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测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
1.看拼音,写词语。
明明一有空就会去huā
p?(
)中
sōu
xún(
)各种虫子。一次,他捉到了一只
xī
shuài(
),并把它放到了一个
jiān
yìng(
)的bō
li(
)瓶子里。晚上,瓶子里传出了
qīng
cuì(
)的声音。声音虽然
dān
diào(
),但明明丝毫不觉得wú
liáo(
),对“会叫”的瓶子爱不释手。
2.根据“蒙”字在字典中的解释,回答下面问题。
(1)“这小世界不但被表盖保护着,还被一层玻璃蒙着。”这句话中的“蒙”字的读音是
,应选第
个解释。
(2)“数学测试时,一道选择题难住了我。我绞尽脑汁也解不出,只能随便蒙了一个答案。”这句话中“蒙”字的读音是
,应选第
个解释。
3.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学弈(yì)
鸿鹄
(gào)
丑恶(è)
见做知著(zhù)
B.汝辈(r?)
埋怨(mán)
年庚(gēng)
赴汤蹈火(
shāng)
C.屏幕(píng)
弗若(fó)
测量(liáng)
蒙头转向(mēng)
D.蝎子(xiē)
蝈蝈(guō)
系统(xì)
势如累卵(l?i)
(2)下列选项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辩论
争辨
可空见惯
B.机械
柔和
声泪俱下
C.领域
砂锅
全神惯注
D.维恐
盐酸
见微知著
(3)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父不在,乃呼儿出
乃破琴绝弦
B.故园无此声
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C.一人虽听之
虽与之俱学
D.为设果,果有杨梅
为是其智弗若与
(4)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应该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
,有所
,有所
,有所
。
停止的论点,悲观的论点,骄傲自满的论点,都是错误的。
①发明
②发现
③创造
④前进
A.②①③④
B.②①④③
C.①②④③
D.①②③④
(5)下列名句与“见微知著”意思不相似的一项是(
)
A.见一时而知深秋,窥一斑而见全豹。
B.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C.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D.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突击队员乘胜追击,一举粉碎了敌人的神机妙算。
B.小山似的海浪一个接着一个,锲而不舍地扑向海岸。
C.他在我面前夸夸其谈,使我深受启发。
D.学校辩论赛上,王嘉同学语无伦次地逐一论述,把对手驳得哑口无言。
(7)“不管怎么说,他们得有个老师吧?”与这句话意思不同的是(
)
A.不管怎么说,他们得有一个老师。
B.难道他们不需要有一个老师吗?
C.他们有一个老师吗?
D.难道他们可以没有一个老师吗?
(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赵孟頫是元代著名的书法家,《兰亭集序》就是其代表作之一
B.赵孟頫的楷书运笔自然,点画多姿,具有行书的笔意
C.《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是一篇科幻小说,作者描绘了未来学生学习的场景。
D.《两小儿辩日》中“孔子不能决也”体现了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
4.选词填空。
不懈
不屑
(1)玛琪脸上露出鄙夷(
)的神情:“学校?学校有什么好写的?”
(2)只有(
)地努力,才有可能成功。
诞生
产生
(3)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
)了。
(4)同学之间关系处理不好就会(
)矛盾.
5.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孰为汝多知乎”中“为”同“谓”,意思是“说;“知”同“智”,意思是“智慧”。(
)
(2)“通国之善弈者也”中“善”字的意思是“擅长”,因此我知道”多愁善感”的意思是有很多忧愁擅长感伤。(
)
(3)“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意思是敏锐地发现问题,坚持不懈地思考、探索,才能深入地解决问题,发现真理。(
)
6.根据所学知识完成练习。
(1)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
,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
,
而射之。虽与之俱学,
。
(2)事物发展到极点就要改变它,改变它就会使事物更加通达,通达才能使事物长久地发展下去,正所谓“
,
,
”。
(3)随着时代的发展,“日新”的思想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只有不间断地更新又更新,日日更新,才能有新的进步,即“
,
,
”。
7.综合实践。
六(2)班就“科技发展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举行了一场辩论赛。
正方:我们的观点是
。因为科技的发展使人类文明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我们用的智能手机和乘坐的高铁,不都是科技发展的功劳吗?
反方:我们的观点是
。理由是
。
例如,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污染了空气……
辩论场面十分激烈,不禁让人想到了
、
等成语。
二、阅读与理解。
(一)蜀鄙二僧
蜀①之鄙②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③,何如?”富者曰:“子何恃④而往?”曰:“吾一瓶一钵⑤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⑥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⑦,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⑧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⑨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
【注释】①蜀:四川。②鄙:边远的地方。③南海:指佛敬圣地普陀山。④恃:凭借,依靠。⑤钵:僧人用的饭碗。⑥买舟:租船。⑦越明年:到了第二年。⑧顾:难道。⑨而:但是。
1.解释加点字的含义。
(1)吾欲之南海(
)
①相当于“的”
②往,到……去
③代指他
(2)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
)
①欲望,欲念
②喜欢,爱好
③想要,希望
2.与这篇文言文表达的主题最接近的成语是(
)
A.买椟还珠
B.掩耳盗铃
C.刻舟求剑
D.愚公移山
3.结合注释翻译画“
”的语句。
4.作者分别举“
”“
”的例子,采用的是
的表现手法,这样写,是为了说明人之为学,关键在于
。
5.到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了,他去告诉富和尚……他们两人可能会有一段怎样的对话?想一想,然后写下来。
(二)洒满汗水的“路口”
发明大王爱迪生有句名言:①“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这句话是对成功之路的高度概括。然而,这么多的汗水,都洒在了攀登“顶峰”的路上吗?不尽然,事实上,所有成功者无不在寻找②“路口”的过程中洒下了大量汗水。
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年轻的时候,有一次从梯子上掉下来,人们惊慌失措地跑向爱因斯坦,可谁想到,爱国斯坦已经完全忘记了身体上的疼痛,正思考着另一个问题:“我为什么会笔直地掉下来?哦,看来物体总是沿着阻力最小的方向运动。”这一小小的事故对他研究“广义相对论”带来了很大启发。
也许你同时想起了牛顿与苹果落地的故事和瓦特与蒸汽顶壶盖的故事吧?这三个故事有个共同点,就是有人能对日常生活中普通的事进行思考,从而有了重大发现和发明。这三个主人公都被后人称为③“科学巨匠”。他们是否三生有幸、福星高照呢?请大家想一想,谁没有见过重物下落呢?谁没见过沸腾的开水产生的蒸汽顶开壶盖呢?谁没见过从高处掉下来的物体呢?为什么真理没被我们发现呢?
一个一心想当飞行黄的男孩来找空军上将,问他怎样成为一名飞行员。上将没有回答他,而是带他一起去郊游。回来后他对男孩说:“我发现四件小事会妨碍你成为飞行员:一是你只知道敲门,没发现有门铃;二是你在车站忘记了车票搁在哪里;三是由你做记录时,你不确定是否带了铅笔;四是你把我的住所门号记错了。你说,人们会把一架飞机交给一个这样的④”细心人”吗?”
事实证明,从偶然中发现真理的科学家们并不是运气好,大自然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碗水端平的。只有付出辛勤的汗水,养成留心观察、用心研究的习惯的人才能够发现成功的“路口”,从而踏上成功之路。
1.短文中标序号的引号分别表示:①(
);②(
):③(
);(④(
)
A.讽刺或反语
B.直接引用
C.特定称谓
D.特殊含义
2.短文题日中的“路口”指的是
,第一自然段中“顶峰”指的是
。
3.用“
”画出短文说明的观点,与这句话意想最接近的一句名言是(
)。
A.发现问题的能力比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
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C.不要迷信书本,也不要迷信权威。
D.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
4.短文第一自然段引用了爱迪生的话,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结合短文内容说说。
5.你还知道哪些人付出辛勤的汗水后,发现了成功的“路口”,从而踏上成功之路呢?请举例说明
三、表达与交流。
如果你乘坐时光机来到了千年以后,你会做些什么?那时的世界会是什么样的?那时会有哪些新的科学技术?你会有哪些奇特经历?将你想象的内容写成一篇习作。不少于450字。
答案:
一1、花圃
搜寻
蟋蟀
坚硬
玻璃
清脆
单调
无聊
2.(1)méng
②
(2)mēng
②
3.(1)D
(2)B
(3)A
(4)A
(5)D
(6)B
(7)C
(8)A
4.(1)不屑
(2)不懈
(3)诞生
(4)产生
5.(1)√
(2)×
(3)√
6.(1)专心致志
有鸿鹄将至
思援弓缴
弗若之矣
(2)穷则变
变则通
通则久
(3)苟日新
日日新
又日新
7.科技发展利大于弊
科技发展弊大于利
示例:现代科技给人类生活带来了舒适与方便,可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唇枪舌剑
针锋相对
二、(一)
1.(1)②
(2)③
2.D
3.人们确立志向,难道还比不上四川边远地区的那个和尚吗?
4.贫僧人
富僧人
对比
坚定目标,并朝着目标前进
5.示例:
穷和尚说:“我凭借一个瓶子和一个饭钵就出发了。一路上越过了高山,经过了村庄……”富和尚听后,不由得有一种惭愧的感觉,觉得自己很没用。穷和尚拍拍富和尚的肩膀说:“你虽然没有去过,但我说给你听,你一样有收获。”富僧人听后,红着脸使劲地点了点头。
(二)
1.①B
②D
③C
④A
2.研究的问题
研究的成果
3.只有付出辛勤的汗水……从而踏上成功之路。
A
4.短文引用爱迪生的话,便于说理和表情达意,为观点和看法提供有力的证据,增强短文说服力。
5.示例:居里夫妇历经千辛万苦发现了镭元素和钋元素。
三、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