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达标检测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一部分:积累运用(36分)
读拼音,写词语。(10分)
二、我会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并把字母写在题目后面的“( )”里。(14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墨水(mò) 渲染(ruǎn) 破碎(suì) 浪花(lànɡ)
B.飞溅(jiàn) 清爽(shuǎnɡ) 剃头(tì) 执法(zhí)
C.否则(fǒu) 骂人(mà) 仇人(qiú) 习惯(ɡuàn)
D.若干(ròu) 脆薄(bó) 颤抖(càn) 婴儿(yīn)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戏耍 欢迎 透明 B.蘑菇 央求 骄软
C.扑腾 钓杆 双倍 D.飞越 痛苦 分烈
3.下列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
A.玲珑的河水 明亮的浮光 B.轻轻地提 静静地等
C.一串串雨珠 一个个斗笠 D. 渡过天河 飘过大海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如果没有姑父的监督,小沙准会夺门而逃。
B.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了。
C.我心里充足了快乐、骄傲与希望。
D.那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像一串美丽的梦。
5.“恻隐”的“恻”可能与( )有关。
A.方向 B.心情 C.身体 D.钱财
6.对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老师傅眼神差了点儿,总把碎头发掉在小沙的脖子里。
②人们都用奇怪的眼神看着她。
③我很喜欢苹果的味道。
④这本书越看越有味道。
A.①②句中的加点词意思相同,③④句中的加点词意思不同。
B.①②句中的加点词意思不同,③④句中的加点词意思相同。
C.①②句中的加点词、③④句中的加点词意思都相同。
D.①②句中的加点词、③④句中的加点词意思都不同。
7.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
A. “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指的是戴着斗笠的孩子们。
B.“剃头大师”指的是老剃头师傅。
C.看着肥皂泡飞上天空,作者心里特别忧伤。
D.冰心的作品有《繁星》《秋水》《寄小读者》。
三、我会完成练习。(12分)
1.《剃头大师》一文主要写了“我”为________的经过;冰心奶奶儿时最喜欢的游戏是________________;小时候的宋庆龄是一个____________的孩子。
2.(1)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左传》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善莫大焉”。
(3)我会用《论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劝告做错事不但不承认错误还继续犯错的同学。
3.我们已经学了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请你以下面的句子为开头写一写。(4分)
今天真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阅读欣赏(34分)
(一)(10分)
阅读《“生活垃圾分类”知多少》,完成下面的练习。
“生活垃圾分类”知多少
据统计,某市每天制造的生活垃圾约3000吨。如果不进行分类,会给垃圾处理带来很多麻烦。比如:有些物质埋在土里,即使过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都不能腐烂,会使土壤受到严重侵蚀。废弃的电池里含有毒物质,随意乱扔会严重污染环境;抛弃的废塑料被动物误食,导致动物死亡的事故时有发生。
如果把生活垃圾正确分类,其中30%~40%的垃圾可以回收利用。1吨废塑料可回炉提炼出600公斤的柴油。回收1吨废纸再利用,就可以少砍伐5棵大树。但如果这些废旧物品和其他垃圾混在一起被污染,只能白白浪费。即使挑拣出来,也会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现在,国家提倡将生活垃圾分成以下四类:
1.根据材料内容,选择正确的垃圾投放分类方式。( ) (3分)
A.碎瓷砖属于可回收垃圾。
B.用坏的水银体温计应投入有害垃圾桶。
C.枯萎的花应该属于其他垃圾。
D.厨余垃圾里可以投放过期药品。
2.根据以上材料,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3分)
(1)有人说,垃圾分类非常麻烦,直接把垃圾扔进垃圾桶既快又省事。( )
(2)回收废纸再利用,就可以减少树木砍伐,所以厨房、卫生间里用过的纸都可以回收再利用。( )
(3)做好垃圾分类,能大大减少因挑拣垃圾所耗费的人力和时间。( )
3.请你结合材料内容,设计一条关于垃圾分类的宣传语。(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童年的春节(节选)(24分)
冰 心
我童年生活中,不光是海边山上孤单寂寞的独往独来,也有热闹得锣鼓喧天的时候,那便是从前的“新年”,现在叫作“春节”的。
过年的前几天,最忙的是母亲了。她忙着打点我们过年穿的新衣鞋帽,还有一家大小半个月吃的肉,因为那时的习惯,从正月初一到十五是不宰猪卖肉的。父亲呢,就为放学的孩子们准备新年的娱乐。父亲从烟台市上买回一套吹打乐器,弹奏起来,真是热闹得很。我白天放些父亲给我们买回来的鞭炮,晚上放些烟火。大的是一筒一筒的,放在地上放,火树银花,璀璨得很!美丽的烟花像一颗颗流星从天而降。
记得我们初一早起,换上新衣新鞋,先拜祖宗,然后给父母亲和长辈拜年,我拿到的红纸包里的压岁钱,大多是一枚锃亮的墨西哥“站人”银元,我都请母亲替我收起。
最有趣的还是初二那天,从各个农村来的耍“花会”的了,演员们都是各个村落里冬闲的农民,演女角的都是村里的年轻人,搽着很厚的脂粉。鼓乐前导,后面就簇拥着许多小孩子。到我家门口,自然就围上一大群人,于是他们就穿走演唱了起来,有乐器伴奏,歌曲大都滑稽可笑,引得大家笑声不断。耍完了,我们就拿烟、酒、点心慰劳他们。这个村的“花会”刚走,那个村的又来了。(有删改)
1.选择正确答案的字母填进“( )”里。(9分)
(1) 过年的前几天,母亲忙些什么?( )
A.拜祖先。
B.准备新年的娱乐。
C.替“我”保管压岁钱。
D.为“我们”准备新衣鞋帽和一家人吃的肉。
(2) 这篇短文的写作顺序是( )
A.空间顺序 B.时间顺序
C.从整体到局部 D.事情发展的顺序
(3) 你从文中读到了一个怎样的春节?( )
A.寂寞无聊 B.紧张激动 C.热闹非凡 D.劳累辛苦
2.简答题。(15分)
(1)“美丽的烟花像一颗颗流星从天而降”这里把烟花比作流星,你认为烟花还像什么?请写一写。(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你喜欢过春节吗?为什么?请说说你的理由。(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随着时代的进步,不少人感觉“年味”越来越淡了,甚至有人感觉过不过年都无所谓。针对这一观点说说你的看法。(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习作表达(30分)
同学们,我们身边的人都各具特点,如果用一个词语形容你最熟悉的人,你的脑海中会想到哪个词语?请选择一个人写一写。
注意:题目自拟,运用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把人物的特点写清楚。
第六单元达标检测卷
第一部分:积累运用
一、垂柳 葫芦 清爽 肥皂 虽然
二、1.B 2.A
3.A 4.C
5.B 6.D
7.A
三、1.小沙剃头 吹肥皂泡 守信
2.(1)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2)人谁无过 过而能改
(3)过而不改 是谓过矣
3.示例:街上的行人都穿得很单薄,却还是止不住地流汗。坐在大树下乘凉的爷爷奶奶们都拿着扇子扇啊扇。就连平时活蹦乱跳的小狗都不愿意动了,趴在地上一个劲儿地吐舌头。
第二部分:阅读欣赏
(一)1.B
2.(1)× (2)× (3)√
3.示例:垃圾也有宝,分类不可少。
(二)1.(1)D (2)B (3)C
2.示例:(1)烟花像天上的仙女撒下的花瓣。
(2)喜欢。因为过春节的时候,到处都很热闹,一家人团团圆圆地在一起,我感觉很幸福。我还可以穿新衣服,收到长辈给的压岁钱。
(3)我觉得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已经延续了几千年,它是一家人团聚的大日子。我觉得我们应该重新重视春节,让过年变得更有趣,这样大家就不会觉得年味越来越淡了。
第三部分:习作表达
思路点拨:这次习作要求我们写最熟悉的一个人。写之前,先想想自己要写谁,他(她)有什么样的特点,你是通过哪些事知道他(她)的这些特点的。写的时候,注意用上自己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如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更好地展现人物特点。同时注意要通过一两件具体的事情来展现这个人物的特点,叙事要条理清晰。 例文略。
10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