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一)
杠杆
杠杆:如果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够绕着固定点转动,这一根硬棒就叫做杠杆。
杠杆五要素:支点(false)、动力(false)、阻力(false)、动力臂(false)、阻力臂(false)
①支点:硬棒绕着转动的固定点。
②力的作用线:力所在的直线。
③力臂: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3445510444519431076200
跷跷板 用硬棒撬动石头
杠杆平衡
杠杆平衡:若杠杆处于静止或匀速转动状态,我们就称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即杠杆平衡
杠杠平衡的条件(杠杆原理):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false
杠杆的分类
力臂关系
力的大小关系
杠杆类型
工作特点
实例
false
false
省力杠杆
省力费距离
老虎钳、开瓶器、指甲刀
false
false
费力杠杆
费力省距离
筷子、镊子、钓鱼竿、划桨
false
false
等臂杠杆
不省力也不费距离
托盘天平
题型一:力臂作图
【例1】画出下列F1与F2的力臂
101917539370341312560325
图1 图2
【例2】按照要求作图
①图中,轻质杠杆OA在力F1、F2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L2为力F2的力臂。在图中画出力F1的力臂L1、力F2的示意图
②在如图中,L1是动力臂,作出动力F1
① ②
题型二:杠杆平衡的条件
4965065379730【例3】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时候,小明在均匀木板中间挖孔,孔中插一金属杆,固定在铁架台上,木板可以围绕中间自由转动。每个钩码的质量为200g,A、B、C、D、E、F为质量不计的挂钩,已知AB=BO=OC=CD,ABOCD的连线与EDF的连线垂直。现在B处挂两个钩码,D处挂一个钩码,木板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所示)。下列做法能使木板仍在水平位置平衡的是( )
A.在B、D两处各加挂一个钩码
B.在B处加挂1个钩码,D处加挂2个钩码
C.B处挂两个钩码不变,把D处的一个钩码挂在F处
D.把B处两个钩码挂在A处,把D处的一个钩码挂在C处
【例4】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1)如图a所示,应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侧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目的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如图b所示,为了便于直接从杠杆上读出力臂,弹簧测力计对杠杆的拉力必须沿______方向,同时使杠杆静止在_________位置
(3)某同学利用正确的方法,分别测出下列三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请帮他将实验过程补充完整:
①保持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位置不变,改变钩码数量;
②保持钩码的数量和位置不变,改变弹簧测力计的位置;
③保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位置和钩码的数量不变,改变________________的位置。
(4)某同学采用了图c的装置进行实验,弹簧测力计转动一个角度,当杠杆水平静止时,F1×OA_____F2×OB(选填:=或≠),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三:杠杆的分类
【例5】如图所示,起瓶器开启瓶盖时,可看作是( )
354266522860 A.以B点为支点的费力杠杆
B.以B点为支点的省力杠杆
C.以A点为支点的费力杠杆
D.以A点为支点的省力杠杆
440055012065题型三:杠杆计算
【例5】如图所示,独轮车和车内的煤的总质量为100kg,其重力可视为作用于A点。车轴O为支点
(1)这独轮车使用时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
(2)独轮车和车内的煤的总重力为多少?
(3)将车把抬起时,作用在车把向上的力为多少?
课堂练习
画出下列图中标出的力的力臂
图1 图2 图3 图4
请按照要求作图
①如图所示,用起子开启瓶盖,请确定支点O的位置,作出F1的力臂L1和阻力F2的示意图(保留作图痕迹)。
②如图,(a)图所示是一种新型开瓶器,借助它可单手轻易开启啤酒瓶盖,该开瓶器可看作一个杠杆。请在(b)图中画出该开瓶器工作时作用在A点的动力F1的示意图和阻力F2的力臂L2。
③如图所示,举着哑铃的前臂骨骼可看成杠杆,请画出图中阻力F2的力臂l2及肱二头肌作用在A点的动力F1的示意图。
①②③
如图所示,O是轻质杠杆的支点,L1是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的动力F1的力臂,请你画出动力F1示意图(要求保留作图痕迹)。
4322445363855如图所示,杠杆上每一小格距离相同,每个钩码质量相同,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可采取下列哪种措施( )
A.在支点左边离支点两个小格处挂四个相同钩码
B.在最左端挂一个同规格的钩码
C.在左端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
D.在右端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
如图甲为小柯制作的“杠杆力臂演示仪”,O为支点,杠杆AOB刚好在水平位置平衡,杠杆自身重力和摩擦不计。松开螺母保持OA不动,使OB向下折一个角度后,再拧紧螺母形成一根可绕O点转动的杠杆AOB′(B′点对应B点),保持G1位置不变,要使杠杆在图乙位置保持平衡,则G2应该移动到( )
A.①点处 B.B′点处C.②点处 D.③点处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刻度尺、细线、弹簧测力计、若干个质量相同的钩码等。
(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左端下沉。此时,应把杠杆两端的平
衡螺母向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保持水平并静止,达到平衡
状态。这样做的好处是:便于在杠杆上直接测量_______。
(2)杠杆调节平衡后,小明在杠杆上A点处挂4个钩码(如图甲),在B点处挂6个钩码杠杆恰好在
原位置平衡。改变钩码个数及悬挂位置多次实验后小明得出了杠杆平衡条件为: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
成立?”于是小组同学利用如图乙所示装置(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左端
的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
件不相符。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杠杆在倾斜位置是否是可以得出杠杆平衡条件:_______(“能”或“不能”)如果可以;请比较
这种实验方案与杠杆在水平位置时的方案那一种更好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1)实验前发现杠杆右端偏高,需将平衡螺母往____移一些,直至杠杆在__________位置平衡。实验过程中,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乙所示是三次实验结果,实验时所用的每个钩码重0.5N,杠杆上每一格长5cm,
实验次数
动力F1/N
动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1
1.5
10
1
②
2
1
20
①
10
3
1
20
1.5
10
(3)将表格中的实验数据补充完整。①________②________
(4)分析第一、二次测量实验数据,可以得到:________。
(5)在分析第三次测量数据时,该同学发现F1L1和F2L2并不相等,该同学实验过程中的失误之处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60520487045如图所示装置是老师制作的“杠杆力臂演示仪”。杠杆自身质量和摩擦可忽略不计,O为支点,A、D为左右两端点。AO=0.6m,OB=0.2m。在作为竖直背景面的白纸上作有以O为圆心、OB长为半径的圆(图中虚线圆所示),在图中末画出作为背景的白纸。
(1)实验时在A点挂上重物G,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需在B点沿竖直向下方向施加15N的拉力FB,则G为_____N。
(2)保持A点所挂重物不变,撤去拉力FB,在BD间的C点(如图)施加一个大小也为15N的拉力F,为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试在图上准确画出此力F的方向。
(3)在上述(2)中,保持拉力F大小15N不变。当在BD间任一位置施加该拉力时,为使杠杆始终能在水平位置平衡,发现拉力方向延长线均需要满足__________的要求,表明使物体产生转动效果的因素,除了与力的大小有关,还与__________有关。
为什么要引入力臂的概念,为了探究它,小金制作了一个“杠杆力臂演示仪”。杠杆后衬一张硬纸板,上面画等距的同心圆,最小圆半径为 1 厘米,外侧的圆半径依次增加 1 厘米,杠杆的支点在圆心上,左边与支撑架之间连接一条橡皮筋,用弹簧测力计在杠杆的右边拉,让其在水平位置平衡。
(1)如图甲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至杠杆保持水平时,测得F1=4牛。在如图乙(图甲的位置向外移一格)位置竖直向下拉至杠杆水平时,F2= 3牛。比较F1和F2大小不相等,但力的作用效果却相同,是因为弹簧测力计作用在杠杆上的________ 变化了。
(2)如图丙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作用点与图乙一样,仍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弹簧秤的示数F3将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是因为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方向变了,产生同样的效果,力的大小也将会改变。
(3)如图丙当弹簧测力计测得 F3=4牛 时停下,比较图甲,为什么甲、丙两种情形中的拉力相等(F3=F1=4 牛),我们有一个基本的信念,甲、丙两种情形有相同的结果,必有相同的因素,观察图甲、丙,拉力的作用线与第______个圆周相切;猜想:“只要拉力的作用线与同一个圆周相切,拉力的大小都相等”。
(4)这个猜想是否正确,需要用新的事实进行验证。如图丁测得F4=4 牛,实验证实了这个猜想,这个相同的因素,我们用“_________________距离”来表达,给它一个名称叫“力臂”。
如图所示,是一种指甲刀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杠杆ABC是一个省力杠杆 B.杠杆DBO的支点是B点
C.杠杆DEO是一个等臂杠杆
D.指甲刀有三个杠杆,两个省力杠杆,一个费力杠杆
326898025527045599352965451830705272415417195268605如图所示的工具中,在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去核器B.核桃夹子 C.园艺剪 D.手动压蒜器
下列简单机械中,属于费距离的杠杆是( )
45231052057403222625163195211899513208053086058420
A.羊角锤B.理发剪 C.筷子 D.钓鱼竿
嗑瓜子不用牙?真的么?如图所示,利用这个瓜子剥壳器,专业对付黑瓜子、开心果、白瓜子的坚硬外壳,轻轻松松剥瓜子。下面的几组机械中,和这种“瓜子剥壳器”的种类和作用相同的有( )
69405599060198247066675314960055245
472948020955
A.裁缝剪 B.开瓶器 C.钓鱼竿 D.钓鱼竿
4729480224155小美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图中为他练习做俯卧撑的姿势。,他的身体可作为一个杠杆,O点是支点。他的质量为60千克,所受重力可视为集中在A点。将身体撑起时,地面对双手的支持力至少为多少N?(取g=10牛/千克)
4701540208280骨胳、肌肉和关节构成了人体的运动系统,最基本的运动都是肌肉牵引骨胳绕关节转动产生的,其模型就是杠杆。如图所示是踮脚时的示意图,人体的重力为阻力,小腿肌肉施加的拉力为动力。重600N的小明在lmin内完成50个双脚同时踮起动作,每次踮脚过程中脚跟离开地面的高度是9cm。求:
(1)小腿肌肉对每只脚的拉力;
(2)小明踮脚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
3672840297180如图所示,OA为一可绕O点转动的轻质杠杆,杆长为2米,作用于A点的竖直向上的力F1的大小为60牛,重物G的重力大小为150牛,要使杠杆水平平衡。求:重物G悬吊点B距A端的距离LBA。
如图所示,质量不计的光滑木板AB长1.2m,可绕固定点O转动,离O点0.2m的B端挂一重物G,板的A端用一根与水平地面成30°夹角的细绳拉住,木板在水平位置平衡时绳的拉力是6N。
求:(1)该重物的重力G;
3922395650875(2)在O点的正上方放一质量为0.3kg的小球,若小球以25cm/s的速度由O点沿木板向A端匀速运
动,问小球至少运动多长时间细绳的拉力减小到零。(取g=10N/kg,绳的重力不计)
课后练习
4527552965451864995260985如图是正在使用的机械,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463169086995303657037465
A.独轮车B.扫帚 C.钓鱼竿 D.船桨
4598035126365下列图中使用的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309689513462018567402476546291515875
A.起子B.道钉撬 C.筷子 D.钢丝钳
如图所示的钢丝钳,其中A是剪钢丝处,B为手的用力点,O为转动轴(支点),右图为单侧钳柄及相连部分示意图。请在图中画出钢丝钳剪钢丝时的动力臂L1和阻力F2。
根据要求作图
①在如图中,L1是动力臂,作出动力F1。
②如图为揭开井盖的示意图,O为支点,请在图中画出拉力的力臂L。
4347845292100 ③如图所示是根据空调室外机(室外机和下面的支架为一个整体)建立的杠杆模型,请在图中画出并
标明室外机受到重力的力臂l(以O点为支点)。
25317459525386080142875
① ② ③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完成空格处的填写。
(1)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器材:带有刻度的杠杆、铁架台、_______、钩码、线。
(3)实验步骤:
①先将杠杆的支在支架上,若发现杠杆的右端比左端低,则应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杠杆两端的_____________
②在实验中,改变钩码的_______或位置,使杠杆在_______位置平衡,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③某同学重复进行了三次实验,他多次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数据记录:
根据图(1)(2)(3),每个钩码的重力都为1牛,杠杆上每小格表示4厘米,把表格填写完整。
实验次数
动力F1(牛)
动力臂l1(厘米)
动力×动力臂F1l1(牛·厘米)
阻力F2(牛)
阻力臂l2(厘米)
阻力×阻力臂F2l2(牛·厘米)
1
1
8
8
2
8
2
2
12
24
8
24
3
4
4
1
16
16
(5)实验结论:当杠杆平衡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把杠杆的中点支在支架上,杠杆停在如图甲所示位置。
(1)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可以调节右端的螺母,使它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2)调节好的杠杆,如图乙用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方向拉动杠杆使其水平平衡,这样操作的目的是便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丙,当弹簧测力计由M位置倾斜至N位置时,要使拉力大小不变,则应_______(增大/减小)悬挂的钩码总质量,杠杆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
(4)如图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在杠杆两侧各去掉一个相同的钩码,则杠杆_____(选填“左”
或“右”)端将上翘。
(5)在探究过程中,我们需要测量和记录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四个物理量,在进行多次实验的
过程中,我们_______(可以/不可以)同时改变多个量进行探究测量。
(6)实验中测得的数据如表所示,
测量序号
动力F1/N
动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①
1
20
2
10
②
2
15
1.5
20
③
3
5
1
15
有的同学按现有方案得出如下结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这个结论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符,原因是实验过程中 。(填字母)
A.没有改变力的大小
B.没有改变力的方向
C.没有改变力的作用点
D.实验次数较少,结论具有偶然性。
如图所示,一根轻质直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左端挂100牛的物体G1,其力臂L1为0.6米,右端挂200牛的物体G2,求:
(1)右端物体G2的力臂L2。
(2)若在右端增加200牛的物体,要使杠杆再次水平平衡,支点应向哪端移动多少距离。
423164028575
4095750294005如图所示,一个轻质杠杆可绕点O转动,甲、乙两物体分别用细线悬挂在杠杆的A、B两端,若甲物体重200N,求乙物体重多少时杠杆才能在水平位置平衡。
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站在如图所示的木板中点附近处,木板恰好水平平衡。求:
4359910178435(1)若甲、乙的体重分别为400牛和500牛,她们分别同时向木板的二端匀速走去,请问当甲、乙的速度之比分别为多少时,木板始终能保持水平平衡。
(2)若甲背有重为20牛的书包,并且他们以与先前同样的速度同时向木板的二端匀速走去时,则乙必须背上多重的重物行走,才能使木板保持水平平衡。
5042535341630小明家有个木衣架,结构简化如图所示(其中两个挂衣臂一样长,且左右对称)。有一次放学回家,他把书包挂在衣架挂衣钩A处(如图),衣架倒了下来。为了搞清原因,他测得以下的数据:木衣架质量3千克;圆底盘直径30厘米;A点到衣架受到重力作用线(经过圆底盘的圆心)的垂直距离为25厘米。
(1)请你计算能挂在衣架挂衣钩A处,且保证衣架不倒下来的书包的最大质量是多少?
(2)当在衣架挂衣钩A处挂上10kg的书包时,为了使衣架不倒下来,需要在衣架挂衣钩B处至少挂上千克的物体?
(3)为了防止衣架倒下来,除了在衣架挂衣钩B处挂重物外,请你再说出两种其他的方法。
杠杆(一)
杠杆
杠杆:如果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够绕着固定点转动,这一根硬棒就叫做杠杆。
杠杆五要素:支点(false)、动力(false)、阻力(false)、动力臂(false)、阻力臂(false)
①支点:硬棒绕着转动的固定点。
②力的作用线:力所在的直线。
③力臂: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3445510444519431076200
跷跷板 用硬棒撬动石头
杠杆平衡
杠杆平衡:若杠杆处于静止或匀速转动状态,我们就称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即杠杆平衡
杠杠平衡的条件(杠杆原理):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false
杠杆的分类
力臂关系
力的大小关系
杠杆类型
工作特点
实例
false
false
省力杠杆
省力费距离
老虎钳、开瓶器、指甲刀
false
false
费力杠杆
费力省距离
筷子、镊子、钓鱼竿、划桨
false
false
等臂杠杆
不省力也不费距离
托盘天平
题型一:力臂作图
【例1】画出下列F1与F2的力臂
101917539370341312560325
图1 图2
1015365679453437890139700【答案】
图1 图2
【例2】按照要求作图
①图中,轻质杠杆OA在力F1、F2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L2为力F2的力臂。在图中画出力F1的力臂L1、力F2的示意图
②在如图中,L1是动力臂,作出动力F1
① ②
1591310488953107055106680【答案】
②
题型二:杠杆平衡的条件
4965065379730【例3】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时候,小明在均匀木板中间挖孔,孔中插一金属杆,固定在铁架台上,木板可以围绕中间自由转动。每个钩码的质量为200g,A、B、C、D、E、F为质量不计的挂钩,已知AB=BO=OC=CD,ABOCD的连线与EDF的连线垂直。现在B处挂两个钩码,D处挂一个钩码,木板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所示)。下列做法能使木板仍在水平位置平衡的是( )
A.在B、D两处各加挂一个钩码
B.在B处加挂1个钩码,D处加挂2个钩码
C.B处挂两个钩码不变,把D处的一个钩码挂在F处
D.把B处两个钩码挂在A处,把D处的一个钩码挂在C处
【答案】C
【解析】设AB=BO=OC=CD=L,每个钩码的重力为G。
A.在B、D两处各加挂一个钩码时,杠杆左侧力与力臂的积为3G×L,右侧力与力臂的积为2G×2L,因3G×L≠2G×2L,所以木板不会平衡,故A错误;
B.在B处加挂1个钩码,D处加挂2个钩码时,杠杆左侧力与力臂的积为3G×L,右侧力与力臂的积为3G×2L,因3G×L≠4G×2L,所以木板不会平衡,故B错误;
C、B处挂两个钩码不变,把D处的一个钩码挂在F处,则杠杆左侧力与力臂的积为2G×L,右侧力与力臂的积为G×2L,因2G×L=G×2L,所以木板会平衡,故C正确
D.把B处两个钩码挂在A处,把D处的一个钩码挂,则杠杆左侧力与力臂的积为2G×2L,右侧力与力臂的积为G×L,因2G×2L≠G×L,所以木板不会平衡,故D错误。
【例4】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1)如图a所示,应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侧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目的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如图b所示,为了便于直接从杠杆上读出力臂,弹簧测力计对杠杆的拉力必须沿______方向,同时使杠杆静止在_________位置
(3)某同学利用正确的方法,分别测出下列三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请帮他将实验过程补充完整:
①保持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位置不变,改变钩码数量;
②保持钩码的数量和位置不变,改变弹簧测力计的位置;
③保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位置和钩码的数量不变,改变________________的位置。
(4)某同学采用了图c的装置进行实验,弹簧测力计转动一个角度,当杠杆水平静止时,F1×OA_____F2×OB(选填:=或≠),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右;消除杠杆自重的影响,便于测量力臂大小(2)竖直;水平;(3)弹簧秤;钩码。
(4)≠,此时弹簧测测力计产生的力臂小于之前的OB长度。
【解析】(1)旋动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杠杆的重心过支点,杠杆自重的力臂为0,主要目的是:消除杠杆自重的影响,同时,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就是力臂,便于测量力臂大小;调平方法与托盘天平相同,左低右高,故应该向右调整。
(2)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对杠杆的拉力必须沿竖直方向,力臂在杠杆上,便于测量力臂大小;
(3)保持弹簧秤的位置和钩码的数量不变,改变钩码的位置,再测一组数据;
(4)当杠杆水平静止时,处于平衡状态,F1×OA≠F2×OB,理由是此时弹簧测测力计产生的力臂小于之前的OB长度。
题型三:杠杆的分类
【例5】如图所示,起瓶器开启瓶盖时,可看作是( )
354266522860 A.以B点为支点的费力杠杆
B.以B点为支点的省力杠杆
C.以A点为支点的费力杠杆
D.以A点为支点的省力杠杆
【答案】D
【解析】在使用起瓶器开启瓶盖时,瓶盖中的B点被撬起,所以B点是阻力的作用点,并且在开启的过程中,起瓶器绕A点转动,所以A是支点,在开启瓶盖时,杠杆应绕A逆时针旋转,所以动力的方向向上,在整个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它是省力杠杆。
440055012065题型三:杠杆计算
【例5】如图所示,独轮车和车内的煤的总质量为100kg,其重力可视为作用于A点。车轴O为支点
(1)这独轮车使用时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
(2)独轮车和车内的煤的总重力为多少?
(3)将车把抬起时,作用在车把向上的力为多少?
【答案】(1)省力杠杆(2)1000N(3)300N
【解析】(1)由图可知:F1是动力,F2是阻力,O是支点。动力臂L1=70cm+30cm=100cm,阻力臂L2=30cm,则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使用该车时是省力杠杆。
(2)独轮车和车内煤的总重力:G=mg=100kg×10N/kg=1000N;
(3)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得F1×100cm=1000N×30cm,所以F1=300N。
课堂练习
画出下列图中标出的力的力臂
图1 图2 图3 图4
【答案】
图1 图2 图3 图4
请按照要求作图
①如图所示,用起子开启瓶盖,请确定支点O的位置,作出F1的力臂L1和阻力F2的示意图(保留作图痕迹)。
②如图,(a)图所示是一种新型开瓶器,借助它可单手轻易开启啤酒瓶盖,该开瓶器可看作一个杠杆。请在(b)图中画出该开瓶器工作时作用在A点的动力F1的示意图和阻力F2的力臂L2。
③如图所示,举着哑铃的前臂骨骼可看成杠杆,请画出图中阻力F2的力臂l2及肱二头肌作用在A点的动力F1的示意图。
①②③
379793595250146240513335【答案】255206553340
①②③
如图所示,O是轻质杠杆的支点,L1是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的动力F1的力臂,请你画出动力F1示意图(要求保留作图痕迹)。
【答案】
4322445363855如图所示,杠杆上每一小格距离相同,每个钩码质量相同,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可采取下列哪种措施( )
A.在支点左边离支点两个小格处挂四个相同钩码
B.在最左端挂一个同规格的钩码
C.在左端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
D.在右端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
【答案】D
如图甲为小柯制作的“杠杆力臂演示仪”,O为支点,杠杆AOB刚好在水平位置平衡,杠杆自身重力和摩擦不计。松开螺母保持OA不动,使OB向下折一个角度后,再拧紧螺母形成一根可绕O点转动的杠杆AOB′(B′点对应B点),保持G1位置不变,要使杠杆在图乙位置保持平衡,则G2应该移动到( )
A.①点处 B.B′点处C.②点处 D.③点处
【答案】C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刻度尺、细线、弹簧测力计、若干个质量相同的钩码等。
(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左端下沉。此时,应把杠杆两端的平
衡螺母向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保持水平并静止,达到平衡
状态。这样做的好处是:便于在杠杆上直接测量_______。
(2)杠杆调节平衡后,小明在杠杆上A点处挂4个钩码(如图甲),在B点处挂6个钩码杠杆恰好在
原位置平衡。改变钩码个数及悬挂位置多次实验后小明得出了杠杆平衡条件为: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
成立?”于是小组同学利用如图乙所示装置(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左端
的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
件不相符。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杠杆在倾斜位置是否是可以得出杠杆平衡条件:_______(“能”或“不能”)如果可以;请比较
这种实验方案与杠杆在水平位置时的方案那一种更好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右;力臂;(2)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F1L1=F2L2);(3)杠杆自重的影响;(4)能;杠杆处于水平位置时,力臂更好测量。
在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1)实验前发现杠杆右端偏高,需将平衡螺母往____移一些,直至杠杆在__________位置平衡。实验过程中,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乙所示是三次实验结果,实验时所用的每个钩码重0.5N,杠杆上每一格长5cm,
实验次数
动力F1/N
动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1
1.5
10
1
②
2
1
20
①
10
3
1
20
1.5
10
(3)将表格中的实验数据补充完整。①________②________
(4)分析第一、二次测量实验数据,可以得到:________。
(5)在分析第三次测量数据时,该同学发现F1L1和F2L2并不相等,该同学实验过程中的失误之处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右;水平;便于测量力臂;(3)2;15(4)F1L1=F2L2;(5)L1不是F1的力臂。
4160520487045如图所示装置是老师制作的“杠杆力臂演示仪”。杠杆自身质量和摩擦可忽略不计,O为支点,A、D为左右两端点。AO=0.6m,OB=0.2m。在作为竖直背景面的白纸上作有以O为圆心、OB长为半径的圆(图中虚线圆所示),在图中末画出作为背景的白纸。
(1)实验时在A点挂上重物G,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需在B点沿竖直向下方向施加15N的拉力FB,则G为_____N。
(2)保持A点所挂重物不变,撤去拉力FB,在BD间的C点(如图)施加一个大小也为15N的拉力F,为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试在图上准确画出此力F的方向。
(3)在上述(2)中,保持拉力F大小15N不变。当在BD间任一位置施加该拉力时,为使杠杆始终能在水平位置平衡,发现拉力方向延长线均需要满足__________的要求,表明使物体产生转动效果的因素,除了与力的大小有关,还与__________有关。
【答案】(1)5;(2)略;(3)与圆O相切;力的方向
为什么要引入力臂的概念,为了探究它,小金制作了一个“杠杆力臂演示仪”。杠杆后衬一张硬纸板,上面画等距的同心圆,最小圆半径为 1 厘米,外侧的圆半径依次增加 1 厘米,杠杆的支点在圆心上,左边与支撑架之间连接一条橡皮筋,用弹簧测力计在杠杆的右边拉,让其在水平位置平衡。
(1)如图甲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至杠杆保持水平时,测得F1=4牛。在如图乙(图甲的位置向外移一格)位置竖直向下拉至杠杆水平时,F2= 3牛。比较F1和F2大小不相等,但力的作用效果却相同,是因为弹簧测力计作用在杠杆上的________ 变化了。
(2)如图丙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作用点与图乙一样,仍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弹簧秤的示数F3将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是因为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方向变了,产生同样的效果,力的大小也将会改变。
(3)如图丙当弹簧测力计测得 F3=4牛 时停下,比较图甲,为什么甲、丙两种情形中的拉力相等(F3=F1=4 牛),我们有一个基本的信念,甲、丙两种情形有相同的结果,必有相同的因素,观察图甲、丙,拉力的作用线与第______个圆周相切;猜想:“只要拉力的作用线与同一个圆周相切,拉力的大小都相等”。
(4)这个猜想是否正确,需要用新的事实进行验证。如图丁测得F4=4 牛,实验证实了这个猜想,这个相同的因素,我们用“_________________距离”来表达,给它一个名称叫“力臂”。
【答案】(1)拉力的作用位置或作用点; (2)变大; (3)3; (4)支点到力的作用线
如图所示,是一种指甲刀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杠杆ABC是一个省力杠杆 B.杠杆DBO的支点是B点
C.杠杆DEO是一个等臂杠杆
D.指甲刀有三个杠杆,两个省力杠杆,一个费力杠杆
【答案】A
326898025527045599352965451830705272415417195268605如图所示的工具中,在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去核器B.核桃夹子 C.园艺剪 D.手动压蒜器
【答案】A
下列简单机械中,属于费距离的杠杆是( )
45231052057403222625163195211899513208053086058420
A.羊角锤B.理发剪 C.筷子 D.钓鱼竿
【答案】A
嗑瓜子不用牙?真的么?如图所示,利用这个瓜子剥壳器,专业对付黑瓜子、开心果、白瓜子的坚硬外壳,轻轻松松剥瓜子。下面的几组机械中,和这种“瓜子剥壳器”的种类和作用相同的有( )
69405599060198247066675314960055245
472948020955
A.裁缝剪 B.开瓶器 C.钓鱼竿 D.钓鱼竿
【答案】B
4729480224155小美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图中为他练习做俯卧撑的姿势。,他的身体可作为一个杠杆,O点是支点。他的质量为60千克,所受重力可视为集中在A点。将身体撑起时,地面对双手的支持力至少为多少N?(取g=10牛/千克)
【答案】400N
4701540208280骨胳、肌肉和关节构成了人体的运动系统,最基本的运动都是肌肉牵引骨胳绕关节转动产生的,其模型就是杠杆。如图所示是踮脚时的示意图,人体的重力为阻力,小腿肌肉施加的拉力为动力。重600N的小明在lmin内完成50个双脚同时踮起动作,每次踮脚过程中脚跟离开地面的高度是9cm。求:
(1)小腿肌肉对每只脚的拉力;
(2)小明踮脚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
【答案】(1)200N(2)30W
3672840297180如图所示,OA为一可绕O点转动的轻质杠杆,杆长为2米,作用于A点的竖直向上的力F1的大小为60牛,重物G的重力大小为150牛,要使杠杆水平平衡。求:重物G悬吊点B距A端的距离LBA。
【答案】1.2m
如图所示,质量不计的光滑木板AB长1.2m,可绕固定点O转动,离O点0.2m的B端挂一重物G,板的A端用一根与水平地面成30°夹角的细绳拉住,木板在水平位置平衡时绳的拉力是6N。
求:(1)该重物的重力G;
3922395650875(2)在O点的正上方放一质量为0.3kg的小球,若小球以25cm/s的速度由O点沿木板向A端匀速运
动,问小球至少运动多长时间细绳的拉力减小到零。(取g=10N/kg,绳的重力不计)
【答案】(1)15N(2)4s
课后练习
4527552965451864995260985如图是正在使用的机械,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A )
463169086995303657037465
A.独轮车B.扫帚 C.钓鱼竿 D.船桨
4598035126365下列图中使用的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C )
309689513462018567402476546291515875
A.起子B.道钉撬 C.筷子 D.钢丝钳
如图所示的钢丝钳,其中A是剪钢丝处,B为手的用力点,O为转动轴(支点),右图为单侧钳柄及相连部分示意图。请在图中画出钢丝钳剪钢丝时的动力臂L1和阻力F2。
根据要求作图
①在如图中,L1是动力臂,作出动力F1。
②如图为揭开井盖的示意图,O为支点,请在图中画出拉力的力臂L。
4347845292100 ③如图所示是根据空调室外机(室外机和下面的支架为一个整体)建立的杠杆模型,请在图中画出并
标明室外机受到重力的力臂l(以O点为支点)。
25317459525386080142875
① ② ③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完成空格处的填写。
(1)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器材:带有刻度的杠杆、铁架台、_______、钩码、线。
(3)实验步骤:
①先将杠杆的支在支架上,若发现杠杆的右端比左端低,则应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杠杆两端的_____________
②在实验中,改变钩码的_______或位置,使杠杆在_______位置平衡,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③某同学重复进行了三次实验,他多次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数据记录:
根据图(1)(2)(3),每个钩码的重力都为1牛,杠杆上每小格表示4厘米,把表格填写完整。
实验次数
动力F1(牛)
动力臂l1(厘米)
动力×动力臂F1l1(牛·厘米)
阻力F2(牛)
阻力臂l2(厘米)
阻力×阻力臂F2l2(牛·厘米)
1
1
8
8
2
4
8
2
2
12
24
3
8
24
3
4
4
16
1
16
16
(5)实验结论:当杠杆平衡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探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条件;(2)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3)①左;平衡螺母;②个数;水平;便于测量力臂;③获得多组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4)如上图;(5)动力×动力臂等于阻力×阻力臂(F1l1=F2l2)。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把杠杆的中点支在支架上,杠杆停在如图甲所示位置。
(1)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可以调节右端的螺母,使它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2)调节好的杠杆,如图乙用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方向拉动杠杆使其水平平衡,这样操作的目的是便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丙,当弹簧测力计由M位置倾斜至N位置时,要使拉力大小不变,则应_______(增大/减小)悬挂的钩码总质量,杠杆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
(4)如图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在杠杆两侧各去掉一个相同的钩码,则杠杆_____(选填“左”
或“右”)端将上翘。
(5)在探究过程中,我们需要测量和记录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四个物理量,在进行多次实验的
过程中,我们_______(可以/不可以)同时改变多个量进行探究测量。
(6)实验中测得的数据如表所示,
测量序号
动力F1/N
动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①
1
20
2
10
②
2
15
1.5
20
③
3
5
1
15
有的同学按现有方案得出如下结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这个结论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符,原因是实验过程中 。(填字母)
A.没有改变力的大小
B.没有改变力的方向
C.没有改变力的作用点
D.实验次数较少,结论具有偶然性。
【答案】(1)左;(2)直接从杠杆上读取力臂(或测量力臂);(3)减小;(4)右;(5)可以;(6)B
如图所示,一根轻质直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左端挂100牛的物体G1,其力臂L1为0.6米,右端挂200牛的物体G2,求:
(1)右端物体G2的力臂L2。
(2)若在右端增加200牛的物体,要使杠杆再次水平平衡,支点应向哪端移动多少距离。
【答案】(1)0.3m(2)0.12m423164028575
4095750294005如图所示,一个轻质杠杆可绕点O转动,甲、乙两物体分别用细线悬挂在杠杆的A、B两端,若甲物体重200N,求乙物体重多少时杠杆才能在水平位置平衡。
【答案】400N
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站在如图所示的木板中点附近处,木板恰好水平平衡。求:
4359910178435(1)若甲、乙的体重分别为400牛和500牛,她们分别同时向木板的二端匀速走去,请问当甲、乙的速度之比分别为多少时,木板始终能保持水平平衡。
(2)若甲背有重为20牛的书包,并且他们以与先前同样的速度同时向木板的二端匀速走去时,则乙必须背上多重的重物行走,才能使木板保持水平平衡。
【答案】(1)5:4(2)25N
5042535341630小明家有个木衣架,结构简化如图所示(其中两个挂衣臂一样长,且左右对称)。有一次放学回家,他把书包挂在衣架挂衣钩A处(如图),衣架倒了下来。为了搞清原因,他测得以下的数据:木衣架质量3千克;圆底盘直径30厘米;A点到衣架受到重力作用线(经过圆底盘的圆心)的垂直距离为25厘米。
(1)请你计算能挂在衣架挂衣钩A处,且保证衣架不倒下来的书包的最大质量是多少?
(2)当在衣架挂衣钩A处挂上10kg的书包时,为了使衣架不倒下来,需要在衣架挂衣钩B处至少挂上千克的物体?
(3)为了防止衣架倒下来,除了在衣架挂衣钩B处挂重物外,请你再说出两种其他的方法。
【答案】(1)4.5kg(2)1.375kg(3)减小挂衣钩的长度、或增大底盘的直径、或圆盘底座换用大理石等密度更大的材料、或在挂衣钩的对侧挂物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