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单元《盐
化肥》测试题
一、单选题
1.用同一种基本反应类型,经过两步反应不能实现的转化是
。
A.H2
→
H2CO3
B.NaOH
→
AgCl
C.H2O2
→
H2
D.Cu
→
Cu(OH)2
2.下列各组物质中,能发生复分解反应且反应前后溶液总质量变小的是( )
A.锌和稀硫酸
B.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
C.硫酸和氯化钡溶液
D.氯化钾溶液和硫酸钠溶液
3.下图为有关反应的微粒变化示意图,其中“”、“
”、“”、“”
分别表示4中不同种类的原子或原子团。该反应属于
A.复分解反应
B.置换反应
C.化合反应
D.分解反应
4.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完全正确的是
物质
选用试剂
操作方法
A.
Cu(CuO)
O2
通入氧气并加热
B.
NaCl(泥沙)
水
溶解、过滤、洗涤、烘干
C.
CO2(CO)
----
通氧气并点燃
D.
CaCl2溶液(HCl)
石灰石
加入足量石灰石充分反应后,过滤
A.A
B.B
C.C
D.D
5.对于化学反应:.A+B→C+D,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若生成物C和D分别是盐和水,则反应物一定是酸和碱
B.若A和C是单质,B和D是化合物,则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C.若A是可溶性碱,B可溶性盐,则C、D可能是两种沉淀
D.A、B各取10
g混合,使其充分反应,则C、D质量总和一定不大于20
g
6.下列说法合理的有(
)
①通过
pH
试纸测得某溶液
pH=0
②施用农药是最重要的作物保护手段
③用作消毒剂的医用酒精中溶质的体积分数为
75%
④只用
H2O
就能将
Ba(OH)2、CuCl2、K2SO4、NH4Cl
四种固体鉴别
A.2
种
B.3
种
C.4
种
D.1
种
7.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中,切实可行的是( )
A.用酚酞试液鉴别氯化钠溶液和盐酸
B.用石蕊试液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C.用水鉴别氢氧化钠固体和碳酸钙固体
D.用Na2CO3溶液鉴别Ca(OH)2溶液和CaCl2溶液
8.下列各种溶质的溶液混合后无明显现象的一组是
A.HCl、Na2CO3、?K2SO4
B.KNO3、Ba(OH)2、?NaCl
C.KCl、AgNO3、HNO3
D.NaOH、FeCl3、(NH4)2SO4
9.下列实验方法不正确的是
A.通过溶解、过滤、蒸发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达到初步提纯的目的
B.用KClO3制氧气通常加入MnO2作催化剂
C.氢气可以燃烧,在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
D.配制50克5%的NaCl溶液时,把称好的固体倒入到量好水的量筒中进行溶解
10.某溶液中存在
Cu2+、Ag+、Ba2+三种金属离子,用NaOH、Na2CO3、NaCl溶液使它们分别沉淀并分离出来,要求每次只加一种溶液,滤出一种沉淀,所加溶液顺序正确的是(
)
A.Na2CO3、NaCl、NaOH
B.NaOH、NaCl、Na2CO3
C.NaCl、Na2CO3、NaOH
D.NaCl、NaOH、Na2CO3
11.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A.Na2CO3、HNO3、NaNO3、CaCl2
B.K2SO4、Ba(OH)2、KOH、稀HNO3
C.K2SO4、Na2CO3、稀HCl、稀HNO3
D.CaCl2、AgNO3、Mg(NO3)2、NaCl
12.二氧化碳的捕捉与封存是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要途径之一,科学家利用NaOH溶液喷淋“捕捉”空气中的CO2(如下图),则关于该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方法中包含复分解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等
B.物质①是Ca(OH)2溶液
C.操作①是过滤
D.整个过程至少有NaOH和CO2两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
13.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试剂
操作方法
A
CO2(HCl)
适量NaOH溶液
洗气
B
NaOH(Na2CO3)
适量CaCl2溶液
过滤、蒸发结晶
C
CO2(CO)
足量O2
点燃
D
KCl(MnO2)
足量H2O
溶解、过滤、蒸发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
14.下表为氯化钠和硝酸钾部分溶解度,请根据表中数据填空。
①溶解度单位是_____________。
②称取40
g粗盐(含少量不溶于水的杂质)进行提纯。20℃时,将其溶解,取水量最适合的是______g(选填“100”“110”或“120”)。溶解、过滤、蒸发得到精盐,上述三步中都要用到的实验仪器是__________。
③20℃时,将硝酸钾进行如下实验过程:进行A-D四个步骤
其中,C中为______(选填“饱和”“不饱和”)溶液,其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______(选填A、B、C、D编号)。当D降温至10℃后,烧杯中得到硝酸钾固体_________g,若要继续得到较多量的硝酸钾,易采用的结晶方法是_____________(选填“蒸发”“降温”)。
15.分类、类比是初中化学常用的学习方法。
(1)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火善用之为福,不善用之为祸。下面是一些常用的灭火方法:①房屋着火时,用高压水枪灭火;②森林着火时,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③油锅内的油着火时,用锅盖盖灭;④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⑤熄灭液化气灶火焰时,关闭阀门;⑥木材着火时,用水基型灭火器灭火;请你从灭火原理角度,选择一种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分类标准_____,包括事例____(填序号)。
(2)复分解反应的微观本质实际上是离子互换反应,两种离子结合成难溶盐或碱、不稳定的酸或碱、或难解离的水,反应就可发生,可用离子反应式来表示。例如,中和反应的微观本质可表示为H++OH-=H2O,则硝酸银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的离子反应式为____,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的离子反应式为____。
16.现有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盐酸、氯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
(1)往三种无色溶液中加入某种指示剂即可区别它们,该指示剂可选用
(2)装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口常出现白膜,白膜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
(3)上述溶液中属于盐溶液的是
17.请在下列图片和意义的描述中找出相对应的关系,在对应的横线上用字母填空。
(1)_____
(2)_____
(3)_____
(4)_____
(5)_____
(6)_____
三、推断题
18.A~I为九年级化学所学的物质,已知A为金属氧化物,C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D为蓝色沉淀,E为单质,F为浅绿色溶液,G溶液中的溶质只含两种元素。“→”表示物质间存在着相互转化的关系(部分生成物未标出),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是_____。
(2)B与I之间的化学反应属于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写出G与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四、实验题
19.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夏天晒盐,冬天捞碱”这里的盐指的是氯化钠,碱指纯碱。如图是NaCl和Na2CO3的溶解度曲线
(提出问题)夏天晒的“盐”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假设一:“盐”中只含NaCl;
假设二:“盐”中除了NaCl还有______。
(实验探究)小红取少量“盐”样品溶于水,滴加几滴稀盐酸,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认为假设一成立,小丽查阅资料得知向Na2CO3溶液滴加稀盐酸时,Na2CO3先与盐酸反应生成NaHCO3,当盐酸加入一定量时,盐酸才与NaHCO3反应,她认为小红的实验不足以证明假设一成立,于是在原来的基础上稍做改动即可证明假设一不成立,她的做法是______;对应的现象是______。小明提出还可以向盐溶液中滴加足量的______,若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也可以证明假设二成立。
20.过碳酸钠是一种多用途的新型漂白剂,化学式可表示为aNa2CO3·bH2O2,具有Na2CO3和H2O2的双重性质。过碳酸钠溶于水后分解成Na2CO3和H2O2。
(1)以下物质,会使过碳酸钠失效的是_____(填字母)。
A
二氧化锰
B
稀硫酸
C
澄清石灰水
D
氯化钡溶液
(2)测定某样品中过碳酸钠(aNa2CO3·bH2O2)的化学式,以及样品中过碳酸钠的纯度的实验步骤如下(样品中的杂质不参加反应):
步骤1:称取样品0.7g于锥形瓶中,加足量的水溶解,再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4.9%的稀硫酸8.000g,恰好完全反应。
步骤2:称取样品0.7g于锥形瓶中,加足量的水溶解,再加入1g二氧化锰,反应后收集得到气体67.20mL(该条件下氧气的密度为1.429g/L)。
①步骤1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实验室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4.9%的稀硫酸,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_____mL(精确到0.1mL)(该条件下浓硫酸的密度为1.84g/mL);配制时需要用到的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_____,配制该稀硫酸应选择的量筒量程(水的密度为1g/mL)有_____(填字母)。
A
5mL
B
20mL
C
100mL
D
200mL
②步骤2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如果没有冷却到室温就读取气体的体积,则过碳酸钠化学式中a∶b的测定结果将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③通过计算,确定该过碳酸钠化学式为_____。
④通过计算,确定该样品中过碳酸钠的纯度为_____。(精确到0.1%)
五、计算题
21.为了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实验小组的同学取了10
g样品,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实验测得生成CO2气体的质量如图所示。请据图计算该混合物中CaCO3的质量分数。
22.小王同学为了测定某Na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取10g该溶液于烧杯中,然后将400g澄清石灰水分四次加入,烧杯中沉淀的质量与每次加入澄清石灰水的质量关系如表。请计算: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加入澄清石灰水的质量/g
100
100
100
100
生成沉淀的质量/g
0.4
m
1.0
1.0
(1)表中m的值为_____。
(2)Na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1.D
2.C
3.A
4.D
5.A
6.A
7.C
8.B
9.D
10.D
11.A
12.C
13.D
14.g
120
玻璃棒
不饱和
D
39.1
蒸发
15.隔绝氧气(合理即可)
③④(与分类标准对应)
Ag++Cl-=AgCl↓
CO32-+2H+=H2O+CO2↑
16.(1)石蕊试液
;(2)CaCO3
(3)氯化钠溶液
17.B
A
D
F
C
E
18.CaO
复分解
Fe
+
CuCl2=Cu+FeCl2
19.Na2CO3
继续滴加足量稀盐酸
有气体产生
CaCl2溶液
20.ABCD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2.7
胶头滴管
AC
2H2O22H2O+O2↑
偏小
4Na2CO3·3H2O2
89.7%
21.50%
22.0.8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