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就要爱科学》同步练习3份

文档属性

名称 《从小就要爱科学》同步练习3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12-12 15:42:13

文档简介

八上《从小就要爱科学》同步练习
一、下列词语中加粗字注音全部正确的是
( )
A.通行证(xíng) 蓬勃(pén) 提倡(chàng) 幻想(huàn)
B.遨游(áo) 猕猴(mí) 翅膀(bǎng) 网络(luò)
C.拓宽(tuò) 羡慕(xiàn) 受益匪浅(fěi) 闭幕(mù)
D.编撰(zhuàn) 克隆(lóng) 如火如荼(chá) 绵羊(mián)
二、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电恼 庆幸 流传 图文并茂 B.提供 繁植 眼界 科教兴国
C.查阅 闭幕 决策 通俗易懂 D.热朝 简洁 精英 基本国策
三、下列句中横线上所填词语最恰当的是
( )
1.今天________“科盲”,也应成为国家着力提倡之举,这也是迎接新世纪对我们的迫切要求。
2.这些新成就,既为广大少年朋友________奔向新世纪的理想翅膀,也为他们________了眼界和思路。
3.我相信少年朋友们定会以建设祖国为己任,从小爱科学,学科学,将来长大了为伟大的祖国________新发明,作出新成就。
A.排除 提供 拓展 创作 B.排除 提倡 拓展 创造
C.扫除 提供 拓宽 创造 D.扫除 提倡 拓宽 创作
四、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一)
①在当今社会上,流传着这么一句话,“电脑与外语是进入21世纪的通行证”。从一定角度上看,这句话确实没错,因为在它的背后,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那就是“知识就是力量”,科技知识是现代文明社会的立身之本。
②如果说,在20世纪50年代初,扫除“文盲”一度成为我们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它适应了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需要。那么,今天扫除“科盲”,也应成为国家着力提倡之举,这也是迎接新世纪对我们的迫切要求。刚刚闭幕的九届全国人大,选出以朱镕基为国务院总理的新一届人民政府,明确提出“科教兴国”的基本国策,这是极富战略意义的重大决策,必将加速我国现代化的建设。
③今天,现代科技的发展已远远超越昔日的预测或构想。记得60年代初《科学家谈21世纪》出版后,一些人把书中的描绘当作科学幻想。但曾几何时,什么机器人干活,太空遨游之类,早已成为活生生的现实。而且,现在的电脑网络全球通,绵羊、猕猴的无性繁殖(即“克隆”技术)等,又反映现代科技的新发展。这些新成就,既为广大少年朋友提供奔向新世纪的理想翅膀,也为他们拓宽了眼界和思路。“科学是第一生产力”,我们要牢记邓小平爷爷的教导,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就要做一个爱科学的好孩子。
④值得庆幸的是,一批热心少年科学普及工作的专家和学者,放眼祖国的未来,从加强和发展科技教育事业需要出发,投注了许多精力和心血,为青少年朋友编撰了这套《21世纪·中国少儿科技百科全书》。该书文字简洁,图文并茂,通俗易懂,便于查阅,全面介绍古今中外人类科研成果、科技精英及主要科技知识,小读者们阅读之后定会受益匪浅。
⑤青少年朋友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希望,更是令人羡慕的新一代跨世纪建设者。面对如火如荼的改革、开放热潮,耳闻时代列车高歌猛进的轰鸣,我相信少年朋友们定会以建设祖国为己任,从小爱科学、学科学,将来长大了为伟大的祖国创造新发明,做出新成就。
1.解释加粗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科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曾几何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投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选文第①段,文中“从一定角度看”能不能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第③段列举了如“机器人干活”、“太空遨游”、“电脑网络全球通”、“克隆技术”等现代高新技术,结合你所掌握的有关知识,请你再列举出两项现代高新科学技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课文第③段,结合你所学过的历史、政治知识,谈谈你对邓小平爷爷提出的“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并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选文第④段,小结一下《21世纪·中国少儿科技百科全书》的特点。你读过这本书吗?如读过,请谈谈你的读后感;如没读过,希望你能读读,相信你定会受益匪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选文第⑤段,你作为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年轻一代、跨世纪的建设者,谈谈你怎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爱科学、学科学,为祖国做贡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通读全文,揣摩一下苏步青爷爷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全文为我们传达了怎样的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①“信息高速公路”是一种电子信息网络。它能把某个区域乃至整个世界连成一体,使“公路”上的任何一个人都能享受信息资源。
②铺成信息高速公路的材料,不是钢筋混凝土和沥青,而是光导纤维。一条典型的光导纤维,直径不足13毫米,其中却包含着32根用塑料包guǒ__________的玻璃纤维。
③信息高速公路以光导纤维为媒介,激光脉冲束为数据载体来传输信息。光导纤维柔软而坚韧,传导能力特别强。经过处理的文字、声音、图象等信息,变成强弱不同的光信号,通过光导纤维输到远方。信息高速公路每秒钟可以传输30亿比特的信息——相当于1秒钟内传输整套《大不列颠百科全书》,而且,在传递过程中,几乎不会出现信息的失真。
④信息高速公路是以交互方式来传递信息的。用户既是信息的接收者,又是信息的提供者。信息高速公路的“入网”十分便捷。用户( )把电脑的专用接口卡接到电话线上,( )可进入信息高速公路。随着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出现,用户还可将电脑、电视、电话连成一体,以便多种通信方式与外界取得联系。
⑤有了高速传输功能的光导纤维,又有多媒体的先进技术,再加上卫星通信的配合,信息高速公路的优越性便能充分地显示出来。
⑥信息高速公路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不久前,美国明尼苏达州一家诊所的医生,根据电视屏幕上显示的病人肝脏图象,指导远在2000公里外的医生进行手术操作。肝脏的图象是那里通过人造卫星传送过来的。这是使用信息高速公路进行的远距离医疗。除此以外,它还可以使远隔重洋的通信双方,彼此看得清清楚楚;可以让学生在电视屏幕上请最优秀的老师为自己上课,而且能够互相对答;可以使人们足不出户,随时翻阅世界各地的图书资料……
⑦信息高速公路________________。办公会议可在各自的家里进行;天南地北的贸易伙伴可以进行“面对面”的商谈;复杂的研究可在电脑屏幕上进行,最新研究成果能及时进行交流……
⑧信息高速公路将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其提高幅度预计可达20%~40%。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据预测,美国12年内投入1美元的资金将增加6美元的产值。
⑨信息高速公路这一全球性的跨世纪宏伟工程,自1993年起步至今只有短短的几年时间,但它的发展却是惊人的。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开始改变人们观察世界的方式,缩短地域之间的距离,形成频繁交往的新型社会。信息高速公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将远远超过以往任何一次科技革命。
1.据第②段中的拼音写出汉字,并用规范写法写在横线上。
包guǒ________
2.第③段画线部分说明了信息高速公路传输信息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3.第④段中与“进入信息高速公路”意思相同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说明“交互方式”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上下文,第④段括号内应填入的关联词语是( )
A.不仅……也 B.只要……就
C.虽然……但 D.只有……才
4.本文第②段介绍了信息高速公路的铺成材料;第③段介绍了_____________;第④段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5.第⑥段中加粗的词“那里”指的是__________的地方。从上文看,要进行“远距离医疗”,信息高速公路还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
6.第⑥、⑦、⑧段分别从三个方面具体说明了信息高速公路的优越性,概括第⑦段的内容,在横线上填入适当的文字,并说说这句话在本段起什么作用。
“信息高速公路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第⑧段画线句运用了_____________等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
8.第⑨段中两个加粗词语“全球性”“跨世纪”,分别从_________和_________角度来强调信息高速公路的意义。
参考答案
一、B。 A项中“蓬”音应为“péng”后鼻音。C项中“匪”音应为“fěi”。D项中“荼”音为“tú”,不能与“茶”混淆。
二、C。A项中“电恼”应为“电脑”。B项中“繁植”应为“繁殖”。D项中“热朝”应为“热潮”,这一条考的均是形似字混淆的问题。
三、C。本题考的是近义词的准确应用。
四、
(一)
1.科盲:没有掌握科学技术的人。 曾几何时:时间过去没有多久。 投注:投入、贯注。
2.“从一定角度看”不能去掉。表示一定范围,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使语气更加委婉,如去掉,则过于笼统。
3.纳米技术、火星探测技术等,多多益善。
4.所谓生产力,就是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它包括劳动者、劳动对象及生产工具,其中生产工具是生产力水平的标志,学生可结合生产力的概念,联系自己学过的历史、人类社会发展常识方面的知识进行解答。如劳动者掌握了科学技术,可改进生产工具,扩大劳动对象,从而提高生产力水平。
5.特点:文字简洁,图文并茂,通俗易懂,便于查阅,范围广大等。读后感略。
6.答案略,联系自己的生活、学习实际谈。
7.写作目的:强调科学知识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号召青少年从小爱科学、学科学,并向青少年推介《21世纪 中国少儿科技百科全书》。信息:可从多方面谈,如(1)“知识就是力量”;(2)科技知识是现代文明社会的立身之本;(3)“科教兴国”;(4)“科学是第一生产力”;(5)《21世纪 中国少儿科技百科全书》;(6)青少年是新一代跨世纪建设者。
(二)
1.裹
2.速度快、容量大(信息量大)、质量高(不失真)
3.入网(用户)既是信息的接收者,又是信息的提供者B
4.信息传输的特点信息高速公路使用的方式
5.距美国明尼苏达州2000公里以外多媒体的先进技术卫星通信的配合(如写“高速传输的光导纤维”对一半)
6.使人们懂得工作方式发生重大的变革(给人们的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起到总领第⑦节的作用(是本节的中心句)
7.举例子、列数字(如写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也对)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8.空间(或世界范围,或涉及范围之广)时间(或时代跨越,或延续时间之长)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
第26课 从小就要爱科学
姓名 得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根据注音写汉字。
(péng)  勃 (áo)_____游 编(zhuàn)______ (xiàn)______慕
2.下面每一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在表中,然后改正。
①该书文字简洁,图文并貌,通俗易懂,便于查阅,全面介绍古今中外人类科研成果、科技精英及主要科技知识,小读者们阅读之后定会受益非浅。
②面对如火如茶的改革、开放热潮,耳闻时代列车高歌猛进的哄鸣,我相信少年朋友们定会以建设祖国为己任,从小爱科学、学科学,将来长大了为伟大的祖国创造新发明,作出新成就。
错别字
改 正
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在横线上写上一句揭示主旨的话。
同样是运用光学原理,有的人发明望远镜,以观测遥远的星辰;有的人却发明了显微镜,以研究身边的细菌。同样是探险,有的人乘火箭进入太空,一探广寒的蟾殿;有的却乘潜水艇深入海洋,发掘地球的奥秘。所以,同样是做学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分析。
(一)
①在当今社会上,流传着这么一句话,“电脑与外语是进入21世纪的通行证”。从一定角度上看,这句话确实没错,因为在它的背后,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那就是“知识就是力量”,科技知识是现代文明社会的立身之本。
②如果说,在20世纪50年代初,扫除“文盲”一度成为我们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它适应了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需要。那么,今天扫除“科盲”,也应成为国家着力提倡之举,这也是迎接新世纪对我们的迫切要求。刚刚闭幕的九届全国人大,选出以朱镕基为国务院总理的新一届人民政府,明确提出“科教兴国”的基本国策,这是极富战略意义的重大决策,必将加速我国现代化的建设。
③今天,现代科技的发展已远远超越昔日的预测或构想。记得60年代初《科学家谈21世纪》出版后,一些人把书中的描绘当作科学幻想。但曾几何时,什么机器人干活,太空遨游之类,早已成为活生生的现实。而且,现在的电脑网络全球通,绵羊、猕猴的无性繁殖(即“克隆”技术)等,又反映现代科技的新发展。这些新成就,既为广大少年朋友提供奔向新世纪的理想翅膀,也为他们拓宽了眼界和思路。“科学是第一生产力”,我们要牢记邓小平爷爷的教导,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就要做一个爱科学的好孩子。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三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5.选文第②段中有两处提到了“基本国策”,根据选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制定“基本国策”的依据。
6.选文第③段列举了如“机器人干活”“太空遨游”“电脑网络全球通”“克隆技术”等现代高新技术,结合你所掌握的有关知识,请你再列举出两项现代高新科学技术。
7.阅读第③段,结合你所学过的历史、政治知识,谈谈你对邓小平提出的“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并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卫星“撞车”唤醒太空环保
①2009年2月10日注定是人类宇宙史上的一个悲惨日子。美国和俄罗斯的两颗卫星在西伯利亚上空约800公里处相撞,导致一颗正在工作的美国“铱33”商用通讯卫星彻底损毁。连同一起丧生的是俄罗斯的“宇宙2251号”卫星。卫星相撞产生的大量碎片,犹如“天女散花”,成为两团可怕的太空垃圾云。
②太空是如此广阔,卫星为何还会发生相撞?
③专家解释说,尽管卫星发射后都在其事先计算好的轨道上运行,通常都很难见到其他卫星的踪影,但是卫星的运行轨道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往往会受到诸如稀薄大气层、地球不规则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例如,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椭圆球体,卫星受到的引力并不是线性和恒定的,经过长时间的变化积累,就有可能使卫星大大偏离原有轨道。
④其次,尽管这次美俄卫星相撞的“小概率事件”是首次发生,但是卫星在太空中与各种太空垃圾同处共存,可以说早已是危机四伏。据有关资料显示:近几十年来,人类已经向太空发射了6000多个各种各样的航天器,目前,在太空中不仅仍有600到800个航天器在轨道上正常工作,更有数千个丧失功能的航天器在轨道上乱闯乱窜。另外还有发射航天器时产生的大大小小数以亿计的碎片,它们像雪花一样漂浮在地球的上空。更可怕的是,哪怕是一块像鸡蛋大小的碎片以每秒10千米的速度在太空飞行,其破坏力也相当于同等质量TNT炸药爆炸时释放的能量的24倍,这就是说,航天器一旦碰到碎片,就难逃机毁人亡的厄运。
⑤因此,不少航空航天专家认为,与其说这次美俄卫星相撞是一个“偶然”事件,还不如说是一个终将发生的“必然”事件。
⑥让人担忧的是,据有关专家测算,到2010年,太空废弃物将比目前增加3倍,到2300年,可能任何航天器都无法进入太空轨道了。“当前,不仅地球需要环保,就连浩如烟海的太空也需要环保!”一位长期从事环保科研的专家发出无奈的感慨。
⑦据悉,世界有关国家正在积极开展被人们称之为“绿盾计划”的清除太空垃圾行动。他们宣称,人类将采用以下5种方法来对付太空垃圾:第一种方法是把将要失效的卫星或航天器送入指定“轨道墓地”,让它们在太空中永久“安息”;第二种是用导弹来摧毁失效卫星或航天器,让它们“粉身碎骨”地坠落;第三种是由卫星所属国家自行负责处理,“谁家的孩子谁家抱”;第四种是把故障卫星送回地球或进行太空修理,“利旧利废”,做到物尽其用;第五种是用激光装置让它们在大气层中坠毁,让其“火葬”,烧成灰烬。
8. 本文通过美俄卫星相撞事件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概括回答此次美俄卫星相撞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绿盾计划”的内容是什么?请分条概括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比较下列句子,说说原句好在何处?
原句:哪怕是一块像鸡蛋大小的碎片以每秒10千米的速度在太空飞行,其破坏力也相当于同等质量TNT炸药爆炸时释放的能量的24倍。
改句:太空中一块较慢速度飞行的小碎片,其破坏力也很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蓬 遨 撰 羡
2.貌—茂 非—匪 茶—荼 哄—轰
3.我们可以追索遥远宽广的一切,也可以探求眼前细微的事物;可以遐想,也可以慎思。
4.介绍科学知识的意义和现代科技发展的成就。
5.必须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且能加快我国社会发展的速度。(或:适应国情,加速社会发展。)
6.纳米技术、火星探测技术等。
7.可结合生产力的概念,联系自己学过的历史、政治方面的知识进行解答。如劳动者掌握了科学技术.可改进生产工具,从而提高生产力水平。
8.太空也需要环保。
9.卫星的运行轨道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卫星在太空中与各种太空垃圾同处共存,早已危机四伏。
10.把将要失效的卫星或航天器送入指定“轨道墓地”; 用导弹来摧毁失效卫星或航天器;由卫星所属国家自行负责处理;把故障卫星送回地球或进行太空修理;用激光装置让它们在大气层中坠毁。
11.原句使用了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等多种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太空垃圾碎片的巨大破坏力。第六单元 二十六 从小就要爱科学
【课内阅读】
①在当今社会上,流传着这么一句话,“电脑与外语是进入21世纪的通行证”。从一定角度上看,这句话确实没错,因为在它的背后,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那就是“知识就是力量”,科技知识是现代文明社会的立身之本。
②如果说,在20世纪50年代初,扫除“文盲”一度成为我们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它适应了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需要,那么,今天扫除“科盲”,也应成为国家着力提倡之举,这也是迎接新世纪对我们的迫切要求。刚刚闭幕的九届全国人大,选出以朱镕基为国务院总理的新一届人民政府,明确提出“科教兴国”的基本国策,这是极富战略意义的重大决策,必将加速我国现代化的建设。
③今天,现代科技的发展已远远超越昔日的预测或构想。记得60年代初《科学家谈21世纪》出版后,一些人把书中的描绘当做科学幻想。但曾几何时,什么机器人干活,太空遨游之类,早已成为活生生的现实。而且,现在的电脑网络全球通,绵羊、猕猴的无性繁殖(即“克隆”技术)等,又反映现代科技的新发展。这些新成就,既为广大少年朋友提供奔向新世纪的理想翅膀,也为他们拓宽了眼界和思路。“科学是第一生产力”,我们要牢记邓小平爷爷的教导,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就要做一个爱科学的好孩子。
④值得庆幸的是,一批热心少年科学普及工作的专家和学者,放眼祖国的未来,从加强和发展科技教育事业需要出发,投注了许多精力和心血,为青少年朋友编撰了这套《21世纪·中国少儿科技百科全书》。该书文字简洁,图文并茂,通俗易懂,便于查阅,全面介绍古今中外人类科研成果、科技精英及主要科技知识,小读者们阅读之后定会受益匪浅。
⑤青少年朋友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希望,更是令人羡慕的新一代跨世纪建设者。面对如火如荼的改革、开放热潮,耳闻时代列车高歌猛进的轰鸣,我相信少年朋友们定会以建设祖国为己任,从小爱科学、学科学,将来长大了为伟大的祖国创造新发明,作出新成就。
1.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科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曾几何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投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阅读选文第①段,文中“从一定角度看”能不能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选文第③段列举了如“机器人干活”“太空遨游”“电脑网络全球通”“克隆技术”等现代高新技术,结合你所掌握的有关知识,请你再列举出两项现代高新科学技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阅读课文第③段,结合你所学过的历史、政治知识,谈谈你对邓小平爷爷提出的“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并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阅读选文第④段,小结一下《21世纪·中国少儿科技百科全书》的特点。你读过这本书吗?如读过,请谈谈你的读后感;如没读过,希望你能读读,相信你定会受益匪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通读全文,揣摩一下苏步青爷爷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全文为我们传达了怎样的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提升】
“你家纳米了吗?”什么事几乎都能先知先觉、赶在潮头浪尖之上的新新一族近一时期常挂在嘴边的这句话,让绝大部分人感到莫名其妙,不知道“纳米”是何方“神圣”。北京国际周上,“纳米”与智能、宽带等字眼并肩排列,再加上刚出世时各媒体好一阵“热炒凉拌”,人们对“纳米”只是闻其名却不知其实。
简单地说,“纳米”是一种极微小的长度单位,一纳米等于十亿分之一米,也等于千分之一微米,大约是三四个原子的宽度。纳米科技是20世纪90年代初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兴科技,其最终目标是人类按照自己的意志直接操纵单个原子、分子,制造出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纳米科技以空前的分辨率为我们揭示了一个可见的原子、分子世界。这表明,人类正越来越向微观世界深入,人们认识、改造微观世界的水平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有资料显示,2010年,纳米技术将成为仅次于芯片制造的第二大产业。
“清洁卫士”披挂上阵
人们越来越关注室内环境污染,长期在空调环境中工作、生活的人们不知不觉间可能会染上头痛、胸闷、咳嗽、困乏等“空调病”,纳米技术应用于空气净化过滤的消息给深受“空调病”困扰的人们带来一个惊喜。国内首批将纳米技术应用于空调机生产的上海欧臣纳米稀土空调就借其空气净化和水处理的国际技术背景,掀开21世纪健康空调的篇章。纳米是怎样充当“清洁卫士”,成为空气净化过滤材料的呢?
据悉,这种特殊材料是由多种稀土金属、稀有金属、多种氧化物通过高科技方法合成的,其中加入了特殊的纳米材料。在纳米材料与多种稀土金属、稀有金属联合作用下,便构成了对各种有机污染物有良好去除效果的微孔活动中心。这个中心在不改变空气自然状态的大前提下,过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增加室内空气的含氧量。
经过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检测,这种合成稀土纳米材料对甲醛的去除率超过96%,对苯的去除率为89.8%,对氨的去除率为81.8%,对氮氧化物的去除率高达98%,对香烟烟雾的去除率为60.7%……总之,它能够把家庭和建筑装修以后散发的各种有毒、有害、致癌有机污染物进行有效地去除。主要表现在——无毒害、杀菌、吸附异味、高附着强度等几个
特点上。
“筛子”好使却有点儿贵
如今,纳米技术被较多地运用于一些楼盘的内外墙粉刷,像作为奥运样板工程的首都体育馆的改造工程;复旦大学研制成功的可以自我清洁的“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玻璃”已经运用到医院手术室器材、汽车后视镜等方面;在国外比如日本等地也已将纳米技术开发成功并投入使用。最早做户式中央空调的清华同方人工环境公司表示,下一步他们将研究室内的空气处理系统,不断地融合数字控制、纳米材料、光电效应、环保介质等现代高新技术,提供温度、湿度适宜,纯净新鲜的室内空气。
当更多的商家包括房地产商对“纳米”给予越来越多的关注,并将纳米作为一张强档绿色牌打给购房者时,人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纳米”的不成熟之处:一是纳米产品目前可以说是鱼龙混杂,趁许多人还不太了解有关知识,有些产品就硬往“纳米”上套;而国内外现在也缺乏真正权威的认证机构,无法进行有法律效力的认证。此外,并不是所有的家用电器或其他产品都适合采用纳米技术。最后,要提醒消费者注意的是,由于成本的加大,凡沾上“纳米”的东西都会比同类产品价格高一些。例如空调比同品质普通空调贵10%到15%,消费者对此要有心理准备。
7. 人类研究纳米科技的目的是什么?(联系现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请根据上下文解释下面两句话的含义。(了解句意)
(1)不知道“纳米”是何方“神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纳米材料)刚出世时各媒体好一阵“热炒凉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纳米技术净化过滤空气的过程是,先与____________联合作用,然后____________,最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指出下面句子的说明方法,并谈谈它们的作用。(掌握说明的基本方法)
(1)“筛子”好使却有点儿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纳米等于十亿分之一米,也等于千分之一微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纳米”有哪些不成熟之处?怎样理解类似纳米的新兴科技在发展中的“不成熟”?(揣摩思考)
不成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科盲:没有掌握科学技术的人。曾几何时:时间过去没有多久。投注:投入、贯注。
2. “从一定角度看”不能去掉。表示一定范围,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使语气更加委婉,如去掉,则过于笼统。
3. 纳米技术、火星探测技术等,多多益善。
4. 所谓生产力,就是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它包括劳动者、劳动对象及生产工具,其中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
5. 特点:文字简洁,图文并茂,通俗易懂,便于查阅,范围广大等。读后感略。
6. 写作目的:强调科学知识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号召青少年从小爱科学、学科学,并向青少年推介《21世纪·中国少儿科技百科全书》。信息:可从多方面谈,如(1)“知识就是力量”;(2)科技知识是现代文明社会的立国之本;(3)“科教兴国”;(4)“科学是第一生产力”;(5)《21世纪·中国少儿科技百科全书》;(6)青少年是新一代跨世纪建设者。
7. 人类按照自己的意志直接操纵单个原子、分子,制造出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
8. (1)不知道纳米技术是怎样的高科技。(2)(纳米材料)刚研制出来时,各媒体对此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多方面报道。
9. 多种稀土金属、稀有金属 构成微孔活动中心 在不改变空气自然状态的大前提下,过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增加室内空气的含氧量
10. (1)打比方,生动说明纳米材料具有过滤净化空气的作用。
(2)列数字,具体准确说明纳米这种长度单位“极微小”的特点。
11. 不成熟处:纳米产品鱼龙混杂,无法进行有法律效力的认证;不是所有的产品都适合采用纳米技术;价格高。理解:每一种新兴科技成果,都是伴随着它的不足(不成熟)产生的,正因为它存在着不足,才促使人们对它的进一步研究和改造,从而推动它不断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