀!),只用了3角时间就吃完了,来到学校,面积3000千克的大操场上同学们正在做早操呢!我怎么好意思进去呢?噢,以后千万不能再睡懒觉了!
谈话:听了这个笑话,你想对小马虎说点什么呢?
1.引导学生明确:
让学生改正上面这段话中用错的单位名称,再隐去情节,留下“名数”,概括“名数”概念——带有单位名称的数叫做名数。
2.谈话:
如果给这些“名数”再分成两类,你觉得应该怎样分?——引出单名数与复名数的概念——只带有一个单位名称的叫单名数,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名称的叫复名数。
学生归类:单名数:56平方米、8元、3角、3000千克
复名数:1吨42千克、1时5分
3.你能举例说一说一些单名数和复名数吗?
理一理学习过的计量单位——“一比高低”(把各种单位名称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台阶图)。
4.说一说这些单位间的进率。
【设计意图:根据小笑话,加深对单位的认识,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提出问题:(展示信息窗四)
谈话:同学们,看这只刚出生的小天鹅体重是200克,长大后的体重是10.5千克。你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问题?
预设:
天鹅长大后比出生时体重增加了多少?
天鹅出生时比长大后体重减少了多少?
(3) ……
2.列算式计算。
学生在练习本上列算式计算。
10.5千克-200克=
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学生质疑:
观察数学信息,单位不相同,怎么计算? 很快想到先写成相同的单位。
温馨提示:小组合作,比赛看谁的方法多,计算的最准确。
汇报预设:
(1)我们小组是这样算的,根据1千克=1000克,把10.5千克改写成用克作单位的数就是把10.5扩大到它的1000 倍,10.5×1000可以直接将小数点向右移动3位。
10.5千克=10500克
10.5千克-200克
=10500-200
= 10300(克)
师及时提示,要求学生总结:高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单名数的方法:(1)用这个数乘两个单位间的进率,如果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10、100、1000、……可以直接把小数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相应的位数。(2)可以这样算,把克改写成千克,根据1千克=1000克,把200克改写成用千克作单位的数,就是把200缩小到它的的千分之一,200÷1000可以直接将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
哪一个小组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我们小组是把低级单位改写成高级单位
200克=0.2千克
10.5千克-200克
=10.5-0.2
=10.3 (千克)
检验:10300克 =10.3千克
作答。
温馨提示:低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单名数的方法:用这个数除以两个单位间的进率,如果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10、100、1000、……可以直接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相应的位数。
师生及时总结: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同学们刚才我们已经学习了单名数的改写的方法,你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完成下面的题目吗?
课件出示: 1米26厘米=( )米
2.39千克=( )千克( )克
生独立做,师巡视,个别指导。
找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1米26厘米=( )米,要先把26厘米化成米字作单位,因为米与厘米间的进率100,所以用26÷100=0.26,再加上前面的1米得1.26米。所以1米26厘米=( 1.26 )米
2.39千克=( )千克( )克 是要把单名数改写成复名数,2.39千克整数部分的2表示的就是2千克,小数部分的39表示0.39千克,化成克直接乘以进率1000得390克,所以2.39千克=( 2 )千克(390)克
师生及时总结:
复名数改写成小数的方法:复名数中高级单位的数不动,作为小数的整数部分;把复名数中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作为小数部分。
五. 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自主练习1:
填写在书上,让学生逐个回答,并说一说填写的理由,根据名数改写的方法,其余同学判断对错,错的及时订正。
2.自主练习
温馨提示:先标出单位,在写上进率。最后在进行练习。
板书设计
使用说明:
1.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注重方法渗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名数的改写正确的前提是学生对各单位进率熟悉,但由于部分学生对于单位之间的进率不是很熟悉,或者说有些遗忘,所以要及时复习。
2.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可能是由于平常不经常应用的原因)掌握的不好,而致使一些学生在解题时出错。
3.个别学生移动小数点不够熟练,解题速度比较慢,尤其是把单名数化成复名数或把复名数化成单名数的习题。对于这种现象要增加练习量。
使用建议:
在教学过程中虽然也有个体互相评价、小组互相评价,但评价手段和方式还不够灵活多样,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发挥各种评价的激励作用,将会更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全面发展。
在教学名数的改写,首先复习单位间的换算,并将低级单位改写为高级单位,高级单位改写为低级单位放在一个课时中进行,问题还是相当多的,第一,学生对单位之间的进率运用很不熟练,第二,对于低级单位改写为高级单位,还是高级单位改写低级单位,学生也较容易搞混,像3.25千克=___千克___克,6千克90克=___千克,这里涉及一个补零的问题,教学有一定的难度,教学时要处理到位。第三,乘进率,或除以进率的时候,小数点的移动是学生的一大弱点,针对这些错误,为了学生掌握的更好,对低级单位改写为高级单位为什么用除法,高级单位改写为低级单位为什么用乘法进行了探究讨论。
未解决的问题:
没有把所学的所有单位练习到位。如:长度单位之间、面积单位之间、质量单位之间的换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