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的街市

文档属性

名称 天上的街市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12-12 15:51:38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郭沫若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朗读诗歌并背诵,要分清节奏,
念准重音,读出感情。
2:理解诗中联想和想象的运用,
3:领略诗歌所表现的韵律美、意境美和情感。
过程和方法:
1:运用目标--自学--交流—评价教学模式
2: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诗人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之情。
学习重点及难点
1:朗读诗歌并背诵,
要分清节奏,念准
重音,读出感情。
2:写作中运用联想和想象
3:领略诗歌所表现的韵
律美、意境美和情感。
郭沫若(1892—1978)
诗人、学者,原名郭开贞,四川省乐山县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他的著作很多,文学方面有
诗集《女神》《星空》、话剧《屈原》等。
郭沫若故居
《天上的街市》选自诗人第二部诗集《星空》。1921-1923年,郭沫若三次从日本回国。这时,“五四”运动高潮已过,中国正处于军阀混战时期。面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那“冷酷如铁!黑暗如漆!腥秽如血!”的黑暗现实,郭沫若感到极大的愤怒,苦闷感伤,但他并没有悲观失望,依然不倦的探索
和追求。就是这一时期,1921年10月24日,作者写下了--《天上的街市》。
思考下列问题:
诗人由远远的街灯联想到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联想?
诗人看到明星景象时产生了那些遐想?
天上的人们生活是怎样的呢?
最后一节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概括主题。
5)朗读中的节奏如何安排?重音如何安置?
诗人由远远的街灯联想到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联想?
诗人看到明星景象时产生了那些遐想?
天上的人们生活是怎样的呢?
最后一节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街灯
明星
联想
街市
物品

生活
光明 自由 幸福 美好


天上的街市
   郭沫若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感悟诗的节奏
诗的重音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本诗通过由远远的街灯产生联想和想象
描绘了天上的街市及美好的生活,表现
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痛恨,对光明、自
由、幸福、快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激
发人们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
中 心 思 想
诗文欣赏
联想与想象:
  
联想:
甲事物
想到
乙事物
存在 存在
因果联系相似关系
想象:
甲事物
创造出
乙事物
  存在 不存在
来源于客观现实
  
 
请你也试一试就下面词语进行联想:
田野--汽车  
田野—( )—( )—( )—汽车
电脑--垃圾
电脑—( )—( )—( )—垃圾
钢笔--月亮
  
可以作如下联想:
钢笔--作文--题目--中秋--月亮
发挥想象和联想,补充下列句子
[例]甜蜜的梦像一条小鱼,在水里游
来游去,想捉住他,它已经跑了。
1、牵牛花开放了,______________
2、笼子的小鹦鹉,_______________
3、我不在父母身边的时候,_________
请从以下词语中任选几个词语,放飞你的想象,
创设一个特定的意境,可以是神秘的、可以是愉悦
的、可以是怀古的、也可以是……
大树 李白 青藤 月亮 小河 女孩郭沫若
天 上 的 街 市
(说课教案)
一:教学内容简析
1:说教材
《天上的街市》安排在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这单元共四课六篇文章:有童话《皇帝的新装》《七颗钻石》;散文诗《蔚蓝的王国》;诗歌《天上的街市》古诗《迢迢牵牛星》;《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它们共同的特点是通过虚构的故事和景象曲折地反映现实,或揭露鞭挞现实生活中的丑恶,或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或赞美呼唤人间真情。想像丰富奇特,引人遐思。目的是通过这些富于想像力的故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联想、想像的能力,引导学生憎恶假丑恶,向往真善美。
《天上的街市》取材于我国古代有关牛郎织女的传说,诗人对传说作了创造性的诠释。它借丰富新奇的联想和想像,描绘了美妙的天街景象,表达了诗人摆脱封建束缚、痛恨黑暗现实、追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的思想感情。诗歌意境优美,节奏舒缓,有着古典诗歌的韵味和意趣,适合朗读。我试图加强朗读指导,提高学生朗读能力;通过探究培养学生想像能力及写作能力。
2、说学生
《天上的街市》是诗人郭沫若的一首新诗,读来琅琅上口,语言清新朴素,对于刚刚升入初中的七年级学生来说不难于理解,用一节课的时间完成学习任务不成问题。重点是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难点是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3:说目标
根据新课标、教材编排意图及本课特点,设计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朗读诗歌并背诵,要分清节奏,念准重音。 2: 领略诗歌所表现的韵律美、意境美和情感美。 3:理解自然的联想和丰富的想象。
过程和方法: 1:运用目标——自学----交流——评价教学模式。2: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3: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诗人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之情。
4:说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及难点:1:朗读诗歌并背诵,要分清节奏,念准重音, 领略诗歌所表现的韵律美、意境美和情感美。 2:在写作中学习运用联想和想象。
教学措施:①对于诵读,采取自读、示范读、学生评点,教师指导、多媒体展示朗读的方式。②对于疑难问题采取小组自学·合作·探讨的方式。③对于联想和想象的理解,采取多媒体展示形象理解。
二:说教法
课堂力求营造一个轻松和谐、开放互动、平等交流的学习平台,教学中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
教学方法:
(1)指导学生有目标的自学本诗,适当介绍诗人在创作《天上的街市》(1921年)的时代背景以帮助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2)指导诵读,设计“交流·探究·拓展”教学,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在朗读中想象诗歌的图画美,品析诗歌的情感美。
(3)诱导学生的想象和联想。《天上的街市》有丰富的想象和由此及彼的联想,能品味诗歌的意境和蕴含。
(4)在教学手段上,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5)指导学生进行片断写作。
三:说学法
叶圣陶先生指出:“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苦练习,领悟之源广升,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
(1)“目标——自学——交流——评价”教学方法
诵读法。反复诵读逐步加深理解。诵读时注意节奏和重音。
想象法。在诵读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想象在自己脑海中构建出天上的街市的具体形象在意念中创造出一个与诗歌内容相一致的生动而丰富的境界。
对比法。比较诗歌与民间传说的异同,了解诗人对自由、美满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自主、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设计:
1:整体感知诗的韵律美、意境美和情感美。
2:了解写作背景。
3:欣赏歌曲《天上人间》。
4:欣赏影片《天上的街市》。
5:语文综合能力培养(听、说、读、写)。
教 学环 节 教 师活 动 预 设 学 生活 动 预 设 设 计 意 图
意境导入激发兴趣检查预习(8分) 1:播放火鸟三人合唱的《天上人间》2:展示有关街灯星空 图片3:引导学生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1:学生欣赏歌曲《天上人间》2:学生欣赏有关街灯星 空图片。3:学生借助注释了解作者及写作背 景。 1: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2:使学生在了解作品时代背景下进行初读。3:让学生对所学的诗有个初步的直观的认识。
自学合作探究(25分) 1:指导自学,整体感知全诗的意境。 2:组织合作学习,交流对诗的看法。 3:探究诗的主题及写作方法。 4:指导朗读的节奏 与重音。 1:自读全诗2:学读全诗3:齐读全诗讨论以下问题: 1:诗人由远远的街灯联想到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联想?2:诗人看到明星景象时产生了那些遐想?3:天上的人们生活是怎样的呢?4:最后一节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概括主题。5:朗读中的节奏如何安排?重音如何安置? 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2:培养学生对诗的整体认知能力。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5:培养学生听、读、说的能力。
拓展延伸(7分) 文章写作特点的延伸与探索。 想象与联想 1:了解 想象与联想。2:拓展训练(1)说3:拓展训练(2)想4:拓展训练(3)读与写 1:提升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2: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总结 评价 应用(5分) 1:引导学生回顾当堂所学内容。2:进行语言实践能力的训练。 1:回顾虎本节所学的内容。2:能从老师所提供的词语中选几个,设定特定意境进行写作。 1:提高学生的综合写作能力。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板书设计:
街灯 甲物想到乙物
--想象
明星 相似及因果关系
街市
物品 甲物创造出乙物
联想
人 来源于客观现实
生活
光明 自由 幸福 美好郭沫若
天 上 的 街 市
(教 案)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朗读诗歌并背诵,要分清节奏,念准重音。
2: 领略诗歌所表现的韵律美、意境美和情感美。
3:理解自然的联想和丰富的想象。
过程和方法:
1:运用目标——自学----交流——评价教学模式。
2: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诗人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之情。
教学设计:
1:整体感知诗的意境。
2:了解写作背景。
3:欣赏歌曲《天上人间》。
4:欣赏影片《天上的街市》。
5:语文综合能力培养(听、说、读、写)。
教 学环 节 教 师活 动 预 设 学 生活 动 预 设 设 计 意 图
意境导入激发兴趣检查预习(8分) 1:播放火鸟三人合唱的《天上人间》2:展示有关街灯星空 图片3:引导学生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1:学生欣赏歌曲《天上人间》2:学生欣赏有关街灯星 空图片。3:学生借助注释了解作者及写作背 景。 1: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2:使学生在了解作品时代背景下进行初读。3:让学生对所学的诗有个初步的直观的认识。
自学合作探究(25分) 1:指导自学,整体感知全诗的意境。 2:组织合作学习,交流对诗的看法。 3:探究诗的主题及写作方法。 4:指导朗读的节奏 与重音。 1:自读全诗2:学读全诗3:齐读全诗讨论以下问题: 1:诗人由远远的街灯联想到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联想?2:诗人看到明星景象时产生了那些遐想?3:天上的人们生活是怎样的呢?4:最后一节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概括主题。5:朗读中的节奏如何安排?重音如何安置? 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2:培养学生对诗的整体认知能力。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5:培养学生听、读、说的能力。
拓展延伸(7分) 文章写作特点的延伸与探索。 想象与联想 1:了解 想象与联想。2:拓展训练(1)说3:拓展训练(2)想4:拓展训练(3)读写 1:提升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2: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总结 评价 应用(5分) 1:引导学生回顾当堂所学内容。2:进行语言实践能力的训练。 1:能回顾本节所学的内容。2:能从老师所提供的词语中选几个,设定特定意境进行写作。 1: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板书设计:
街灯 甲物想到乙物
--想象
明星 相似及因果关系
街市
物品 甲物创造出乙物
联想
人 来源于客观现实
生活
光明 自由 幸福 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