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2021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五章 生物体内的物质运输 章末检测(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版2021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五章 生物体内的物质运输 章末检测(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6.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2-03 19:47: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北京版2021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五章
生物体内的物质运输
章末检测
生物考试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题号



总分
评分
?
?
?
?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阅卷人
???
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
得分
???
1.将带叶的枝条下端插入稀释的红墨水中,过一段时间。将茎横切和纵切,看到被染红的部位是(??

A.?树皮?????????????????????????????????B.?韧皮部?????????????????????????????????C.?形成层?????????????????????????????????D.?木质部
2.柳树的茎能逐年加粗,这是因为茎的结构中具有(??

???
A.?树皮?????????????????????????????????B.?形成层?????????????????????????????????C.?木质部?????????????????????????????????D.?韧皮部
3.下列说法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根、茎、叶中都具有运输水分的结构
B.?根、茎、叶的导管是连通的
C.?导管中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方向是“根→茎→叶”
D.?一般情况下,根毛细胞内溶液的浓度比土壤溶液的浓度小
4.2017年莱芜被评为全国森林城市,在创城期间,全市进行了大量的树木移栽,在此过程中园林工人给移栽后的绿化树“挂吊瓶”,补充水和无机盐,以提高成活率。“挂吊瓶”的针头应插入到茎的(????
)
A.?木质部的筛管??????????????????B.?木质部的导管??????????????????C.?韧皮部的筛管??????????????????D.?韧皮部的导管
5.菟丝子为一种寄生生物,能缠绕在其他绿色植物的茎上,并将其茎分化形成的吸器伸入植物体内吸取现成的营养。菟丝子获取有机物的部位是植物体的(??

A.?韧皮部的筛管??????????????????B.?木质部的筛管??????????????????C.?韧皮部的导管??????????????????D.?木质部的导管
6.俗话说:“笋有多大,竹有多粗”,意思是说竹笋刚出土就与长成后差不多粗细,这说明竹茎的结构中没有(  )
A.?韧皮纤维????????????????????????????????B.?形成层????????????????????????????????C.?木质部????????????????????????????????D.?树皮
7.取甲乙两个相同的带叶枝条,并将乙的叶片全部摘除后,同时插入两个装有红色溶液的烧杯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枝条内红色液体上升速度快?????????????????????????????B.?乙枝条内红色液体上升速度快
C.?两枝条内红色液体上升速度一样?????????????????????????D.?无法确定
8.下列对血小板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具有运输氧气的作用???????????????????????????????????????????B.?具有防御和保护的作用
C.?具有运输二氧化碳的作用????????????????????????????????????D.?具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
9.下列关于静脉、动脉和毛细血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静脉的弹性大于动脉???????????????????????????????????????????B.?肺动脉内流动脉血
C.?出球小动脉内流静脉血???????????????????????????????????????D.?毛细血管连通最小动脉和静脉
10.2020年6月14日是第17个世界献血者日,其主题是“安全血液拯救生命”,口号是“献血,让世界更健康”。下列关于输血和献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B.?对于严重贫血的患者应输入红细胞成分
C.?在没有同型血的紧急情况下,A型血的人可以输入少量的AB型血
D.?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
11.当人体内的血液流经下列结构时,动脉血变为静脉血的是(??

A.?组织中的毛细血管???????????????B.?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C.?肾小球???????????????D.?右心室到肺动脉
12.下图是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时,所观察到的物像(abc代表血管,箭头代表血流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是动脉????????????????B.?c是静脉????????????????C.?b是毛细血管????????????????D.?a、b、c中的血流速度都一样
13.血液成分中,富含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功能的是(??

A.?白细胞?????????????????????????????????B.?红细胞?????????????????????????????????C.?血小板?????????????????????????????????D.?血浆
14.如图为人体某处血管结构和血流方向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b为全身组织内的毛细血管,则a内流静脉血,c内流动脉血
B.?若b为肾单位毛细血管,则c内流动脉血,血液中尿素增多
C.?若b为小肠处的毛细血管,则c内血液中营养物质增多
D.?若b为肺部毛细血管,则c内血液中氧减少
15.小明足部受伤发炎,医生在其左臂静脉滴注抗生素,经跟踪监测,最先发现这种药物在心脏的(??
?)
A.?左心房????????????????????????????????B.?左心室????????????????????????????????C.?右心房????????????????????????????????D.?右心室
第Ⅱ卷
主观题
第Ⅱ卷的注释
阅卷人
???
二、实验探究题(共1题;共6分)
得分
???
16.下面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认识血液的成分时做的两个实验,请根据实验及相关图像回答问题:
实验一:将20毫升的人的血液放入装有几滴5%的柠檬酸钠溶液的量筒中,轻轻振动量筒,静置一段时间(见图一)。
实验二:取少量人的血液制成血涂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图二是看到的物像图。
(1)血液静置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血液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图中的标号①呈淡黄色,是半透明的液体,其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和________。?
(2)当人患肺炎时,图二血液中[________]________的数量会明显增多,它位于图一实验结果中的哪一层?________(填标号)。?
(3)实验一中血液为什么没有凝固呢?小明同学判断是由于在血液中加了柠檬酸钠溶液的缘故。请你推测,柠檬酸钠的作用是________。?
(4)如果以人的血液为材料观察细胞核的形态、大小,不宜选择的血细胞是________。
阅卷人
???
三、综合题(共6题;共60分)
得分
???
17.根据如图回答:
(1)A、B两果实中,不能继续长大的是:________,其原因是切断了运输有机物的________.
(2)枝条上部的叶片不会因树皮环剥而萎缩,是因为________是通过茎里的________向上运输的.
(3)枝条上部位1~4中,会出现明显肿胀的是:________.
18.图是心脏结构示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1)填写下列各标号的名称
[D
]________,[?
E
]________。
(2)血液通过心脏时流动方向的规律是:静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射血功能相适应的是:________心室壁的肌肉比
________心室的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4)血液的流动有一定方向,这是由于心房与心室之间有[2]
________,心室与动脉之间有[1]________,这两种瓣膜只能单向开放,防止血液倒流。
(5)心脏的四个腔中,流动脉血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
(6)体循环的起点是________,终点是________。
19.资料分析
资料一:小明有一些不良饮食习惯,如蔬菜不新鲜不吃;鱼好讨厌,腥味浓刺又多;喜欢炸薯条炸鸡块,几乎餐餐当饭吃;常常来不及吃早餐,赶紧上学去,中午再吃饱饱的等。
资料二:下图表示血液循环系统示意图。
?
(1)资料一中小明若是长时间不吃蔬菜,将有可能因缺乏________而出现牙龈出血等症状。
(2)资料一中小明不喜欢吃鱼是不良的饮食习惯,因为鱼中有较多的易于消化吸收的________,
该物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最早在________内被消化。最终会彻底分解为________物质。
(3)小明常吃炸薯条、炸鸡块,其主要成分是脂肪,它初步在________被消化。
(4)资料二图中的
5
所指的是________血管,内流________血。
(5)资料二图中心脏壁最厚的是[________]________。
(6)资料二图中
3、4
之间有________可以防止血液倒流。
(7)资料二中血液由
2
流出,流经
5、6

3
的循环途经叫________。
(8)资料二中血液由
M

N
处,血液成分中的氧气________(填“增多”或“减少”)。
(9)PM2.5
颗粒物可以透过肺泡壁和毛细管壁进入血液,经过血管________(填数字)最先到达心脏的________(填结构名称)。
20.心脏是输送血液的“泵”,一次心跳包含了心脏的收缩与舒张过程,如图是某同学给心脏工作过程绘制的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心脏在结构层次上属于________,其主要是由________构成的。
(2)该同学绘制的四个图解中,________是正常心脏工作中不可能存在的。若从心房收缩开始,心脏的一个心动周期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
(3)血液由静脉流向心房时,心室的状态变化为________。
(4)心脏内有能够防止血液倒流的________,在C过程中其状态为________,在D过程中控制的血液流向是________。
(5)衡量心脏工作能力的血压一般在________处测量。某一男子体检测得血压为17.8/11.2千帕,你判断其为________(高血压、正常或低血压)。
21.血液是反映人体健康状况的“晴雨表”,通过对血液成分的分析,可以了解身体的许多生理状况。图示和下表是小明检查时的血涂片、血液循环路径及化验单,请你帮他分析下病因:
?
?
(1)依据表格中数据显示可初步判断小明患上了________,医生建议他要多吃含铁和________丰富的食物。
(2)若小明不慎吃坏了东西引起肠道发炎,则血常规化验单中数值明显升高的是图甲中标号[________]。
(3)人体的血液是由图甲中[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其中数量最多的是[________],它的主要功能是运输________,因此,由平原生活的人在进入高原地区初期,该细胞数量会明显________。
(4)图乙中与心脏相连的血管中,流动脉血的血管有________(填数字)。
(5)若图乙中的F是小肠处的毛细血管网,则经过此处后,血液中明显增多的成分是____。
A.氧气
B.二氧化碳
C.红细胞
D.营养物质
22.图A为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写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结构名称:E________;F________。
(2)用图中的字母和箭头写出肺循环的途径:________。
(3)图B为人体血液循环时,血液中某气体的含量变化情况。若横轴中的Ⅰ段代表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Ⅲ段代表组织处的毛细血管,则此气体最可能是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D
考点:探究茎对水和无机盐的运输
解析:茎中输导组织根据其构造和功能的不同,分为两类:导管和筛管。导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质。将一根枝条插入滴有红墨水的瓶中,放在太阳下(促进蒸腾作用),过一段时间,将枝条纵切开来,可以看到染成红色的部分是木质部,因为木质部中的导管是自下而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的管道。
故答案为:D。
【分析】树皮有周皮和韧皮部组成,韧皮部内有筛管和韧皮纤维,筛管可以运输有机物;再往里是形成层,形成层细胞可以分裂增生,向内产生木质部,向外产生韧皮部,使茎不断的加粗;木质部内有木纤维和导管.导管可以运输水分和无机盐,木纤维起支持作用;最里面是髓,储存营养物质.
2.答案:
B
考点:茎的结构
解析:木质茎的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树皮(包括表皮和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和髓。表皮起保护作用;韧皮部包括筛管和韧皮纤维;木质部包括导管和木纤维;形成层的细胞能不断地进行分裂,向外形成韧皮部,向内形成木质部,使茎逐年加粗。可见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茎的结构,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明确:在茎的结构中,包括树皮、形成层、木质部和髓,形成层能分裂产生新细胞,向外形成韧皮部,向内形成木质部,使茎逐年加粗,单子叶植物茎不能逐年加粗,是因为没有形成层。
3.答案:
D
考点:细胞吸水失水的原理,导管及其对水和无机盐的运输
【解析】【分析】AB.根、茎、叶处都有导管并且是连通的,不但把从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而且将植物体连接成一个有机整体,AB不符合题意。
C.导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下而上把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运输叶、花、果实、种子。所以导管中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方向是“根→茎→叶”,C不符合题意。
D.一般情况下,根毛细胞内溶液的浓度比土壤溶液的浓度大,保证根能从土壤中吸水,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植物的生长离不开水,水分在植物体内运行的路线:土壤中的水分→根毛细胞→表皮内的层层细胞→根内的导管→茎内的导管→叶脉的导管→叶片的导管→叶肉细胞→气孔→大气(水蒸气).
4.答案:
B
考点:茎的结构
解析:木质部内有木纤维和导管。导管可以运输水分和无机盐,木纤维起支持作用,因此“挂吊瓶”的针头应插入到茎(树干)的木质部的导管中。
故答案为:B
【分析】树皮有周皮和韧皮部组成,韧皮部内有筛管和韧皮纤维,筛管可以运输有机物;再往里是形成层,形成层细胞可以分裂增生,向内产生木质部,向外产生韧皮部,使茎不断的加粗;木质部内有木纤维和导管.导管可以运输水分和无机盐,木纤维起支持作用;最里面是髓,储存营养物质.
5.答案:
A
考点:茎的结构
解析:筛管是植物韧皮部(树皮内侧)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相邻两细胞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称为“筛孔”。两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筛孔彼此相通。筛管没有细胞核,但筛管是活细胞,运输有机物,方向从上往下;导管位于木质部,运输水和无机盐,方向自下而上。故答案为:A。
【分析】植物体内主要有两条运输管道--导管和筛管。导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
6.答案:
B
考点:茎的结构
解析:草本植物茎包括表皮、薄壁细胞、维管束,其中维管束由韧皮部和木质部组成,没有形成层。形成层是位于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的一种分生组织,能不断的进行细胞分裂,可以不断向内产生新的木质部与向外产生新的韧皮部,使植物的茎不断长粗。由于竹茎的结构中没有形成层,所以,竹笋初钻出土面就有了与长成后差不多粗细。故答案为:B。
【分析】木质茎的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树皮(包括表皮和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和髓。树干的变粗和形成层有关。竹的茎中没有形成层,长成之后不再加粗。
7.答案:
A
考点:导管及其对水和无机盐的运输
解析:植物体的茎中有木质部,内有导管,可以运输水和无机盐,由分析可以知道:植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运输的动力来自于蒸腾作用,而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甲装置内的枝条具有叶片,植物的蒸腾作用比较强,不断的散失水分,从而使枝条的木质部变红,而将乙的叶片全部摘除,蒸腾作用比较弱,枝条内水分蒸发的比较慢,因此甲装置内枝条内红色液体上升速度快.
故答案为:A
【分析】植物的蒸腾作用在把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蒸发到大气当中去的时候,是一种“泵”的原理,它为根吸水提供了向上的拉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一同被向上吸收和运输,动力都是来自于植物的蒸腾作用,叶是蒸腾作用的器官.
8.答案:
D
考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解析:A、具有运输氧气的作用是红细胞,A不符合题意;
B、具有防御和保护的作用的是白细胞,B不符合题意;
C、具有运输二氧化碳的作用的是红细胞和血浆,C不符合题意;
D、具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的是血小板,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血液的成分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可见红细胞具有携带氧的功能;
白细胞能够变形穿透毛细血管壁,吞噬细菌,对人体具有防御功能;
血小板能够堵塞伤口,其中还含有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起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9.答案:
D
考点:血管
解析:A.同级的动脉管壁的弹性比静脉的大,A错误。
B.肺动脉内流静脉血,B错误。
C.出球小动脉内流动脉血,C错误。
D.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动脉的功能是把心脏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静脉的功能是把全身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毛细血管的功能是进行物质交换。
?
管壁
管腔
血流速度
动脉
最厚,弹性大
较小
最快
静脉
较厚,弹性小
较大
较慢
毛细血管
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非常细,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
非常慢
10.答案:
C
考点:血型与输血
解析:A.输血时必须注意血型的选择,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A正确。
B.严重贫血患者主要是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浓度过低,但总血量并不减少,所以可输入浓缩的红细胞悬液,B正确。
C.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AB血型可以输给AB血型的人,不能输给其他血型的人;在没有同型血的紧急情况下,A型血的人可以输入少量的O型血,C错误。
D.成年人的血量为体重的7%~8%.医学研究证明,如果一次失血不超过400mL,血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恢复到正常水平。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mL不会影响身体健康,D正确。
【分析】无偿献血是指为了拯救他人生命,志愿将自己的血液无私奉献给社会公益事业,而献血者不向采血单位和献血者单位领取任何报酬的行为。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根据病情需要,可以进行成分输血。
11.答案:
A
考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A.当血液流经组织中的毛细血管时,由于组织细胞中氧的浓度比血液中氧浓度低。血红蛋白与氧迅速分离扩散进入组织细胞,细胞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血液,通过组织的气体交换,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A符合题意。
B.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B不符合题意。
C.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肾小球只对血液起到了过滤作用,而没有进行气体和营养物质交换,血液的性质并没有发生变化,流的都是动脉血,C不符合题意。
D.右心室收缩,血液由右心室压入到肺动脉,血液的成分并没有发生变化,仍为静脉血,D不符合题意。
【分析】(1)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2)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12.答案:
C
考点: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解析: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方向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图中的血流方向是:c→b→a。由此可知,a是静脉,b是毛细血管,c是动脉。c动脉内血流速度最快,a静脉内血流速度较慢,b毛细血管内血流速度最慢。因此ABD错误,C正确,故答案为:C。
【分析】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方向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由图中的血流方向可以看出:a是静脉,b是毛细血管,c是动脉。
13.答案:
B
考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解析:A.白细胞具有细胞核,能吞噬发炎部位的病菌,具有防御和保护的作用,
不符合题意。
B.红细胞富含血红蛋白,功能主要是运输氧气,还可以运输部分二氧化碳,符合题意。
C.血小板具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不符合题意。
D.血浆中含有大量的水,还含有血浆蛋白、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等,能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它们的主要功能如下:
种类
形态特点
正常值
功能
病症
红细胞(RBC)
两面凹的圆饼状,成熟的红细胞中无细胞核
男子平均值:5.0x×1012个/升;女子:4.2×1012个/升
运输氧和一部分二氧化碳
低于正常值,贫血
白细胞(WBC)
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
4~10×109个/升
吞噬病菌,对人体有防御功能和保护作用
超过正常值,发炎
血小板(PLT)
个体较小,形态不规则,无细胞核
100~300×109个/升
止血和加速凝血
?
红细胞里含有一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即血红蛋白(Hb),它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气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容易与氧气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
?
14.答案:
C
考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A、若b为组织内的毛细血管,由于组织细胞要进行生理活动,消耗氧,所以a内应流动脉血,c内流静脉血,不符合题意;
B、若b表示肾单位处毛细血管,则a表示肾动脉,c表示肾动脉,在肾小管处的毛细血管处进行气体交换,动脉血转化成静脉血,且尿素的浓度降低,由肾静脉流出。不符合题意;
C、若b为小肠处毛细血管,由于小肠要进行消化和吸收等生理活动需要消耗氧气,所以a内流动脉血,c内流静脉血,且养料增加,符合题意;
D、若b表示肺,则a是肺动脉,c是经过肺泡和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后的血液,氧气增加,二氧化碳减少,由毛细血管汇集成的肺静脉,肺静脉流的是动脉血,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血液的循环途径:
15.答案:
C
考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选C。医生在其左臂静脉滴注抗生素,抗生素到达患病部位足部的伤口需要依次经过上肢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下肢动脉→足部毛细血管(伤口处).所以小明足部受伤发炎,医生在其左臂静脉滴注抗生素,经跟踪监测,最先发现这种药物在心脏的C、右心房.
【分析】人体内的血液循环是指血液在心脏和血管组成的密闭系统中循环流动,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的路线为: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路线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二、实验探究题
16.答案:
(1)运输养料与废物
(2)⑤;白细胞;②
(3)防止血液凝固
(4)红细胞和血小板
考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解析:(1)血液放入装有抗凝剂的试管中,静置一段时间后,血液会分成上中下三层,图中,①上层为淡黄色液体是血浆,血浆能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2)图3二中,⑤是白细胞,白细胞形状最大,是图一中的中间薄薄的一层②是白细胞和血小板,其中,白细胞能吞噬细菌、防御疾病,所以如果身体内出现了炎症,白细胞的数量会吗,明显增多,
(3)在实验中,为了防止血液凝固,所以加入抗凝剂,即柠檬酸钠溶液,所以小明同学加入的柠檬酸铵溶液具有防止血液凝固的作用。
(4)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其中,成熟的红细胞和血小板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白细胞形状最大,细胞内含有细胞核,所以,如果以血液为材料,观察细胞核的形状、大小时,不能选取红细胞和血小板为材料,它们结构中没有细胞核。
故答案为:(1)运输养料和废物;(2)⑤、白细胞、②;(3)防止血液凝固;(4)红细胞和血小板。
【分析】此题考查血液的分层实验,难度不大,比较简单,熟记:血液中加入抗凝剂后(柠檬酸钠溶液),血液会出现规则的分层现象,上层为血浆,中层为白细胞和血小板,下层为红细胞,血浆运载着血细胞,三种血细胞中,红细胞和血小板内没有细胞核,只有白细胞内含有细胞核。
三、综合题
17.答案:
(1)B;筛管
(2)水分;导管
(3)1
考点:筛管及其对有机物的运输
解析:解:由图可以看出A周围有叶子,叶制造的有机物能不断送到A果实,可以得到丰富的营养物质,故可以继续发育;B在其上下都进行了环割,是叶制造的有机物不能送到B果实,到营养物质B将停止发育而凋落.如果对茎进行环割,这样营养物质就积存在节口上端,使节口上端出的形成层得到丰富的营养物质,细胞就会在短时间内迅速分裂而形成瘤状物,我们发现枝条上的1处会出现明显肿胀.因为有机物通过筛管向下运输,枝条上端的叶制造的有机物向下运输到1处时受阻.而2~3之间没有绿叶,基本不会制造有机物,所以3处不会明显肿胀.4处虽然有绿叶但有机物通过筛管向下运输,4处不会有有机物积存,所以4处也不会明显肿胀.我们还可知道导管是植物体内木质部中主要输导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而图中的处理并没有伤及木质部,所以植物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管道还在.枝条上部的叶片会得到水分和无机盐不会因树皮环剥而萎蔫.
【分析】筛管是植物韧皮部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如果对树皮进行环割就相当于切断了向下运输有机物的筛管.
18.答案:
(1)左心房;左心室
(2)心房;心室;动脉
(3)左;右;厚;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的毛细血管或肺部的毛细血管,需要的压力大;而心房收缩只需把血液送入到心室,需要的压力小
(4)房室瓣;动脉瓣
(5)左心房;左心室
(6)左心室;右心房
考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1)图中D左心房、E左心室。(2)左心房和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之间有瓣膜,称为房室瓣,朝向心室开,保证了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在左心室和主动脉、右心室和肺动脉之间有动脉瓣,朝动脉开,保证了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向动脉,防止血液倒流。因此:心脏内血液流动方向是由静脉→心房→心室→动脉。(3)心脏壁越厚,肌肉越发达,收缩和舒张就越有力,为血液循环提供的动力就越大。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的毛细血管或肺部的毛细血管,需要的压力大;而心房收缩只需把血液送入到心室,需要的压力小,因而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厚。左心室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路途远,需要的压力大,因此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壁厚。(4)心房与心室之间有2房室瓣,心室与动脉之间有1动脉瓣,其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保证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5)(6)血液循环的途径如图所示:
?
因此心脏的四个腔中,流动脉血的是左心室和左心房。体循环的起点是左心室,终点是右心房。
【分析】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只有心房与心室是相通的,心脏的左右是不相通的,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图中A主动脉、B肺动脉、C肺静脉、D左心房、E左心室、F右心室、G右心房、H下腔静脉、I上腔静脉、1动脉瓣、2房室瓣。
19.答案:
(1)维生素C
(2)蛋白质;胃;氨基酸
(3)小肠
(4)肺动脉;静脉
(5)4;左心室
(6)房室瓣
(7)肺循环
(8)减少
(9)6;左心房
考点:血液循环的途径,维生素的作用,食物的消化
解析:(1)水果和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所以小明若长时间不吃蔬菜,就会导致缺乏维生素C,缺乏维生素C易患牙龈出血等坏血病。
(2)鱼、奶类、豆类瘦肉类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且鱼类中含有较多的易于吸收的蛋白质,所以不喜欢吃鱼是不良的饮食习惯,蛋白质的起始消化部位是胃,在胃中胃液的作用初步消化,最终在小肠内被彻底分解为氨基酸。
(3)炸薯条、炸鸡块中含有丰富的脂肪,脂肪的起始消化部位在小肠,在胆汁的作用下乳化为脂肪微粒,最终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分解呈甘油和脂肪酸。
(4)图中,根据血流方向,血液是流向肺泡处的,所以5是肺动脉,肺动脉中流动的是静脉血。
(5)图中,1是右心房,2是右心室,3是左心房,4是左心室,四腔中,心房只是把血液从心房压入心室,而心室需要把血液压入到全身,所以,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是体循环的开始,路线比较长,需要较大的压力,而右心室是肺循环的开始,路线比较短,压力不需太大,所以,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要厚。
(6)3是左心房,4是左心室,在心房和心室之间有瓣膜,可以防止血液倒流,保证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
(7)2是右心室。右心室与肺动脉相连,是肺循环的起点,血液由右心房流入肺动脉,进入肺部毛细血管网,汇集到肺静脉,最终进入左心房,可见血液由
2
流出,流经
5、6

3
的循环途经叫肺循环。
(8)图中,M到N是指血液流经组织细胞时的变化,血液流经组织细胞时,毛细血管中氧气含量高,血管中的氧气通过气体扩散进入组织细胞,所以血液中氧气减少,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较少的静脉血。
(9)PM2.5颗粒物被吸入肺后,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最后汇集到6肺静脉,肺静脉与左心房相连,所以,PM2.5颗粒最先到达心脏的3左心房。
故答案为:(1)维生素C;(2)蛋白质、胃、氨基酸;(3)小肠;(4)肺动脉、静脉血;(5)4、左心室;(6)房室瓣;(7)肺循环;(8)减少;(9)6、左心房。
【分析】此题考查的内容较多,都为基础知识,解答此题需要熟记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及消化过程、心脏的结构、血液循环路径,明确:消化酶具有专一性,淀粉起始消化部位是口腔,蛋白质的起始消化部位是胃;脂肪的起始消化部位是甘油和脂肪酸;人的心脏中,心室比心房壁厚,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有利于血液循环,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20.答案:
(1)器官;肌肉组织或心肌
(2)B;A、D、C
(3)先收缩后舒张
(4)瓣膜或房室瓣、动脉瓣;房室瓣开,动脉瓣关;由静脉流向心房
由心室流向动脉
(5)上臂肱动脉;正常
考点:血液循环的途径,血压、脉搏
解析:解:(1)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因此,心脏在结构层次上属于器官,其主要是由肌肉组织或心肌构成的,有收缩的功能。(2)图A心房收缩,心室舒张,这时房室瓣处于打开状态,保证血液由心房进入心室;图B表示心房和心室都收缩;图C心房和心室都舒张,房室瓣打开,动脉瓣关闭,血液由静脉进入心房,由心房进入心室。心脏就这样不停地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在血管内循环流动。图D心室收缩,心房舒张,房室瓣关闭,动脉瓣打开保证血液由心室进入动脉,同时由于心房处于舒张状态,静脉中的血液进入心房。因此,该同学绘制的四个图解中,B是正常心脏工作中不可能存在的。若从心房收缩开始,心脏的一个心动周期的正确顺序是A、D、C。(3)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主要由心肌构成,由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组成。因此,血液由静脉流向心房时,心室的状态变化为先收缩后舒张。(4)心脏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同侧的心室和心房之间有房室瓣,保证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保证血液从心室流向动脉。所以,心脏中的血液流动的方向是:心房→心室→动脉。在C过程中其状态为
房室瓣开,动脉瓣关,在D过程中心室收缩,心房舒张,房室瓣关闭,动脉瓣打开保证血液由心室进入动脉,同时由于心房处于舒张状态,静脉中的血液进入心房。因此,心脏内有能够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或房室瓣、动脉瓣,在C过程中其状态为房室瓣开,动脉瓣关,在D过程中控制的血液流向是由静脉流向心房
由心室流向动脉。(5)血压是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血压主要是由心脏的泵血作用产生的。通常所说的血压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可以在上肢的肱动脉处测得。心脏收缩时,动脉血压最高,称为收缩压;心脏舒张时,动脉血压最低,称为舒张压。健康成年人的动脉血压,一般维持在收缩压12~18.7千帕、舒张压8~12千帕。血压经常超过18.7/12千帕,就称为高血压;经常低于12/8千帕,则称为低血压。血压太高和太低都不利于身体健康。因此,衡量心脏工作能力的血压一般在上臂肱动脉处测量。某一男子体检测得血压为17.8/11.2千帕,你判断其为正常。
【分析】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和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之间有瓣膜,称为房室瓣,朝向心室开,保证了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在左心室和主动脉、右心室和肺动脉之间有动脉瓣,朝动脉开,保证了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向动脉,防止血液倒流。血压是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血压主要是由心脏的泵血作用产生的。通常所说的血压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可以在上肢的肱动脉处测得。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21.答案:
(1)贫血;蛋白质
(2)④
(3)①;⑤;③;氧气;增加
(4)1、2
(5)B,D
考点:血液循环的途径,血常规化验单
解析:解:(1)依据表格中数据显示可见,小明的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都过少,初步判断他患上了贫血;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医生建议他要多吃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2)白细胞是人体与疾病斗争的“卫士”。当病菌侵入人体内时,白细胞能通过变形而穿过毛细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对人体起防御和保护功能。白细胞的数量最少,体积最大,具有细胞核。若小明不慎吃坏了东西引起肠道发炎,则血常规化验单中数值明显升高的是图甲中的④白细胞。(3)人体的血液由图甲中①血浆和⑤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②血小板、③红细胞、④白细胞。其中数量最多的是③红细胞,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呈两面凹的圆盘状。红细胞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的特性是在含氧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含氧量低的地方又容易与氧分离,这使红细胞具备了运输氧的功能。由平原生活的人在进入高原地区初期,红细胞数量会明显增多,这样可以提高人体血液运输氧气的能力,给身体提供更多的氧气。(4)在肺部毛细血管处,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这样血液变为动脉血。动脉血经过肺静脉流入左心房、左心室和主动脉;在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处,血液中的氧气和营养物质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进入血液,这样,血液变为静脉血。静脉血经过上腔、下腔静脉,流入右心房和右心室,再进入肺动脉。因此图乙中与心脏相连的血管中,流动脉血的血管有1肺静脉、2主动脉。(5)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的管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若图乙中的F是小肠处的毛细血管网,当血液流经此处时,营养物质进入小肠绒毛中的毛细血管中,因此,血液中的营养物质增多;同时小肠完成其功能时需要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因此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增多。所以,经过此处后,血液中明显增多的成分是二氧化碳、营养物质,故BD正确,AC错误。
【分析】(1)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组成的。血液具有运输、防御和保护作用。
。(2)三种血细胞的比较
?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形状
呈两面凹的圆盘状
圆球状,比红细胞大
形状不规则
结构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
有细胞核
无细胞核
数量
最多
最少
较少
功能
运输氧和一部分二氧化碳
吞噬病菌,防御疾病
促进止血,加速凝血

3
)?心脏的结构及功能:
22.答案:
(1)左心房;左心室
(2)A→B→C→D→E
(3)二氧化碳
考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1)根据图B可知:A右心室、E左心房、F左心室、B肺动脉、C肺部毛细血管、D.肺静脉、G主动脉、I下、上腔静脉。
(2)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体循环的途径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途径是A右心室→B肺动脉→C肺部毛细血管→D肺静脉→E左心房。
(3)如果为Ⅰ包绕在肺泡外的毛细血管,血液要进行肺循环。路线为:右心室→肺动脉→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经过肺循环,血液在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内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内的氧气进入血液,因此血液就由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变为含氧较多、颜色鲜红的动脉血;Ⅲ段代表组织处的毛细血管,血液要进行体循环,途径为: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组织细胞要进行生理活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血液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因此血液就由含氧较多,颜色鲜红的动脉血变为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则此气体最可能是二氧化碳的变化情况。
【分析】(1)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时,与组织细胞进行了气体交换,血液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因此血液中的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2)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因此血液中的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