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2 比较小数的大小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2 比较小数的大小苏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2-03 07:07: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小数的大小比较
教材分析:
教材通过解决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探索比较一位小数大小的方法。这样做,一方面容易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寻找比较方法提供背景支撑;另一方面使学生体会小数大小的比较是有实际意义的,更好地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教材先通过例题教学整数部分都是0的两个小数的大小比较,再通过“试一试”比较整数部分为0的小数和整数部分不为0的小数的大小比较。教材没有总结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目的还是强调要学生借助自己的经验和对小数意义的理解来比较大小,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授课对象是小学三年级学生。三年级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正处于心理逐步趋向稳定时期,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一、二年级相比也有质的提高。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技能的学习也正逐步从模仿向创新发展,自信心不断加强,表现欲望强烈,但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相对较弱,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提供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和时机,引导学生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养成自觉参与,学会与人合作的好习惯将有益于学生的一生。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一位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从中进一步学习简单的数学推理。
2.通过运用一位小数大小比较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习惯,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一位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一位小数大小比较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流程:
一、复习旧知
1.读出下面各小数。
0.5 0.8 1.3 2.4 3.9 12.5
2.填一填。
3角=( )元=( )元
5元6角=( )元
0.5元=( )角
3.6元=( )角
3.比较下面各数的大小。
123○32 456○856 423○416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为新课做铺垫,让学生温故而知新,体现数学知识的连续性。】
二、情境引入
1.课件出示教材第90页主题图,谈话引入:今天天气真热,童童想到冷饮店买些冷饮。
请大家观察价目表,看看这里有哪些品种的冷饮,价钱分别是多少?
学生看图,教师指名说说每种冷饮的名称和价钱。
教师整理板书:雪糕0.8元,冰棍0.6元,冰砖1.5元,蛋筒2.2元。
提问:通过这些商品的价钱,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自由提出问题)
【预设: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顺理成章的提出一些“两种冷饮哪个贵些”这类比较性的问题】
2.谈话:童童想买雪糕和冰棍,她想知道哪个贵一些,你能帮她比一比吗?
揭题: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
【设计意图:以谈话的形式想到冷饮店买冷饮呈现出小数,让学生感悟到数学数学源于生活,数学就在身边,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探求性知识的欲望。】
三、交流共享
1.教学例3。
提问:如何比较0.8和0.6的大小?
课件出示:0.8 ○ 0.6
【预设:学生分组后能自行总结出整数部分相同的小数的大小】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并选派代表交流、汇报想法。
想法一:0.8元是8角,0.6元是6角,8角大于6角,所以0.8>0.6。
想法二:0.8=,0.6=,>,所以0.8>0.6。
出示两个正方形,让学生在正方形中分别涂色表示0.8和0.6,再比一比。(得出0.8>0.6)
小结:整数部分相同,比小数部分。
2.试一试。
提出问题:比一比雪糕和冰砖的价格,并和同学说说你是怎样比的。
【预设:换数字让学生自己探讨】
出示:0.8 ○ 1.5
(1)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小组选派代表汇报想法。
想法一:0.8的整数部分是0,1.5的整数部分是1,那么0.8肯定小于1.5,所以雪糕便宜。
想法二:0.8写成分数是,<1,而1<1.5,所以0.8<1.5,雪糕便宜。
想法三:因为8比15小,所以0.8<1.5,雪糕便宜。
(2)谈话:同学们说得很多,这些方法都能比较出它们的大小,我们还可以用数轴来表示这两个数。
(出示数轴图)提问:你能在数轴上标出0.8和1.5的位置吗?
学生在教材中的数轴上标出两个小数的位置。
学生汇报交流,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小结:整数部分不相同,比整数。
(3)引导:在数轴上标出0.6,比较0.6、0.8和1.5这三个数哪个最大,哪个最小。
学生独立标出位置,并比较大小。
(4)任意选两种冷饮,比一比价格,再说说你是怎样比的。
学生在小组里交流,主要比较以下三种情况:
0.8○2.2 0.6○2.2 1.5○2.2
组织学生在班级中交流比较的方法,师生共同讲评。
比一比:四种饮品,哪种冷饮最贵,哪种最便宜,你是怎么知道的?(指名回答)
3.小结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提问:我们在比较小数的大小时,可以采用什么方法来比较?你有什么好的想法?
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再全班交流,最后教师总结。
(1)采用换算单位法,把较大的单位换算成小的单位。
(2)数轴比较法,先把这些数依次在数轴上标出,然后比较其大小。
(3)整体比较法,即位数相同,从最高位比起,相同数位上的数谁大这个数就大;位数不同,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这个小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时候,就比较十分位上的数,十分位上的数大,这个小数就大。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小组探究学习,让学生从探究学习中切实感悟到数学就在身边,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使学生体会小数大小的比较是有实际意义的,更好地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在探究学习中总结小数的比较方法,同时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和时效性。】
四、反馈完善
(一)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91页“想想做做”第1题。
(1)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
提问:从图中你能知道两条彩带各长多少厘米吗?(6厘米和9厘米)
再问:用分米作单位,这两条彩带分别长多少?
再问:你能比较这两个小数吗?(0.6分米<0.9分米)
(2)要求:先写出小数再比较大小。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并说说想法。
2.完成教材第91页“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先根据图中的涂色部分写出小数,然后比较大小。
指名汇报,汇报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比较方法。
3.完成教材第91页“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先回顾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再独立完成,完成后指名汇报。
4.完成教材第91页“想想做做”第4题。
让学生先在数轴上标出数,然后按顺序把三个数填入括号内,最后集体交流,说说比较的过程。
(二)拓展练习
【预设:学生按常理思考问题方式,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1.三只青蛙跳远比赛成绩如下:
斑点青蛙 大嘴青蛙 鼓眼青蛙
0.9米 0.8米 1.1米
谁跳的最远?谁第二?谁第三?
【预设:通过反向思维来解决问题】
2.刚刚结束的运动会在短跑项目上出了一点麻烦,记录员没能记清运动员的成绩,只记下了他们的名词请同学们来帮忙。
已知张辉第一,高林第二,王涛第三,范刚第四,下面是他们四人的成绩,8.5秒、7.9秒、8.2秒、7.6秒,你能说出他们每个人的成绩是多少吗?
3.想一想,填一填。
从1,3,8这三张数字卡片中每次选出两张,和小数点组成一个小数。一共能组成( )个不同的小数,其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培养学生从数学到生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再进一步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通过对小数的大小比较,加深学生对小数含义的理解,加强整数和小数的联系,分数和小数的联系。 让学生体会掌握比较小数大小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作用,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五、课堂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谈收获中再次复习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从而使知识结构完善,达到巩固的目的。】
板书设计:
小数的大小比较
0.8>0.6 0.8<1.5
整数部分相同,比小数; 整数部分不同,比整数。
设计思路:
教学时先通过复习旧知,让学生温故而知新为新课做铺垫,然后以课件出示主题图谈话引出买冷饮,哪哥贵一些这一话题。要使学生明确哪种冷饮贵些其实就是比较它们价格的大小。在此基础上,可以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寻找比较的方法,通过交流,相互启发。除了课本插图提示的几种方法之外,学生还很容易想到,直接看到小数比大小。实际上是把整数比大小的方法,迁移到小数中来。随后教师出示数轴,让学生找出三种冷饮在数轴上的位置,以此验证直接比较的结果是否正确。最后完成“想想做做”的练习时,第1题和第2题是看图写出小数,由图来比较大小。第3题学生可利用学后总结的方法来完成。第4题让学生借助数轴看图比较大小。第5题是以元为单位的小数比大小。拓展练习让学生根据给出的成绩分别比较得出三只青蛙跳远比赛名次和四位学生短跑的名次。练习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清楚表示跳远成绩的小数越大,名次就越前,而表示跑步成绩的秒数越小,成绩就越好。如果学生不注意审题,就很容易搞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