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4.8.1 人类的食物-探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4.8.1 人类的食物-探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2-03 10:14: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探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PAD 课堂下的信息化技术融合教学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来自北师大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第 8 章第 1 节《人类的食物》,是
这一节第二课时的内容。学生学习了第一课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后,在课堂上总
追问教师如何知道食物中含有这些物质,如何用实验来探究食物中含有这些营养
物质。为保护学生提出问题的欲望和能力,教师引导学生围绕自己提出的问题开
展探究,设计了《探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系列实验》,师生进行了共同探究。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第一课时的学习中,已经知道了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对于食
物中含有的营养物质有一定的认识,如知道面粉富含淀粉。但如何鉴定食物中是
否富含某种物质还不是很清楚。初一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动手
能力与合作能力。学生基本都能熟练操作 PAD。但是对于科学原理和严谨的科学
操作还有一定距离,因此可以通过魔术表演、微课学习、PAD 辅助等方式帮助学
生完成本节课的目标,提高学生的科学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说明鉴定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原理;描述不同乳制品中的蛋白质含量
2.能力目标
通过鉴定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与测定蛋白质含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通过信息化教学提高学生的信息化素养与创新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认同合理膳食,关注食品安全;认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四、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鉴定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课堂时间紧张,容易导致学生
对实验原理掌握不牢固、实验结果分享不全面,特别是实验数据的统计往往需要
花费大量的时间,从而导致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讨论很仓促,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是
本节课需要突破的难点。
五、设计思路

为突破以上重难点,本节课借助移动终端 PAD 实现了多种信息化教学工具的
融合,主要包括 AiClass 云课堂、在线协作 APP 石墨文档、个人微信公众号。
本节课包含 2 个实验,其中实验一探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为必做实验,实验
二测定不同乳制品中的蛋白质含量为选做实验。通过 PAD、多样化的微课、丰富
的实验器材实现个性化学习与分层教学。
六、教学流程图
七、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微信公众号助力移动学习与泛在学习
课前将学习资料《探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微课、《测定蛋白质含量》微课、《如
何使用研磨过滤器》微课上传到个人微信公众号,以文章的形式推送,学生根据
自身情况自主预习,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可以较快掌握实验原理以及新仪器研磨过
滤器的使用。
2、课中教学过程--PAD 教学实现个性化学习与分层教学
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展示兴趣小组同学 兴趣小组同学分享自
①学生分享, 的早餐或午餐图片。 己的午餐都有哪些食
教师提问我们如何确定食物中真的含有这些 物,这些食物都包含
营养物质?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探究食 哪些营养物质。
物中的营养物质。
课前用米汤在一张白纸上写上字,待干后没

学生用喷瓶将神奇的
溶液喷到白纸上,然
②魔术表演,
激发兴趣
引导学生揭秘魔术--淀粉遇碘变蓝。那么我 后出现了“我爱生物
们如何鉴定蛋白质以及脂肪? 老师”几个蓝色大字。
设计意图:小魔术的方式展示鉴定淀粉的实验原理,这大大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热情高涨,表现出强烈的探究欲望。
1.播放《鉴定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原理》视频。 1.观看视频,学习基
③微课助力, ②蛋白质遇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2.展示利群超市琳琅满目的乳制品,引发学 2.学生思考不同乳制
生思考不同的乳制品中蛋白质含量一样吗? 品中蛋白质含量是否
初步了解实验原理与
实验步骤。
3.介绍实验材料用具与材料。实验托盘分为 3.检查实验用具。
三个区域:基本装置、自主选用装置、待测
定食物。
设计意图: 给学生提供不同的实验材料,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
各小组的待测定的食物都不同,通过在线协作汇总结果,全班分享。
同时不要求唯一的实验方法,给学生提供多种实验用具,激发学生
的创新精神。
4.通过 PAD 给学生推送多种学习资源。
微课 1《鉴定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原理》
微课 2《如何测定蛋白质含量》
4.学生根据自己的实
验材料和兴趣自主选
择需要学习的微课。
④小组合作, 微课 3《如何使用研磨过滤器》
动手实验 5.小组动手做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单独指导每 5.小组内组员分工合
个小组。 作,动手进行实验。

设计意图:通过 PAD 推送学习资源,学生如果对于实验原理没有完
全掌握或者疑问便可反复观看,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同时 PAD 实现
了分层教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选择想学习的知识。
6. 教师将课前在 AI CLASS 平台设计好的任 6.学生做实验的过程
务通过 PAD 推送给学生。
中,小组代表将小组
的结果分别上传到相
⑤PAD 助力课 任务 2:将食物所含营养物质鉴定结果填写 关的任务下。
堂,云汇总实 到云表格 1
设计意图:传统课堂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实验数据的处理很难将十
几个小组的数据都收集起来处理好。在本节课中学生分小组在 PAD
输入实验数据,后台会自动汇总求平均值,并自动生成柱状图。在
线协作工具的加入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3 分钟就可完成。
学生介绍自己的鉴定
⑥分析实验 教师在大屏幕上展示学生的实验结果。请不 学生自己归纳食物中
结果,关注合 同的小组介绍自己的实验结果,并根据大家 都含有哪些营养物
汇总的实验结果就自己的饮食提出自己的建 质。分析不同乳制品
中的蛋白质含量,给
大家今后如何选择乳
制品提供建议。
教师播放视频展示显微镜下细胞中的淀粉粒 观看视频,感受生命
⑦课堂小结, 与脂肪颗粒,让学生感受生命之美,进一步 之美,认识到合理膳
食与食品安全的重要
性。
3、课后延伸--微信公众号为学习插上翅膀
课后,将学生成果如实验结果照片、实验结果表格等分享到微信公众号,跨越时

间和空间分享成果,为生物学习插上翅膀。同时感兴趣的小组讨论如何在显微镜
下观察到淀粉粒和脂肪颗粒,进一步延伸本节课。
八、板书设计
探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1. 实验原理
①淀粉遇碘变蓝;
②蛋白质遇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③脂肪遇苏丹四变橘红色。
2. 实验步骤
3. 感受与收获
九、教学评价
本节课先后进行了校内公开交流、青岛市城乡交流、青岛与香港两地交流,
2019 年 4 月香港佛教正觉中学来青岛交流,在我校香港学生与大陆学生共上这
一节生物课。专家老师的点评如下:
香港正觉中学游美斯校长评价
课堂伊始张老师通过趣味的魔术表演,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手段上,
张老师采用了 PAD 教学,利用 PAD 拓展资源包、自主选择微课学习技术手段很好地实
现了分层教学。特别是张老师给学生提供了许多选择的机会,例如实验材料各小组都不
完全相同以及多种多样的微课让学生快速找到自己需要学习的内容,这是一节很棒的生
物课!
青岛局属教研员薛虓嵩老师点评
张老师本节课在原有课本教材的基础上,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角度出发,结合 pad
教学与在线协作高效地扩充了课堂知识容量。
在教学模式上,张老师利用实验现象照片共享、在线协作填写实验数据等实现了高
效率地在线汇总学生实验数据,并及时与全体同学分享。在实验数据的分析上,分享典
型的失误操作并及时纠正,这对学生的后续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十、教学效果与反思
本节课将 PAD 运用到课堂中,并通过 PAD 融合了多种信息化教学工具,突出
了信息化教学的高效性和实时互动,实现了移动学习、分层教学和个性化学习。

AiClass 云课堂的互动功能充分加强了师生和生生互动;在线协作 APP 石墨文档
的加入,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节约了课堂时间;个人微信公众号跨越了时间
和空间,弥补了放学后学习的空白。
通过课后问卷调查,我们发现本节课有效推动了学生的发展和变化。学生充
分理解了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学生的思维品质,敢于提问、敢于质疑、创造性解
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发展,培养了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