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3张PPT)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学习目标
1.
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诗歌,体会诗歌音韵美。
2.
品味诗歌语言,感受诗歌的画面美,理解情感。
3.
理解诗歌白描、映衬、炼字的艺术手法。
解题
由题入文,不可轻之
天净沙,曲牌名,规定曲子的句式、字数、平仄等,类似于词牌。
“秋思”
是题目,秋天的思绪。交代诗歌描写的季节和内容。
读“秋思之祖”
——美在音韵
训练点:读准字音,注意韵脚。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读“秋思之祖”
——美在节奏
训练点:读清节奏,读出音韵之美。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2/2/2
夕阳/西下,
2/2
断肠人/在//天涯。
3/1/2
品“天涯断肠”
——绘“天涯”
1.
请同学们在朗读的基础上,发挥想象,用笔画(话)出你心目中的“天涯图”。
2.
在小组内互相点评,然后班级展示。
品“天涯断肠”
——析特点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手法:言简义丰
激发想象
白描
品“天涯断肠”
——赏手法
小桥流水人家—温馨、安详、静谧
断肠之情更为强烈—他人之家,我之天涯!
手法:以乐景写哀情
这种“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在其它诗中有吗?
以乐景写哀情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杜甫《绝句》
品“天涯断肠”
——品词语
夕阳西下,断肠人去天涯。(元盛如梓《庶斋老学丛谈》)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在
?
去?
“去”表示游子在去天涯的路上,有希冀、期待,甚至还会有兴奋喜悦。
“在”写出游子羁旅之久,悲之深、伤之久!
用一“在”字,悲秋境界全出!
走进作者
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朝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在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此而郁郁不得志,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羁旅途中,写下了这首《天净沙·秋思》。
悟读书之法
好的作品好在能唤醒读者,启发读者,邀请读者;好的读者善于发现,乐于探索,长于共鸣。希望今天的“秋思之祖”能唤醒我们的阅读欲望,启发我们的阅读思维,邀请我们参与到作品中,体验阅读的美妙之旅!
作业
对比阅读白朴《天净沙·秋》。
天净沙·秋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