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2。折线统计图
一、单选题
1.既能反映增减变化,又能反映数据多少的统计图是(??? )?
A.?折线统计图???????????????????????????????B.?条形统计图???????????????????????????????C.?扇形统计图
2.折线统计图表示()。
A.?数量关系的多少和增减变化情况?????????????????B.?数量的多少?????????????????C.?部分与总数的关系
3.如图:向放在水槽底部的烧杯注水(流量一定)注满烧杯后,继续注水,直至注满水槽,水槽中水面上升高度与注水时间之间的关系大致是下列图象中的(? )
A.???????????????????????????B.?
C.????????????????????????????????D.?
4.一位新冠肺炎患者住院期间,护士想把他的的体温变化情况绘制成统计图,绘制(?? )统计图比较合适。
A.?条形????????????????????????????????????B.?折线????????????????????????????????????C.?扇形????????????????????????????????????D.?不确定
二、判断题
5.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都能反映出数量的多少。(??? )
6.复式折线统计图与单式折线统计图完全一样。(??? )
7.折线统计图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变化情况。 ( )
8.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与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相同。(??? )
三、填空题
9.条形统计图很容易看出________,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________,而且能清楚地表示________。
10.哥哥和弟弟周末骑车去森林动物园游玩,途中骑行情况如图.哥哥骑行的路程和时间成________比例,弟弟每分钟行________千米.
11.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它们距A地的距离S与行驶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甲车从B地返回的速度
为________千米/小时,甲车行驶到距A地________千米时追上乙车.
四、解答题
12.根据提供的数据,制作一幅折线统计图.2003年??? 人均纯收入10497
2004年??? 人均纯收入11167
2005年??? 人均纯收入12671
2006年??? 人均纯收入14436
2007年??? 人均纯收入15940
13.下面是2015年某家电专卖店电视销售情况统计表。
(1)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折线统计图。
2015年某家电专卖店电视销售情况统计图
(2)如果你是该店的老板,你将如何进货?为什么?
五、应用题
14.下图是深圳某公司一车间中三个小组男、女工人数统计图?????
此车间共有多少男工?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 A
【解析】【解答】既能反映增减变化,又能反映数据多少的统计图是折线统计图。
故答案为:A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既能反映增减变化,又能反映数据多少;扇形统计图能很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同总体之间的关系。
2.【答案】 A
【解析】【解答】要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可以选用折线统计图。
【分析】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3.【答案】 B
【解析】解答:解:如图,
向放在水槽底部的烧杯注水(流量一定)注满烧杯后,继续注水,直至注满水槽,水槽中水面上升高度与注水时间之间的关系大致图象是:
;
分析:本题中的时间可分为三个段.第一段从注水开始到水注满烧杯结束,在这段时间内水槽的水面高度为零;第二段时间从水槽内有水开始到高度上升到烧杯的高度为止,在这段时间内水槽内水的高度迅速增加;第三段时间从水到烧杯高度开始到水槽内的水注满结束,在这段时间内水槽内的水的高度缓慢增加.所以在图象上表示为第一段时间内高度为零,由于第三段时间内水高上升的速度要比第二段时间内上升的缓慢,在图象上表示为第三部分要比第二部分平缓,所以应选择B答案。
故选:B
4.【答案】 B
【解析】【解答】解:一位新冠肺炎患者住院期间,护士想把他的的体温变化情况绘制成统计图,绘制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
故答案为:B。
【分析】以折线的上升或下降来表示统计数量的增减变化的统计图,叫作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用折线的起伏表示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不仅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可以反映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
二、判断题
5.【答案】 正确
【解析】【解答】 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都能反映出数量的多少,此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条形统计图特点: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特点:不但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清楚的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据此判断。
6.【答案】 错误
【解析】【解答】 复式折线统计图与单式折线统计图不完全一样,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 单式折线统计图有一条线,而复式折线统计图有两条以上的线,一般都是以虚线和实线出现的;复式折线统计图不仅能清楚地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更便于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据此判断。
7.【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是:通过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还能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由此,折线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这种说法是正确的。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即可做出判断。
8.【答案】 错误
【解析】【解答】 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与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不同,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 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相同点是:都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数量;不同点是:条形统计图是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条按一定的顺序排列,优点是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是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点,然后把这些点用直线连起来,优点是不仅能看出数量的多少,还能反映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三、填空题
9.【答案】 数量的多少;数量的多少;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解析】【解答】 条形统计图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清楚地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故答案为: 数量的多少; 数量的多少; 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条形统计图特点: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特点:不但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清楚的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据此解答。
10.【答案】正;0.16
【解析】【解答】因为路程=速度×时间,
所以哥哥骑车行驶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例,
8时15分﹣7时=75(分钟),
12÷75=0.16(千米);
答:哥哥骑车行驶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例,弟弟骑车每分钟行0.16千米.
故答案为:正,0.16。
【分析】此题是行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根据成正比例的意义可知,行驶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例关系;
通过观察统计图可得出弟弟行驶的路程为12千米,时间为8时15分﹣7时=75分钟,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即可解决问题。
11.【答案】80;40
【解析】【解答】A、B两地之间的路程是120千米,甲车返回用1.5小时,
甲返回的速度是:120÷1.5=80(千米/小时);
乙车的速度是:120÷3=40(千米/小时);
甲从B地返回追上乙用的时间:
40÷(80﹣40)
=40÷40
=1(小时);
也就是甲车离开B地80千米,那么距A地120﹣80=40千米.
答:甲车返回的速度是80千米/小时,甲车行驶到距A地40千米时追上乙车.
故答案为:80,40。
【分析】根据图象可知:A、B两地之间的路程是120千米,根据速度=路程÷时间,甲车返回用1.5小时,据此可以求出甲返回的速度,乙车用行完全程用3小时,由此可以求出乙车的速度,当甲车达到B地时,乙车离开B地1小时的路程,根据追及问题:追及时间=追及的距离÷速度差,由此可以求出甲追上乙所用的时间,进而求出甲车行驶到距A地多少千米时追上乙车.据此解答。
四、解答题
12.【答案】
【解析】【分析】横轴表示年份,纵轴表示人均纯收入,找准单位长度,描点,顺次连线即可画出折线统计图.
13.【答案】 (1)解:2015年某家电专卖店电视销售情况统计图
(2)解:如果我是该店的老板,我会多采购普通电视,因为从统计图上可以看出普通电视的销量相对较好。
【解析】【分析】(1)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先确定各点的位置,然后根据图例分别用虚线和实线连接成折线统计图即可;(2)根据统计图中两种电视的销量设计进货的方法即可。
五、应用题
14.【答案】解:80+110+140=330
答:此车间共有330名男工
【解析】【分析】考察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解决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