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2021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六章 生物的呼吸 章末检测(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版2021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六章 生物的呼吸 章末检测(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3.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2-03 19:51: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北京版2021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六章
生物的呼吸
章末检测
生物考试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题号



总分
评分
?
?
?
?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阅卷人
???
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
得分
???
1.下列人员,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最低的是(??

A.?工业区居民?????????????????????????B.?被动吸烟的?????????????????????????C.?交通警察?????????????????????????D.?园林工人
2.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

A.?喉和气管????????????????????????B.?鼻腔和器官????????????????????????C.?呼吸道和肺????????????????????????D.?支气管和鼻
3.下列哪项是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特点(  )
A.?直接利用光提供的能量???????????????????????????????????????B.?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的需要
C.?合成淀粉等有机物??????????????????????????????????????????????D.?把光能转变成太阳能
4.潮湿的稻谷堆中温度较高,这些热量来自稻谷种子的(??

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吸收作用
5.把新鲜的水果进行低温保存,可以延长贮藏时间,其主要原因是(  )
A.?减少水分散失????????????????????B.?抑制呼吸作用????????????????????C.?减少果皮损伤????????????????????D.?保持湿度
6.控制植物呼吸作用在保证农业丰收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下列农业生产中与抑制呼吸作用有关的是(??

A.?作物适时松土??????????????????B.?农田及时排涝??????????????????C.?蔬菜低温保存??????????????????D.?花盆底下留孔
7.下列关于人体呼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人体呼吸时,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多于二氧化碳含量??
B.?通过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血液变为含营养物质丰富的动脉血????
C.?当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收缩时,完成吸气过程?
D.?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保证了气流通畅
8.下图表示某人平静和运动两种状态下的呼吸情况,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曲线甲为平静状态,曲线乙为运动状态???????????????B.?曲线甲的呼吸频率为36次/分钟
C.?曲线乙状态时,呼吸深度较大?????????????????????????????D.?曲线乙状态时,呼气带出的水分较多
9.如图是肺内压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分析正确的是(  )
A.?曲线ac段表示吸气过程???????????????????????????????????????B.?曲线ce段表示吸气过程
C.?曲线bc、cd段表示吸气过程???????????????????????????????D.?曲线ab、de段表示吸气过程
10.以下关于肺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肺泡由一个细胞构成???????????????????????????????????????????B.?肺泡壁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
C.?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D.?肺泡由支气管最细的分支末端形成
11.我们每时每刻都在通过呼吸系统与周围的空气进行气体交换。吸气时,身体不会出现的情况是(??

A.?膈肌收缩???????????????B.?肋骨向外向上运动???????????????C.?胸腔容积扩大???????????????D.?肺内气压高于大气压
12.人呼吸时,与吸入的气体相比,呼出的气体成分是(  )
A.?不含氧气????????B.?全部是二氧化碳????????C.?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D.?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13.密闭的保温瓶中装有正在萌发的黄豆种子,一段时间后测量以下指标,结果上升的是(??

A.?氧气、温度????????????????B.?二氧化碳、温度????????????????C.?氧气、有机物????????????????D.?二氧化碳、有机物
14.人体内二氧化碳产生的部位是(?

A.?肺泡中????????????????????????????????B.?血液中????????????????????????????????C.?细胞中????????????????????????????????D.?肠道中
15.与下图是某同学做的模拟实验,及绘制的肺内气压变化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图甲中曲线的OA段与图乙都表示吸气状态??????????B.?图甲中曲线的AB段与图乙都表示呼气状态
C.?图甲中曲线的OA段与图丙都表示呼气状态??????????D.?图甲中曲线的AB段与图丙都表示吸气状态
阅卷人
???
二、实验探究题(共1题;共6分)
得分
???
16.下图所示是一位同学为探究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而做的实验装置,请回答:
?

1
)提出问题:人呼出的气体中是否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2
)作出假设: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3
)①如果气体的进出均选择弯管,应向A处________气,在B处________气。
②向瓶内分别吹气、吸气后,石灰水明显变浑浊的是________瓶。
③在本实验中,甲瓶的作用是________,乙瓶的作用是________。

4
)通过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第Ⅱ卷
主观题
第Ⅱ卷的注释
阅卷人
???
三、综合题(共5题;共38分)
得分
???
17.下面式子表示的是植物呼吸作用的过程,请回答:
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1)植物呼吸作用主要在细胞内的________中进行,一般情况下,幼嫩的叶比衰老的叶呼吸作用更________(强或弱)。
(2)式子中的有机物(储存玢能量)是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_作用制造的,此作用在植物细胞内的________进行的。
(3)农田适时松土,遇到涝灾时排水,主要目的是保证植物________部呼吸作用的正常进行。冰箱内贮藏水果,主要目的是________(增强或降低)呼吸作用的强度。
18.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普通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科研人员在保证水、肥充足的情况下,对普通小麦的播种量与产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
(1)我国最早的农书《齐民要术》记载有“正其行,通其风”的种植方法。从光合作用原理分析,“通其风”能使作物周围有充足的________,为光合作用提供充足的原料。
(2)由图可知,当播种量为________千克/公顷时,普通小麦的产量最高;当播种量过低或过高时,均会导致小麦产量________,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农业生产者可以采用________的方法来控制株间距和行间距,进而提高农作物产量。
(3)刚收获的小麦,未及时摊开晾晒,粮堆内部会发热,原因是________。
(4)2018年7月22日,袁隆平“海水稻”团队试种的海水稻成熟,产量超出世界水稻平均亩产量。“海水稻”适宜在盐碱地大规模种植,不需要施用肥料、农药,不需要除草。如果你是“海水稻”推广员,你将如何从经济和环保的角度向潜在客户介绍“海水稻”的巨大优势?
________(答出1点即可)。
19.下列图示中,图一为小刚胸腔底部膈肌所处的①、②两种状态示意图:图二是他的肺与外界、肺泡与血液气体交换示意图,图中甲、乙、丙表示不同的血管,a、b、c、d表示气体进出的过程;图三是他进行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值的变化曲线,图中A、B、C、D、E是曲线上的五个点。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膈肌由①状态向②状态转变时,图二中气体进出的过程能够进行的有________(填序号);图三中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差值对应曲线的________段(填“ABC”或“CDE”或“BCD”)。
(2)在图二中,红细胞呈单行通过的血管有________(填序号)。
(3)小刚在下列四种生活状态中,对应图三内A点到E点之间距离最短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漫步
B.静坐
C.打篮球
D.睡觉
(4)某人小腿受伤发炎,医生给他手臂静脉注射药物,该药物最少需________次经过丙血管才能到达小腿受伤部位。
20.图一是人体呼吸系统组成图,图二表示的是某人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三是模拟呼吸作用示意图。请分析:
(1)鼻腔可以使进入肺的气体清洁、________、________。
(2)痰形成的部位是[4]________。完成气体交换的重要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
(3)图三中气球表示________,它是进行呼吸的主要部位;吸气过程的是________图。
(4)图二中曲线AB段表示________时肺内气压的变化,相当于图三中________图所示状态。此时与呼吸有关的肌肉处于________(收缩/舒张)状态。
(5)曲线BC段的变化中,与呼吸有关的肌肉处于________(收缩/舒张),胸廓的前后、左右、上下内径都缩小。
(6)本次呼吸中,吸气结束的那一瞬间是坐标系中的________点,此时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的值________(大/小/相等)。
21.资料分析
???
今年,娄底市城区时有雾霾(mái)天气。雾霾天气是早上或夜间相对湿度较大的时候形成雾,在白天气温上升,湿度下降的时候,逐渐转化成霾(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化合物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称为PM2.5,是可直接入肺的细小颗粒物。PM2.5是形成“雾霾”的主要原因,富含大量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PM2.5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排放的残留物。根据上述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
(1)雾霾天气首先主要危害人体的呼吸系统,该系统由呼吸道和________组成,呼吸道能保证气流通畅主要是因为呼吸道有________做支架,还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如图两幅曲线图表示一个人在两种状态下的呼吸情况,其中表示剧烈运动呼吸状态下的曲线图是________?。
(3)理论联系实际,说说雾霾产生的重要因素有哪些?(写出两项即可)
?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D
考点: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解析: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工业区居民、被动吸烟人群、交通警察他们的生活环境中有大量的粉尘和有害气体,直接刺激呼吸系统,诱发呼吸系统疾病;园林工人与绿色植物打交道,植物能够吸收一些有毒气体,阻挡灰尘、释放氧气,所以生活环境比较清新,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最低。
故答案为:D
【分析】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粉尘主要是固体小颗粒,如地面粉尘、燃煤排放的粉尘、沙尘暴等.大雾天气可导致呼吸病人增多,因为雾霾可使空气中增加大量的可吸入颗粒物.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能够对吸入气体进行温暖、湿润和清洁,但是这种清洁能力是有限的.
2.答案:
C
考点:呼吸系统的组成
解析: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故C符合题意。
【分析】呼吸系统的组成如图:

3.答案:
B
考点:呼吸作用的实质,呼吸作用的意义
解析: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供生物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呼吸作用进行的场所为线粒体,表达式为: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因此呼吸作用的实质都是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的需要。
故答案为:B。
【分析】呼吸作用是指把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作用下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4.答案:
B
考点:呼吸作用的实质
解析: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而种子内的物质必须先溶解在水里才能被种子利用,因此种子含水多,呼吸作用旺盛,含水少,种子的呼吸作用较弱。所以潮湿的稻谷堆中温度较高,呼吸作用旺盛,释放了大量的能量,堆在一起会出现发热现象,这些热量来自稻谷种子的呼吸作用。故答案为:B。
【分析】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5.答案:
B
考点: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
解析:利用呼吸作用原理来保鲜水果的方法主要有降低温度和降低氧气的含量等方法,这些方法都是通过降低其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量来达到保鲜的目的。所以把新鲜的水果进行低温保存,可以延长贮藏时间,其主要原因是抑制了水果的呼吸作用,可见B正确。
【分析】新鲜水果用保鲜袋包裹,可以降低其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量来达到保鲜的目的。
6.答案:
C
考点: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
解析:呼吸作用是指生物体吸收氧气,分解有机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呼吸作用释放出的能量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作物适时松土、农田及时排涝、花盆底下留孔,有利于空气中更多的氧气进入土壤中,有利于植物根的呼吸作用,这些有利于促进呼吸作用。而蔬菜低温保存,有利于抑制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分解,减少能量的消耗。故答案为:C。
【分析】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影响呼吸作用的外界因素:温度、水分、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等。在储藏蔬菜、水果、粮食时采取低温、干燥、充加二氧化碳等措施,可抑制呼吸作用,延长储藏时间。
?
7.答案:
B
考点:呼吸道的作用,大气与呼出的气体成分比较,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解析:A、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多于二氧化碳含量,A正确;
B、通过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后,血液变为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B错误;
C、吸气时,肋间外肌收缩,肋骨上提,胸骨向上、向外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这时,胸廓扩大,肺随着扩张,肺的容积增大,肺内气压下降,外界空气就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动作。C正确;
D、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作支架,保证呼吸道内的气流通畅,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肺与外界空气间的气体交换也叫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完成的。吸气时,肋间肌收缩,肋骨上体,胸骨向上向外移动,胸廓的左右径和前后径变大,这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胸廓的上下径变大,这时肺内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的气体进入肺,完成吸气动作;呼气时正好相反。
8.答案:
B
考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从图中可知,曲线甲呼吸频率较低,呼吸深度较小,因此曲线甲为平静状态,曲线乙呼吸频率较快,呼吸深度较大,因此曲线乙为运动状态。由此可知选项ACD正确。
从曲线甲中可知,每20秒内完成了6次呼吸。1分钟为60秒。因此,曲线甲的呼吸频率为18次/分钟,选项B错误。
【分析】当人处于平静状态时,生命活动缓慢,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较少,产生的水分较少,需要的氧气较少,因此呼吸频率较低,呼吸深度较小。当人处于运动状态时,由于运动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产生的水分较多,需要的氧气较多,因此呼吸频率较快,呼吸深度较大。
9.答案:
D
考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A.图中ab表示吸气过程,bc表示呼气,A错误。
B.图中cd表示呼气,de表示吸气,B错误。
C.曲线bc、cd段表示呼气过程,C错误。
D.曲线ab、de段表示吸气过程,D正确。
【分析】曲线bd段表示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此时,肺内气体排出,表示呼气。
ab、de段表示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表示吸气。
10.答案:
A
考点:呼吸系统的组成
解析:肺是呼吸系统中最主要的呼吸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肺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肺泡虽小,肺泡数目很多,增加了气体交换的效率;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肺泡与血液内的气体交换。而肺泡不是一个细胞,故A错误,BC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肺泡数量多,总表面积大,外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11.答案:
D
考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吸气时,肋间肌收缩时,肋骨向上向外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都增大,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增大,肺也随着扩张,肺内的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的过成。选项ABC正确;选项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而造成胸腔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叫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呼吸运动的基本意义是实现了肺的通气,即肺内气体与外界气体进行交换。
12.答案:
D
考点:大气与呼出的气体成分比较
解析:人体的组织细胞不停的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因此与吸入的气体相比,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故答案为:D。
【分析】人体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主要成分如表:
气体成分
吸入气体(%)
呼出的气体(%)
氮气
78
78
氧气
21
16
二氧化碳
0.03
4

0.07
1.1
其他气体
0.9
0.9
13.答案:
B
考点:呼吸作用的实质
解析:萌发的黄豆种子进行呼吸作用释放能量,导致温度升高。萌发的黄豆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导致氧气减少,产生二氧化碳增多。因此,密闭的保温瓶中装有正在萌发的黄豆种子,一段时间后二氧化碳和温度均会上升。故答案为:B。
【分析】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据此解答。
14.答案:
C
考点: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解析:人体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是由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时释放出来的,即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产生的二氧化碳又通过呼吸排出,如图所示:
因此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其最终来源是组织细胞。
故答案为:C
【分析】呼吸全过程包括四个方面:肺的通气、发生在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呼吸的意义是有效地提供机体代谢所需的氧气,排出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
15.答案:
D
考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A、图中可以看出,OA段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大于0,这说明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是呼气状态,图乙中,膈肌顶部上升,肺容积缩小,这是呼气状态,可见A说法错误,A不符合题意。
B、AB段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小于0,说明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这是处于吸气状态,图乙中,膈肌顶部上升,肺容积缩小,这是呼气状态,可见B说法错误,B不符合题意。
C、OA段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大于0,这说明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是呼气状态,图丙中,膈肌顶部下降,肺容积扩大,肺内气压减小,这是吸气状态,C说法错误,C不符合题意。
D、AB段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小于0,说明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这是处于吸气状态,图丙中,膈肌顶部下降,肺容积扩大,肺内气压减小,这是吸气状态,可见D说法正确,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此部分内容有一定的难度,比较抽象,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呼吸肌收缩,膈肌顶部上升,肺内容积扩大,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气压,气体进入肺,完成吸气;呼吸肌舒张时,膈肌顶部上升,肺内容积缩小,肺内气压扩大,大于外界气压时,气体出肺,完成呼气。
二、实验探究题
16.答案:
吹;吸;甲;探究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实验);对照;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考点:大气与呼出的气体成分比较
解析:(3)①吸气时应该用乙装置,原因直玻璃管是插入到石灰水中,可以让外界的空气进入石灰水,如果用甲装置则会把石灰水直接吸入到口中。因此在实验时,应向甲瓶吹气,向乙瓶吸气。
②人在呼吸的时候,吸入的空气中含有较多氧气,在人体内会与组织细胞内的气体进行交换,这样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相比,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甲装置中石灰水的浑浊程度较大,说明呼出的气体二氧化碳较多。
③让外界的空气进入乙装置中的石灰水,目的就是起对照作用,来验证呼出的气体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4)甲装置中石灰水的浑浊程度较大,说明人呼出的气体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分析】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这是二氧化碳的特性,二氧化碳的浓度越大,石灰水的浑浊就越明显,本实验用深吸一口气和深呼出一口气作比较,通过甲装置是呼出的气体,通过乙装置是空气作比较,来验证呼出的气体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三、综合题
17.答案:
(1)线粒体;强
(2)光合;叶绿体
(3)根;降低
考点:光合作用的实质,呼吸作用的实质
解析:(1)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的作用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贮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线粒体通过呼吸作用将储存在有机物种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呼吸作用主要是在活细胞的线粒体内进行的。幼嫩的叶新陈代谢快,需要的能量多,故比衰老的叶呼吸作用强。
(2)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光合作用反应式为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所以式子中的有机物(储存玢能量)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此作用在植物细胞内的叶绿体进行的。
(3)植物的呼吸作用吸收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农田内栽种植物后要及时松土,遇到涝害时排水,保证土壤中有较多的氧气,从而有利于根的呼吸作用,促进根的生长。冰冰箱中温度低,能降低水果和蔬菜本身的呼吸作用,达到保鲜的目的。
【分析】光合作用是指植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来构建自身的各个组成部分.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18.答案:
(1)二氧化碳
(2)120;降低;合理密植
(3)呼吸作用旺盛,释放的热量多
(4)可减少农药用量,有利于环境保护;同时有利于缓解粮食危机
考点: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解析:(1)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光照、二氧化碳浓度等。通风能使农作物周围有充足的二氧化碳为光合作用提供充足的原料,从而提高作物产量。(2)通过图表可以知道:当小麦的播种量达到120千克/公顷时,在保证营养需要的情况下,产量最高。当播种量过低或过高时,导致小麦产量降低,因此,提高普通小麦产量的方法是合理密植。(3)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热量。刚收获的小麦,呼吸作用旺盛,释放的热量多,使粮食堆内温度升高出现发热现象。(4)海水稻适宜在盐碱地大规模种植,不需施用肥料、农药,不需除草,因此大力发展海水稻种植的好处是:可减少农药用量,有利于环境保护;同时有利于缓解粮食危机。
【分析】呼吸作用是指在氧的参与下分解生物体内的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释放出能量,满足组织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需求,同时一部分能量以热的形式散失出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光合作用的强弱与光照时间和二氧化碳的浓度有关。可通过增加光照时间和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等来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
19.答案:
(1)a;ABC
(2)乙
(3)C
(4)1
考点:血管,血液循环的途径,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解析:(1)图一①②表示膈肌不同的状态。当膈肌由①状态向②状态转变时,即膈肌下降,表示吸气。即图二中a过程。图三中ABC段的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是负值,表示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是吸气过程。(2)毛细血管的特点是: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在图二中,红细胞呈单行通过的血管是乙。(3)选项中的打篮球状态,呼吸频率快,图三中A到E的距离最近。(4)通过静脉注射药物治疗小腿炎时,药物到达小腿经过的路线是上肢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小腿的毛细血管,因此通过静脉注射药物治疗小腿炎时,药物需1次经过丙肺部毛细血管
才能到达小腿。
【分析】(1)图一①②表示膈肌不同的状态。(2)图二中ab是肺与外界之间的气体交换;cd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甲是肺动脉,乙是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丙是肺静脉。(3)图三是某人在1个大气压下的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纵坐标表示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横坐标表示呼吸时间;ABC段的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是负值,表示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是吸气过程;曲线DCE段的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是正值,表示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是呼气过程。
20.答案:
(1)湿润;温暖
(2)气管;5;肺
(3)肺;乙
(4)吸气;乙;收缩
(5)舒张
(6)B;相等
考点:呼吸道的作用,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模拟肺部呼吸运动实验
解析:(1)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1鼻腔可以使进入肺的气体清洁、温暖、湿润。
(2)气管和支气管的表面的黏膜上有腺细胞和纤毛,腺细胞分泌黏液,使气管内湿润,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纤毛的摆动可将外来的灰尘、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形成痰。因此,痰形成的部位4气管。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是呼吸的通道;肺由许多肺泡构成,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因此完成气体交换的重要场所是5肺。
(3)图三中属于模拟膈肌的运动示意图,图中塑料管模拟气管;气球模拟肺;橡皮膜模拟膈,膈肌向下运动表示膈肌收缩,向上运动表示膈肌舒张,气球代表肺。吸气过程: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气球充足气体代表吸气,气球瘪代表呼气。因此,图三中气球表示肺,它是进行呼吸的主要部位;吸气过程的是乙图。
(4)曲线AB段表示时吸气肺内气压的变化,胸骨和肋骨向上向外运动。与此同时图三应该是乙状态,膈肌和肋间肌都处于收缩状态。
(5)曲线BC段的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是正值,表示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是呼气过程,胸廓的前后、左右、上下径都缩小,此时与呼吸有关的肌肉舒张。因此,曲线BC段的变化中,与呼吸有关的肌肉处于舒张,胸廓的前后、左右、上下内径都缩小。
(6)AB是吸气过程,BC是呼气过程。因此本次呼吸中,吸气结束的一瞬间是坐标中的B,B点还是呼气开始的一瞬间。此时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是0,表示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值相等,既不吸气也不呼气。
【分析】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吸气运动;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
21.答案:
(1)肺;骨或软骨;温暖;湿润;清洁
(2)曲线B
(3)雾霾产生的重要因素有工业生产、机动车尾气排放、烧煤取暖等等
考点:呼吸道的作用,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1)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作支架,鼻腔内鼻粘膜分泌的黏液可以湿润空气;鼻腔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鼻腔中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黏液可以粘住灰尘,对空气有清洁作用,这些特点这可以保证呼吸道内的气流通畅,又能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湿润和温暖的作用。
(2)一个人在平静状态时,生命活动变缓,消耗的能量减少,需要的氧气减少,因此呼吸频率较低,呼吸深度较小;剧烈的运动时,由于运动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需要的氧气多,所以呼吸的频率会增加,呼吸深度也增加.从图中可以看出A图曲线呼吸频率较低,呼吸深度较小,因此表示平静状态时的呼吸状况;B图曲线呼吸频率较高,呼吸深度较大,因此表示剧烈的运动时的呼吸状况。
(3)“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形成“灰霾”的主要原因PM2.5是形成“雾霾”的主要原因,富含大量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PM2.5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排放的残留物,所以避免该天气对人体的危害的主要措施就是减少PM2.5的吸入,可采取出门戴口罩,少开车,减少燃料的燃烧等方法。?
故答案为:(1)肺?
骨或软骨?
温暖?
湿润?
清洁
(2)曲线B
(3)雾霾产生的重要因素有工业生产、机动车尾气排放、烧煤取暖等等
【分析】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能够对吸入气体进行温暖、湿润和清洁,但是这种清洁能力是有限的,所以要保护好环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