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第20课 金字塔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1.自主学习文中的“译、愧”等12个生字,读准字音,理解字义。
2.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理清文章脉络。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初步体会金字塔的雄伟与神秘,从本课语言文字材料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同学们,在人类历史上,埃及金字塔有世界七大奇观之称,长久以来,它一直是一个让大家不断揣度的不解之谜。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金字塔,去一睹它的壮丽风采。
导入新知
金字塔
穆青(1921-2003),新华通讯社原社长、当代著名新闻记者,他的新闻作品、新闻主张和新闻实践,均为20世纪中国新闻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简介作者
了解金字塔
金字塔建于4500年前,是古埃及法老(即国王)和王后的陵墓。陵墓是用巨大石块修砌成的方锥形建筑,因形似汉字“金”字,故译作“金字塔”。
在古代埃及文中,金字塔是梯形分层的,因此又称作层级金字塔,这是一种高大的角锥体建筑物。金字塔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1.读准字音。
澄 译 愧 熠 遐 埃
菲 黏 刃 滥 淤 湛
fēi
nián
dèng
yì
kuì
yì
xiá
rèn
làn
yū
āi
zhàn
初读课文
2.理解词语。
熠熠发光:
形容光彩闪耀的样子。本文指金字塔在夕阳的照射下非常耀眼。
精湛:
精深。本文指古埃及人的造船技术很高超。
想一想,两篇文章介绍金字塔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金字塔夕照》
《不可思议的金字塔》
抒情散文
非连续性文本
整体感知
说一说,两篇文章分别写了什么?
《金字塔夕照》
《不可思议的金字塔》
夕阳下的金字塔及“我”的万千思绪
最大的金字塔——胡夫金字塔
建造金字塔时的古埃及
文章的说明对象是“夕阳下的金字塔”,在作者的笔下,夕阳下的金字塔有什么特点?请找出最能概括其特征的语句。
《金字塔夕照》
在金色的夕阳下,金色的田野,金色的沙漠,连尼罗河的河水也泛着金光,而那古老的金字塔啊,简直像是用纯金铸成的。
远远望去,它像漂浮在沙海中的三座金山,似乎一切金色的光源,都是从它们那里放射出来的。你看,天上地下,黄澄澄,金灿灿,一片耀眼的色调,一幅多么开阔而又雄浑的画卷啊!
这段话调动了读者的视觉和听觉,通过极具色彩的景色描写,加上光与影的刻画更细致入微,给人呈现出一种立体画面感。
比喻
夕阳下的金字塔真是太美了!让我们陶醉了,也让作者陶醉了,难怪作者发出这样的赞叹:
有人说金字塔的白昼和月夜,各有各的情趣,各有各的美,但我觉得最令人难忘的,恐怕还是这大漠夕照中金字塔的色彩。
喜爱
赞叹
宏伟、壮丽的金字塔是古埃及的象征,凝聚着埃及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让我们带着这份喜爱与赞叹再来读读这篇文章吧!
《不可思议的金字塔》
为什么说金字塔不可思议呢?让我们继续学习第二篇文章《不可思议的金字塔》,小组合作朗读这篇文章,同桌互相交流,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吧!
2600年左右
2.5
230万
50层
1889
126
1万多
胡夫金字塔建于公元前( ),在( )年巴黎埃菲尔铁塔建成以前,胡夫金字塔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
胡夫金字塔用约( )块石材砌成,平均每块重( )吨。整个胡夫金字塔相当于( )楼高,塔基面积有( )个篮球场那么大,体积是( )个教室的总和。
读一读,填一填。
列数字
作比较
神庙
造船
石窟陵墓
12
365
30
在天文历法方面,埃及人将一年定为( )天,并规定每年( )个月,一个月( )天,剩余( )天作为节日。
古埃及人很早就掌握了精湛的( )技术,在尼罗河的上游,考古学家发现了古埃及人的( )遗迹。古埃及人还有( )、( )等多种令人惊叹的建筑成就。
读一读,填一填。
5
采石场
金字塔是如何建成的?借助课文内容,大胆推测。
用一个巨大的杠杆,一端用绳子绑住石块,另一端通过人力将石块吊往上方,然后将石块逐步往上堆砌。
金字塔是如何建成的?借助课文内容,大胆推测。
用土堆成斜坡,利用木质滚轴将石块拉上去。
金字塔是如何建成的?借助课文内容,大胆推测。
利于水的浮力运送石块。
搜集资料,用你喜欢的方式介绍金字塔。
1.有目的地查阅资料,把资料来源记录下来。
2.根据要介绍的内容分类整理资料,筛选资料,剔除无关信息。
3.可以使用图片、表格等辅助形式。
实践活动
胡夫金字塔是古埃及金字塔中最大的金字塔,相当于40层大厦高。它的规模是埃及至今发现的110座金字塔中最大的。是十万多个工匠共用约20年的时间才完成的人类奇迹。希望同学们有机会去亲眼看看埃及的金字塔,身临其境感受那种震撼的景象。
课堂总结
课后练习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