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级人教版下学期地理第九章《青藏地区》测试卷(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八年级人教版下学期地理第九章《青藏地区》测试卷(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7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2-03 16:14: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九章《青藏地区》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图中三江源是指②③④所代表的河流,分别是指(

A.
长江、黄河、澜沧江
B.
黄河、长江、澜沧江
C.
澜沧江、长江、黄河
D.
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
2.下列关于促进西藏进一步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因西北部荒漠广布,应引种热带、亚热带树种,扩大其森林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
B.
因地处我国西南边陲,人口密度小且分布分散,应强化铁路、公路等交通设施建设,加强区内、外联系,促进西藏全面发展
C.
因雪域高原环境独特,生态脆弱,应严禁工业、旅游业等产业的发展,防止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D.
因青稞等粮食产量低,应大面积播种水稻等高产农作物,解决粮食不能自给的问题
3.下列关于青藏高原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等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位于我国西南部,横断山以西,昆仑山以南
B.
平均海拔世界最高,素有“世界屋脊”之称
C.
“远看是山,近看是川”,终年积雪,冰川广布
D.
冬寒夏热,年温差大,日照弱,日温差小
4.在青藏地区被称为“聚宝盆”的是(  )
A.
青藏高原
B.
塔里木盆地
C.
柴达木盆地
D.
准噶尔盆地
5.图中的城市B和C分别是(  )
A.
格尔木、拉萨
B.
成都、昆明
C.
西宁、兰州
D.
西宁、拉萨
6.如图为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图,对两地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西北地区农业主要为河谷农区
B.
青藏地区的农业主要为灌溉农业
C.
两地区都是我国重要的牧区
D.
两地区制约农业发展的因素都为水资源
7.许多藏族小朋友脸上都有可爱的“高原红”,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  )
①海拔较高 ②藏族人爱化妆 ③日照强 ④天生丽质 ⑤空气稀薄
A.
①②⑤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⑤
8.青藏地区特有的动、植物是(  )
A.
骆驼、玉米
B.
藏绵羊、水稻
C.
牦牛、青稞
D.
马、小麦
9.青藏地区的农业主要分布在(  )
A.
河西走廊
B.
塔里木盆地边缘
C.
雅鲁藏布江谷地
D.
河套平原
10.青藏地区主要的农作物为(  )
A.
小麦、花生
B.
水稻、油菜
C.
青稞、小麦
D.
大豆、甜菜
11.导致三江源地区环境恶化的人为原因是(

①过度放牧
②不合理的人类活动
③全球气候变暖
④冰川逐年萎缩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2.某旅游团7月下旬准备到西藏地区旅游,旅行社宣传单提示:①早晚外套、棉衣;②遮阳伞、墨镜;③有心、肺、脑、血液系统疾病患者或有外伤者不宜去旅游;④带好雨衣等上述提示与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
①气温日较差大
②空气稀薄,光照强
③海拔高,气压较低 ④早晚经常下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3.青藏地区的主要牧场类型和畜种是(  )
A.
高寒牧场——牦牛
B.
山地牧场——藏绵羊
C.
温带草原牧场——宁夏滩羊
D.
高寒牧场——三河马、三河牛
14.下列动物中不属于三江源地区珍稀动物的是(
)
A.
大熊猫
B.
藏羚羊
C.
野驴
D.
雪豹
15.下列地理现象,与青藏高原“高”和“寒”无关的是(  )
A.
雪山连绵、冰川纵横
B.
日照强烈、太阳能丰富
C.
地热资源丰富
D.
城镇多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两岸
16.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纬度相当,但气温却低于长江中下游,主要是因为青藏高原(  )
A.
纬度高
B.
海拔高
C.
距海远
D.
晴天多
17.如图是小晨同学在青藏地区旅游时拍摄的照片,他想为照片配一些文字说明,可供选择的是(  )
A.
牦牛在悠闲地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
B.
京九铁路像一条游龙蜿蜒在“世界屋脊”上
C.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D.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18.关于青藏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形以山地为主
B.
本区气温日较差小而年较差大
C.
是亚洲著名大河的发源地
D.
是我国最干旱的地区
19.如图为青藏高原土地利用和农牧业分布示意图,该地区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农牧业发展应(  )
①大幅度增加耗牛、绵羊、山羊数量,提高牧民收入
②大力种植水稻、油菜等农作物,形成商品农业基地
③在河谷低平地区适当发展种植业
④因地制宜,适当发展畜牧业
⑤由于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应禁止放牧
⑥发展高原生态旅游,促进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
A.
①②③
B.
④⑤⑥
C.
③④⑥
D.
①②⑤
20.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某地区“以高寒畜牧业为主,少数地方可发展青稞等高寒农业和林业”,造成其农业这一特点的原因是(  )
A.
处于高纬度地区
B.
地形以平原为主
C.
地势高,气候高寒
D.
少数民族聚居地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21.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填出字母代表的省和自治区的名称:
A.__________
B.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图中数字代表山脉或山峰的名称:
①__________山
④__________山
⑤__________峰
22.去年暑假小泉完成了一次“高原之旅”,读图,回答问题。
(1)暑假,小泉在青藏高原感受到那里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_____。这和他家乡成都气候特征迥异,成都气候特征:夏季_________,冬季_________。
(2)小泉在西藏品尝了当地喜凉粮食作物_________为主要原料加工的美食糌粑、酥油茶等。青藏地区河谷地带发展喜凉作物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至少两方面)
(3)在西藏游玩藏传佛教圣地后,小泉登上火车准备到旅游终点站青海省的行政中心A_________市。途中见到“高原之舟”—_________,并发现被称为“中华水塔”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存在草地沙化、水土流失、野生动物锐减等环境问题。为治理此环境问题你的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1条)
23.读图,回答问题。
(1)A、B两省区的分界山脉是_________。
(2)总体来说,A省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有我国最大的①________沙漠。此环境下依靠地表水、地下水或泉水进行灌溉的农业被称为________农业。该省区拥有的优势能源矿产是________。
(3)B省区自然环境的突出特征是“高、寒”,农作物主要是耐寒的________、豌豆、小麦等,农业区主要分布于________谷地,近年来建成的②________铁路,大大加强了该省区与其他区域的联系,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24.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示区域一向以独特的人文和自然景观闻名于世,是科学探险、考察和生态旅游的圣地,这里有湛蓝的天空,绵延的雪山,无边的草原,成群的牦牛,虔诚的喇嘛,著名的河谷农业,同时这里也是我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
材料二: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我国许多大河的发源地,水草丰美,野生动植物种群繁多,被称为生态的净土,近年来,在经济利益驱使下,每年约有20万人来此采挖冬虫夏草,每挖一根虫草,至少会破坏30平方厘米的草皮。
(1)本区地表形态特征是_________,反映出当地独特的气候特征_________。
(2)图片甲是当地人崇佛礼佛的圣地_________。
(3)图中A、B两处均有森林分布,但A处种类更加复杂,试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材料二可知,过度采挖等破坏地表植被的行为,给保护区带来的危害有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
25.读“青藏地区”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________盆地,是我国地势________的盆地;D________,E___________。
(2)该区的农业主要分布在C_____________谷地和湟水谷地等海拔较低的地区。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区青稞高产的原因是:________。
A.
该地区受东南季风的影响
B.
该地区气温偏低,水分蒸发少
C.
该地区气温高,雨量充沛
D.
该地区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
(4)图示的铁路线是刚通车的________铁路,它的修建,遇到的技术难题是:________。
A。高寒问题
B。地形问题
C。冻土问题
D。缺氧问题
(5)该区是许多的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原因是海拔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据图可知:①是怒江,②是澜沧江,③是长江,④是黄河,三江源地区的“三江”指的是长江、黄河、澜沧江。
2.【答案】B
【解析】西藏气候寒冷不宜引进热带、亚热带树种和对水热要求较高的水稻,可以适当发展工业、旅游业,强化铁路、公路等交通设施建设。
3.【答案】D
【解析】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横断山以西,昆仑山以南,平均海拔世界最高,素有“世界屋脊”之称,其特点是“远看是山,近看是川”,由于海拔高,气温低,青藏高原终年积雪,冰川广布,最大的自然环境特点是高寒,形成冬寒夏凉的高原气候,具有日温差大的特点。
4.【答案】C
【解析】柴达木盆地面积20多万平方千米,四周环绕着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昆仑山脉。盆地内矿产资源都很丰富,有“聚宝盆”之称。
5.【答案】A
【解析】从图中看出,图示铁路干线是青藏铁路,该铁路干线从A西宁经B格尔木到达C拉萨,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及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
6.【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农业。西北地区典型的自然特征是干旱,农业主要为绿洲农业;青藏地区典型的自然特征是高寒,农业主要为河谷农业;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都是我国重要的牧区;西北地区制约农业发展的因素为水资源不足,青藏地区制约农业发展的因素为热量不足。
7.【答案】D
【解析】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
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日照强,故小朋友的脸上易出现“高原红”。
8.【答案】C
【解析】青稞是大麦的一种,是青藏地区特有的农作物。牦牛是青藏地区代表性的畜种,它的毛厚而长,耐寒力强,体矮身健,善于爬山负重,被称为“高原之舟”。
9.【答案】C
【解析】青藏高原气候高寒,只有河谷地带由于地势较低,气温较高,无霜期长,降水条件较好,土壤比较肥沃,因而适宜耕作,成为农业发达地带,被称为河谷农业。以青海的湟水谷地、西藏的雅鲁藏布江谷地也就是藏南谷地最为典型。
10.【答案】C
【解析】青藏地区主要的农作物是耐寒、耐旱的青稞和小麦。
11.【答案】A
【解析】由于人类过度放牧、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等使得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注意其余两者不是由于人类不合理活动造成的。
12.【答案】A
【解析】西藏自治区位于青藏地区,该区域海拔高,早晚天气较凉,备好外套、棉衣体现气温日较差大的特点;需要准备遮阳伞、墨镜,是因为该区空气稀薄,光照强;有心、肺、脑、血液系统疾病患者或有外伤者不宜去西藏旅游是因为海拔高,气压较低,带好雨衣是因为西藏地区晚上有雨。
13.【答案】A
【解析】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气候寒冷,为高寒牧场,主要畜种为牦牛。
14.【答案】A
【解析】三江源地区的珍稀动物有野牦牛、野驴、藏羚羊、盘羊、雪豹、白唇鹿、黑颈鹤等。
15.【答案】C
【解析】青藏地区由于地势高、气温低,形成高、寒为主的自然特征。由于高寒,地表形成了雪山连绵、冰川广布的自然景观,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导致太阳能十分丰富,由于海拔高,城镇人口多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两岸,而地热资源是因为位于板块的交界地带,与高寒无关。
16.【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特征。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
000米以上,由于海拔高,形成了高原气候、高寒景观,长江中下游平原则位于我国第三阶梯,地势低平,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17.【答案】A
【解析】读图可知,图中牦牛在悠闲地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故A项符合题意;B项,青藏铁路像一条游龙蜿蜒在“世界屋脊”上,而不是京九铁路,故不符合题意;C项,“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是我国西北地区的真实写照,故不符合题意;D项,“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这是我国南方地区的景观。
18.【答案】C
【解析】青藏地区的主体是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该区域地形以高原为主,地高天寒,其气温日较差大而年较差小,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是亚洲著名大河的发源地。
19.【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青藏高原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青藏地区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农牧业发展应做到:在河谷低平地区适当发展种植业,因地制宜,适当发展畜牧业,发展高原生态旅游,促进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等,大幅度增加耗牛、绵羊、山羊数量,提高牧民收入,大力种植水稻、油菜等农作物,形成商品农业基地和禁止放牧的做法都是错误的。
20.【答案】C
【解析】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
000米以上,海拔高、气温低,以高寒畜牧业为主,主要牲畜有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等,农作物主要有青稞(大麦的一种)、豌豆、小麦、油菜等。
21.【答案】(1)A.西藏自治区;B.青海省;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①昆仑山;④喜马拉雅山;⑤珠穆朗玛峰
【解析】(1)青藏地区包括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四川西部、甘肃西南部和新疆南部边缘地区;(2)青藏高原地势高耸,为我国的第一级阶梯,第一、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为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高原南部的弧形山脉为喜马拉雅山脉,其最高峰为珠穆朗玛峰,也为世界最高峰。
22.【答案】(1)高寒
高温多雨
温暖湿润
(2)青稞
太阳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3)西宁
牦牛
退耕还草(林)、禁采砂金、休牧育草、实施天然林和天然牧场保护工程等
【解析】(1)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
0.6℃。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
000米以上,地势高,气温低,形成高寒的气候特点;成都位于我国秦岭—淮河以南的东部季风区,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其最突出的特征是,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夏季高温多雨(常说雨热同期),降水集中,四季分明。(2)青藏地区农作物主要有青稞(大麦的一种)、豌豆、小麦、油菜等。由于河谷地带太阳光照强,昼夜温差大,青棵和小麦穗大粒饱满,单位面积产量比较高。藏族人民的主食是糌粑,即用青稞、豌豆炒熟磨制成的炒面,把糌粑用酥油茶或青稞酒拌和,用手捏成小团就可以吃了。牦牛是青藏地区代表性的畜种,它的毛厚而长,耐寒力强,体矮身健,善于爬山负重,被称为“高原之舟”。(3)青藏铁路东起A西宁,经格尔木、昆仑山口、沱沱河沿、安多、那曲、当雄,西至拉萨,全长1
956千米。近年来,由于气候暖干化趋势、过度放牧以及人类活动,使三江源地区自然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三江源地区大片土地逐渐沙化。为了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国家设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采取的措施有退耕还草(林),全面禁猎,禁采砂金,休牧育草,实施天然林和天然牧场保护工程等。
23.【答案】(1)昆仑山脉
(2)干旱
塔克拉玛干
灌溉
石油、天然气
(3)青稞
雅鲁藏布江
青藏
【解析】由图可知,A为新疆地区,B为西藏地区,新疆与西藏两省区的分界山脉是昆仑山脉;总体来说,新疆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干旱,有我国最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此环境下依靠地表水、地下水或泉水进行灌溉的农业被称为灌溉农业。该省区拥有的优势能源矿产是石油、天然气;西藏自治区自然环境的突出特征是“高、寒”,农作物主要是耐寒的青稞、豌豆、小麦等,农业区主要分布于雅鲁藏布江谷地。近年来建成的青藏铁路,大大加强了该省区与其他区域的联系,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24.【答案】(1)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高寒
(2)布达拉宫
(3)A处纬度低,热量充足,降水丰富,且山高谷深,相对高度大,植被种类复杂
(4)草场退化,草地荒漠化
【解析】(1)从图中看出为青藏地区,青藏地区的主体是青藏高原,该高原由于海拔高、气温低,形成高寒的地理环境环境特征,雪线很低,地表很多地方覆盖着终年不化的积雪,形成了雪山连绵,冰川广布的地貌特征。(2)从甲图看出为西藏自治区拉萨的布达拉宫。(3)从图中看出,A、B两处比较,A处纬度低,热量充足,降水丰富,且山高谷深,相对高度大,植被种类复杂。(4)从材料二可知,过度采挖等破坏地表植被的行为,给保护区带来的危害有草场退化,草地沙漠化,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加剧,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等。
25.【答案】(1)柴达木;最高;澜沧江;雅鲁藏布江;(2)雅鲁藏布江;海拔低,气温高,风力小;(3)D;(4)青藏;C;(5)高山冰雪融水
【解析】读图分析可知:(1)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A是柴达木盆地,是我国地势最高的盆地;D是澜沧江,E是雅鲁藏布江;(2)青藏地区的农业主要分布在C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等海拔较低的地区,原因是:海拔低,气温高,风力小;(3)本区青稞高产的原因是:该地区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4)图示的铁路线是刚通车的青藏铁路,青藏铁路建设面临的“三大难题”是:脆弱的生态,高寒缺氧的环境,多年冻土的地质构造,其中最主要的技术难题是冻土问题;(5)该区是许多的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原因是海拔高,有高山冰雪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