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_2021学年高中数学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学案含解析(6份打包)北师大版选修1_1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_2021学年高中数学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学案含解析(6份打包)北师大版选修1_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2-03 23:03:10

文档简介

§1 椭 圆
1.1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2页
一、椭圆的定义
我们把平面内到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大于|F1F2|)的点的集合叫作椭圆.这两个定点F1,F2叫作椭圆的焦点,两焦点F1,F2间的距离叫作椭圆的焦距.
二、椭圆的标准方程
焦点在x轴上
焦点在y轴上
标准方程
+=1(a>b>0)
+=1(a>b>0)
焦点坐标
(±c,0)
(0,±c)
a、b、c的关系
a2=b2+c2
[疑难提示]
 求椭圆标准方程时应注意的问题
(1)确定椭圆的标准方程包括“定位”和“定量”两个方面.
“定位”是指确定椭圆与坐标系的相对位置,即在中心为原点的前提下,确定焦点位于哪条坐标轴上,以判断方程的形式;“定量”则是指确定a2、b2的具体数值,常用待定系数法.
(2)当椭圆的焦点位置不明确(无法确定)求其标准方程时,可设方程为+=1(m>0,n>0且m≠n),从而避免讨论和繁杂的计算;也可设为Ax2+By2=1(A>0,B>0且A≠B),这种形式在解题中较为方便.
[练一练]
1.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3,0),B(3,0),点P为一动点,且|PA|+|PB|=2a(a≥0),给出下列说法:
①当a=2时,点P的轨迹不存在;
②当a=4时,点P的轨迹是椭圆,且焦距为3;
③当a=4时,点P的轨迹是椭圆,且焦距为6;
④当a=3时,点P的轨迹是以AB为直径的圆.
其中正确的说法是__________(填序号).
解析:当a=2时,2a=4<|AB|,故点P的轨迹不存在,①正确;当a=4时,2a=8>|AB|,故点P的轨迹是椭圆,且焦距为|AB|=6,②错误;③正确;当a=3时,点P的轨迹为线段AB,④错误.
答案:①③
2.若方程+=1表示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解析:由10-k>k-5>0,得5答案:(5,)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2页
探究一 椭圆的定义
[典例1] 点M(x,y)在运动过程中,总满足关系式+=4,点M的轨迹是什么曲线?写出它的方程.
[解析] +=4.
即为+=4,设F1(0,1),F2(0,-1),则上式即为|MF1|+|MF2|=4,即动点M到两定点F1,F2的距离之和为定值2a=4,且2a>|F1F2|=2.∴点M的轨迹是椭圆,且椭圆的焦点为F1(0,1)和F2(0,-1).
∴2c=2,c=1,2a=4,a=2.
∴点M的轨迹方程为+=1.
到两定点的距离之和是常数且必须大于两定点的距离的轨迹是椭圆.特别注意焦点的位置及a,b,c的关系.
          
                       
1.已知椭圆C上任意一点P(x,y)都满足关系式+=4,则椭圆C的标准方程为(  )
A.+=1     B.+=1
C.+=1
D.+y2=1
解析:由题设可知椭圆C的焦点在x轴上,且2a=4,c=1,故a=2,b2=3,所以椭圆C的标准方程为+=1.
答案:B
2.求焦点在坐标轴上,且过点A(2,0)和B的椭圆的标准方程.
解析:解法一 若焦点在x轴上,设椭圆方程为+=1(a>b>0),
依题意,有解得a2=4,b2=1.
若焦点在y轴上,设椭圆方程为+=1(a>b>0),同理这与a>b矛盾.
故所求椭圆方程为+y2=1.
解法二 设椭圆的方程为mx2+ny2=1(m>0,n>0,m≠n).
将A,B坐标代入得
解得故所求椭圆方程为+y2=1.
探究二 椭圆定义的应用
[典例2] 如图所示,已知椭圆的方程为+=1,若点P在第二象限,且∠PF1F2=120°,求△PF1F2的面积.
[解析] 由已知a=2,b=,
所以c===1,|F1F2|=2c=2,
在△PF1F2中,由余弦定理,得
|PF2|2=|PF1|2+|F1F2|2-2|PF1|·|F1F2|cos
120°,
即|PF2|2=|PF1|2+4+2|PF1|.①
由椭圆定义,得|PF1|+|PF2|=4,
即|PF2|=4-|PF1|.②
②代入①解得|PF1|=,
∴S△PF1F2=|PF1|·|F1F2|·sin
120°
=××2×=,
即△PF1F2的面积是.
椭圆上一点P与椭圆的两焦点F1、F2构成的△F1PF2称为焦点三角形,解关于椭圆中的焦点三角形问题时要充分利用椭圆的定义、三角形中的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在求焦点三角形的面积时,若已知∠F1PF2,可利用S=absin
C,把|PF1|·|PF2|看成一个整体,运用公式|PF1|2+|PF2|2=(|PF1|+|PF2|)2-2|PF1|·|PF2|及余弦定理求出|PF1|·|PF2|,而无需单独求出,这样可以减少运算量.
    
      
                       
3.点P在椭圆
+y2=1上,且PF1⊥PF2,求S△PF1F2.
解析:∵点P在椭圆上,∴|PF1|+|PF2|=4,
即|PF1|2+|PF2|2+2|PF1||PF2|=16,
又PF1⊥PF2,∴|PF1|2+|PF2|2=|F1F2|2=12,
∴|PF1||PF2|=2,
∴S△PF1F2=|PF1||PF2|=1.
4.如图所示,已知经过椭圆+=1的右焦点F2的直线AB垂直于x轴,交椭圆于A,B两点,F1是椭圆的左焦点.
(1)求△AF1B的周长.
(2)如果直线AB不垂直于x轴,△AF1B的周长有变化吗?为什么?
解析:(1)由题意知,A,B在椭圆+=1上,
故有|AF2|+|AF1|=2a=10,
|BF1|+|BF2|=2a=10,|AF2|+|BF2|=AB,
∴△AF1B的周长=|AF1|+|BF1|+|AB|=|AF1|+|BF1|+|AF2|+|BF2|=(|AF1|+|AF2|)+(|BF1|+|BF2|)=2a+2a=4a=4×5=20.
∴△AF1B的周长为20.
(2)如果直线AB不垂直于x轴,△AF1B的周长仍为20不变,因为|AF1|+|BF1|+|AB|=|AF1|+|BF1|+|AF2|+|BF2|=(|AF1|+|AF2|)+(|BF1|+|BF2|)=4a与直线AB是否与x轴垂直无关,所以△AF1B的周长没有变化.
探究三 椭圆的标准方程及其应用

5.写出适合下列条件的椭圆的标准方程.
(1)a=5,c=2;
(2)经过P1(,1),P2(-,-)两点;
(3)以椭圆9x2+5y2=45的焦点为焦点,且经过点M(2,).
解析:(1)由b2=a2-c2,得b2=25-4=21.
∴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或+=1.
(2)解法一 ①当焦点在x轴上时,设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a>b>0).
由已知,得?,
即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是+=1.
②当焦点在y轴上时,设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a>b>0),
由已知,得?,
与a>b>0矛盾,此种情况不存在.
综上,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是+=1.
解法二 由已知,设椭圆的方程是Ax2+By2=1(A>0,B>0,A≠B),
故?,即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是+=1.
(3)解法一 方程9x2+5y2=45可化为+=1,
则焦点是F1(0,2),F2(0,-2).
设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a>b>0),
∵点M在椭圆上,
∴2a=|MF1|+|MF2|
=+
=(2-)+(2+)=4,
∴a=2,即a2=12,
∴b2=a2-c2=12-4=8,
∴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
解法二 由题意,知焦点F1(0,2),F2(0,-2),
设所求椭圆的方程为+=1(λ>0),
将x=2,y=代入,得+=1,
解得λ=8或λ=-2(舍去),
∴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
6.如图,已知定点A(-2,0),动点B是圆F:(x-2)2+y2=64上一点,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交BF于点P,求动点P的轨迹方程.
解析:连接PA(图略),圆F:(x-2)2+y2=64的圆心为F(2,0),半径R=8.
∵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交BF于点P,∴|PA|=|PB|,
∴|PA|+|PF|=|PB|+|PF|=|BF|=R=8>|AF|=4.
由椭圆的定义,知点P的轨迹是椭圆.
依题意,有2a=8,c=2,∴b2=12,
∴动点P的轨迹方程为+=1.
7.求以椭圆9x2+5y2=45的焦点为焦点,且经过点M(2,)的椭圆标准方程.
解析:由9x2+5y2=45,得+=1,
其焦点为F1(0,2),F2(0,-2).
设所求椭圆方程为+=1(a>b>0),
∵点M(2,)在椭圆上,∴+=1.①
又a2-b2=4,②
由②得a2=b2+4,代入①得b4-6b2-16=0,
可解得b2=8或b2=-2(舍去),所以a2=12.
故所求椭圆方程为+=1.
求解椭圆问题的四种常见错误
[典例] (1)设F1(-4,0),F2(4,0)为定点,动点M满足|MF1|+|MF2|=8,则动点M的轨迹是(  )
A.椭圆        
B.直线
C.圆
D.线段
(2)若方程+=1表示椭圆,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3)已知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m>0),并且焦距为6,则实数m为________.
[解析] (1)因为|MF1|+|MF2|=8=|F1F2|,
所以动点M的轨迹是线段F1F2.
(2)由题意可知
所以k∈(5,6)∪(6,7).
(3)因为2c=6,所以c=3.当椭圆的焦点在x轴上时,由椭圆的标准方程知a2=25,b2=m2,由a2=b2+c2,得25=m2+9,所以m2=16,又m>0,故m=4.当椭圆的焦点在y轴上时,由椭圆的标准方程知a2=m2,b2=25,a2=b2+c2,得m2=25+9=34,又m>0,故m=.综上,实数m的值为4或.
[答案] (1)D (2)(5,6)∪(6,7) (3)4或
[错因与防范] 在求解椭圆问题时,要注意以下四种常见错误:
(1)忽略椭圆定义中的条件2a>|F1F2|;
(2)忽略椭圆标准方程的隐含条件(a>0,b>0,a≠b);
(3)主观认为焦点在x轴上而忽略讨论焦点在y轴上的情况;
(4)忽略对方程加限制条件.
PAGE1.2 椭圆的简单性质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4页
一、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
焦点的位置
焦点在x轴上
焦点在y轴上
图形
标准方程
+=1(a>b>0)
+=1(a>b>0)
范围
|x|≤a,|y|≤b
|y|≤a,|x|≤b
顶点
(±a,0),(0,±b)
(0,±a),(±b,0)
轴长
长轴长=2a,短轴长=2b
焦点
(±c,0)
(0,±c)
焦距
2c
对称性
对称轴坐标轴,对称中心原点
离心率
e=
二、当椭圆的离心率越接近于1,则椭圆越扁;
当椭圆的离心率越接近于0,则椭圆越接近于圆.
[疑难提示]
 椭圆方程中a,b,c的意义
结合椭圆的定义与几何性质可以知道,a:定义中定长的一半,长半轴的长,焦点到短轴顶点的距离;b:短半轴的长;c:焦点到椭圆的中心的距离,焦距的一半.a,b,c恰好可以构成以a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如图所示.
[想一想]
1.能否用a和b表示椭圆的离心率e?
提示:可以.由于e=,又c=,故e===
.
[练一练]
2.若椭圆的焦距长等于它的短轴长,则椭圆的离心率为(  )
A.          
B.
C.
D.2
解析:由b=c得c2=b2=a2-c2,∴a2=2c2即=,∴e==.
答案:B
3.椭圆9x2+y2=81的长轴长为________,短轴长为________,焦点坐标为________,顶点坐标为______,离心率为________.
答案:18 6 (0,±6) (±3,0)和(0,±9)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5页
探究一 由椭圆方程得椭圆的几何性质
[典例1] 求下列椭圆的长轴长,短轴长,焦点坐标,顶点坐标以及离心率.
(1)+=1;
(2)m2x2+4m2y2=1(m>0).
[解析] (1)椭圆的方程+=1可转化为+=1.
∵16>,∴焦点在y轴上,
并且长半轴长a=4,短半轴长b=,
半焦距c==
=,
∴长轴长2a=2×4=8,短轴长2b=2×=5,
焦点坐标为(0,-),(0,),
顶点坐标为(-,0),(,0),(0,-4),(0,4),
e==.
(2)椭圆的方程m2x2+4m2y2=1(m>0),可化为+=1.
∵m2<4m2,∴>,∴椭圆的焦点在x轴上,
并且长半轴长a=,短半轴长b=,半焦距长c=.
∴椭圆的长轴长2a=,短轴长2b=,
焦点坐标为(-,0),(,0),
顶点坐标为(,0),(-,0),(0,-),(0,),e==.
已知椭圆的方程讨论其性质时,应先将方程化成标准形式,不确定的要分类讨论,找准a与b,才能正确地写出焦点坐标、顶点坐标等.
    
      
                       
1.已知椭圆的对称轴是坐标轴,两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0,4),(3,0),则该椭圆的焦点坐标是(  )
A.(±1,0)      
B.(0,±1)
C.(±,0)
D.(0,±)
解析:由题意,椭圆的焦点在y轴上,a=4,b=3,所以c===,所以椭圆的焦点坐标是(0,±),故选D.
答案:D
2.已知椭圆mx2+(m+9)y2=25m(m>0)的离心率e=,求实数m的值及椭圆的长轴和短轴的长、焦点坐标、顶点坐标.
解析:椭圆的方程可化为+=1.
∵25-=>0,∴25>,
即a2=25,b2=,c2=a2-b2=,
由e=,得=,∴m=16.
∴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a=5,b=4,c=3.
∴椭圆的长轴长为10,短轴长为8,两焦点坐标分别为(-3,0),(3,0),四个顶点坐标分别为(-5,0),(5,0),(0,-4),(0,4).
探究二 利用几何性质求标准方程
[典例2] 求适合下列条件的椭圆的标准方程:
(1)焦点在y轴上,a=2,离心率e=;
(2)一焦点坐标为(-3,0),一顶点坐标为(0,5);
(3)过点(3,0),离心率e=.
[解析] (1)由a=2,e=,可得a2=4,且=,即c=1,所以b2=a2-c2=4-1=3.已知椭圆的焦点在y轴上,所以所求的标准方程为+=1.
(2)由椭圆的一个焦点坐标为(-3,0),可知椭圆的焦点在x轴上,且c=3.又由一顶点坐标为(0,5),可得b=5,所以a2=b2+c2=25+9=34.
因此所求的标准方程为+=1.
(3)当椭圆的焦点在x轴上时,因为a=3,e=,
所以c=,从而b2=a2-c2=3,
所以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
当椭圆的焦点在y轴上时,因为b=3,e=,
所以=,所以a2=27,
所以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
综上,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或+=1.
1.利用椭圆的几何性质求标准方程通常采用待定系数法.
2.根据已知条件求椭圆的标准方程的思路是“选标准,定参数”,一般步骤是:(1)求出a2,b2的值;(2)确定焦点所在的坐标轴;(3)写出标准方程.
3.解此类题要仔细体会方程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
    
      
                       
3.已知椭圆C:+=1(a>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离心率为,过F2的直线l交C于A,B两点,若△AF1B的周长为12,则椭圆C的方程为(  )
A.+y2=1
B.+=1
C.+=1
D.+=1
解析:由椭圆的定义可知2a+2a=12,即a=3.由e==,解得b2=5,所以椭圆C的方程为+=1.
答案:D
4.求符合下列条件的椭圆标准方程:
(1)焦距为8,离心率为;
(2)焦点与较接近的长轴端点的距离为-,焦点与短轴两端点的连线互相垂直;
(3)长轴长是短轴长的2倍,且过点(2,-6).
解析:(1)由题意,因为2c=8,所以c=4;
又因为=,所以a=5,所以b2=9,
焦点在x轴上时,椭圆标准方程为+=1;
焦点在y轴上时,椭圆标准方程为+=1.
(2)由题意,a-c=-,b=c,a2=b2+c2,
所以解得a2=10,b2=5,
焦点在x轴上时,椭圆标准方程为+=1;
焦点在y轴上时,椭圆标准方程为+=1.
(3)设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a>b>0)或+=1(a>b>0).
由已知a=2b.①
又过点(2,-6),因此有
+=1或+=1.②
由①②,得a2=148,b2=37或a2=52,b2=13.
故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或+=1.
探究三 椭圆的离心率

5.椭圆+=1的离心率是(  )
A.         
B.
C.
D.
解析:由方程知a=3,b=2,∴c==,∴e==.
答案:A
6.(1)椭圆+=1(a>b>0)的左、右顶点分别是A、B,左、右焦点分别是F1,F2.若|AF1|,|F1F2|,|F1B|成等比数列,则此椭圆的离心率为(  )
A.
B.
C.
D.
解析:设椭圆的焦距为2c,则|AF1|=a-c,|F1F2|=2c,|F1B|=a+c.∵|AF1|,|F1F2|,|F1B|成等比数列,∴(a-c)(a+c)=4c2,即a2=5c2,∴e=.故选A.
答案:A
(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A1,A2,B1,B2为椭圆+=1(a>b>0)的四个顶点,F为其右焦点,直线A1B2与直线B1F相交于点T,线段OT与椭圆的交点M恰为线段OT的中点,则该椭圆的离心率为________.
答案:2-5
7.F1,F2为椭圆的两个焦点,过F2的直线交椭圆于P,Q两点,PF1⊥PQ且|PF1|=|PQ|,求椭圆的离心率.
解析:如图,设|PF1|=m,则|PQ|=m,
|F1Q|=m.由椭圆定义得|PF1|+|PF2|=|QF1|+|QF2|=2a.
∴|PF1|+|PQ|+|F1Q|=4a,
即m+m+m=4a,(+2)m=4a.
∴m=(4-2)a.
又|PF2|=2a-m=(2-2)a.
在Rt△PF1F2中,|PF1|2+|PF2|2=(2c)2.
即(4-2)2a2+(2-2)2a2=4c2.
∴=9-6=3(-1)2,
∴e==(-1)=-.
8.如图,设椭圆+=1(a>b>0)的两个焦点为F1,F2,若在椭圆上存在一点P,使∠F1PF2=60°,求椭圆离心率e的取值范围.
解析:由余弦定理得cos
60°

==,
解得|PF1|·|PF2|=4a2-2|PF1|·|PF2|-4c2,
即|PF1|·|PF2|=,
∵|PF1|·|PF2|≤()2=a2,
∴3a2≥4(a2-c2),解得≥,又∵0∴所求椭圆离心率e的取值范围为[,1).
因忽略讨论椭圆焦点位置致误
[典例] 若椭圆+=1的离心率为,则k=________.
[解析] 当焦点在x轴上时,a2=k+4,b2=4,
所以c2=k,因为e=,
所以=,即=,所以k=.
当焦点在y轴上时,a2=4,b2=k+4,
所以c2=-k.由e=,所以=,所以=.
所以k=-1.
综上可知,k=或k=-1.
[答案] 或-1
[错因与防范] 本例易主观认为焦点在x轴上,漏掉另一个解-1,从而导致答案不全面.对椭圆方程+=1,当分母含参数时,一要注意隐含条件分母m>0,n>0,m≠n,二要注意讨论焦点位置(即分母大小).
PAGE§2 抛物线
2.1 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6页
一、抛物线的定义
平面内与一个定点F和一条定直线l(l不过F)的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叫作抛物线,定点F叫作抛物线的焦点,这条定直线l叫作抛物线的准线.
二、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图形
标准方程
焦点坐标
准线方程
y2=2px(p>0)
(,0)
x=-
y2=-2px(p>0)
(-,0)
x=
x2=2py(p>0)
(0,)
y=-
x2=-2py(p>0)
(0,-)
y=
[疑难提示]
 抛物线定义的理解
(1)抛物线定义的实质可归结为“一动三定”,一个动点,设为M;一个定点F即抛物线的焦点;一条定直线l即抛物线的准线;一个定值即点M与点F的距离和它到直线l的距离之比等于1.
(2)在抛物线的定义中,定点F不能在直线l上,否则,动点M的轨迹就不是抛物线,而是过点F垂直于直线l的一条直线.如到点F(1,0)与到直线l:x+y-1=0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方程为x-y-1=0,轨迹为过点F且与直线l垂直的一条直线.
[想一想]
1.如何确定抛物线的焦点位置和开口方向?
提示:一次项变量为x(或y),则焦点在x轴(或y轴)上;若系数为正,则焦点在正半轴上;系数为负,则焦点在负半轴上,焦点确定,开口方向也随之确定.
[练一练]
2.若-|x-y+3|=0,则动点M(x,y)的轨迹是(  )
A.一条线段      
B.圆
C.椭圆
D.抛物线
解析:由已知得=,这表明点M(x,y)到定点F(-3,1)的距离与到定直线l:x-y+3=0的距离相等.又F?l,所以由抛物线的定义,知动点M(x,y)的轨迹是抛物线.
答案:D
3.抛物线y2=4x的准线方程是________,焦点坐标是________.
解析:由y2=4x知=1,所以准线方程为x=-1,焦点坐标为(1,0).
答案:x=-1 (1,0)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7页
探究一 由抛物线求焦点和准线
[典例1] 求抛物线y=2ax2(a≠0)的顶点坐标、焦点坐标、准线方程,指出其开口方向并确定p值.
[解析] 将y=2ax2化为标准方程得x2=y.
∴焦点为(0,),准线方程为y=-,
顶点坐标为(0,0),当a>0时,开口向上,p=;
当a<0时,开口向下,p=-.
一般地,不论a符号如何,形如y2=ax(a≠0)的抛物线,焦点均为F(,0),准线方程均为x=-;形如x2=ay(a≠0)的抛物线,焦点为F(0,),准线方程为y=-,而p(指焦点到准线的距离)总是正数.
    
      
                       
1.已知抛物线标准方程,分别求其焦点坐标和准线方程.
(1)y2=8x;
(2)2x2-5y=0.
解析:(1)因为p=4,所求抛物线的焦点坐标为(2,0),准线方程为x=-2.
(2)2x2-5y=0化为x2=y,抛物线开口向上,
∴p=.
∴抛物线焦点坐标为(0,),准线方程为y=-.
2.指出下列抛物线的焦点坐标和准线方程并说明抛物线开口方向.
(1)y=x2;
(2)x=ay2(a≠0).
解析:(1)抛物线y=x2的标准形式为x2=4y,
∴p=2,∴焦点坐标是(0,1),准线方程是y=-1.抛物线开口向上.
(2)抛物线方程的标准形式为y2=x,
∴2p=.
①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右,
∴焦点坐标是,准线方程是x=-;
②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左,
∴焦点坐标是,准线方程是x=-.
综合上述,当a≠0时,抛物线x=ay2的焦点坐标为,准线方程为x=-.a>0时,开口向右;a<0时,开口向左.
探究二 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典例2] 根据下列条件确定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1)关于y轴对称且过点(-1,-3);
(2)过点(4,-8);
(3)焦点在x-2y-4=0上;
(4)顶点在原点,以坐标轴为对称轴,焦点到准线的距离为.
[解析] (1)设所求抛物线方程为x2=-2py(p>0),将点(-1,-3)的坐标代入方程,得(-1)2=-2p·(-3),解得p=.所以所求抛物线方程为x2=-y.
(2)设所求抛物线方程为y2=2px(p>0)或x2=-2p′y(p′>0),将点(4,-8)的坐标代入y2=2px,得p=8,将点(4,-8)的坐标代入x2=-2p′y,得p′=1.所以所求抛物线方程为y2=16x或x2=-2y.
(3)由得由得所以所求抛物线的焦点坐标为(0,-2)或(4,0).当焦点坐标为(0,-2)时,由=2,得p=4,所以所求抛物线方程为x2=-8y.当焦点坐标为(4,0)时,由=4,得p=8,
所以所求抛物线方程为y2=16x.
综上所述,所求抛物线方程为x2=-8y或y2=16x.
(4)由焦点到准线的距离为,可知p=.
所以所求抛物线方程为y2=5x或y2=-5x或x2=5y或x2=-5y.
1.确定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从形式上看,只需求一个参数p,但由于标准方程有四种类型,因此,还应确定开口方向,当开口方向不确定时,应进行分类讨论.有时也可设标准方程的统一形式,避免讨论,如焦点在x轴上的抛物线标准方程可设为y2=2mx(m≠0),焦点在y轴上的抛物线标准方程可设为x2=2my(m≠0).
2.求抛物线标准方程的方法
特别注意在设标准方程时,若焦点位置不确定,要分类讨论.
    
      
                       
3.经过点P(4,-2)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  )
A.y2=x或x2=-8y   
B.y2=x或y2=8x
C.y2=-8x
D.x2=-8y
解析:∵点P在第四象限,∴抛物线开口向右或向下.当开口向右时,设抛物线的方程为y2=2p1x(p1>0),则(-2)2=8p1,
∴p1=,∴抛物线的方程为y2=x.当开口向下时,设抛物线的方程为x2=-2p2y(p2>0),则42=4p2,∴p2=4,∴抛物线的方程为x2=-8y.
答案:A
4.根据下列条件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1)焦点在x轴的负半轴上,焦点到准线的距离是6;
(2)焦点在y轴上,且抛物线上一点p(m,1)到焦点F的距离为6;
(3)焦点在直线x-3y-15=0上.
解析:(1)由题意可设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y2=-2px(p>0),
因为焦点到准线的距离为6,所以p=6,
故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y2=-12x.
(2)由题意可设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x2=2py(p>0).
因为点P到焦点的距离等于点P到准线的距离,
所以1-=6,解得p=10,
所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x2=20y.
(3)因为抛物线的焦点在直线x-3y-15=0上,
所以易知抛物线的焦点坐标为(15,0)或(0,-5),
所以抛物线开口向右或向下.
若抛物线开口向右,则可设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y2=2p1x(p>0),
于是根据焦点坐标为(15,0),得=15,解得p1=30,
所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y2=60x;
若抛物线开口向下,则可设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x2=-2p2y(p2>0),于是根据焦点坐标为(0,-5),得-=-5,解得p2=10,
所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x2=-20y.
综上可知,所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y2=60x或x2=-20y.
探究三 抛物线的实际应用
[典例3] 一辆卡车高3
m,宽1.6
m,欲通过断面为抛物线形的隧道,如图所示,已知拱宽AB恰好是拱高CD的4倍,若拱宽为a
m,求能使卡车通过的a的最小整数值.
[解析] 以拱顶为原点,拱高所在直线为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
设抛物线方程为x2=-2py(p>0),则点B的坐标为(,-),
由点B在抛物线上,
得()2=-2p(-),
p=,所以抛物线方程为x2=-ay.
将点E(0.8,y)代入抛物线方程,得y=-.
由点E到拱底AB的距离为-|y|=->3.
解得a>12.21或a<-0.21(舍去).
∵a取整数,∴a的最小值为13.
5.某抛物线形拱桥跨度是20米,拱桥高度是4米,在建桥时,每4米需用一根支柱支撑,求其中最长支柱的长.
解析:如图,建立直角坐标系,设抛物线方程为x2=-2py(p>0).
依题意知,点P(10,-4)在抛物线上,
∴100=-2p×(-4),2p=25.
即抛物线方程为x2=-25y.
∵每4米需用一根支柱支撑,
∴支柱横坐标分别为-6、-2、2、6.
由图知,AB是最长的支柱之一,点B的坐标为(2,yB),代入x2=-25y,得yB=-.
∴|AB|=4-=3.84,即最长支柱的长为3.84米.
探究四 抛物线定义的应用

6.若抛物线的焦点为(2,2),准线方程为x+y-1=0.求此抛物线方程.
解析:设P(x,y)是抛物线上任一点,由抛物线的定义可知:=,两边平方整理可得,此抛物线方程为x2-2xy+y2-6x-6y+15=0.
7.已知圆A:(x+2)2+y2=1与定直线l:x=1,且动圆P和圆A外切并与直线l相切,求动圆的圆心P的轨迹方程.
解析:解法一 设点P的坐标为(x,y),动圆P的半径为r,
由条件知|AP|=r+1,
即=|x-1|+1,
化简,整理得y2=-8x.
所以点P的轨迹方程为y2=-8x.
解法二 如图,作PK垂直于直线x=1,垂足为K.
PQ垂直于直线x=2,垂足为Q,
则|KQ|=1,所以|PQ|=r+1.
又|AP|=r+1,所以|AP|=|PQ|,
故点P到圆心A(-2,0)的距离和定直线x=2的距离相等,
所以点P的轨迹为抛物线,A(-2,0)为焦点,直线x=2为准线.所以=2,所以p=4.
所以点P的轨迹方程为y2=-8x.
8.某地地震发生后,由于公路破坏严重,救灾物资需水运到合适地点再转运到受灾严重的A,B两地,如图所示,需要在河岸PQ上某点M处抢修一码头和到A,B两地的公路,经测算,A地在损毁的公路l正东方向2
km处(方位:上北下南),B地在A地北偏东60°方向2
km处,河流沿岸PQ上每一点到公路l和到A地的距离相等.已知修建公路的费用均为每千米2万元,修建码头的费用是10万元,则抢修费用最低为多少万元?
解析:因为河流沿岸PQ上每一点到公路l和到A地的距离相等,所以河流沿岸所在曲线为抛物线.于是,可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从而,依题意可得点A(1,0),直线l:x=-1,点B(4,).
过点B,M分别作BE⊥l,MF⊥l,垂足分别为E,F,
则由抛物线的定义,得|MA|+|MB|=|MF|+|MB|≥|BE|,当且仅当E,M,B三点共线(M在线段BE上)时取等号.
又|BE|=4-(-1)=5,所以(|MA|+|MB|)min=5.
故总抢修费用最低为2×5+10=20(万元).
9.设P是曲线y2=4x上的一个动点.
(1)求点P到点A(-1,1)的距离与点P到直线x=-1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
(2)若B(3,2),点F是抛物线的焦点,求|PB|+|PF|的最小值.
解析:(1)如图,易知抛物线的焦点为F(1,0),准线是x=-1,由抛物线的定义知:点P到直线x=-1的距离等于点P到焦点F的距离.于是,问题转化为在曲线上求一点P,使点P到点A(-1,1)的距离与点P到F(1,0)的距离之和最小.显然,连接AF交曲线于P点,故最小值为=.
(2)如图,自B作BQ垂直准线于Q,交抛物线于P1,
此时,|P1Q|=|P1F|,
那么|PB|+|PF|≥|P1B|+|P1Q|=|BQ|=4,
即|PB|+|PF|的最小值为4.
因忽略抛物线定义中的限制条件致误
[典例] 若动点P到定点F(1,1)的距离与它到直线l:3x+y-4=0的距离相等,则动点P的轨迹是________.(填椭圆、抛物线或直线).
[解析] 设动点P的坐标为(x,y),则由题意可得=,整理得x-3y+2=0.即P点的轨迹是直线x-3y+2=0.
[答案] 直线
[错因与防范] 本例易忽略抛物线定义中的限制条件(定义不在定直线上)而错填为抛物线.要注意定义中的限制条件,不能忽略.
PAGE2.2 抛物线的简单性质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9页
一、四种标准形式的抛物线几何性质的比较
类型
y2=2px(p>0)
y2=-2px(p>0)
x2=2py(p>0)
x2=-2py(p>0)
图像
性质
焦点
(,0)
(-,0)
(0,)
(0,-)
准线
x=-
x=
y=-
y=
范围
x≥0
x≤0
y≥0
y≤0
对称轴
x轴
y轴
顶点
(0,0)
离心率
e=1
开口方向
向右
向左
向上
向下
二、抛物线的通径
过抛物线的焦点且垂直于其对称轴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两点,连接这两点的线段叫作抛物线的通径,抛物线y2=2px(p>0)的通径长为2p.
[疑难提示]
抛物线的开口大小与参数p的关系
参数p的几何意义是抛物线的焦点到准线的距离,由方程y2=2px(p>0)知,对于同一个x值,p越大,|y|的值也越大,或者说抛物线开口也越大.所以可以说一次项系数的绝对值越大,抛物线的开口越大.
[想一想]
1.抛物线x2=2py(p>0)有几条对称轴?是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提示:有一条对称轴;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练一练]
2.抛物线x2=-4y的通径为AB,O为坐标原点,则(  )
A.通径AB的长为8,△AOB的面积为4
B.通径AB的长为8,△AOB的面积为2
C.通径AB的长为4,△AOB的面积为4
D.通径AB的长为4,△AOB的面积为2
解析:由抛物线x2=-4y知通径长为4,△AOB的面积为×2p×=×4×1=2.
答案:D
3.过点(2,4)的直线与抛物线y2=8x只有1个公共点,则这样的直线有(  )
A.1条        
B.2条
C.3条
D.4条
解析:点(2,4)在抛物线y2=8x上,故过点(2,4)且与抛物线只有1个交点的直线有2条,一条平行于对称轴,另一条与抛物线相切.
答案:B
4.若抛物线y2=2px(p>0)上一点P到准线及对称轴的距离分别为10和6,则P点的横坐标为________,p的值为________.
答案:9或1 2或18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20页
探究一 抛物线的几何性质及应用
[典例1] 抛物线的顶点在原点,对称轴是椭圆+=1短轴所在的直线,抛物线的焦点到顶点的距离为3,求抛物线的方程及准线方程.
[解析] ∵椭圆+=1的短轴在x轴上,∴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轴,
设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y2=2px或y2=-2px(p>0),
∵抛物线的焦点到顶点的距离为3,∴=3,即p=6,
∴抛物线的方程为y2=12x或y2=-12x,准线方程分别为x=-3或x=3.
1.用待定系数法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的步骤
(1)定位置;(2)设方程;(3)寻关系;(4)得方程.
2.注意只有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中p才有几何意义,即焦点到准线的距离.
    
      
                       
1.(1)已知点(x,y)在抛物线y2=4x上,则z=x2+y2+3的最小值为(  )
A.2         
B.3
C.4
D.0
(2)若抛物线x2=2y上距离点A(0,a)最近的点恰好是抛物线的顶点,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0,+∞]
B.(0,1]
C.(-∞,1]
D.(-∞,0]
解析:(1)z=x2+×4x+3=(x+1)2+2,
因为x≥0.
所以x=0时,z有最小值,zmin=3.
(2)设抛物线上任一点P的坐标为(x,y),
则|PA|2=d2=x2+(y-a)2=2y+(y-a)2
=y2-(2a-2)y+a2
=[y-(a-1)]2+(2a-1).
因为y∈[0,+∞),根据题意知,
①当a-1≤0,即a≤1时,y=0时,d=a2.
这时dmin=|a|.
②当a-1>0,即a>1时,
y=a-1时d2取到最小值,不符合题意.
综上可知a≤1.
答案:(1)B (2)C
2.已知抛物线C关于x轴对称,顶点为坐标原点O,经过点M(2,y0),且点M到该抛物线焦点F的距离为3.
(1)求抛物线C的标准方程;
(2)求|OM|的值.
解析:(1)由题意设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y2=2px(p>0),则焦点F的坐标为,准线方程为x=-.
∵点M在抛物线上,∴点M到焦点的距离等于其到准线的距离,即|MF|=2+=3,
∴=2+=3.
解得p=2,y0=±2,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y2=4x.
(2)由(1)知点M(2,±2),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有|OM|==2.
探究二 直线与抛物线相交问题
[典例2] 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过定点C(0,p)作直线与抛物线x2=2py(p>0)相交于A,B两点.若点N是点C关于坐标原点O的对称点.求△ABN面积的最小值.
[解析] 解法一 由题意知,点N的坐标为(0,-p),可设A(x1,y1),B(x2,y2),直线AB的方程为y=kx+p,与x2=2py联立得消去y,得x2-2pkx-2p2=0,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x1+x2=2pk,x1x2=-2p2.于是S△ABN=S△BCN+S△ACN=·2p|x1-x2|=p|x1-x2|=p=p=2p2.所以当k=0时,(S△ABN)min=2p2.
解法二 同解法一,再由弦长公式,得|AB|=·|x1-x2|=·=·=2p·.
又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得d=(d为点N到直线AB的距离),从而S△ABN=·|AB|·d=·2p··=2p2.所以当k=0时,(S△ABN)min=2p2.
设直线l:y=kx+m,抛物线:y2=2px(p>0),将直线方程与抛物线方程联立整理成关于x的方程:ax2+bx+c=0.
(1)若a≠0,
当Δ>0时,直线与抛物线相交,有两个交点.
当Δ=0时,直线与抛物线相切,有一个交点.
当Δ<0时,直线与抛物线相离,无公共点.
(2)若a=0,直线与抛物线有一个交点,此时直线平行于抛物线的对称轴或与对称轴重合,因此,直线与抛物线有一个交点是直线与抛物线相切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3.(1)设抛物线y2=8x的准线与x轴交于点Q,若过点Q的直线l与抛物线有公共点,则直线l的斜率的取值范围是(  )
A.
B.[-2,2]
C.[-1,1]
D.[-4,4]
(2)直线y=x-3与抛物线y2=4x交于A、B两点,过A、B两点向抛物线的准线l作垂线,垂足分别为P、Q,则梯形APQB的面积为(  )
A.36
B.48
C.56
D.64
解析:(1)Q点坐标为(-2,0),设l:y=k(x+2),
代入y2=8x得y=k(+2),即ky2-8y+16k=0,
当k=0时,y=0,x=0,公共点为(0,0),符合题意;当k≠0时,Δ=(-8)2-64k2≥0,所以k∈[-1,1],故选C.
(2)由得:x2-10x+9=0,x1=1,x2=9,
所以A(1,-2),B(9,6),|AP|=1+1=2,|BQ|=9+1=10,
|PQ|=6-(-2)=8.故S梯形APQB=(|AP|+|BQ|)·|PQ|=48.
答案:(1)C (2)B
4.已知直线l经过抛物线y2=6x的焦点F,且与抛物线相交于A,B两点.
(1)若直线l的倾斜角为60°,求|AB|的值;
(2)若|AB|=9,求线段AB的中点M到准线的距离.
解析:(1)因为直线l的倾斜角为60°,所以其斜率k=tan
60°=,又F,所以直线l的方程为y=.
联立,消去y,得x2-5x+=0.
设A(x1,y1),B(x2,y2),则x1+x2=5.
而|AB|=|AF|+|BF|=x1++x2+=x1+x2+p,
∴|AB|=5+3=8.
(2)设A(x3,y3),B(x4,y4),由抛物线的定义,知
|AB|=|AF|+|BF|=x3++x4+=x3+x4+p=x3+x4+3=9,∴x3+x4=6,∴线段AB的中点M的横坐标是3.
又准线方程是x=-,
∴点M到准线的距离为3+=.
探究三 抛物线中的定点、定值(最值)、焦点弦问题

5.等腰直角△ABO内接于抛物线y2=2px(p>0),O为抛物线的顶点,OA⊥OB,则△ABO的面积是(  )
A.8p2        
B.4p2
C.2p2
D.p2
解析:设点A在x轴的上方,则由抛物线的对称性及OA⊥OB知,直线OA的方程为y=x.

得A(2p,2p),则B(2p,-2p),
所以AB=4p.
所以S△ABO=·4p·2p=4p2.
答案:B
6.求抛物线y=-x2上的点到直线4x+3y-8=0的距离的最小值.
解析:解法一 设直线4x+3y+m=0与y=-x2相切,
则由,消去y,有3x2-4x-m=0,
令Δ=0,得m=-.
∴两直线间的距离d==.
∴抛物线y=-x2上的点到直线4x+3y-8=0的距离的最小值为.
解法二 设(x0,-x)是抛物线y=-x2上任一点,则该点到直线4x+3y-8=0的距离是d===.
∴当x0=时,d有最小值.
∴抛物线y=-x2上的点到直线4x+3y-8=0的距离的最小值为.
7.斜率为1的直线l经过抛物线y2=4x的焦点,且与抛物线相交于A,B两点,求线段AB的长.
解析:设A(x1,y1),B(x2,y2),则抛物线y2=2px(p>0)中,|AB|=p+(x1+x2).由于抛物线y2=4x中,p=2,于是|AB|=x1+x2+2.因为抛物线y2=4x的焦点为F(1,0),且直线AB的斜率为1,所以直线AB的方程为y=x-1①. 将①代入方程y2=4x得(x-1)2=4x,即x2-6x+1=0,由根与系数的关系知,x1+x2=6.
于是|AB|=x1+x2+2=8.所以,线段AB的长是8.
8.已知椭圆C:+=1(a>b>0)的离心率是,其左、右顶点分别为A1,A2,B为短轴的一个端点,△A1BA2的面积为2.
(1)求椭圆C的方程;
(2)若直线l:x=2与x轴交于点D,点P是椭圆C上异于A1,A2的动点,直线A1P,A2P分别交直线l于E、F两点,证明:|DE|·|DF|恒为定值.
解析:(1)由已知,得,解得a=2,b=.
故所求椭圆C的方程为+=1.
(2)由(1)可知A1(-2,0),A2(2,0).
设P(x0,y0),依题意-2于是直线A1P的方程为y=(x+2),
令x=2,则y=.
即|DE|=(2+2).
又直线A2P的方程为y=(x-2),
令x=2,则y=,
即|DF|=(2-2).
所以|DE|·|DF|=(2+2)·(2-2)==. (
)
又P(x0,y0)在椭圆C上,所以3x+4y=12,即4y=12-3x,代入(
)式,得|DE|·|DF|==3,
所以|DE|·|DF|为定值3.
9.如图所示,已知△AOB的一个顶点为抛物线y2=2x的顶点O,A、B两点都在抛物线上,且∠AOB=90°.
(1)证明:直线AB必过一定点;
(2)求△AOB面积的最小值.
解析:(1)证明:设OA所在直线的方程为y=kx(k≠0),则直线OB的方程为y=-x.
由解得或
∴A点的坐标为(,).
同理由解得B点的坐标为(2k2,-2k).
∴AB所在直线的方程为x-2k2=(y+2k),
化简并整理,得(-k)y=x-2.
不论k取任何不等于0的实数,当x=2时,恒有
y=0.
故直线AB必过定点P(2,0).
(2)由于AB所在直线必过定点P(2,0).
∴可设AB所在直线的方程为x=my+2.
由消去x并整理得y2-2my-4=0.
∴y1+y2=2m,y1y2=-4.
于是|y1-y2|====2.
S△AOB=×|OP|×(|y1|+|y2|)=|OP|·|y1-y2|=×2×2=2.
∴当m=0时,△AOB的面积取得最小值为4.
分类讨论思想在直线与抛物线位置关系中的应用
[典例] 若直线l:y=(a+1)x-1与曲线C;y2=ax恰好有一个公共点,试求实数a的取值集合.
[解析] 因为直线l与曲线C恰好有一个公共点,
所以方程组只有一组实数解.
消去y,得[(a+1)x-1]2=ax,
整理得(a+1)2x2-(3a+2)x+1=0.①
(1)当a+1=0,即a=-1时,
方程①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
解得x=-1,这时,原方程组有唯一解
(2)当a+1≠0,即a≠-1时,
方程①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令Δ=(3a+2)2-4(a+1)2=a(5a+4)=0,
解得a=0或a=-.
当a=0时,原方程组有唯一解
当a=-时,原方程组有唯一解
综上,实数a的取值集合是{-1,-,0}.
[感悟提高] 用代数方法研究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若方程组消元后所得方程平方项系数含有字母参数,则需用分类讨论思想讨论平方项系数是否为零.
PAGE§3 双曲线
3.1 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22页
一、双曲线的定义
平面内到两定点F1、F2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大于零且小于|F1F2|)的点的集合叫作双曲线;这两个定点叫作双曲线的焦点,两个焦点之间的距离叫作双曲线的焦距.
二、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焦点的位置
焦点在x轴上
焦点在y轴上
标准方程
-=1(a>0,b>0)
-=1(a>0,b>0)
焦点坐标
(±c,0)
(0,±c)
a、b、c关系
c2=a2+b2
[疑难提示]
 双曲线定义的理解
(1)定义中的前提条件为“平面内”,这一限制条件十分重要,不能丢掉,否则就成了空间曲线,不是平面曲线了.
(2)双曲线的定义中要注意两点:
①距离之差的绝对值;②2a<|F1F2|.
这两点与椭圆的定义有本质的不同,若|PF1|-|PF2|=2a<|F1F2|,点P的轨迹仅为双曲线焦点F2这一侧的一支,若|PF2|-|PF1|=2a<|F1F2|,点P的轨迹仅为双曲线焦点F1这一侧的一支,而双曲线是由两个分支组成的,故定义中应为“差的绝对值”.
[想一想]
1.双曲线中的a,b,c的关系与椭圆中的关系一样吗?
提示:不一样,双曲线中为c2=a2+b2,椭圆中为c2=a2-b2.
[练一练]
2.动点P到点M(1,0)及点N(5,0)的距离之差为2a,则当a=1和a=2时,点P的轨迹分别是(  )
A.双曲线和一条直线
B.双曲线和一条射线
C.双曲线的一支和一条射线
D.双曲线的一支和一条直线
解析:由题意,知|MN|=4,当a=1时,|PM|-|PN|=2a=2<4,此时点P的轨迹是双曲线的一支;当a=2时,|PM|-|PN|=2a=4=|MN|,点P的轨迹为以N为端点沿x轴向右的一条射线.
答案:C
3.已知双曲线的焦距为26,=,则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是________.
解析:由2c=26,∴c=13.又=,∴a2=25.∴b2=c2-a2=132-25=144.∴所求方程为-=1或-=1.
答案:-=1或-=1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22页
探究一 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典例1] 根据下列条件,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1)经过点P(3,),Q(-,5);
(2)c=,经过点(-5,2),焦点在x轴上.
[解析] (1)解法一 若焦点在x轴上,设双曲线的方程为-=1(a>0,b>0),
由于点P(3,)和Q(-,5)在双曲线上,
所以
解得(舍去)
若焦点在y轴上,设双曲线的方程为-=1(a>0,b>0),
将P、Q两点坐标代入可得
解之得
所以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1.
解法二 设双曲线方程为+=1(mn<0).
∵P、Q两点在双曲线上,
∴解得
∴所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1.
(2)解法一 依题意可设双曲线方程为-=1(a>0,b>0).
依题设有解得
∴所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y2=1.
解法二 ∵焦点在x轴上,c=,
∴设所求双曲线方程为-=1(其中0<λ<6).
∵双曲线经过点(-5,2),
∴-=1,∴λ=5或λ=30(舍去).
∴所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是-y2=1.
1.若已知a,b的值,直接将其代入双曲线方程即可;若已知a,c或b,c的值,利用a2+b2=c2求出b2或a2,再代入双曲线的方程.
2.若已知a,b,c中的一个量及双曲线上一个点的坐标,则设出双曲线的标准方程,由a2+b2=c2得到a2,b2的一个关系式,再将点的坐标代入双曲线方程,得到a2,b2的第二个关系式,联立可解.
上述两种情况中,若根据已知条件不能确定焦点所在的轴,需注意双曲线的方程可能有两种形式.
3.若已知双曲线上两点的坐标,不确定焦点所在的轴,需分别设出双曲线的两种方程,将两点的坐标代入,分别求a2,b2的值.为避免烦琐,也可设双曲线方程为Ax2+By2=1(AB<0),待定出A,B的值.
    
      
                       
1.已知双曲线过M(1,1),N(-2,5)两点,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解析:解法一 若焦点在x轴上,
设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1(a>0,b>0).
∵M(1,1),N(-2,5)在双曲线上,
∴解得
若焦点在y轴上,设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1(a>0,b>0).
同理有解得(舍去)
∴所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1.
解法二 设所求双曲线的方程为
mx2+ny2=1(mn<0).
将点M(1,1),N(-2,5)代入上述方程,得
解得
∴所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1.
2.求适合下列条件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1)a=4,c=5,焦点在x轴上;
(2)a=4,经过点A(1,).
解析:(1)设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1(a>0,b>0).因为a=4,c=5,
所以b2=c2-a2=25-16=9.
所以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1.
(2)若所求的双曲线标准方程为-=1(a>0,b>0),
则将a=4代入得-=1.
因为点A(1,)在此双曲线上,
所以-=1,
由此得b2<0,应舍去.
若所求的双曲线标准方程为-=1(a>0,b>0),同理解得b2=9.所以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1.
探究二 双曲线标准方程的应用
[典例2] 求适合下列条件的参数的值或范围.
(1)已知-=-1,当k为何值时,①方程表示双曲线;②表示焦点在x轴上的双曲线;③表示焦点在y轴上的双曲线.
(2)已知双曲线方程为2x2-y2=k,焦距为6,求k的值.
(3)椭圆+=1与双曲线-=1有相同的焦点.
[解析] (1)①若方程表示双曲线,则需满足或解得k<-3或1②若方程表示焦点在x轴上的双曲线,则1③若方程表示焦点在y轴上的双曲线,则k<-3.
(2)若焦点在x轴上,则方程可化为-=1,
∴+k=32,即k=6.
若焦点在y轴上,则方程可化为-=1,
∴-k+(-)=32,即k=-6.
综上,k的值为6或-6.
(3)由双曲线方程可知焦点在x轴上,且c=(a>0).
由椭圆方程可知c=,∴a+2=4-a2,
即a2+a-2=0.
解得a=1或a=-2(舍去).
∴a的值为1.
解决这类题的基本方法是分类讨论,在分类讨论的过程中应做到不重不漏,选择适当的分界点.
    
      
                       
3.(1)设θ∈,则关于x,y的方程+=1所表示的曲线是(  )
A.焦点在y轴上的双曲线
B.焦点在x轴上的双曲线
C.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
D.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
解析:由题意,知-=1,因为θ∈,所以sin
θ>0,-cos
θ>0,则方程表示焦点在x轴上的双曲线.故选B.
答案:B
(2)设双曲线x2-=1的两个焦点分别为F1,F2,P是双曲线上的一点,且|PF1|∶|PF2|=3∶4,则△PF1F2的面积等于(  )
A.10      
B.8
C.8
D.16
答案:C
4.已知曲线C:+=1(t≠0,t≠±1).
(1)求t为何值时,曲线C分别为椭圆、双曲线;
(2)求证:不论t为何值,曲线C有相同的焦点.
解析:(1)当|t|>1时,t2>0,t2-1>0,曲线C为椭圆;
当|t|<1且t≠0时,t2>0,t2-1<0,曲线C为双曲线.
(2)证明:当|t|>1时,曲线C是椭圆,且t2>t2-1,
因此c2=a2-b2=t2-(t2-1)=1.
∴焦点为F1(-1,0),F2(1,0).
当|t|<1且t≠0时,双曲线C的方程为-=1,
∵c2=a2+b2=t2+(1-t2)=1,
∴焦点为F1(-1,0),F2(1,0).
综上所述,无论t为何值,曲线C有相同的焦点.
探究三 双曲线的定义及应用

5.已知△ABP的顶点A,B分别为双曲线C:-=1的左、右焦点,顶点P在双曲线C上,则=(  )
A.
B.
C.
D.
解析:在△
ABP中,由正弦定理,得====.
答案:A
6.若F1,F2是双曲线-=1的两个焦点,P在双曲线上,且|PF1|·|PF2|=32,求∠F1PF2的大小.
解析:由双曲线的对称性,可设点P在第一象限,F1为左焦点,F2为右焦点,由双曲线的方程,知a=3,b=4.所以c=5.
由双曲线的定义,得|PF1|-|PF2|=2a=6.
上式两边平方,得|PF1|2+|PF2|2=36+2|PF1|·|PF2|=36+64=100,
由余弦定理,得
cos∠F1PF2=
==0.
所以∠F1PF2=90°.
7.已知△ABC外接圆的半径R=,且∠ABC=120°,BC=10,边BC在x轴上,且y轴垂直平分边BC,求过点A且以B,C为焦点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解析:因为sin∠BAC==,所以cos∠BAC=,AC=2Rsin∠ABC=2××=14,
sin∠ACB=sin(60°-∠BAC)=sin
60°cos∠BAC-cos
60°·sin∠BAC=×-×=,
所以AB=2Rsin∠ACB=2××=6,
所以2a=|AC-AB|=14-6=8,所以a=4.
又c=5,所以b2=c2-a2=25-16=9,
所以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1.
忽略双曲线定义中的限制条件致误
[典例] 方程+=1表示双曲线,那么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解析] 依题意有或
解得-33.
所以m的取值范围是{m|-33}.
[答案] {m|-33}
[错因与防范] (1)本例易误认为焦点在x轴上而忽略焦点在y轴上的情况;
(2)对于+=1,当m,n>0且m≠n时表示椭圆,当mn<0时,表示双曲线.
PAGE3.2 双曲线的简单性质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24页
 双曲线的几何性质
类型
-=1(a>0,b>0)
-=1(a>0,b>0)
图形
性质
焦点
(-c,0),(c,0)
(0,c),(0,-c)
焦距
2c
范围
x∈(-∞,-a]
∪[a,+∞)
y∈(-∞,-a]
∪[a,+∞)
对称性
关于x轴,y轴,原点对称
顶点
(-a,0),(a,0)
(0,a),(0,-a)
轴长
实轴长=2a,虚轴长=2b
离心率
e=>1
渐近线
y=±x
y=±x
[疑难提示]
 双曲线的渐近线与双曲线的方程之间的关系
(1)双曲线-=1的渐近线为y=±x,双曲线-=1的渐近线为y=±x,两者容易记混,可将双曲线方程中的“1”换成“0”,然后因式分解即得渐近线方程.
(2)双曲线确定时,渐近线唯一确定,渐近线确定时,双曲线并不唯一确定.
(3)若已知渐近线方程为mx±ny=0,求双曲线方程,双曲线的焦点可能在x轴上,也可能在y轴上,可用下面的方法来解决.
①分两种情况设出方程进行讨论.
②依据渐近线方程,设出双曲线方程m2x2-n2y2=λ(λ≠0),求出λ即可.
[想一想]
1.双曲线的离心率对双曲线有何影响?
提示:e=,e>1,它决定双曲线的开口大小,e越大,开口越大.
(1)离心率的大小决定了渐近线斜率的大小,从而决定了双曲线的开口大小.∵=
=,
∴e越大,越大,∴双曲线开口越大.
(2)等轴双曲线的两渐近线互相垂直,离心率e=.
[练一练]
2.双曲线2x2-y2=8的实轴长是(  )
A.2   
B.2    
C.4    
D.4
解析:∵2x2-y2=8,∴-=1,∴a=2,∴2a=4.
答案:C
3.若双曲线-=1(b>0)的渐近线方程为y=±x,则b等于________.
解析:-=1(b>0)的渐近线为y=±bx,由题意知b=,∴b=1.
答案:1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25页
探究一 由双曲线方程研究其几何性质
[典例1] 求双曲线9y2-16x2=144的实轴长、虚轴长、焦点坐标、渐近线方程、离心率.
[解析] 双曲线方程可化为-=1.
因为a=4,b=3,c2=a2+b2=25,所以c=5.
所以实轴长2a=8;虚轴长2b=6;焦点坐标为(0,-5),(0,5);顶点坐标为(0,-4),(0,4);渐近线方程为y=±x;离心率e==.
根据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可以得出双曲线的几何性质,双曲线的几何性质主要包括“六点”——实轴端点、虚轴端点、焦点;“四线”——对称轴、渐近线;“两比率”——离心率、渐近线的斜率.
双曲线的实轴长、虚轴长、焦距、离心率只与双曲线的形状和大小有关而与双曲线的位置无关.双曲线的顶点坐标、实轴端点坐标、虚轴端点坐标、焦点坐标、渐近线方程不仅与双曲线的形状和大小有关,而且与双曲线的实轴位置(x轴、y轴)有关.
    
      
                       
1.已知双曲线C:-=1(a>0,b>0)的离心率e=,且其右焦点为F2(5,0),则双曲线C的虚轴长为(  )
A.3         
B.6
C.9
D.12
解析:因为双曲线的右焦点为F2(5,0),且离心率为e==,所以c=5,a=4,故b2=c2-a2=9,所以虚轴长为2b=6.
答案:B
2.求双曲线4x2-y2=4的顶点坐标、焦点坐标、实半轴长、虚半轴长、离心率和渐近线方程,并作出草图.
解析:将4x2-y2=4变形为x2-=1,即-=1.∴a=1,b=2,c=.
因此顶点为A1(-1,0),A2(1,0);焦点为F1(-,0),F2(,0);实半轴长是a=1,虚半轴长是b=2;离心率e===;
渐近线方程为y=±x=±2x,草图如图所示.
探究二 由双曲线的几何性质求标准方程
[典例2] 根据以下条件,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1)过P(3,-),离心率为;
(2)与椭圆+=1有公共焦点,且离心率e=;
(3)F1、F2是双曲线的左、右焦点,P是双曲线上一点,且∠F1PF2=60°,S△PF1F2=12,又离心率为2;
(4)与双曲线-=1有共同渐近线,且过点(-3,2).
[解析] (1)若双曲线的焦点在x轴上,
设为-=1(a>0,b>0).
∵e=,∴=2,即a2=b2.①
又过点P(3,-),有-=1,②
由①②得a2=b2=4,
∴双曲线方程为-=1.
若双曲线的焦点在y轴上,设为-=1(a>0,b>0).
同理有a2=b2③
-=1④
由③④得a2=b2=-4(不合题意,舍去).
综上,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1.
(2)由椭圆方程+=1,
知长半轴a1=3,短半轴b1=2,
半焦距c1==,
所以焦点是F1(-,0),F2(,0).
因此双曲线的焦点也为(-,0)和(,0),
设双曲线方程为-=1(a>0,b>0).
由题设条件及双曲线的性质,有,解得.
即双曲线方程为-y2=1.
(3)设双曲线方程为-=1(a>0,b>0),
因|F1F2|=2c,而e==2,
由双曲线的定义,得||PF1|-|PF2||=2a=c.
由余弦定理得
(2c)2=|PF1|2+|PF2|2-2|PF1|·|PF2|·cos∠F1PF2
=(|PF1|-|PF2|)2+2|PF1|·|PF2|·(1-cos
60°).
化简,得4c2=c2+|PF1|·|PF2|.
又S△PF1F2=|PF1|·|PF2|·sin
60°=12,
所以|PF1|·|PF2|=48.
即3c2=48,c2=16,得a2=4,b2=12.
故所求双曲线的方程为-=1.
(4)∵双曲线-=1的渐近线方程为y=±x,
∴设所求双曲线方程为-=λ(λ≠0).
将点(-3,2)代入得λ=,
∴双曲线方程为-=,即-=1.
1.已知双曲线的几何性质,确定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常用待定系数法,首先要依据焦点的位置设出方程的形式,再由题设条件确定参数的值;当双曲线焦点位置不确定时,方程可能有两种形式,此时应注意分类讨论,以防止遗漏.
2.若已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0,求双曲线方程时,为避免讨论,可设双曲线方程为-=λ(λ≠0),再根据其他条件确定λ的值.
    
      
                       
3.与双曲线-x2=1有共同的渐近线,且过点(2,2)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
A.-=1
B.-=1
C.-=1
D.-=1
解析:设与双曲线-x2=1有共同的渐近线的双曲线方程为-x2=λ≠0,∵双曲线过点(2,2),∴-4=λ,∴λ=-3,
∴所求双曲线的方程为-x2=-3,即-=1,故选B.
答案:B
4.(1)已知双曲线的焦点在y轴上,实轴长与虚轴长之比为2∶3,且经过P(,2),求双曲线方程;
(2)求焦点在x轴上,离心率为,且经过点M(-3,2)的双曲线方程.
解析:(1)设双曲线方程为-=1(a>0,b>0).
依题意可得?
故所求双曲线方程为y2-x2=1.
(2)设所求双曲线方程为-=1(a>0,b>0).
∵e=,∴e2===1+=,∴=.
-=1,解得
∴所求的双曲线方程为-=1.
探究三 直线和双曲线的位置关系
[典例3] 已知双曲线x2-y2=4,直线l:y=k(x-1),讨论双曲线与直线公共点的个数.
[解析] 联立方程组消去y,得
(1-k2)x2+2k2x-k2-4=0.(
)
(1)当1-k2=0,即k=±1时,方程(
)化为2x=5,
方程组有一解.故直线与双曲线有一个公共点,此时直线与渐近线平行.
(2)当1-k2≠0,即k≠±1时;
①由Δ=4(4-3k2)>0,得-)有两解,方程组有两解.故直线与双曲线有两个公共点.
②由Δ=4(4-3k2)=0,得k=±,此时方程组有一解,故直线与双曲线只有一个公共点,此时直线与双曲线相切.
③由Δ=4(4-3k2)<0,得k<-或k>,此时方程组无解,故直线与双曲线无公共点;
综上所述,当k=±1或k=±时,直线与双曲线有一个公共点;当-时,直线与双曲线无公共点.
把直线方程与圆锥曲线方程联立,消去一个未知量,如消去y,得到一个方程ax2+bx+c=0,则
(1)a≠0时,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
①Δ>0,则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有两个公共点;
②Δ=0,则直线与圆锥曲线相切,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③Δ<0,则直线与圆锥曲线相离,没有公共点.
(2)a=0,b≠0时,直线与圆锥曲线有一个公共点,对抛物线来说,此时直线与对称轴平行或重合;对双曲线来说,此时直线与渐近线平行.
    
      
                       
5.直线m:y=kx+1和双曲线x2-y2=1的左支交于A、B两点,直线l过点P(-2,0)和线段AB的中点M,求直线l在y轴上的截距b的取值范围.
解析:由(x≤-1),消去y,
得(k2-1)x2+2kx+2=0,①
∵直线m与双曲线的左支有两个交点,∴方程①有两个不相等的负实数根.
∴,∴1设M(x0,y0),则,
由P(-2,0),M(,),Q(0,b)三点共线,不难得出,b=.
设φ(k)=-2k2+k+2=-2(k-)2+.
∴φ(k)在(1,)上为减函数,φ()<φ(k)<φ(1)且φ(k)≠0.
∴-(2-)<φ(k)<0或0<φ(k)<1,
∴b<-2-或b>2.
即l在y轴上的截距b的取值范围为(-∞,-2-)∪(2,+∞).
探究四 与渐近线、离心率有关的问题

6.若双曲线-=1(a>0,b>0)的实轴长是焦距的,则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是(  )
A.y=±x      
B.y=±x
C.y=±x
D.y=±2x
解析:由题可知2a=×2c=c,则4a2=c2=a2+b2,解得=3,所以=,故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是y=±x,选C.
答案:C
7.已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y=±x,求此双曲线的离心率.
解析:当焦点在x轴上时,其渐近线方程为y=±x,
依题意,得=,b=a,c==a,
∴e==;
当焦点在y轴上时,其渐近线方程为y=±x,
依题意,得=,b=a,
c==a,∴e==.
∴此双曲线的离心率为或.
8.已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是y=±x,焦距为2,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解析:当双曲线的焦点在x轴上时,设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1(a1>0,b1>0).
由题意知,解得,
此时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1.
当双曲线的焦点在y轴上时,设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1(a2>0,b2>0),
由题意知,解得,
此时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1.
综上,所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1或-=1.
9.已知点F为双曲线E:-=1(a>0,b>0)的右焦点,直线y=kx(k>0)与E交于M,N两点,若MF⊥NF,设∠MNF=β,且β∈,求该双曲线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
解析:如图,设双曲线的左焦点为F′,半焦距为c,连接MF′,NF′.由于MF⊥NF,所以四边形F′NFM为矩形,故|MN|=|FF′|=2c.
在Rt△NFM中,|FN|=2ccos
β,|FM|=2csin
β,由双曲线的定义可得2a=|NF|-|NF′|=|NF|-|FM|=2ccos
β-2csin
β=2ccos,
∴e==.
∵≤β≤,∴≤β+≤,
∴≤cos≤,∴≤e≤+1,
即双曲线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1].
忽视双曲线焦点位置致误
[典例] 已知双曲线-=1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y=x,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e为________.
[解析] 当双曲线的焦点在x轴上时,
因为一条渐近线方程为y=x,所以=,
所以离心率e====.
当双曲线的焦点在y轴上时,
因为一条渐近线方程为y=x,
所以=,这时=.
所以离心率e====.
故双曲线的离心率为或.
[答案] 或
[错因与防范] (1)本例易主观认为焦点在x轴上,忽略考虑焦点在y轴上的情况而漏解.
(2)一般情况下若只给出渐近线方程、焦距、离心率等条件,要注意焦点位置的讨论,如本例中分焦点在x轴上或在y轴上两种情况讨论.
PAGE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